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7月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1-7月财政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7月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1-7月财政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表现仍较弱势。当月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继续发力。 7月公共财政收入实现19750.0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其中,当月税收收入实现17160.0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上月收窄4.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规模为2590.0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较上月小幅收窄1.9个百分点。 7月权重税种中,国内增值税对当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的贡献仍为负,同比下降2.8%,降幅较上月走扩0.4个百分点,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1.0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速转负,实现 -3.1%,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0.2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7月进口环节增值及消费税同比增长8.3%,较上月明显改善11.5个百分点,拉动当月税收同比增速0.7个百分点。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国内消费端税收收入整体低迷,主要受当前较弱的消费环境影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表现较弱,同比增速仅实现2.7%,对当月消费相关税种表现仍有制约。 其他权重税种方面,7月企业所得税征收规模较大,企业所得税在当月税收收入中占比实现31.0%,但7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下滑4.9%,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1.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压力仍是关键症结。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18892.0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月改善9.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实现15715.0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月改善10.7个百分点。 针对本月数据,我们有以下观点: 其一,7月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对基建及社保就业相关领域均有倾斜,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中,占比较大的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均处于同比负增长,对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能力有所影响,需静待地方税源积极拓展落实。 其二,着眼当下时点,发挥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或是增厚居民收入的更直接手段。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及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下滑1.0、0.4 和1.1个百分点,仅转移收入同比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当下或是转移收入发挥支撑作用的重要时点。 7月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5.1%,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8月2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同时对居民个人缴费增幅进行适当降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或是后续中央预算事权倾斜的重要领域。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加剧;地缘关系不确定性加强。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表现仍较弱势 8月26日,财政部发布数据,2024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0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较1-6月,下同)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745.0亿元,同比下降6.4%,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5918.0亿元,同比增长0.6%,增幅收窄0.3个百分点。 单月数据方面,7月公共财政收入实现19750.0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其中,当月税收收入实现17160.0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上月收窄4.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规模为2590.0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较上月小幅收窄1.9个百分点。 7月权重税种中,国内增值税对当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的贡献仍为负,同比下降2.8%,降幅较上月走扩0.4个百分点,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1.0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速转负,实现 -3.1%,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0.2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7月进口环节增值及消费税同比增长8.3%,较上月明显改善11.5个百分点,拉动当月税收同比增速0.7个百分点。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国内消费端税收收入整体低迷,主要受当前较弱的消费环境影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表现较弱,同比增速仅实现2.7%,对当月消费相关税种表现仍有制约。 其他权重税种方面,7月企业所得税征收规模较大,企业所得税在当月税收收入中占比实现31.0%,但7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下滑4.9%,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1.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压力仍是关键症结。 此外,7月契税、房产税表现趋异,同比增速分别实现-10.1%和20.8%。当前商品房销售表现仍较弱势,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6%,地产行业“弱预期”仍对行业销售有所影响,房地产相关税种改善基础不牢固。 当月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 2024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0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较1-6月,下同)走扩0.5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1444.0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收窄0.3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019.0亿元,同比增长1.5 %,增幅走扩0.6个百分点。 单月数据方面,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18892.0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月改善9.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实现15715.0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月改善10.7个百分点。 支出结构方面, 7月公共财政向基建领域支出占比实现19.6%,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财政支出维持向 “稳增长”领域的倾斜;具体来看,7月公共财政预算向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领域积极发力,支出同比增速均实现18.5%,防洪度汛工作是当月财政支出的重点支持领域。此外,7月科学技术领域支出同比增长48.3%,较上月明显改善58.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对科创领域的重视程度月内进一步提升。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发力,而地方支出力度下滑 2024年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295.0亿元,同比下降18.5%,降幅(较1-6月,下同)继续走扩3.2个百分点。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86.0亿元,同比增长7.8%,增幅收窄0.6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0909.0亿元,同比下滑20.7%,降幅收窄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763.0亿元,同比下降22.3%,降幅继续走扩4.0个百分点。 单月数据方面,7月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3380.0亿元,同比下降33.6%,降幅较上月继续走扩1.2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3067.0亿元,同比下降35.9%,降幅较上月走扩1.3个百分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500.0亿元,同比降幅进一步下降至40.3%,降幅较上月走扩5.0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收入仍受土地收入弱势制约。 支出方面,2024年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1228.0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较1-6月,下同)收窄1.5个百分点;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282.0亿元,同比上升43.0%,增幅明显走扩26.5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946.0亿元,同比下降17.2%,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5098.0亿元,同比下降8.9%,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 单月数据方面,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5629.0亿元,同比下降5.0%,降幅较上月收窄6.1个百分点;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规模为410.0亿元,同比增长178.9%,增幅较上月明显改善170.0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219.0亿元,同比下滑9.7%,降幅继续收窄2.0个百分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098.0亿元,同比下滑6.5%,降幅明显收窄9.9个百分点。7月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继续发力,中央财政对地方社会保障就业、防洪度汛均有支持;但同期地方支出力度仍在下滑,土地收入不振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仍有掣肘。 针对本月数据,我们有以下观点: 其一,7月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对基建及社保就业相关领域均有倾斜,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中,占比较大的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均处于同比负增长,对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能力有所影响,需静待地方税源积极拓展落实。 其二,着眼当下时点,发挥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或是增厚居民收入的更直接手段。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及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下滑1.0、0.4 和1.1个百分点,仅转移收入同比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当下或是转移收入发挥支撑作用的重要时点。 7月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5.1%,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8月2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同时对居民个人缴费增幅进行适当降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或是后续中央预算事权倾斜的重要领域。