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金属—钢材】钢厂规模减产,钢价再度探底
(以下内容从中原期货《【中原金属—钢材】钢厂规模减产,钢价再度探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黑色系继续探底,螺纹钢价格跌至2022年低点,6月以来跌超500点,跌幅近15%。铁矿石此轮下跌达20%,焦煤焦炭跌势早于成材,5月以来下跌27%和19%。近期钢价出现再度探底,一方面,因宏观缺乏有利提振,市场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产业处于淡季,终端需求不佳导致钢厂规模减产,负反馈拖累钢价。不过,基于黑色系价格短期快速下跌释放部分风险,预计钢价短期仍将处于磨底阶段。 一、终端需求不佳,出口增幅环比下降 目前钢材下游仍处于传统淡季,终端补库意愿不足,叠加近期盘面快速回落,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从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来看,整体仍呈现环比下降,根据百年建筑调研数据,截止8月6日,统计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61.94%,周度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其中,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64.64%,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46.93%,周环比上升0.16个百分点。由于水利配套设施及厂房项目资金回款有所改善,令房建项目资金小幅回暖,但交通项目回款仍无明显好转,整体资金压力仍存,“金九银十”旺季前补库并未开启,关注8月中下旬市场表现。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7月钢材出口为6122.7万吨,同比增长21.8%,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但从环比来看,7月出口钢材782.7万吨,6月为874.5万吨,环比下降10.5%。值得关注的是,近期越南、泰国等东南亚主要出口国家反倾销加征关税扰动市场。其中,越南仍处于反倾销调查阶段,泰国已宣布将对来自中国含合金热卷征收30.91%的反倾销税,并从9月起追溯实施。此前中国出口商为规避对非合金含碳热卷和含硼热卷的反倾销税,在热卷中加入了钛,据了解,此次关税针对的主要是中国出口含钛量0.03%的热轧卷板。目前越南和泰国是我国钢材出口的第一和第三大出口国,占比分别为10%和5%左右。后续出口压力或逐步增加,是否会形成抢出口情况仍待观察。短期来看,国内钢材港口出港量环比仍有回升,根据SMM数据,7月27日至8月2日当周,中国钢材港口出港总量252.44万吨,环比增加31%,占全球出港总量的55%,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反映当前钢厂出口订单仍可维持。 二、供需双减,淡季延续主动去库存 目前钢材供需结构处于双弱格局,淡季需求继续下滑,且螺纹钢和热卷周度表需降幅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减产由此前建材领域扩大到板材领域。周度五大材减产60.55万吨,主要集中在螺纹钢和热卷品种减产。其中,螺纹钢减产29.21万吨,总产量下降至168.54万吨,已经低于春节最低水平,且较2023年同期下降37%。总库存继续下降22.2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1.74%,处于历史同期低位。且主要集中在社库去化,周降16.09万吨,较2023年下降12%,厂库下降6.1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0%。目前贸易商库存偏低,有一定挺价意愿,期现公司仍有旧国标出货压力,关注后续市场流动性表现。 热卷方面,本周钢厂减产明显,周度减产19.89万吨,减产规模扩大,较2023年同期下降2.61%,处于历史同期相对低位,接近春节假期最低水平。与此同时,需求大幅下滑,表观需求下降22.79万吨,反映下游制造业补库意愿不足,也与近期钢价持续下跌,导致终端拿货谨慎有关。目前总库存仍在累库,环比上周增加5.05万吨,主要压力集中在社会库存,环比回升8.38万吨,较2023年高出21%,厂库下降3.33万吨,处于偏低水平。当前热卷市场流动性好于螺纹钢,但需关注后续热卷出口端变化。 三、钢厂减产加剧短时负反馈压力 7月中下旬以来,随着钢价再度下探,钢厂利润快速收缩,高炉电炉陷入全面亏损。按照钢联统计的247家钢企盈利率,6月初仍保持在50%左右,7月则降至40%以下,7月下旬亏损加剧,截止8月9日当周,盈利率仅5.19%,意味着市场上接近95%的钢厂陷入亏损。且当前高炉减产也由建材领域扩大至板材。一方面,钢厂快速减产,有助于后续市场供需结构的改善,实现供需基本面的再平衡;另一方面,短期也带来原料端负反馈压力,铁水日产本周下降4.92至231.7万吨,超预期回落,令原料端尤其是铁矿石进一步补跌,成本支撑整体下移。 从原料端供需格局来看,铁矿石发运和到港均有回升,港口库存仍处于高位,钢厂采购谨慎,铁水日产下降令供需结构继续转差。而双焦方面,焦炭三轮提降开启,焦企利润压缩,对上游焦煤采购趋于谨慎。从铁水减产来看,当前日产回到5月初的水平,有助于钢材供需结构的再平衡,但需要看到终端需求的环比改善,负反馈结束,钢价支撑才会更有力。 综合以上,此轮钢价再度探底,主要来自新一轮负反馈的压力,钢厂规模减产,有助于风险的快速释放,且给后续供需结构环比改善提供支撑。从基本面来看,目前供需双弱格局下,随着钢厂减产,市场挺价意愿增强,近期现货跌幅不及期货,基差逐步走扩,盘面价格超跌后释放一定风险。后续关注淡旺季转换期间,尤其是进入8月中下旬终端补库需求的变化。