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宏观 | 每月热门文章 | 2024年7月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天风宏观 | 每月热门文章 | 2024年7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改革的逻辑 美股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美国“制造回流”走到哪一步了? “特朗普税”对出口利大于弊 二十届三中《决定》里的惊喜 “降息交易”可能过于乐观 当前经济的两个“焦虑恐惧症” 1、改革的逻辑 报告日期:2024年7月2日 结论:尽管改革在经济上见效需要漫长的实践和等待,但改革本身就是最大的积极信号,降低系统风险,释放潜在增长,修复社会预期。 内容摘要: 在大多数行业开始转型或者转型接近完成之时,地方财政的转型还存在着一定挑战。有效地解决发展和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是靠加杠杆或刺激经济,而是需要靠改革帮助地方政府加快转型,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让钱变多,让事变少。 钱变多,在土地财政降温的背景下,需要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培育税源,调整税种。事变少,核心是改革考核机制,重塑央地关系。 改革不是搞刺激,如果指望改革是货币宽松或者财政加杠杆大规模投资到某个领域,那是对改革的误解。 风险提示:本文对于改革政策的预期存在主观性,或与最终政策存在偏差;政策的推出节奏存在不确定。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改革的逻辑》,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2、美股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报告日期:2024年7月18日 结论:AI的叙事既是美股的支撑,也是美元、美债和美国经济能够维持韧性的基础。当越来越多的指标显示美股正处于泡沫化正反馈的加速期时,AI的叙事能否继续发散就变得无比关键。 内容摘要: 细看美股的结构表现,会发现分化正在变得极端。首先是小盘股与大盘股之间的分化越来越大,其次是科技股和非科技股之间的分化越来越大,同时科技股内部也出现了AI和非AI的明显分化。 当一个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结构分化时,可能是泡沫正处于加速正反馈的迹象,并且传统的美股指标也显示出了股市的泡沫化迹象。 风险提示: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美国大选及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美股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3 、美国“制造回流”走到哪一步了? 报告日期:2024年7月9日 结论:《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明显促进了制造回流的厂房建设投资,但进入设备投资阶段后,制造回流的速度有所放慢。 内容摘要: 尽管建筑投资活跃,但设备投资及其相关的进口增长并没有展现出强劲的势头。此外,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机械和设备更多依赖进口,而非通过国内工业设备来满足需求。这些迹象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回流"可能并没有按预期顺利展开。 拜登上任后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本土化制造,美国电子元件、电池和电气设备的生产出货量增速曾出现明显上升,但是这三个行业的增长势头并未持续太久便出现了放缓,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 风险提示:美国对关键行业的补贴执行超预期;美国放宽外籍专业技术人才签证获批条件并延长签证时间;美国出台新的有利政策促进“制造业回流”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美国“制造回流”走到哪一步了?》,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4 、“特朗普税”对出口利大于弊 报告日期:2024年7月18日 结论:过去五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既不是决定中国出口份额的决定性因素,也没有阻止中国制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趋势。 内容摘要: 在全部被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商品中,17%的商品对美和对全球份额均在提高,44.7%的商品对美份额下滑但是对全球份额提高,36.7%的商品对美和对全球份额下滑。 2017年中国占全球出口份额的12.8%,2019年上行至13.1%,2023年达到了14.2%。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直接依赖度下降,但间接依赖度却在提升,中美之间只是贸易形式发生转变,并不改变中国制造的巨大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带来的竞争力,而且这张网络正在随着企业出海织向全球。 风险提示:出口份额的变化超预期,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地缘政治扰动扩大化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特朗普税”对出口利大于弊》,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5、三中《决定》里的惊喜 报告日期:2024年7月22日 结论: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围绕着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系统风险这两大主题,给出务实的解决方案。改革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能超出了市场此前的预期,预计对市场的风险偏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提振。 内容摘要: 7月21日,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全文发布。分十五个部分和六十条措施,涉及改革的方方面面,《决定》全文披露了比《公报》和新闻发布会更多的细节。 风险提示:对政策的理解可能不够全面;政策的节奏或受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内容请详见《二十届三中《决定》里的惊喜》相关报告。 6、“降息交易”可能过于乐观 报告日期:2024年7月18日 结论:“降息交易”背后的逻辑并不牢固:仅仅基于看似偏弱的就业和通胀,而忽视了仍然火热的消费,低估了财政的力度与联储的耐心。 