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广发宏观 | 如何看7月PMI和短周期政策空间

广发宏观 | 如何看7月PMI和短周期政策空间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发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4-08-0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发宏观 | 如何看7月PMI和短周期政策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7月PMI数据显示经济存在继续放缓的趋势,但数据整体放缓速度仍算可控,金融市场不会过度担心失速风险,短期资产定价主线将切换为对逆周期政策的观察和验证。从政策空间来看,后续尤其值得关注的线索有三: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所对应的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二是“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所对应的新一轮房地产政策;三是“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所对应的新产业供给优化机会。 核心观点 从7月PMI数据来看:一是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均有不同程度环比放缓;二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下行幅度较前期收敛,并没有大于淡季季节性历史均值降幅;三是制造业价格分项延续6月以来的调整特征,预计同期PPI环比偏低,名义增长处于环比调整期。 7月制造业PMI为49.4(前值49.5);服务业PMI为50.0(前值50.2);建筑业PMI为51.2(前值52.3)。 7月制造业PMI环比为-0.1,7月是制造业淡季,2005-2023年7月制造业环比均值为-0.5。2024年制造业环比调整幅度较大的月份是4月的环比-0.4和5月的环比-0.9。 7月服务业PMI环比为-0.2,服务业数据开始于2012年,2012-2023年7月服务业环比均值为-0.5。2024年服务业调整幅度较大的月份是2月的环比-2.1。 7月制造业出厂价格为46.3(前值47.9);购进价格指数为49.9(前值51.7)。 从制造业需求端指标看,内需边际上弱于外需。出口订单环比上行,新订单环比下行。这实际上也是今年经济一直延续的特征之一,内需的两个短板是消费和地产,今年上半年社零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3.7%、3.9%。 7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为49.3,低于前值的49.5,自3月的53.0触顶以来,这一指标一直处于回落趋势之中。 7月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5,高于3-4月连续的48.3。 供给端好于需求端,生产指标环比下降但依旧在50以上;且采购、进口、就业等指标均高于前值。这实际上也是今年经济一直延续的另一特征。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6.0%,明显高于需求端的消费、投资增速。 7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50.1,低于前值的50.6;采购量指数为48.8,高于前值的48.1;进口指数47.0,高于前值的46.9;就业指数为48.3,高于前值的48.1。 需求弱于供给背景下价格延续收缩特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均低于前值。今年两个价格指标5月触顶,6-7月逐步下行。这与高频指标可以相互印证。以生意社BPI观察,它于5月30日达到本轮周期顶部,后逐步回落,至7月30日尚未触底。 7月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为49.9,5-7月分别为56.9、51.7、49.9。 7月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为46.3,5-7月分别为50.4、47.9、46.3。 不同类型企业间分化。7月大型企业PMI环比上升,中小企业PMI环比回落。我们理解一则稳增长背景下,央国企可能会有一定的逆周期特征;二则专项债节奏有所加快,大型项目落地对大企业影响更大一些。 7月大型企业制造业PMI为50.5,高于前值的50.1。过去四个月大型企业PMI基本上呈波动特征,并无下行趋势。 7月中型企业制造业PMI为49.4,低于前值的49.8。小企业PMI为46.7,低于前值的47.4。 建筑业活动整体依然处于低位。7月建筑业PMI为51.2,低于前值的52.3,持平于去年7月低位。[1]统计局指出同期存在“高温暴雨和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建筑业景气高点在4月,我们理解与一季度增发国债落地有关;三季度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进度加快,可能会滞后产生影响。 7月建筑业PMI为51.2。今年建筑业PMI高点为4月的56.3,5月回落至54.4;6月和7月分别进一步回落至52.3、51.2。 我们理解今年2-3月1万亿增发国债集中落地,加上4月地产政策逐步松动,从而在4月带来建筑业景气峰值;二季度专项债进度不快,建筑业景气度逐步回落。三季度广义财政进度有所加快,影响可能会滞后有所体现。 服务业PMI有小幅放缓。7月服务业PMI为50.0,略低于前值的50.2,考虑到季节性因素算大致平稳,[2]统计局认为“服务业业务总量总体与上月持平”,其中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领域景气相对较好;零售、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领域景气相对较低。 今年服务业景气高点在2-3月,服务业PMI分别为51.0、52.4。 4-5月服务业PMI有初步放缓,分别为50.3、50.5;6-7月叠加趋势性、淡季因素、高温暴雨天气等因素,有进一步的放缓。 7月PMI数据显示经济存在继续放缓的趋势,如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但数据整体放缓速度仍算可控,金融市场不会过度担心失速风险;政治局会议定调的“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一批增量政策”又打开了政策窗口和想象空间,短期资产定价主线将切换为对逆周期政策的观察和验证。从政策空间来看,后续尤其值得关注的线索有三: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所对应的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二是“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所对应的新一轮房地产政策;三是“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所对应的新产业供给优化机会。 注: 1.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407/t20240731_1955904.html 2.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407/t20240731_1955904.html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外需下降超预期,海外逆全球化进一步升温,地方债或房地产等领域出现阶段性个案风险,逆周期政策力度大于预期,对政策理解不到位。 报告信息 本摘要选自报告:《广发宏观:如何看7月PMI和短周期政策空间》2024-07-31 报告作者: 郭磊 S0260516070002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