预计短期钢价仍处于磨底阶段,随着10合约移仓换月,建议关注1月合约中期低多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本周黑色系继续探底,螺纹钢价格跌至2022年低点,6月以来跌超500点,跌幅近15%。铁矿石此轮下跌达20%,焦煤焦炭跌势早于成材,5月以来下跌27%和19%。近期钢价出现再度探底,一方面,因宏观缺乏有利提振,市场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产业处于淡季,终端需求不佳导致钢厂规模减产,负反馈拖累钢价。不过,基于黑色系价格短期快速下跌释放部分风险,预计钢价短期仍将处于磨底阶段。 一、终端需求不佳,出口增幅环比下降 目前钢材下游仍处于传统淡季,终端补库意愿不足,叠加近期盘面快速回落,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从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来看,整体仍呈现环比下降,根据百年建筑调研数据,截止8月6日,统计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61.94%,周度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其中,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64.64%,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46.93%,周环比上升0.16个百分点。由于水利配套设施及厂房项目资金回款有所改善,令房建项目资金小幅回暖,但交通项目回款仍无明显好转,整体资金压力仍存,“金九银十”旺季前补库并未开启,关注8月中下旬市场表现。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7月钢材出口为6122.7万吨,同比增长21.8%,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但从环比来看,7月出口钢材782.7万吨,6月为874.5万吨,环比下降10.5%。值得关注的是,近期越南、泰国等东南亚主要出口国家反倾销加征关税扰动市场。其中,越南仍处于反倾销调查阶段,泰国已宣布将对来自中国含合金热卷征收30.91%的反倾销税,并从9月起追溯实施。此前中国出口商为规避对非合金含碳热卷和含硼热卷的反倾销税,在热卷中加入了钛,据了解,此次关税针对的主要是中国出口含钛量0.03%的热轧卷板。目前越南和泰国是我国钢材出口的第一和第三大出口国,占比分别为10%和5%左右。后续出口压力或逐步增加,是否会形成抢出口情况仍待观察。短期来看,国内钢材港口出港量环比仍有回升,根据SMM数据,7月27日至8月2日当周,中国钢材港口出港总量252.44万吨,环比增加31%,占全球出港总量的55%,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反映当前钢厂出口订单仍可维持。 二、供需双减,淡季延续主动去库存 目前钢材供需结构处于双弱格局,淡季需求继续下滑,且螺纹钢和热卷周度表需降幅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减产由此前建材领域扩大到板材领域。周度五大材减产60.55万吨,主要集中在螺纹钢和热卷品种减产。其中,螺纹钢减产29.21万吨,总产量下降至168.54万吨,已经低于春节最低水平,且较2023年同期下降37%。总库存继续下降22.2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1.74%,处于历史同期低位。且主要集中在社库去化,周降16.09万吨,较2023年下降12%,厂库下降6.1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0%。目前贸易商库存偏低,有一定挺价意愿,期现公司仍有旧国标出货压力,关注后续市场流动性表现。 热卷方面,本周钢厂减产明显,周度减产19.89万吨,减产规模扩大,较2023年同期下降2.61%,处于历史同期相对低位,接近春节假期最低水平。与此同时,需求大幅下滑,表观需求下降22.79万吨,反映下游制造业补库意愿不足,也与近期钢价持续下跌,导致终端拿货谨慎有关。目前总库存仍在累库,环比上周增加5.05万吨,主要压力集中在社会库存,环比回升8.38万吨,较2023年高出21%,厂库下降3.33万吨,处于偏低水平。当前热卷市场流动性好于螺纹钢,但需关注后续热卷出口端变化。 三、钢厂减产加剧短时负反馈压力 7月中下旬以来,随着钢价再度下探,钢厂利润快速收缩,高炉电炉陷入全面亏损。按照钢联统计的247家钢企盈利率,6月初仍保持在50%左右,7月则降至40%以下,7月下旬亏损加剧,截止8月9日当周,盈利率仅5.19%,意味着市场上接近95%的钢厂陷入亏损。且当前高炉减产也由建材领域扩大至板材。一方面,钢厂快速减产,有助于后续市场供需结构的改善,实现供需基本面的再平衡;另一方面,短期也带来原料端负反馈压力,铁水日产本周下降4.92至231.7万吨,超预期回落,令原料端尤其是铁矿石进一步补跌,成本支撑整体下移。 从原料端供需格局来看,铁矿石发运和到港均有回升,港口库存仍处于高位,钢厂采购谨慎,铁水日产下降令供需结构继续转差。而双焦方面,焦炭三轮提降开启,焦企利润压缩,对上游焦煤采购趋于谨慎。从铁水减产来看,当前日产回到5月初的水平,有助于钢材供需结构的再平衡,但需要看到终端需求的环比改善,负反馈结束,钢价支撑才会更有力。 综合以上,此轮钢价再度探底,主要来自新一轮负反馈的压力,钢厂规模减产,有助于风险的快速释放,且给后续供需结构环比改善提供支撑。从基本面来看,目前供需双弱格局下,随着钢厂减产,市场挺价意愿增强,近期现货跌幅不及期货,基差逐步走扩,盘面价格超跌后释放一定风险。后续关注淡旺季转换期间,尤其是进入8月中下旬终端补库需求的变化。预计短期钢价仍处于磨底阶段,随着10合约移仓换月,建议关注1月合约中期低多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