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跌:怎么看,怎么办?
(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全球大跌:怎么看,怎么办?》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文:燕翔、金晗 投资要点 2024年8月5日,全球股市迎来剧烈震荡,日韩股市触发熔断机制,欧美股市普遍下跌,海外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年初至今海外股市累积了不小的涨幅,估值偏高。2024年年初以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市场代表性指数均创历史新高。以美股为例,目前美股标普500指数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处在历史高估状态,估值偏高本身带来调整压力。 二是出现了对美国经济能否软着陆的担忧。美国7月就业数据显著走弱,另外近期部分美国科技公司披露财报显示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以及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公司的消息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三是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缩表,向货币政策正常化迈出更大步伐导致日元大幅升值,而此前“日元套息交易”的逻辑迎来逆转。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有几点可以关注: 第一,美股方面,由于成熟市场的学习效应,一般的周期性因素(如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等),或很难使美股系统性崩盘。过去几次标普500指数超过20%以上的下跌,基本都是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面冲击,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爆发、2022年出现40年未遇大通胀。 第二,当前处在美联储即将降息之际,在没有史无前例的负面冲击下,美股很难出现持续大跌,但是高估之下美股估值修复也需要时间,后续或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第三,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心,可以继续关注盈利稳定、估值较低的国内权益资产投资机会。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传递出逆周期调节、提振消费、全面落实改革措施等多重积极信号,资本市场有望迎来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货币政策变化风险、汇率大幅波动风险、技术进步放缓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报告正文 1 全球大跌:怎么看,怎么办? 2024年8月5日,全球股市迎来剧烈震荡,日韩股市触发熔断机制。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当日跌幅高达12.4%,韩国综合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当日分别大跌8.8%、8.4%,印度、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市场代表性指数普遍下跌。而A股、港股跌幅相对较小,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收盘分别录得1.2%、1.5%的跌幅。欧美市场方面,从开盘表现来看,纳斯达克指数开盘大跌6.3%,标普500指数开盘跌3.7%。法国、德国、英国股市开盘也普遍下跌,分别录得2.1%、0.8%、2.6%的跌幅。 我们认为,海外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年初至今海外股市累积了不小的涨幅,本身有调整的压力。二是美国7月就业数据显著走弱,市场对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疑虑加剧。三是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缩表,向货币政策正常化迈出更大步伐,导致日元大幅升值,而此前“日元套息交易”的逻辑迎来逆转。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有几点可以关注: 第一,美股方面,由于成熟市场的学习效应,一般的周期性因素(如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等),或很难使美股系统性崩盘。过去几次标普500指数超过20%以上的下跌,基本都是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面冲击,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爆发、2022年出现40年未遇大通胀。 第二,当前处在美联储即将降息之际,在没有史无前例的负面冲击下,美股很难出现持续大跌,但高估之下美股估值修复也需要时间,后续或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第三,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心,可以继续关注盈利稳定、估值较低的国内权益资产投资机会。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传递出逆周期调节、提振消费、全面落实改革措施等多重积极信号,资本市场有望迎来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 1.1 海外股市上涨带来调整压力 2024年年初以来,日本、韩国、美国等股市累积了不小的涨幅,本身有调整的压力。2024年7月11日,日本东证指数点位创历史新高,2024年年初以来已累计上涨约24%。同日,韩国综合指数也刷新年内高点,年初以来累计上涨约9%。2024年7月16日,美国标普500指数点位创历史新高,年初以来已累计上涨约19%。 自年内高点以来,截至8月5日,日本东证指数累计下跌约24%,韩国综合指数累计下跌逾15%,美国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逾8%。近期日韩股市与美股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行情。 1.2 美国7月就业数据显著走弱 当地时间8月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11.4万人,前值20.6万人;失业率反弹至4.3%,前值4.1%,美国7月就业数据显著走弱,市场对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疑虑加剧,引发市场避险情绪的升温。 目前美股标普500指数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处在历史高估状态,估值高无疑是近期美股调整的原因之一。由于此前美股很多交易都是对美联储降息的提前抢跑,等到降息真的临近之际,就可能出现降息预期落地利好兑现、对美国经济衰退预期等负面冲击。另外,近期部分美国科技公司披露财报显示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以及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公司的消息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我们认为,美股大崩盘可能性不大。但高估之下美股估值修复也需要时间,后续或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1.3 日本加息缩表释放鹰派信号 2024年7月31日,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以7比2的多数票决定,宣布了包括加息和缩表的一系列超预期货币政策调整。日本央行将政策目标利率(隔夜拆借利率)从0-0.1%升至0.25%,这是继3月日本央行放弃负利率以来再次加息,并计划逐步减少每月国债购买规模,至2026年一季度时,每月购债规模由当前的6万亿日元压缩至3万亿日元,这标志着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正常化方面迈出了更大步伐。日本央行提到,如果7月展望报告中提出的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前景得以实现,日本央行将继续提高政策利率。 近年来得益于货币宽松刺激以及日本央行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ETF作为后盾,日本股市持续上行。往后看,日本后续货币进一步宽松空间变小,股市收益率表现或许很难像过去几年这么出色,且汇率大幅波动对外资影响很大。 2 风险提示 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货币政策变化风险、汇率大幅波动风险、技术进步放缓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本文来自华福证券研究所于2024年8月6日发布的报告《全球大跌:怎么看,怎么办?》。 分析师: 金晗, S0210523060002 燕翔, S0210523050003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福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华福证券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华福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公众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本公司的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华福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华福证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华福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华福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号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华福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华福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公众号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公众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华福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福证券所有。未经华福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和引用相关内容,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和引用者承担。
