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市场聚焦】宏观:东升西落初见端倪

【市场聚焦】宏观:东升西落初见端倪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0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粮期货《【市场聚焦】宏观:东升西落初见端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近期商品市场聊起的“carry trade”,本质是借日元长期策略的终结引发的流动性问题。偿还日元的挤兑升值,带来海外利润的缩减,继而日本权重估值被大幅杀跌。美国的恐慌来自于顶部拐点的恐高,继而以幅度寻找安全感。如果考量商品,需求大幅衰退预期的兑现,需要强有力的路径指引和逻辑链条,当下强财政面前并不充足,也就构不成商品进一步大幅杀跌的基础。虽内外均不认为在8-9月继续且大幅杀跌,但境内资金风格的异动需要格外注意,或指引东升西落的阶段性逻辑。国内基本面已一致悲观,可能利好政策呼之欲出。 抢跑是境外交易的特点 今天日经的暴跌,让笔者回想起一个报告。年初中国投资者抢购日经ETF溢价20%时,野村证券建议投资者将股票卖给中国买家。如果以美元或者人民币计价日经的表现观察,相对于美股与更无解的AI信仰,日经投资在年内并不能算是较好的投资。从日经赚的钱,年内被日元的贬值大幅对冲。终于日元汇率因加息,叠加美国衰退而大幅升值时,日经反而给予暴跌回应。今年日本的投资,可以概括为日元贬值时也许还能小赚,但日元升值时绝对血亏的定论。 为何权益与汇率如此拧巴,中国往往汇率与权益同向而行,体现为资金显著的流入流出,日本就不行?如果观察发达市场,当本币汇率快速升值时,权益表现都较为差劲。2019年做过专门的研究,背后的逻辑在于高通胀伴随的货币收紧周期,一方面打压偏好,另一方面本币升值,大幅削弱了全球化企业的海外利润,继而戴维斯双杀加剧幅度。日本、欧洲跨国企业居为权重,美国过去该特点鲜明,但硬核科技取得权重后开始弱化上述逻辑。 所以回归抢跑主题,近两个交易日的暴跌,是因为日本市场回忆起了2022年美国刚开始步入加息后美股的普跌表现。如果告诉你流动性肯定收紧,且假如风平浪静时,只有收紧和加速收紧两种选择,美国前车之鉴下,为何还持有?当知道一个高度确定的路径时,有做空机制的欧美市场,会以尽早、尽快、尽极致的形式交易,犹如2018年杀量化、2020年疫情冲击时一样,风波过后再行修复。这是日本市场暴跌的底层逻辑。 对于美国市场,本轮资金反馈的特点为非线性爆发,从软着陆直接到经济危机的恐慌。非农超预期与失业率的背离最早可追溯至去年年底,自6月开始,市场逐渐关注连续上升的失业率(5月失业率数据上升至4.0%)。虽然3月已经看到了失业率从3.7%上升至3.9%,可市场当时流行的故事是财政超预期带来的需求韧性。看到了5月数据后,当时货币数据定价为年内美联储不再降息,资金开始注重非农与失业率逐渐背离的指引。本轮可以直接归因于兼职与移民,从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经验回溯,发现2000、2008的两轮大幅走弱,失业率都走在非农之前,且逻辑类似。这构成了里外里最为剧烈的预期差,万一真的经济危机了呢?资金6月不降息在极端背景时,又开始讲述另一头极端的故事,故事越讲越大,那么抢跑的幅度就不能太小,叠加英特尔暴雷、巴菲特减持,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山还是那座山 怎么看的问题 6月还在聊软着陆,不声不响现在就是危机了?这就好像2022年商品的普跌,现在看是加息杀估值,可当时只挖掘基本面会发现毫无变量。理性来想,除去疫情的非人为冲击,即使处于2007,也有半年多的时间去发现真实的风险,然后爆发。现在如果评估风险,高息必然带来利润的冲击,AI的故事如果一直不能兑现,最终也会从溢价被杀到折价。但对于大宗商品,本轮下行主要受制于金融端的大幅衰退的预警,需求端的风险兑现,主要在于高息是否真的制约美国财政收紧。从TGA账户来看,美国政府仍有较强的财力应对需求的潜在问题,这是大宗商品最保守也是下台阶而不会一跌到底的保证。 回顾今年境外市场的风格,可以称为极致反应。年初的连续降息,到年中的不再降息,到当前的再度连续且大幅度降息。如果观察图3的就业与需求,数据呈现连续性而非08年或20 年的强爆发,那么即使假设市场现在的担忧是对的,我们处在2000或2007的大拐点之前,商品也很难一蹴而就,还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水平来决定行情大小。反过来,当预期为大幅衰退,财政支撑着需求并没有兑现时,也就构成了偏好的挺价与反弹。 要趁着犹豫押注东升西落 回顾一季度的多有色、空黑色,或者更早期的一些重要拐点,交易的黄金时段,在于尽早地去相信一些“逻辑”。如果再去复盘,会发现一些细节中会提前反应出资金的异动。例如2020年初北向坚决买入;2022年中、2022年底汇率的最早异动;2023底同样的汇率异动(负面的略过)。当人民币大幅升值时,境内总会迎来阶段性利好,带动至少月度级别的反弹甚至反转。此前连续写过《商品外强内弱的逻辑是否延续?》、《注意汇率及抱团异动对商品超跌的指引》,笔者已经注意并提示境内资产端的异动,偏好可能正在朝着乐观方向布局。 如果分析基本面,本质在于国内处于托而不举、防风险的大周期当中,近几年政策发力的起点,在于预期一致悲观,特别需求下行加速的论调开始成为主流之时。三中会议之后,市场对于前景悲观,乃至于忽视了三中与政治局会议两度提及的年度目标坚持完成。消费政策权重的上升,开始在权益偏好上隐现,但内需定价的品种,仍然恐慌于境外情绪,只在比价上略有趋势。其次财政端纵然没有额外增量,上半年的收力,带来下半年的天然边际发力。如果发力点直接对接需求侧,诸如企业的设备更新或许没有太多动力,但重启消费券的形式进行普惠,可能杠杆效应将超预期。如果政策相应会议开始加码,那么逻辑挑明,资产也将由蛰伏转向进攻。回过头来,也许又是一次异动早已暗示,我却犹豫不决。 作者简介 范永嘉 中粮期货研究院 宏观资深研究员 交易咨询证号:Z0014840 风险揭示 1.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未经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如引用、转载、刊发需要注明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违反前述要求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 2. 本策略观点系研究员依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因条件所限实际结果可能有很大不同。请投资者务必独立进行交易决策。公司不对交易结果做任何保证。 3. 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过往策略观点的吻合并不保证当前策略观点的正确。公司及其他研究员可能发表与本策略观点不同的意见。 4. 在法律范围内,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就涉及的品种进行交易,或可能为其他公司交易提供服务。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