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市场聚焦】宏观:商品反弹已开始兑现 持续性怎么看

【市场聚焦】宏观:商品反弹已开始兑现 持续性怎么看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2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粮期货《【市场聚焦】宏观:商品反弹已开始兑现 持续性怎么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当下境外偏好已开始回暖,美股与贵金属所代表的金融偏好更为明显。复盘今年商品市场,针对美联储及代表的需求预期,呈现剧烈的两极摇摆。当下美股已暗示需求可能不会如市场预期大幅走衰,后续关注9月非农、议息、财政,若美股强势持续,商品终将跟随补涨。当下究竟是弱反弹随时结束,还是类似3月过度悲观被修正后的普遍补涨,9月非农可能构成择向及幅度的重要窗口,倾向9月上旬反弹仍将持续。 预期两极摇摆 境外反弹初现 复盘今年商品与美联储预期的关系,首先商品强弱与加息降息处于严格的对应关系,即加息(或不降息)预期时商品走强,降息预期时商品走弱。其次虽然截至现在美联储今年并未有利率升降的实际行为,但市场的预期两极摇摆,继而创造偏差驱动商品价格波动。 年初市场沉浸在今年欧美经济硬着陆的恐慌,9月累计降息幅度预期一度为125-150bps,即3月、4月、6月、7月、9月五次议息会议会连续降息。商品市场也受累于需求衰退,延续去年四季度维持弱势。但后续随着需求端企稳,降息预期大幅削弱,境外商品开始转强,一度在6月开始预期年内不再降息,商品同步在5月-6月见顶。由于需求转弱,降息预期增强,商品再度跟随衰退下行。 如果观察内外资产及偏好特征,可以发现当降息预期未造成衰退事实时,权益不会因为衰退下跌,反而因降息红利继续强势。例如1-3月衰退证伪的初期,标普500显著强于境外商品指数。当衰退被彻底证伪后,商品呈现显著补涨,通胀反而压制了权益受益降息的逻辑,呈现商品强权益弱的分化,4月商品普遍共振且加速上涨时,美股反而走弱。国内的逻辑类似,当上半年股市呈现“V型”修复,预期向好时,复苏预期与境外带动境内商品走强,幅度显著弱于海外的繁荣现状。二季度内需同样承压后,境内偏好转弱,与境外呈现共振。 在8月初,境外市场产生了大幅衰退的恐慌,直观反馈9月降息50bps,2024年1月降息150bps,即市场认为9月之后11月、12月、1月三次议息会议降息100bps,这是较大型经济危机的衰退逻辑。即使当下9月修复至25bps,但1月回归至150bps,市场并未放弃远期的衰退警报。 如果观察品种表现,在2-6月普遍上行的行情中,有色、贵金属反应更为强势,有色、能源节奏领先,黑色与建材在4月才呈现补涨。其次,如果按照定价逻辑,品种呈现显著的外强内弱,即内需和地产定价的品种,走势远弱于境外定价。当下除了原油,商品经历大跌之后普遍开始反弹,贵金属、有色表现相对较优。 持续性以美股为标杆 商品最多滞后一月补涨 如果大幅衰退兑现,如7月份市场针对衰退加速的恐慌,美股也难以避免走弱。历史上类似2008次贷危机,2011债务危机,2020疫情冲击等,股市同样不会因降息的大周期再续辉煌,反而降息只是对股市脉冲风险的阶段性救市托底。本轮美股由弱转强的拐点,起源于8月5日针对美联储紧急降息传言的证伪,这代表真实需求可能并不如市场所预期的那样悲观。 交易逻辑上,押注1月累计降息150bps已趋近大幅衰退的极端预期,那么需要小心的,就是需求端的下滑不及这个极端预期会怎样,这与今年1月的连续降息,6月的1次不降再度相似。特别当前美国大幅下修非农数据,如果给予市场新一轮衰退恐慌,更需注意这种下修,反而提供了更好的同比基数,及历史问题不影响现状的两种预期差。 9月是商品是否向上香泽及展现幅度的重要窗口。美联储议息、美国新财年预算、政府关门谈判是重要的领先性政策指引;非农、零售、通胀来印证美国是否如当下市场预期一般大幅走弱。鉴于当下已趋近极端的定价,兑现未必进一步利空,但未兑现必然利好,只要美股依然强势,在此位置下不必对境外商品继续悲观,下个月商品,至少在上旬有望维持一个反弹的行情。下旬看待大选之前财政端的博弈,这是构成商品上行中继还是新一轮走熊的根本依据。 若坚持5.0%目标 9月国内财政有望加码 话题回到国内,笔者在外部风险时,部分资产的异动引发东升西落的设想,两周后回顾是证伪的。8月国内政策并未有更多的超预期,反而两架权重马车——消费与投资来看,年度经济目标的实现可能更具挑战。内弱的格局,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年内经济目标兑现的不信任,似乎国内偏好,又要复制去年持续承压的趋势。 如果从目标兑现的角度,9月是政治局会议政策落地的黄金窗口,或者说等到10、11月再去落地,可能已无太多余量。当下市场关切的主要在三个维度:财政增量、地产托底、需求刺激。财政增量可能是最大期待点,也是打破资金一致做多债券避险的关键。此前我们已经看到诸如以旧换新、地产收储、降息的支撑性政策,但对偏好传递的堵点,仍在政策的落地。市场屡次期待一步到位,政府又绝不会激素治疗打扰转型的节奏,最终在量变过程中,市场以倒逼的形式放大矛盾。所以究竟大矛盾先出来还是财政先出来,可能构成9月份国内偏好的博弈。这可能也会类似今年2-4月,境内品种转强的起点仍会慢于海外。 作者简介 范永嘉 中粮期货研究院 宏观资深研究员 交易咨询证号:Z0014840 风险揭示 1.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未经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如引用、转载、刊发需要注明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违反前述要求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 2. 本策略观点系研究员依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因条件所限实际结果可能有很大不同。请投资者务必独立进行交易决策。公司不对交易结果做任何保证。 3. 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过往策略观点的吻合并不保证当前策略观点的正确。公司及其他研究员可能发表与本策略观点不同的意见。 4. 在法律范围内,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就涉及的品种进行交易,或可能为其他公司交易提供服务。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