文:燕翔、金晗 投资要点 2024年8月5日,全球股市迎来剧烈震荡,日韩股市触发熔断机制,欧美股市普遍下跌,海外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年初至今海外股市累积了不小的涨幅,估值偏高。2024年年初以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市场代表性指数均创历史新高。以美股为例,目前美股标普500指数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处在历史高估状态,估值偏高本身带来调整压力。 二是出现了对美国经济能否软着陆的担忧。美国7月就业数据显著走弱,另外近期部分美国科技公司披露财报显示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以及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公司的消息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三是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缩表,向货币政策正常化迈出更大步伐导致日元大幅升值,而此前“日元套息交易”的逻辑迎来逆转。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有几点可以关注: 第一,美股方面,由于成熟市场的学习效应,一般的周期性因素(如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等),或很难使美股系统性崩盘。过去几次标普500指数超过20%以上的下跌,基本都是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面冲击,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爆发、2022年出现40年未遇大通胀。 第二,当前处在美联储即将降息之际,在没有史无前例的负面冲击下,美股很难出现持续大跌,但是高估之下美股估值修复也需要时间,后续或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第三,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心,可以继续关注盈利稳定、估值较低的国内权益资产投资机会。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传递出逆周期调节、提振消费、全面落实改革措施等多重积极信号,资本市场有望迎来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货币政策变化风险、汇率大幅波动风险、技术进步放缓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报告正文 1 全球大跌:怎么看,怎么办? 2024年8月5日,全球股市迎来剧烈震荡,日韩股市触发熔断机制。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当日跌幅高达12.4%,韩国综合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当日分别大跌8.8%、8.4%,印度、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市场代表性指数普遍下跌。而A股、港股跌幅相对较小,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收盘分别录得1.2%、1.5%的跌幅。欧美市场方面,从开盘表现来看,纳斯达克指数开盘大跌6.3%,标普500指数开盘跌3.7%。法国、德国、英国股市开盘也普遍下跌,分别录得2.1%、0.8%、2.6%的跌幅。 我们认为,海外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年初至今海外股市累积了不小的涨幅,本身有调整的压力。二是美国7月就业数据显著走弱,市场对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疑虑加剧。三是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缩表,向货币政策正常化迈出更大步伐,导致日元大幅升值,而此前“日元套息交易”的逻辑迎来逆转。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有几点可以关注: 第一,美股方面,由于成熟市场的学习效应,一般的周期性因素(如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等),或很难使美股系统性崩盘。过去几次标普500指数超过20%以上的下跌,基本都是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面冲击,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爆发、2022年出现40年未遇大通胀。 第二,当前处在美联储即将降息之际,在没有史无前例的负面冲击下,美股很难出现持续大跌,但高估之下美股估值修复也需要时间,后续或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第三,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心,可以继续关注盈利稳定、估值较低的国内权益资产投资机会。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传递出逆周期调节、提振消费、全面落实改革措施等多重积极信号,资本市场有望迎来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 1.1 海外股市上涨带来调整压力 2024年年初以来,日本、韩国、美国等股市累积了不小的涨幅,本身有调整的压力。2024年7月11日,日本东证指数点位创历史新高,2024年年初以来已累计上涨约24%。同日,韩国综合指数也刷新年内高点,年初以来累计上涨约9%。2024年7月16日,美国标普500指数点位创历史新高,年初以来已累计上涨约19%。 自年内高点以来,截至8月5日,日本东证指数累计下跌约24%,韩国综合指数累计下跌逾15%,美国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逾8%。近期日韩股市与美股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行情。 1.2 美国7月就业数据显著走弱 当地时间8月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11.4万人,前值20.6万人;失业率反弹至4.3%,前值4.1%,美国7月就业数据显著走弱,市场对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疑虑加剧,引发市场避险情绪的升温。 目前美股标普500指数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处在历史高估状态,估值高无疑是近期美股调整的原因之一。由于此前美股很多交易都是对美联储降息的提前抢跑,等到降息真的临近之际,就可能出现降息预期落地利好兑现、对美国经济衰退预期等负面冲击。另外,近期部分美国科技公司披露财报显示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以及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公司的消息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我们认为,美股大崩盘可能性不大。但高估之下美股估值修复也需要时间,后续或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1.3 日本加息缩表释放鹰派信号 2024年7月31日,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以7比2的多数票决定,宣布了包括加息和缩表的一系列超预期货币政策调整。日本央行将政策目标利率(隔夜拆借利率)从0-0.1%升至0.25%,这是继3月日本央行放弃负利率以来再次加息,并计划逐步减少每月国债购买规模,至2026年一季度时,每月购债规模由当前的6万亿日元压缩至3万亿日元,这标志着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正常化方面迈出了更大步伐。日本央行提到,如果7月展望报告中提出的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前景得以实现,日本央行将继续提高政策利率。 近年来得益于货币宽松刺激以及日本央行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ETF作为后盾,日本股市持续上行。往后看,日本后续货币进一步宽松空间变小,股市收益率表现或许很难像过去几年这么出色,且汇率大幅波动对外资影响很大。 2 风险提示 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货币政策变化风险、汇率大幅波动风险、技术进步放缓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本文来自华福证券研究所于2024年8月6日发布的报告《全球大跌:怎么看,怎么办?》。 分析师: 金晗, S0210523060002 燕翔, S0210523050003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福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华福证券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华福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公众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本公司的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华福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华福证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华福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华福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号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华福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华福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公众号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公众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华福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福证券所有。未经华福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和引用相关内容,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