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月报|24H1通信业经济企稳,国产算网赋能增强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月报|24H1通信业经济企稳,国产算网赋能增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1. 月度通信指数回调,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2. 24H1通信业经济平稳运行,新基建有序推进,新兴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 3. 算网产业链供需双增,优选子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优质标的。 核心观点 月度通信指数回调,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表现相对较好。本月上证指数跌幅为0.97%;深证成指跌幅为1.07%;创业板指数上涨0.28%;一级行业指数中,通信板块跌幅2.27%。根据我们对通信公司划分子板块数据,本月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板块涨幅分别为5.62%、5.41%。通信板块个股中,上涨、维持、下跌的个股占比分别为42.97%、2.34%和54.69%。 24H1通信业经济平稳运行,新基建有序推进,新兴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4上半年,电信业务累计总量达8992亿元/+11.1%;电信业务累计收入8941亿元/+3.0%,量收保持稳步增长。新基建建设方面,5G基站总数达391.7 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65亿个,比上年末净增2943万个。光纤接入(FTTH/O)端口11.3亿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6.6%,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259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5.1万个,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持续推进。新基建建设规模总体不断提升,已有基建持续扩容升级。电信业务使用情况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4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60万户。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18.15 GB/户·月(同比+8.1%),比上年同期提升1.37GB/户·月。新兴业务方面,24上半年累计完成新兴业务收入2279亿元/+11.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5.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7pct。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2%和58.6%,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总体来说,我国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数字中国等产业结构政策持续发力,科技行业大发展有望延续。随着未来AI的发展、国产化程度提升、6G的推进以及卫星相关业务的普及,以高新技术为突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望赋能数字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投资建议 算网产业链供需双增,优选子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优质标的:算网产业链供需双增,优选子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优质标的。数字经济“AI+”行动不断加码、新应用赋能产业的背景下,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新基建有望夯实。通信+AI新基建产业链有望率先预期上修,ICT基石光网络产业链供需双增,液冷新技术赋能数据中心建设,子行业经营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海缆出海大机遇,龙头厂商有望优先收益;运营商提质增效重回报,高派息带来价值凸显,国央企改革有望估值重构;5G应用工业互联网亦是未来政策及需求关注重点,建议关注: ICT相关标的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天孚通信(300394),华工科技(000988),光迅科技(002281)等;设备出海亨通光电(600487)等;应用板块卫星互联网华测导航(300627);工业物联网映翰通(688080)等;量子信息突破国盾量子(688027)等;看好高分红+成长新空间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A+H),中国电信(A+H),中国联通(A+H)。 风险提示 AIGC应用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的不确定性的风险;5G规模化商用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正文 一、 24年7月市场行情:月度通信板块指数回调 (一)月度通信行业指数下跌2.27% 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4上半年,通信行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5G、千兆光网和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网络连接用户规模稳步增加,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电信业务收入企稳增长,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2024H1,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941亿元/+3%,增速较24Q1回落1.5pct。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8992亿元,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1.1%。 固定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截至2024H1,电信运营商完成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1365亿元/+5.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15.3%,占比较24Q1提升0.4pct,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8pct。 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小幅回落。截至2024H1,电信运营商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3280亿元,同比下降2.3%,占电信业务收入的36.7%。 新兴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电信运营商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24H1共完成业务收入2279亿元/+11.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5.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7pct。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2%和58.6%,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 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截至2024H1,电信运营商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96.3亿元和552.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8%和3.4%,共占电信业务收入的7.3%,同比回落0.4pct。 (二)月度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根据通信板块三级子行业,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通信线缆及配套、通信终端及配件、其他通信设备、通信工程及服务、通信应用增值服务,本月(2024年07月01日-2024年07月31日)通信三级子行业中,通信工程及服务上涨。细分子板块数据来看,本月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板块涨幅分别为5.62%、5.41%。 月度(2024年07月01日-2024年07月31日)通信板块个股中,上涨、维持、下跌的个股占比分别为42.97%、2.34%和54.69%。 二、 电信业经济运营整体平稳向上 (一)电信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电信业务量收增速略有放缓,总体保持向好发展态势。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4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941亿元/+3%;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8992亿元,按上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1.1%,维持较快增长。 电信总量环比增速改善,同比小幅回调。6月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547亿元,环比增长2.79%,同比下降1.84%。 电信收入稳中有升,环比增速改善明显。6月电信业务累计收入为1554亿元,同比下降0.58%,环比上升6.22%。 (二)5G网络升级建设稳步推进,智能算力供给能力不断增加 5G、千兆光纤宽大网络建设持续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6月,我国5G基站总数达391.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占比较一季度提高2.4pct。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7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354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11.3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542万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6.6%。截至6月末,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59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5.1万个。 中部地区5G建设和应用领先。截至6月末,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174.1万、88.7万、104.3万、24.5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比重分别为34%、34.6%、30.5%、31.6%;5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4.06亿、2.19亿、2.41亿、0.61亿户,占本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2.9%、52.9%、52%、49.5%。截至6月末,京津冀、长三角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36.7万、76.7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比重分别为35.4%、34.5%;5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8105万、16689万户,占本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4%、51.8%。 (三)宽带网络端口数量不断增加,千兆用户占比及渗透率较快提升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持续向千兆转移。截至6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10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2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4.8%;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8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16万户,占总用户数的28.6%,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2pct。在高速率用户持续增长拉动下,家庭户均接入带宽达487.6Mbps/户,同比增长17.9%。 各地区千兆用户渗透率稳重有升。截至6月末,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000Mbps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分别为28.9%、28.7%、28.2%和19.4%。京津冀、长三角地区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分别为29.4%、27.9%,较1-4月份分别提升0.1pct和0.5pct。 (四)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小幅下降,月户均流量(DOU)保持较高水平 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小幅下降。截至2024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3280亿元,同比下降2.3%,占电信业务收入的36.7%。 数据流量消费保持活跃。截至2024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604亿GB,同比增长12.6%。截至6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4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60万户。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8.15GB/户·月,同比增长8.1%,比上年同期提升1.37GB/户·月。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稳中有增,5G用户数超9亿户。截至24上半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6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01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9.2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456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9.81%,占比较上年末提高6.75pct。 (五)蜂窝物联网用户较快增长,IPTV(网络电视)用户稳步增加 蜂窝物联网用户规模快速扩张,IPTV(网络电视)用户稳步增加。截至24上半年,电信运营商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5.2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7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的比重达58.9%。IPTV(网络电视)总用户数达4.0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87万户。 三、 三大电信企业运营情况持续改善 (一)运营商5G业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运营商移动业务用户不断增长。截至2024上半年,中国移动披露移动业务客户总数达10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为5.14亿户,本月累计净增客户数为1166万户。中国电信客户总数达4.17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3.34亿户,本月净增客户数为237万户。中国联通物联网终端客户总数达5.62亿户,6月客户数增加1154.9万户。总体来说,运营商5G业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5G用户渗透率持续提升。 中国联通运营数据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联通运营业务披露分为“泛在智联”、“创新应用”、“智慧服务”与“科技创新”。