【中原金属—钢材】钢价拉涨后需求放缓,多空博弈加剧
(以下内容从中原期货《【中原金属—钢材】钢价拉涨后需求放缓,多空博弈加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8月下旬以来,随着国内外宏观情绪的修复以及“金九银十”需求环比改善的预期,黑色系开启了一轮筑底反弹的行情。但由于钢价快速拉涨,终端补库需求并未持续跟进,现货市场上涨动力不足,钢价进一步反弹空间受限,短时陷入多空博弈阶段。 一、“金九银十”开工不足,旺季需求仍待观察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临近,市场对终端需求的环比改善预期升温,不过从近期建材主要下游基建项目新开工情况来看,整体表现依旧偏弱。根据Mysteel对全国七大区域市场的调研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资金紧张的基建项目占比高达84%,“金九银十”中资金预期偏紧的占比达到84%。从基建分项领域来看,高速项目无新开工占比达78.26%,高铁项目无新开工占比达86.96%,地铁项目无新开工占比88.46%,水利项目无新开工占比95.65%、其他基建无新开工项目占比88.24%。此外,百年建筑调研数据显示,周度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环比上升0.02个百分点,其中,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65.02%,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下降0.61个百分点至45.32%。区域上看,福建、广东和陕西非房建项目资金略有好转,整体基建仍受资金偏紧影响,或继续影响“金九银十”表现。 从短期全国建材日度成交来看,本周周一随着盘面价格拉涨,短时冲量,8月26日全国建材成交14.93万吨,创下2024年7月来的新高,与推后的部分刚需集中释放以及投机性需求回升有关。但随着价格上行,终端补库增量放缓,8月28日全国建材成交回落至11.27万吨,市场成交明显下滑,终端需求增量有限。此外,热卷方面,最近一周出口维持高位,SMM数据显示,8月17日至8月23日,中国港口钢材出港量227.01万吨,环比增加29%,高于近两年同期水平。但目前国内下游制造业补库依旧谨慎,关注本周六将公布的8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的表现。 二、螺纹钢去库乐观,热卷出货压力仍存 本周库存数据显示,五大材产减需增,继续去库。其中,螺纹钢供需结构继续改善,产量低位小幅回升1.66万吨至162.26万吨,表需环比增加19.03万吨至218.37万吨,仍低于去年同期18.39%,目前去库主要来自螺纹钢低产和市场主动出清旧国标影响。但随着价格超跌后的一轮反弹修复,阶段性供需错配利好部分消化,钢价涨势趋缓。且后续能否持续上行取决于旺季需求环比改善的空间和政策支持力度。 热卷方面,本周产量环比下降5.22万吨至305.05万吨,较2023年同期下降5%,表观需求回落13.14万吨至305.45万吨,较2023年同期下降5%。总库存小幅去化0.4万吨,其中,钢厂小幅累库3.57万吨,社库略降3.97万吨至346.06万吨。从供需结构来看,当前热卷压力依然集中在社库方面,二季度以来热卷社库持续处于历史同期高位,7月之后更是趋势性累库上行,当前出口维持着一定的增量,但下游制造业补库积极性整体不高,贸易商出货压力仍存。整体矛盾大于螺纹钢。 三、钢厂仍呈现大面积亏损,将限制后续增产空间 从此轮钢厂盈利状况来看,截止8月23日,全国247家钢企盈利率仅1.3%,几乎是全行业的全面亏损。近一周随着钢价的上行,钢厂利润略有修复,但铁矿石等原料价格涨幅超过成材涨幅,利润挤压依然明显。截止8月23日,铁水日产224.46万吨,预计本周仍有小幅回落的空间,但整体减产不及一季度,钢厂亏损却远超一季度水平。在钢厂利润得到明显改善前,复产空间有限,对原料端支撑力度也相对有限。而钢厂过早过快的复产,尤其在热卷累库背景下,不利于后续钢价整体上行高度。 从原料端价格来看,铁矿石在黑色系里存在一定的高估,目前铁水仍有小幅减量,即使未来一到两周见底,但考虑到钢厂大面积亏损,复产节奏也会相对偏缓,叠加目前终端需求并未充分释放。同时,近期疏港量环比回落,海外发运和到港一定程度回升,供需结构偏宽松,且港口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超出2023年同期25%,或将限制铁矿石后续涨势。 综合以上,此轮钢价反弹得益于国际国内宏观情绪的修复和产业持续去库,尤其是螺纹钢阶段性供需错配带来支撑,且旺季临近,需求边际改善预期强烈。但随着钢价快速拉涨,终端需求整体释放不足,超跌后的反弹修复已经比较充分,钢价持续上涨需要更多的利好驱动和终端补库的实质性跟进。短期来看,价格上涨后波动反复,反弹力度趋缓,追多有风险。基于9月市场仍有政策预期和产业去库支撑,策略上以逢低做多为主。