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热榜必看】基于红利风格择时+红利股优选构建的固收+策略;高效太阳能电池:千帆竞发于沉舟之侧,技术创新不受景气度羁绊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TOP5热榜必看】基于红利风格择时+红利股优选构建的固收+策略;高效太阳能电池:千帆竞发于沉舟之侧,技术创新不受景气度羁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研报)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金工研究 高智威 | 国金金工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110003 1 Beta猎手系列之十一: 基于红利风格择时+红利股 优选构建的固收+策略 基于动态宏观事件因子构建的红利指数择时策略 当前国内利率处于下行阶段,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也正处于弱势疲软状态。红利股由于其能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稳定的红利回报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减少投资者在市场弱势时面临的风险。我们在本篇报告中,将经济、通胀、货币和信用四大类的30余个因子,通过数据预处理、事件因子构建、事件因子筛选等步骤,最终确定了包括消费者信心指数、发电量、国债利差等10个在红利指数择时上的有效指标,每期根据滚动窗口确定最优事件,通过每个指标信号汇总得到最终仓位信号。从2009年1月至2024年6月,年化收益率为17.49%,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为11.58%。择时策略在波动控制方面也有较好表现,年化波动率由指数原来23.18%的波动率下降到了17.50%;最大回撤明显下降,从指数的36.80%下降到了21.22%,夏普比率上升到了0.98。 红利AI选股策略表现 在红利指数成分股中进行股票优选,我们首先尝试了传统有效因子筛选并合成的方式。发现绝大部分因子在红利股中表现相对一般,部分估值、成长、质量和一致预期因子有相对好的表现,但IC均值和多头年化收益率较低,多头超额最大回撤在20%左右。传统因子在2021年后出现了明显回撤,对投资组合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我们使用前期在全A股票池中表现较好的AI训练因子进行测试,发现因子IC均值依然有10%左右,多头年化超额12%左右,多头超额最大回撤也约为10%。因子的收益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我们采取等权买入前十只股票,每月调仓的方式,构建了红利指数增强策略,该策略年化超额收益8.36%,收益稳定性相对较优。 基于红利风格择时+红利股优选的固收+策略 进一步结合择时与选股的两类策略,我们保持股票部分仓位的选股权重比例不变,仓位由择时信号月度调整,共有0和100%两种仓位。考虑手续费率双边千四,月度调仓,策略年化收益率达到20%左右,夏普比率达到1.30,收益稳定性相较于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得到了大幅提高。 考虑贴合固收+策略投资实际,我们将权益资产仓位上限设定在20%,剩余部分投资中长期纯债型指数,构建固收+策略。该策略年化收益率7.21%,夏普比率2.10,最大回撤4.93%,整体具有较好的收益回撤表现。 风险提示:以上结果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建模和测算完成,在政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模型存在时效的风险。策略通过一定的假设通过历史数据回测得到,当交易成本提高或其他条件改变时,可能导致策略收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Beta猎手系列之十一:基于红利风格择时+红利股优选构建的固收+策略》 电新研究 姚遥 | 国金电新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2 千帆竞发于沉舟之侧, 技术创新不受景气度羁绊 —高效太阳能电池系列深度(七) 光伏行业的产品迭代具有普适性规律,性价比是产品能否迭代成功的核心:光伏行业过去十年来技术和产品迭代迅速,从硅片环节的单晶到多晶、到电池环节的BSF到PERC再到TOPCon、辅材环节的单玻到双玻等,技术的迭代成功具有共同点,即在新产品推向市场时生产厂商和下游客户共同享受到了高于现有产品的收益,也就是新产品需要拥有更高的性价比。