内容摘要: 美国近期就业和通胀数据实质上并不支持降息,6月零售数据无论总体、核心还是控制组数据均大幅超出预期,与出行相关的高频数据也显示需求火热,甚至对利率敏感度极高的制造业和地产也有所企稳,以上数据都站在了“降息交易”的对立面。 经济数据之外,大选年的联储也倾向于“多说少做”以避免不必要的关注。在中性利率提升的背景下,联储降息的空间也是相对有限的。让不那么具备限制性的高利率再久一点,未来才能给出一个更加明确的降息路径,预期比行动更重要。 风险提示:美国住房通胀大幅降温,美国失业率迅速提高,美国薪资增速降低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降息交易”可能过于乐观 》 ,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7、当前经济的两个“焦虑恐惧症” 报告日期:2024年7月3日 结论:主流预期过度担忧了地产螺旋下行以及贸易摩擦对出口的影响。 内容摘要: 市场主流预期对当前经济存在两个“焦虑恐惧症”。 第一个是“恐房症”,担心地产的量价下行引发金融系统风险。 事实上,中国房地产的问题相对单纯,主要是居民住宅过去出现了需求泡沫,但泡沫的大小和变化可以跟踪,其对金融的传导存在阻滞,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第二个是“恐税症”,担心出口在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大幅下行。 实际上,拜登政府就任以来不仅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还有所提高,但是中国出口份额依然保持了逆势提升。 外部环境的变化逼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但企业走出去也是重新认识自我竞争优势的过程,出海潮加速放大了中国企业的优势,也拉动了国内资本品和中间品的出口。 风险提示:地产下跌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贸易摩擦加剧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当前经济的两个“焦虑恐惧症” 》 ,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研究员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2018/2019/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2020年21世纪金牌分析师,2021年金牛奖最佳分析师,2020/2021/2022/2023年Wind金牌分析师、上证报最佳分析师,2019/2020/2021/2023年新浪金麒麟分析师,2020/2021/2022年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23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5)。 林 彦 | 研究员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基本面量化研究。 张 伟 | 研究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和利率研究。 孙永乐 | 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研究。 钟 天 | 研究员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海外经济研究。 厉梦颖 | 研究员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区域规划硕士,主要负责宏观ESG、出海和产业趋势研究。
改革的逻辑 美股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美国“制造回流”走到哪一步了? “特朗普税”对出口利大于弊 二十届三中《决定》里的惊喜 “降息交易”可能过于乐观 当前经济的两个“焦虑恐惧症” 1、改革的逻辑 报告日期:2024年7月2日 结论:尽管改革在经济上见效需要漫长的实践和等待,但改革本身就是最大的积极信号,降低系统风险,释放潜在增长,修复社会预期。 内容摘要: 在大多数行业开始转型或者转型接近完成之时,地方财政的转型还存在着一定挑战。有效地解决发展和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是靠加杠杆或刺激经济,而是需要靠改革帮助地方政府加快转型,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让钱变多,让事变少。 钱变多,在土地财政降温的背景下,需要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培育税源,调整税种。事变少,核心是改革考核机制,重塑央地关系。 改革不是搞刺激,如果指望改革是货币宽松或者财政加杠杆大规模投资到某个领域,那是对改革的误解。 风险提示:本文对于改革政策的预期存在主观性,或与最终政策存在偏差;政策的推出节奏存在不确定。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改革的逻辑》,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2、美股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报告日期:2024年7月18日 结论:AI的叙事既是美股的支撑,也是美元、美债和美国经济能够维持韧性的基础。当越来越多的指标显示美股正处于泡沫化正反馈的加速期时,AI的叙事能否继续发散就变得无比关键。 内容摘要: 细看美股的结构表现,会发现分化正在变得极端。首先是小盘股与大盘股之间的分化越来越大,其次是科技股和非科技股之间的分化越来越大,同时科技股内部也出现了AI和非AI的明显分化。 当一个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结构分化时,可能是泡沫正处于加速正反馈的迹象,并且传统的美股指标也显示出了股市的泡沫化迹象。 风险提示: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美国大选及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美股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3 、美国“制造回流”走到哪一步了? 报告日期:2024年7月9日 结论:《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明显促进了制造回流的厂房建设投资,但进入设备投资阶段后,制造回流的速度有所放慢。 内容摘要: 尽管建筑投资活跃,但设备投资及其相关的进口增长并没有展现出强劲的势头。此外,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机械和设备更多依赖进口,而非通过国内工业设备来满足需求。这些迹象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回流"可能并没有按预期顺利展开。 