“泛在智联”业务中,“大联接”(包括移动、固网宽带、固网本地电话、物联网终端、组网专线)用户数达10.66亿户,环比增速1.23%,其中5G套餐用户累计达2.76亿户,物联网终端连接累计达5.62亿户。创新应用5G行业虚拟专网服务客户数达12016个;智慧服务2024年6月智慧客服客户问题解决率达98.7%,智慧客服智能服务占比84.6%;此外,公司授权专利本年累计数量为892项。 基本盘个人及家庭市场根基坚实,5G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截止2024年上半年,移动业务方面,运营商整体5G套餐渗透率达70%+。中国移动ARPU为49.3元/+0.6%,中国联通2023年实现收入2446亿元/+3.1%,占营收比约为75%。其中移动用户全年净增1060万至3.33亿户,5G套餐渗透率达50%以上,移动ARPU44.0元,稳定增长。中国电信2023年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到1957亿元/+2.4%,用户规模达4.08亿户,移动用户ARPU值达45.4元/+0.4%。 (二)运营商固定宽带业务规模稳步提升 运营商宽带业务稳步增长,中国电信增速相对较快。截至2024上半年,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达3.09亿,环比增长0.38%;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达1.93亿,环比增长0.26%,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运营商宽带业务发展良好,客户数稳定增长。中国移动持续挖掘“全千兆+云生活”价值空间,推进千兆宽带发展提速,做大智慧家庭价值贡献。家庭市场23年全年收入达到1319亿元/+13.1%,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64亿户,净增2012万户,净增规模连续多年领跑行业。公司有线宽带客户总数持续增长,家庭客户综合 ARPU为39.9元/+1.8%。中国电信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1231亿元/+3.8%,智慧家庭价值贡献持续提升。产业数字化业务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收入达到386.79亿元/+10.6%。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净增规模创近十年新高,全年净增979万至1.13亿户,宽带用户融合渗透率达76%,固网综合ARPU值47.6元,较2022年降低0.2元。 四、 投资建议 算网产业链供需双增,优选子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优质标的。数字经济“AI+”行动不断加码、新应用赋能产业的背景下,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新基建有望夯实。通信+AI新基建产业链有望率先预期上修,ICT基石光网络产业链供需双增,液冷新技术赋能数据中心建设,子行业经营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海缆出海大机遇,龙头厂商有望优先收益;运营商提质增效重回报,高派息带来价值凸显,国央企改革有望估值重构;5G应用工业互联网亦是未来政策及需求关注重点,建议关注: ICT相关标的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天孚通信(300394),华工科技(000988),光迅科技(002281)等;设备出海亨通光电(600487)等;应用板块卫星互联网华测导航(300627);工业物联网映翰通(688080)等;量子信息突破国盾量子(688027)等;看好高分红+成长新空间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A+H),中国电信(A+H),中国联通(A+H)。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报告1: 行业月报:运营商高派息价值凸显,相关公司出海带来业绩边际改善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8月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行业月报_24H1通信业经济企稳,国产算网赋能增强》 分析师:赵良毕 评级标准: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三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其他为“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报告导读】 1. 月度通信指数回调,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2. 24H1通信业经济平稳运行,新基建有序推进,新兴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 3. 算网产业链供需双增,优选子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优质标的。 核心观点 月度通信指数回调,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表现相对较好。本月上证指数跌幅为0.97%;深证成指跌幅为1.07%;创业板指数上涨0.28%;一级行业指数中,通信板块跌幅2.27%。根据我们对通信公司划分子板块数据,本月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板块涨幅分别为5.62%、5.41%。通信板块个股中,上涨、维持、下跌的个股占比分别为42.97%、2.34%和54.69%。 24H1通信业经济平稳运行,新基建有序推进,新兴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4上半年,电信业务累计总量达8992亿元/+11.1%;电信业务累计收入8941亿元/+3.0%,量收保持稳步增长。新基建建设方面,5G基站总数达391.7 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65亿个,比上年末净增2943万个。光纤接入(FTTH/O)端口11.3亿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6.6%,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259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5.1万个,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持续推进。新基建建设规模总体不断提升,已有基建持续扩容升级。电信业务使用情况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4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60万户。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18.15 GB/户·月(同比+8.1%),比上年同期提升1.37GB/户·月。新兴业务方面,24上半年累计完成新兴业务收入2279亿元/+11.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5.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7pct。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2%和58.6%,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总体来说,我国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数字中国等产业结构政策持续发力,科技行业大发展有望延续。随着未来AI的发展、国产化程度提升、6G的推进以及卫星相关业务的普及,以高新技术为突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望赋能数字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投资建议 算网产业链供需双增,优选子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优质标的:算网产业链供需双增,优选子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优质标的。数字经济“AI+”行动不断加码、新应用赋能产业的背景下,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新基建有望夯实。