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地产债月报 | 7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 民企地产债利差显著收窄

地产债月报 | 7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 民企地产债利差显著收窄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方金诚】/ 发布时间:2024-08-0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方金诚《地产债月报 | 7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 民企地产债利差显著收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7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大幅下降,净融资缺口较上月进一步扩大;其中,国企和民企发行规模均表现为同比大幅下降,净融资额双双落入负值区间。受政策利率下降和“资产荒”延续等因素影响,7月地产债发行利率持续下降。 7月地产债利差震荡下行,其中民企利差下行幅度超过1000bp;月内二级市场价格异动频次较上月有少量增加,债券跌幅超过30%房企数量有所增加,债券交易活跃度略有提升。 7月共计3家房企发行境外债,合计规模为9.14亿美元,净融资缺口为11.95亿美元。 7月无新增境内外违约主体,新增境内债展期主体1家。 高频数据显示,7月1-31日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2498套,同比下降7.6%,楼市下行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指出“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本次会议公报中,房地产政策继续放在防风险部分,结合具体的政策安排,我们判断下半年房地产政策仍将延续渐进调整的模式,出台强刺激措施的可能性很小。我们认为,接下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将以更大力度推进,预计后期央行专项政策工具有增加额度的可能;再者,房贷利率仍是当前楼市的症结所在,未来将继续引导居民房贷利率较大幅度下行,逐步扭转居民实际房贷利率偏高的局面。 本文目录 一、7月地产债发行情况 7月地产债发行量同比大幅下降,净融资缺口较上月进一步扩大。 国企、民企发行规模均大幅下降,净融资额双双落入负值区间。 7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延续下行趋势。 二、7月地产债利差及二级市场情况 7月行业利差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其中民企利差下行幅度超过1000bp。 7月地产债价格异动频次环比略有增加,债券跌幅超30%的房企数量增加。 三、7月境外地产债表现 四、7月地产债违约及展期情况 报告正文如下 一、7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大幅下降,净融资缺口较上月进一步扩大;其中,国企和民企发行规模均表现为同比大幅下降,净融资额双双落入负值区间。受政策利率下降和“资产荒”延续等因素影响,7月地产债发行利率持续下降。 7月地产债发行量同比大幅下降,净融资缺口较上月进一步扩大。7月共计19家房企发行地产债28只,合计发行规模为206.2亿元,发债企业和发债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6.9%和41.7%,发行规模同比大幅下降59.6%。净融资方面,受发行端影响,当月净融资缺口扩大至118.9亿元,前值为85.9亿元。 国企、民企发行规模均大幅下降,净融资额双双落入负值区间。7月国企发行规模同比大幅下降53.0%至200.7亿元,到期规模同比增长16.9%至245.6亿元,净融资额为-44.9,缺口与上月基本持平;民企方面,当月仅金辉集团1家民企通过中债增进担保发行地产债,发行规模为5.5亿元,当月发行量同比下降93.4%,到期规模为79.4亿元,同比下降58.7%,净融资缺口为73.9亿元。 7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延续下行趋势。7月,地产债主力品种为3年期AAA级地产债,共计发行9只,加权平均利率为2.44%,较上月再下行13bp,主要系政策利率下调和“资产荒”延续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二、7月地产债利差震荡下行,其中民企利差下行幅度超过1000bp;月内二级市场价格异动频次较上月有少量增加,债券跌幅超过30%房企数量有所增加,债券交易活跃度略有提升。 7月行业利差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其中民企利差下行幅度超过1000bp。具体看,7月行业利差由85.29bp下行至74.50bp,合计下行幅度为10.79bp;国企利差呈现小幅下行趋势,月内利差由55.78bp下行3.75bp至52.03bp;民企利差由月初的4321.10bp大幅下行至3241.96bp,下行幅度合计为1079.14bp。 7月,地产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有小幅上升。当月地产债成交只数和成交额分别为798只和1215.04亿元,债券成交数量和成交总额环比小幅提升2.3%和3.0%。 7月地产债价格异动频次环比略有增加,债券跌幅超30%的房企数量增加。7月,债券单日价格偏离幅度超10%的频次为87次,较上月增加20次,涉及15家房企、27只债券。具体看,单日价格跌幅超过10%的频次为45次,上月为35次;跌幅超过30%的频次为34次,涉及11家主体,分别为碧桂园、金科地产、石家庄勒泰、上海宝龙实业、世茂股份、深圳龙光、光大嘉宝、远洋控股、泰禾集团、阳光城集团和融创集团;月内单日价格涨幅超10%的频次42次,涨幅超30%的频次为34次,涉及5家房企,分别为碧桂园、融创集团、阳光城集团、上海宝龙实业和深圳龙光。 三、7月共计3家房企发行境外债,合计规模为9.14亿美元,净融资缺口为11.95亿美元。 7月共计发行6只境外地产债,合计规模为9.14亿美元,发债主体包括太古股份、越秀地产和新鸿基地产等3家房企;当月到期规模为21.09亿美元,净融资缺口为11.95亿美元。 四、7月无新增境内外违约主体,新增境内债展期主体1家。 7月新增3只境内债展期债券,涉及债券余额为41.9亿元,涉及主体为厦门中骏、旭辉集团和当代节能置业,其中厦门中骏为首次发生境内债展期;7月无新增境内外违约主体。 高频数据显示,7月1-31日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2498套,同比下降7.6%,楼市下行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指出“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本次会议公报中,房地产政策继续放在防风险部分,结合具体的政策安排,我们判断下半年房地产政策仍将延续渐进调整的模式,出台强刺激措施的可能性很小。我们认为,接下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将以更大力度推进,预计后期央行专项政策工具有增加额度的可能;再者,房贷利率仍是当前楼市的症结所在,未来将继续引导居民房贷利率较大幅度下行,逐步扭转居民实际房贷利率偏高的局面。 注: [1] 平均融资利率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权重为发行量,计算范围包括超短期融资资券、一般短期融资券、一般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一般企业债和定向工具几类券种中主体级别在AA级及以上,期限为1、2、3、5年期的债券,单位为%。 [2] 图表中文字部分为当月债券价格跌幅超30%的主体名单。 [3] 本图表展示了房企境内外债券违约情况,其中“境内外合并口径新增信用风险主体数量”统计规则为:1.同一主体多次发生境内外债券展期、违约,计为新增1家;2.对同一母公司的违约、展期主体合并统计,例如福建阳光和阳光城计为同一主体;本图表中“境内债”“境外债”列所示统计结果是对境内外债券违约及展期情况的分别统计,统计规则为:1.在统计境内债违约主体数量时,对于已发生境外债违约或展期的主体仍认定为新增境内债违约(或展期)主体。对境外债的统计同理;2.同一主体先展期后违约属于信用风险的进一步暴露,分别计入新增展期和新增违约;同一主体先违约后展期只记为新增违约。另,本图表中标红处为最后一列的明细项。 本文作者 | 研究发展部 唐晓琳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