拜登上任后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本土化制造,美国电子元件、电池和电气设备的生产出货量增速曾出现明显上升,但是这三个行业的增长势头并未持续太久便出现了放缓,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 风险提示:美国对关键行业的补贴执行超预期;美国放宽外籍专业技术人才签证获批条件并延长签证时间;美国出台新的有利政策促进“制造业回流”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美国“制造回流”走到哪一步了?》,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4 、“特朗普税”对出口利大于弊 报告日期:2024年7月18日 结论:过去五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既不是决定中国出口份额的决定性因素,也没有阻止中国制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趋势。 内容摘要: 在全部被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商品中,17%的商品对美和对全球份额均在提高,44.7%的商品对美份额下滑但是对全球份额提高,36.7%的商品对美和对全球份额下滑。 2017年中国占全球出口份额的12.8%,2019年上行至13.1%,2023年达到了14.2%。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直接依赖度下降,但间接依赖度却在提升,中美之间只是贸易形式发生转变,并不改变中国制造的巨大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带来的竞争力,而且这张网络正在随着企业出海织向全球。 风险提示:出口份额的变化超预期,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地缘政治扰动扩大化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特朗普税”对出口利大于弊》,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5、三中《决定》里的惊喜 报告日期:2024年7月22日 结论: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围绕着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系统风险这两大主题,给出务实的解决方案。改革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能超出了市场此前的预期,预计对市场的风险偏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提振。 内容摘要: 7月21日,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全文发布。分十五个部分和六十条措施,涉及改革的方方面面,《决定》全文披露了比《公报》和新闻发布会更多的细节。 风险提示:对政策的理解可能不够全面;政策的节奏或受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内容请详见《二十届三中《决定》里的惊喜》相关报告。 6、“降息交易”可能过于乐观 报告日期:2024年7月18日 结论:“降息交易”背后的逻辑并不牢固:仅仅基于看似偏弱的就业和通胀,而忽视了仍然火热的消费,低估了财政的力度与联储的耐心。 内容摘要: 美国近期就业和通胀数据实质上并不支持降息,6月零售数据无论总体、核心还是控制组数据均大幅超出预期,与出行相关的高频数据也显示需求火热,甚至对利率敏感度极高的制造业和地产也有所企稳,以上数据都站在了“降息交易”的对立面。 经济数据之外,大选年的联储也倾向于“多说少做”以避免不必要的关注。在中性利率提升的背景下,联储降息的空间也是相对有限的。让不那么具备限制性的高利率再久一点,未来才能给出一个更加明确的降息路径,预期比行动更重要。 风险提示:美国住房通胀大幅降温,美国失业率迅速提高,美国薪资增速降低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降息交易”可能过于乐观 》 ,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7、当前经济的两个“焦虑恐惧症” 报告日期:2024年7月3日 结论:主流预期过度担忧了地产螺旋下行以及贸易摩擦对出口的影响。 内容摘要: 市场主流预期对当前经济存在两个“焦虑恐惧症”。 第一个是“恐房症”,担心地产的量价下行引发金融系统风险。 事实上,中国房地产的问题相对单纯,主要是居民住宅过去出现了需求泡沫,但泡沫的大小和变化可以跟踪,其对金融的传导存在阻滞,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第二个是“恐税症”,担心出口在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大幅下行。 实际上,拜登政府就任以来不仅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还有所提高,但是中国出口份额依然保持了逆势提升。 外部环境的变化逼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但企业走出去也是重新认识自我竞争优势的过程,出海潮加速放大了中国企业的优势,也拉动了国内资本品和中间品的出口。 风险提示:地产下跌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贸易摩擦加剧 >>以上内容节选自天风宏观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当前经济的两个“焦虑恐惧症” 》 ,具体内容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研究员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2018/2019/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2020年21世纪金牌分析师,2021年金牛奖最佳分析师,2020/2021/2022/2023年Wind金牌分析师、上证报最佳分析师,2019/2020/2021/2023年新浪金麒麟分析师,2020/2021/2022年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23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5)。 林 彦 | 研究员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基本面量化研究。 张 伟 | 研究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和利率研究。 孙永乐 | 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研究。 钟 天 | 研究员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海外经济研究。 厉梦颖 | 研究员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区域规划硕士,主要负责宏观ESG、出海和产业趋势研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