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由于电池环节技术迭代速度快、路线多样化,因此往往是光伏技术迭代的最核心环节:从电池、组件厂商角度来说,由于电池技术迭代速度快,因此产能的建成和规划长期处于远超市场需求的过剩状态,这就需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以保持产品性价比领先才能撰取收益;从终端的角度来讲,电池效率提升所带来的组件端功率的增益最为直观,最容易判断性价比,因此光伏电池环节是比较典型的性价比驱动技术迭代的环节。 复盘BSF到PERC,技术进步不受景气度羁绊,双重性价比优势加速PERC迭代:根据CPIA统计,2018年、2019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分别同比下降17%、32%,然而2018年PERC市占率从2017年的15%提升至33.5%,2019年市占率超过65%,考虑到扩产决策周期,实际上PERC电池的产能扩张并未受到531政策的过度冲击。核心原因为2017年开始单晶硅片环节在RCZ及金刚线切割工艺快速成熟的共同作用下成本快速下降,使得单晶硅片相较于多晶硅片性价比明显溢出,同时在从BSF向PERC升级的过程中,单晶PERC的提效幅度显著大于单晶BSF,从而加速了PERC对BSF的替代。 复盘TOPCon迭代PERC,长时间高溢价水平吸引行业扩产规模激增: 2021年底晶科能源于全行业率先大规模扩产N型TOPCon产能拉开了行业转向TOPCon电池技术的序幕,随着TOPCon扩产加速,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向TOPCon倾斜,规模化效应将TOPCon与PERC的组件端制造成本基本拉平,但此时TOPCon在下游仍享有合理溢价,因此相比PERC拥有更好的盈利能力,造成了TOPCon的急速扩产。根据CPIA统计,2021-2023年TOPCon市占率从不到3%提升至23%,预计2024年将超过60%。 产能全面过剩阶段更应不破不立,“破坏”式创新是打破当前电池、组件环节同质化内卷的必由之路:当下时间节点主产业链由于产能全面过剩,多环节进入现金亏损状态,甚至TOPCon电池片也处于负毛利状态,根据我们统计,截至2024H1,TOPCon电池产能总规划超1100GW,累计落地超650GW。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具有显著性价比优势的差异化产品几乎是打破“内卷”的唯一出路,2024年内,HJT与xBC工艺产业化进展均取得了快速突破,有望引领下一个电池技术迭代的周期。 风险提示:新技术渗透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下行风险、企业盈利扭亏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千帆竞发于沉舟之侧,技术创新不受景气度羁绊——高效太阳能电池系列深度(七)》 电新研究 姚遥 | 国金电新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3 新兴市场需求专题(二): 全球绿色转型加速, 新兴市场储能需求爆发 大储:全球绿色转型加速,光伏风电装机猛增后的必然——大储需求从1-10爆发。 1)澳大利亚:电网不稳定叠加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需求体量庞大。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波动较大、负电价次数频发为储能盈利创造良好条件;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澳大利亚4小时以内的短时储能需求爆发,2Q23-1Q24澳大利亚储能电站项目投资额连续四个季度超10亿澳元。根据澳大利亚输电运营商相关数据,目前预期及计划中的储能项目规模接近80GW,其中计划于 2025、2026年开始商业运行的大储项目规模分别为4GW/8GWh、6GW/15GWh,储能需求体量庞大。 2)中东:沙特2030愿景重点工程与能源转型推进加速,以色列多轮招标需求高景气。沙特:“2030愿景”发布四个100%可再生能源项目,这部分项目前期工程储能需求已达2.7GWh,后续项目推进预计仍有数十GWh储能需求待招标;2023年沙特宣布此后每年可再生能源招标20GW,电网扩容短时间无法落地背景下网侧大储需求爆发,能源部制定了2024-2025年24GWh储能系统招标计划,其中10GWh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以色列:受地缘因素影响,以色列与周边国家基本没有电网互联,光伏装机占比提升背景下电网稳定性受到影响, 2020年以来以色列政府启动多轮储能招标,规模总计约6.3GWh。 