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策略丨成交不足5000亿!“地量”之后或见“地价”?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每日策略丨成交不足5000亿!“地量”之后或见“地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盘面观察 8月12日,指数缩量震荡微跌,个股普跌。三市共成交4988亿,创2020年5月25日以来新低,较上个交易日继续缩量600多亿;共有3648股收跌。截止收盘,沪指跌0.14%,深成指跌0.24%,创业板指跌0.2%。 02 策略研判 市场热点分化,医药相关概念带头全线大涨,广生堂等批量涨停;采掘(油气)、环保等板块亦逆市上涨;地产链、教育、旅游等板块领跌。 8月9日晚4家公司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8月12日有3家开盘直接一字跌停,拖累了市场情绪。观望情绪持续发酵,导致成交量不断萎缩,场内存量博弈更加明显。结构上看,新冠感染人数明显上升,以及猴痘疫情发酵,共同刺激了医药相关概念普涨;同时,资金抱团医药股,对其它板块形成了抽血压力,特别是近期大涨过的部分板块,回调明显。 展望后市:成交量大幅萎缩并创逾4年新低,“地量”之后或将见到“地价”,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预期,市场随时可能触底反弹。 方向:注意快进快出。近期成交量连续萎缩,存量博弈加剧,导致热点轮动加快,操作上注意以快进快出为主。 03 市场热点 决策层点题“氢能全链条发展” 行业迎来加速扩张期 据新浪财经消息,决策层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每年制氢超过4000万吨,约占全球的1/3。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已从示范培育阶段进入到商业化应用初期。 此前若干年,困扰氢能广泛应用的关键障碍,仍然是“氢太贵”。而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秘书长表示,近年来氢燃料电池车的成本一直在大幅度下降。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测,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还有机构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超过890万辆。国际能源署更预测,到2060年交通运输对氢气的需求量,将比2030年增长近30倍。 据报道,今年以来,我国制取氢气核心设备电解槽的出口订单快速增加。业内披露,目前,全球多个地区在建及规划绿氢项目均显著增长。 展望后市,目前氢能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及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氢能产业规划,氢能产业不仅科技含量高,还能有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绿色低碳新产业链。据保守估计,到206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达15%,带动形成10万亿元级的新兴产业。 具体到A股市场,在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2023年至少有19只氢能概念股业绩实现盈利,且同比呈现增长。未来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将迎来快速发展。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厚普股份、长城电工、凯大催化、致远新能等。 猴痘疫情再次爆发 三类企业有望受益! 据财联社,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近日呼吁非洲各国采取紧急行动,避免猴痘疫情在非洲大陆持续蔓延。非洲疾控中心主任让·卡塞亚在线上会议中说,目前非洲至少有16个国家受到猴痘影响;与2023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160%。 2022年7月,世卫组织曾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日,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谭德塞表示,正在考虑是否要将猴痘疫情再次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了猴痘再次全球流行的担忧情绪升温。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会引起皮疹疼痛和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烧、头痛和身体疼痛。多地疫情显示,猴痘病毒已出现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非洲至少有16个国家受到猴痘影响;与2023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160%,死亡人数增加了19%。 并且,当前疫情涉及的猴痘病毒是1b型变异病毒,其致死率高于之前流行的猴痘病毒,儿童尤其容易感染。刚果近70%的病例是15岁以下的儿童,他们也占死亡人数的85%。 国内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展望后市,猴痘病毒的传播能力较弱,但致死率更高,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仍然是防治猴痘疫情的有效手段。尽管西方国家已通过疫苗控制了该病的传播,但非洲的疫苗短缺,是控制该病在非洲大陆传播的一大挑战。 落脚到A股市场,关注三类猴痘疫情相关企业:猴痘病毒检测试剂盒、猴痘疫苗、猴痘治疗药物相关企业等。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凯普生物、万孚生物、普利制药、君实生物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1 盘面观察 8月12日,指数缩量震荡微跌,个股普跌。三市共成交4988亿,创2020年5月25日以来新低,较上个交易日继续缩量600多亿;共有3648股收跌。截止收盘,沪指跌0.14%,深成指跌0.24%,创业板指跌0.2%。 02 策略研判 市场热点分化,医药相关概念带头全线大涨,广生堂等批量涨停;采掘(油气)、环保等板块亦逆市上涨;地产链、教育、旅游等板块领跌。 8月9日晚4家公司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8月12日有3家开盘直接一字跌停,拖累了市场情绪。观望情绪持续发酵,导致成交量不断萎缩,场内存量博弈更加明显。结构上看,新冠感染人数明显上升,以及猴痘疫情发酵,共同刺激了医药相关概念普涨;同时,资金抱团医药股,对其它板块形成了抽血压力,特别是近期大涨过的部分板块,回调明显。 展望后市:成交量大幅萎缩并创逾4年新低,“地量”之后或将见到“地价”,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预期,市场随时可能触底反弹。 方向:注意快进快出。近期成交量连续萎缩,存量博弈加剧,导致热点轮动加快,操作上注意以快进快出为主。 03 市场热点 决策层点题“氢能全链条发展” 行业迎来加速扩张期 据新浪财经消息,决策层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每年制氢超过4000万吨,约占全球的1/3。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已从示范培育阶段进入到商业化应用初期。 此前若干年,困扰氢能广泛应用的关键障碍,仍然是“氢太贵”。而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秘书长表示,近年来氢燃料电池车的成本一直在大幅度下降。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测,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还有机构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超过890万辆。国际能源署更预测,到2060年交通运输对氢气的需求量,将比2030年增长近30倍。 据报道,今年以来,我国制取氢气核心设备电解槽的出口订单快速增加。业内披露,目前,全球多个地区在建及规划绿氢项目均显著增长。 展望后市,目前氢能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及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氢能产业规划,氢能产业不仅科技含量高,还能有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绿色低碳新产业链。据保守估计,到206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达15%,带动形成10万亿元级的新兴产业。 具体到A股市场,在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2023年至少有19只氢能概念股业绩实现盈利,且同比呈现增长。未来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将迎来快速发展。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厚普股份、长城电工、凯大催化、致远新能等。 猴痘疫情再次爆发 三类企业有望受益! 据财联社,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近日呼吁非洲各国采取紧急行动,避免猴痘疫情在非洲大陆持续蔓延。非洲疾控中心主任让·卡塞亚在线上会议中说,目前非洲至少有16个国家受到猴痘影响;与2023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160%。 2022年7月,世卫组织曾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日,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谭德塞表示,正在考虑是否要将猴痘疫情再次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了猴痘再次全球流行的担忧情绪升温。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会引起皮疹疼痛和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烧、头痛和身体疼痛。多地疫情显示,猴痘病毒已出现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非洲至少有16个国家受到猴痘影响;与2023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160%,死亡人数增加了19%。 并且,当前疫情涉及的猴痘病毒是1b型变异病毒,其致死率高于之前流行的猴痘病毒,儿童尤其容易感染。刚果近70%的病例是15岁以下的儿童,他们也占死亡人数的85%。 国内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展望后市,猴痘病毒的传播能力较弱,但致死率更高,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仍然是防治猴痘疫情的有效手段。尽管西方国家已通过疫苗控制了该病的传播,但非洲的疫苗短缺,是控制该病在非洲大陆传播的一大挑战。 落脚到A股市场,关注三类猴痘疫情相关企业:猴痘病毒检测试剂盒、猴痘疫苗、猴痘治疗药物相关企业等。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凯普生物、万孚生物、普利制药、君实生物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