通信+AI新基建产业链有望率先预期上修,ICT基石光网络产业链供需双增,液冷新技术赋能数据中心建设,子行业经营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海缆出海大机遇,龙头厂商有望优先收益;运营商提质增效重回报,高派息带来价值凸显,国央企改革有望估值重构;5G应用工业互联网亦是未来政策及需求关注重点,建议关注: ICT相关标的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天孚通信(300394),华工科技(000988),光迅科技(002281)等;设备出海亨通光电(600487)等;应用板块卫星互联网华测导航(300627);工业物联网映翰通(688080)等;量子信息突破国盾量子(688027)等;看好高分红+成长新空间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A+H),中国电信(A+H),中国联通(A+H)。 风险提示 AIGC应用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外政策和技术摩擦的不确定性的风险;5G规模化商用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正文 一、 24年7月市场行情:月度通信板块指数回调 (一)月度通信行业指数下跌2.27% 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4上半年,通信行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5G、千兆光网和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网络连接用户规模稳步增加,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电信业务收入企稳增长,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2024H1,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941亿元/+3%,增速较24Q1回落1.5pct。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8992亿元,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1.1%。 固定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截至2024H1,电信运营商完成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1365亿元/+5.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15.3%,占比较24Q1提升0.4pct,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8pct。 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小幅回落。截至2024H1,电信运营商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3280亿元,同比下降2.3%,占电信业务收入的36.7%。 新兴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电信运营商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24H1共完成业务收入2279亿元/+11.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5.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7pct。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2%和58.6%,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 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截至2024H1,电信运营商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96.3亿元和552.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8%和3.4%,共占电信业务收入的7.3%,同比回落0.4pct。 (二)月度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根据通信板块三级子行业,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通信线缆及配套、通信终端及配件、其他通信设备、通信工程及服务、通信应用增值服务,本月(2024年07月01日-2024年07月31日)通信三级子行业中,通信工程及服务上涨。细分子板块数据来看,本月数据中心铜线、温控等子板块相关标的表现较好,板块涨幅分别为5.62%、5.41%。 月度(2024年07月01日-2024年07月31日)通信板块个股中,上涨、维持、下跌的个股占比分别为42.97%、2.34%和54.69%。 二、 电信业经济运营整体平稳向上 (一)电信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电信业务量收增速略有放缓,总体保持向好发展态势。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4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941亿元/+3%;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8992亿元,按上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1.1%,维持较快增长。 电信总量环比增速改善,同比小幅回调。6月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547亿元,环比增长2.79%,同比下降1.84%。 电信收入稳中有升,环比增速改善明显。6月电信业务累计收入为1554亿元,同比下降0.58%,环比上升6.22%。 (二)5G网络升级建设稳步推进,智能算力供给能力不断增加 5G、千兆光纤宽大网络建设持续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6月,我国5G基站总数达391.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占比较一季度提高2.4pct。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7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354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11.3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542万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6.6%。截至6月末,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59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5.1万个。 中部地区5G建设和应用领先。截至6月末,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174.1万、88.7万、104.3万、24.5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比重分别为34%、34.6%、30.5%、31.6%;5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4.06亿、2.19亿、2.41亿、0.61亿户,占本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2.9%、52.9%、52%、49.5%。截至6月末,京津冀、长三角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36.7万、76.7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比重分别为35.4%、34.5%;5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8105万、16689万户,占本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4%、51.8%。 (三)宽带网络端口数量不断增加,千兆用户占比及渗透率较快提升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持续向千兆转移。截至6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10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2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4.8%;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8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16万户,占总用户数的28.6%,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2pct。