3)拉美:智利大储需求旺盛,关注巴西大储政策进展。智利:2021-2022年大规模新增风光装机后可再生能源弃电量高速增长,2024年1-5月可再生能源弃电率达13.7%。为缓解弃电压力智利大储需求高增,截至2024年5月,智利在建储能项目1.2GW,储备项目接近10GW。2024年智利通过DS70法案,储能电站项目盈利模式得以确定,法案储能容量系数大幅优于英国等成熟大储国家,且实施有效期为10年,有望刺激需求加速释放。巴西:巴西风光装机高速增长,储能需求紧迫度逐步提升,近两年国家电力局多次召开研讨会研究储能现状及监管;8月储备容量拍卖或将考虑纳入储能项目,相关收入指导文件有望在年底前推出。 4)印度: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迅速,储能需求爆发在即。截至2024年3月,印度可再生能源占印度电力容量的28.9%,高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对电网稳定带来重大挑战,印度中央电力局预测到2026-2027年电池储能需求规模为8.7GW/34.7GWh,但截至2024年3月印度电池储能装机仅为0.2GWh。为刺激国内电池储能发展,印度政府发布储能发展框架,推出4GW项目补贴计划,并通过国有企业发起多轮大规模储能项目招标。从七月印度国有企业光储项目中标结果看,光储混合电价已接近实现火电平价,新能源占比迅速提升背景下印度储能需求爆发在即。 户储:持续降本推动光储下沉,多元因素助力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世界银行统计,2023年中等收入国家占海外人口的67%,但其逆变器消费仅占海外需求的30-40%。2023年以来组件、电池价格下降幅度超50%,有望带动光储系统向中等收入国家快速下沉。短期受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年初以来多个国家离网需求迅速释放;长期看,新兴市场户储需求持续性将主要体现在电网限制形成的配储需求,以及度电成本具备优势后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全球新兴市场储能需求从1到10爆发,重点看好两条主线的投资机会:1)大储:看好具备丰富的海外项目经验、可融资性及交付能力均强的龙头企业,推荐:阳光电源、阿特斯、宁德时代。2)户储:市场分散且高度依赖当地渠道,具备渠道优势及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推荐:德业股份、固德威。(完整推荐组合详见报告正文) 风险提示:传统能源价格大幅(向下)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新兴市场需求专题(二):全球绿色转型加速,新兴市场储能需求爆发》 汽车研究 陈传红 | 国金汽车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30001 4 传感器清洗专题报告二: L4级自动驾驶渐近, 传感器清洗有望迈入标配化 L4级自动驾驶渐近,推升传感器清洗市场需求。伴随汽车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单车传感器用量更多,传感器清洗的需求将会更旺盛。在中央及地方自动驾驶相关政策不断推动下,以Robotaxi为代表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登场,将推升传感器清洗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清洗介质,ADAS 传感器清洗产品分为三种:1)液态清洗:清洗介质为液体,技术成熟但存在清洗液结冻等问题。2)气态清洗:清洗介质为气体,可有效驱虫和清洗行驶中的灰尘,但清洁力度不足以清洗顽固污渍。3)液-气混合清洁:清洗介质为气体和液体,清洁效果较好但产品成本相对较高。 Robotaxi和无人配送小车是清洗系统两大标配场景。1)出行场景:内外共振,Robotaxi商业化拐点将至。国内方面,“萝卜快跑”武汉引领Robotaxi无人化商业运营,截至2024年5月,萝卜快跑在全国已完成超过600万次出行服务,在武汉的服务面积已超过3000平方公里,覆盖770万人口;海外方面,依托芯片自研+端到端FSD+海量数据+Dojo超算中心的自动驾驶全栈能力,特斯拉即将发布Robotaxi,有望引领新一轮车企商业模式变革。2)物流场景:无人配送小车也处于规模化运营前夜。无人配送小车相较人工配送能降成本、提效率,物流企业、本地生活企业、科技企业均有提前布局,快递场景,末端配送用车市场规模为千亿级,外卖场景无人配送车辆保有量空间中期也有望达到百万级。