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加剧;地缘关系不确定性加强。 作者声明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摘要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表现仍较弱势。当月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继续发力。 7月公共财政收入实现19750.0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其中,当月税收收入实现17160.0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上月收窄4.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规模为2590.0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较上月小幅收窄1.9个百分点。 7月权重税种中,国内增值税对当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的贡献仍为负,同比下降2.8%,降幅较上月走扩0.4个百分点,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1.0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速转负,实现 -3.1%,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0.2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7月进口环节增值及消费税同比增长8.3%,较上月明显改善11.5个百分点,拉动当月税收同比增速0.7个百分点。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国内消费端税收收入整体低迷,主要受当前较弱的消费环境影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表现较弱,同比增速仅实现2.7%,对当月消费相关税种表现仍有制约。 其他权重税种方面,7月企业所得税征收规模较大,企业所得税在当月税收收入中占比实现31.0%,但7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下滑4.9%,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1.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压力仍是关键症结。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18892.0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月改善9.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实现15715.0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月改善10.7个百分点。 针对本月数据,我们有以下观点: 其一,7月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对基建及社保就业相关领域均有倾斜,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中,占比较大的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均处于同比负增长,对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能力有所影响,需静待地方税源积极拓展落实。 其二,着眼当下时点,发挥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或是增厚居民收入的更直接手段。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及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下滑1.0、0.4 和1.1个百分点,仅转移收入同比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当下或是转移收入发挥支撑作用的重要时点。 7月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5.1%,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8月2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同时对居民个人缴费增幅进行适当降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或是后续中央预算事权倾斜的重要领域。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加剧;地缘关系不确定性加强。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表现仍较弱势 8月26日,财政部发布数据,2024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0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较1-6月,下同)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745.0亿元,同比下降6.4%,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5918.0亿元,同比增长0.6%,增幅收窄0.3个百分点。 单月数据方面,7月公共财政收入实现19750.0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其中,当月税收收入实现17160.0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上月收窄4.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规模为2590.0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较上月小幅收窄1.9个百分点。 7月权重税种中,国内增值税对当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的贡献仍为负,同比下降2.8%,降幅较上月走扩0.4个百分点,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1.0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速转负,实现 -3.1%,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0.2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7月进口环节增值及消费税同比增长8.3%,较上月明显改善11.5个百分点,拉动当月税收同比增速0.7个百分点。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国内消费端税收收入整体低迷,主要受当前较弱的消费环境影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表现较弱,同比增速仅实现2.7%,对当月消费相关税种表现仍有制约。 其他权重税种方面,7月企业所得税征收规模较大,企业所得税在当月税收收入中占比实现31.0%,但7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下滑4.9%,拖累当月税收同比增速1.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压力仍是关键症结。 此外,7月契税、房产税表现趋异,同比增速分别实现-10.1%和20.8%。当前商品房销售表现仍较弱势,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6%,地产行业“弱预期”仍对行业销售有所影响,房地产相关税种改善基础不牢固。 当月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 2024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0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较1-6月,下同)走扩0.5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1444.0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收窄0.3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019.0亿元,同比增长1.5 %,增幅走扩0.6个百分点。 单月数据方面,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18892.0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月改善9.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实现15715.0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月改善10.7个百分点。 支出结构方面, 7月公共财政向基建领域支出占比实现19.6%,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财政支出维持向 “稳增长”领域的倾斜;具体来看,7月公共财政预算向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领域积极发力,支出同比增速均实现18.5%,防洪度汛工作是当月财政支出的重点支持领域。此外,7月科学技术领域支出同比增长48.3%,较上月明显改善58.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对科创领域的重视程度月内进一步提升。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发力,而地方支出力度下滑 2024年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295.0亿元,同比下降18.5%,降幅(较1-6月,下同)继续走扩3.2个百分点。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86.0亿元,同比增长7.8%,增幅收窄0.6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0909.0亿元,同比下滑20.7%,降幅收窄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763.0亿元,同比下降22.3%,降幅继续走扩4.0个百分点。 单月数据方面,7月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3380.0亿元,同比下降33.6%,降幅较上月继续走扩1.2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3067.0亿元,同比下降35.9%,降幅较上月走扩1.3个百分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500.0亿元,同比降幅进一步下降至40.3%,降幅较上月走扩5.0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收入仍受土地收入弱势制约。 支出方面,2024年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1228.0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较1-6月,下同)收窄1.5个百分点;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282.0亿元,同比上升43.0%,增幅明显走扩26.5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946.0亿元,同比下降17.2%,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5098.0亿元,同比下降8.9%,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 单月数据方面,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5629.0亿元,同比下降5.0%,降幅较上月收窄6.1个百分点;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规模为410.0亿元,同比增长178.9%,增幅较上月明显改善170.0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219.0亿元,同比下滑9.7%,降幅继续收窄2.0个百分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098.0亿元,同比下滑6.5%,降幅明显收窄9.9个百分点。7月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继续发力,中央财政对地方社会保障就业、防洪度汛均有支持;但同期地方支出力度仍在下滑,土地收入不振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仍有掣肘。 针对本月数据,我们有以下观点: 其一,7月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有所发力,对基建及社保就业相关领域均有倾斜,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中,占比较大的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均处于同比负增长,对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能力有所影响,需静待地方税源积极拓展落实。 其二,着眼当下时点,发挥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或是增厚居民收入的更直接手段。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及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下滑1.0、0.4 和1.1个百分点,仅转移收入同比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当下或是转移收入发挥支撑作用的重要时点。 7月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5.1%,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8月2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同时对居民个人缴费增幅进行适当降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或是后续中央预算事权倾斜的重要领域。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加剧;地缘关系不确定性加强。 作者声明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