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8月下旬以来,随着国内外宏观情绪的修复以及“金九银十”需求环比改善的预期,黑色系开启了一轮筑底反弹的行情。但由于钢价快速拉涨,终端补库需求并未持续跟进,现货市场上涨动力不足,钢价进一步反弹空间受限,短时陷入多空博弈阶段。 一、“金九银十”开工不足,旺季需求仍待观察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临近,市场对终端需求的环比改善预期升温,不过从近期建材主要下游基建项目新开工情况来看,整体表现依旧偏弱。根据Mysteel对全国七大区域市场的调研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资金紧张的基建项目占比高达84%,“金九银十”中资金预期偏紧的占比达到84%。从基建分项领域来看,高速项目无新开工占比达78.26%,高铁项目无新开工占比达86.96%,地铁项目无新开工占比88.46%,水利项目无新开工占比95.65%、其他基建无新开工项目占比88.24%。此外,百年建筑调研数据显示,周度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环比上升0.02个百分点,其中,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65.02%,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下降0.61个百分点至45.32%。区域上看,福建、广东和陕西非房建项目资金略有好转,整体基建仍受资金偏紧影响,或继续影响“金九银十”表现。 从短期全国建材日度成交来看,本周周一随着盘面价格拉涨,短时冲量,8月26日全国建材成交14.93万吨,创下2024年7月来的新高,与推后的部分刚需集中释放以及投机性需求回升有关。但随着价格上行,终端补库增量放缓,8月28日全国建材成交回落至11.27万吨,市场成交明显下滑,终端需求增量有限。此外,热卷方面,最近一周出口维持高位,SMM数据显示,8月17日至8月23日,中国港口钢材出港量227.01万吨,环比增加29%,高于近两年同期水平。但目前国内下游制造业补库依旧谨慎,关注本周六将公布的8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的表现。 二、螺纹钢去库乐观,热卷出货压力仍存 本周库存数据显示,五大材产减需增,继续去库。其中,螺纹钢供需结构继续改善,产量低位小幅回升1.66万吨至162.26万吨,表需环比增加19.03万吨至218.37万吨,仍低于去年同期18.39%,目前去库主要来自螺纹钢低产和市场主动出清旧国标影响。但随着价格超跌后的一轮反弹修复,阶段性供需错配利好部分消化,钢价涨势趋缓。且后续能否持续上行取决于旺季需求环比改善的空间和政策支持力度。 热卷方面,本周产量环比下降5.22万吨至305.05万吨,较2023年同期下降5%,表观需求回落13.14万吨至305.45万吨,较2023年同期下降5%。总库存小幅去化0.4万吨,其中,钢厂小幅累库3.57万吨,社库略降3.97万吨至346.06万吨。从供需结构来看,当前热卷压力依然集中在社库方面,二季度以来热卷社库持续处于历史同期高位,7月之后更是趋势性累库上行,当前出口维持着一定的增量,但下游制造业补库积极性整体不高,贸易商出货压力仍存。整体矛盾大于螺纹钢。 三、钢厂仍呈现大面积亏损,将限制后续增产空间 从此轮钢厂盈利状况来看,截止8月23日,全国247家钢企盈利率仅1.3%,几乎是全行业的全面亏损。近一周随着钢价的上行,钢厂利润略有修复,但铁矿石等原料价格涨幅超过成材涨幅,利润挤压依然明显。截止8月23日,铁水日产224.46万吨,预计本周仍有小幅回落的空间,但整体减产不及一季度,钢厂亏损却远超一季度水平。在钢厂利润得到明显改善前,复产空间有限,对原料端支撑力度也相对有限。而钢厂过早过快的复产,尤其在热卷累库背景下,不利于后续钢价整体上行高度。 从原料端价格来看,铁矿石在黑色系里存在一定的高估,目前铁水仍有小幅减量,即使未来一到两周见底,但考虑到钢厂大面积亏损,复产节奏也会相对偏缓,叠加目前终端需求并未充分释放。同时,近期疏港量环比回落,海外发运和到港一定程度回升,供需结构偏宽松,且港口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超出2023年同期25%,或将限制铁矿石后续涨势。 综合以上,此轮钢价反弹得益于国际国内宏观情绪的修复和产业持续去库,尤其是螺纹钢阶段性供需错配带来支撑,且旺季临近,需求边际改善预期强烈。但随着钢价快速拉涨,终端需求整体释放不足,超跌后的反弹修复已经比较充分,钢价持续上涨需要更多的利好驱动和终端补库的实质性跟进。短期来看,价格上涨后波动反复,反弹力度趋缓,追多有风险。基于9月市场仍有政策预期和产业去库支撑,策略上以逢低做多为主。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