在高速率用户持续增长拉动下,家庭户均接入带宽达487.6Mbps/户,同比增长17.9%。 各地区千兆用户渗透率稳重有升。截至6月末,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000Mbps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分别为28.9%、28.7%、28.2%和19.4%。京津冀、长三角地区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分别为29.4%、27.9%,较1-4月份分别提升0.1pct和0.5pct。 (四)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小幅下降,月户均流量(DOU)保持较高水平 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小幅下降。截至2024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3280亿元,同比下降2.3%,占电信业务收入的36.7%。 数据流量消费保持活跃。截至2024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604亿GB,同比增长12.6%。截至6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4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60万户。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8.15GB/户·月,同比增长8.1%,比上年同期提升1.37GB/户·月。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稳中有增,5G用户数超9亿户。截至24上半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6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01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9.2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456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9.81%,占比较上年末提高6.75pct。 (五)蜂窝物联网用户较快增长,IPTV(网络电视)用户稳步增加 蜂窝物联网用户规模快速扩张,IPTV(网络电视)用户稳步增加。截至24上半年,电信运营商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5.2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7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的比重达58.9%。IPTV(网络电视)总用户数达4.0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87万户。 三、 三大电信企业运营情况持续改善 (一)运营商5G业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运营商移动业务用户不断增长。截至2024上半年,中国移动披露移动业务客户总数达10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为5.14亿户,本月累计净增客户数为1166万户。中国电信客户总数达4.17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3.34亿户,本月净增客户数为237万户。中国联通物联网终端客户总数达5.62亿户,6月客户数增加1154.9万户。总体来说,运营商5G业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5G用户渗透率持续提升。 中国联通运营数据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联通运营业务披露分为“泛在智联”、“创新应用”、“智慧服务”与“科技创新”。“泛在智联”业务中,“大联接”(包括移动、固网宽带、固网本地电话、物联网终端、组网专线)用户数达10.66亿户,环比增速1.23%,其中5G套餐用户累计达2.76亿户,物联网终端连接累计达5.62亿户。创新应用5G行业虚拟专网服务客户数达12016个;智慧服务2024年6月智慧客服客户问题解决率达98.7%,智慧客服智能服务占比84.6%;此外,公司授权专利本年累计数量为892项。 基本盘个人及家庭市场根基坚实,5G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截止2024年上半年,移动业务方面,运营商整体5G套餐渗透率达70%+。中国移动ARPU为49.3元/+0.6%,中国联通2023年实现收入2446亿元/+3.1%,占营收比约为75%。其中移动用户全年净增1060万至3.33亿户,5G套餐渗透率达50%以上,移动ARPU44.0元,稳定增长。中国电信2023年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到1957亿元/+2.4%,用户规模达4.08亿户,移动用户ARPU值达45.4元/+0.4%。 (二)运营商固定宽带业务规模稳步提升 运营商宽带业务稳步增长,中国电信增速相对较快。截至2024上半年,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达3.09亿,环比增长0.38%;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达1.93亿,环比增长0.26%,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运营商宽带业务发展良好,客户数稳定增长。中国移动持续挖掘“全千兆+云生活”价值空间,推进千兆宽带发展提速,做大智慧家庭价值贡献。家庭市场23年全年收入达到1319亿元/+13.1%,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64亿户,净增2012万户,净增规模连续多年领跑行业。公司有线宽带客户总数持续增长,家庭客户综合 ARPU为39.9元/+1.8%。中国电信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1231亿元/+3.8%,智慧家庭价值贡献持续提升。产业数字化业务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收入达到386.79亿元/+10.6%。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净增规模创近十年新高,全年净增979万至1.13亿户,宽带用户融合渗透率达76%,固网综合ARPU值47.6元,较2022年降低0.2元。 四、 投资建议 算网产业链供需双增,优选子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优质标的。数字经济“AI+”行动不断加码、新应用赋能产业的背景下,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新基建有望夯实。通信+AI新基建产业链有望率先预期上修,ICT基石光网络产业链供需双增,液冷新技术赋能数据中心建设,子行业经营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海缆出海大机遇,龙头厂商有望优先收益;运营商提质增效重回报,高派息带来价值凸显,国央企改革有望估值重构;5G应用工业互联网亦是未来政策及需求关注重点,建议关注: ICT相关标的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天孚通信(300394),华工科技(000988),光迅科技(002281)等;设备出海亨通光电(600487)等;应用板块卫星互联网华测导航(300627);工业物联网映翰通(688080)等;量子信息突破国盾量子(688027)等;看好高分红+成长新空间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A+H),中国电信(A+H),中国联通(A+H)。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报告1: 行业月报:运营商高派息价值凸显,相关公司出海带来业绩边际改善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8月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行业月报_24H1通信业经济企稳,国产算网赋能增强》 分析师:赵良毕 评级标准: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三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其他为“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