Robotaxi和无人配送小车均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多传感器搭载特点,出于规避corner case及降低人工运维成本角度考虑,将会标配传感器清洗。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传感器清洗产品市场空间将达约358.5亿元。 行业尚处 0-1 阶段,先发公司将构筑技术及成本优势。目前已有多家主机厂及 tier1 供应商意识到ADAS 传感器清洗产品的需求,并进行研发。经纬恒润的 ADAS 清洗产品部分项目已经结项,有望进入小批量测试和交付。主动清洗行业尚处于 0-1 阶段,上述先发公司将构筑技术及成本优势,直接受益于行业爆发。 我们认为在政策、技术等核心因素驱动下,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催生传感器清洗产品需求,Robotaxi和无人配送小车正处于规模化运营的拐点,后续这两个行业传感器清洗将会成为标配。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传感器清洗产品市场空间将达约358.5亿元。目前行业尚处于0-1阶段,建议关注先发公司经纬恒润等。 风险提示:自动驾驶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特斯拉Robotaxi进展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出现变革、场景推广不及预期等。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传感器清洗专题报告二:L4级自动驾驶渐近,传感器清洗有望迈入标配化》 汽车研究 陈传红 | 国金汽车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30001 5 消费电子电池行业深度: 电子景气上行AI加持, 格局切换机遇内资崛起 行业BETA:复苏创新双周期驱动,锂电量价迎景气上行。 1. 复苏周期:根据IDC等测算,2024/2028年,整体消费电子电池需求预计为1331/1685亿元,CAGR=6.1%。其中,PC及手机电池等传统消费电子领域贡献半数以上市场,2024年起渠道库存触底以及换机周期启动,叠加亚非拉 等新兴市场释放需求等,复合增速恢复至4.1%/2.6%(2023年均为负值);而AR/VR,电子雾化设备、智能家居、清洁工具等新兴市场有望构建新拉动,整体增速预计10%-15%。 2. 创新周期:消费电子类产品更新周期普遍较短,且产品款式多样,在形态、性能等方面持续对电池提出要求。此外,全球对于边缘AI关注度不断提高,AI手机、AIPC等强调本地计算能力,对于电池续航及便携性提出要求,预计驱动电池材料革新、提升单机电芯颗数以及能量密度等。 手机电芯趋势:终端积极推动革新,领先技术收获溢价。续航、快充、安全性为手机电芯核心痛点,苹果、三星、华为等主机厂积极推动电芯革新,预计钢壳、硅负极、PET、3-4C快充等为核心迭代方向。行业超额溢价主要由配合头部手机厂开发新机型电芯获得,2016-2023年,ATL始终保持11pct左右超额盈利(ATL/行业利润率=16.3%/5.3%),主要系配合苹果等完成新机型电芯开发,同时大量储备材料及技术专利推荐给苹果,优先获得新机型配套份额且享有溢价,次年ATL配合苹果将新技术传授给B、C供,成熟产品保持年降、新产品赚取溢价,以此每年推陈出新、完成技术迭代。 PC电芯趋势:追求电芯一致性,彰显内资性价比。PC单机由4-5块电芯组成,单电芯ASP提升对应单台PC电芯约2-4倍成本增加,终端对于技术创新追求不极致,而要求高一致性、稳定性。PC电池制造商技术差距较小,内资绑定国内供应链具备显著成本优势,受益于PC厂品牌成熟期追求性价比策略。 消费电子电芯竞争格局:外资巨头转型,内资乘胜追击。传统格局下ATL、LG、三星等外资垄断主流产品市场,截止到2023年,LG/SDI/ATL仍占有手机电池市场出货的9%/9%/43%,PC电池市场出货的7%/3%/33%。近年来伴随国内锂电产业链崛起彰显出全球竞争优势,同时传统外资转移战略重心至储能及动力领域,三星和SDI的绝大部分份额、ATL的部分份额逐步演变为内资厂商增长点。 截至2022年,ATL、珠海冠宇、LG、比亚迪、三星SDI为消费电子电芯全球前五供应商,CR3、CR5分别63%、80%,集中度较此前80%-90%外资份额垄断格局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手机电芯领域:2023年ATL、三星、比亚迪、LG、冠宇为前五供应商,CR3、CR5分别 60%、75%;冠宇等持续在手机领域完成对LG和三星的国产替代,同时额外受益于ATL在高端市场的部分替代(2022年起向苹果正式供货,2024年有望突破韩国大客户),比亚迪、锂威等份额预计维持,力神、豪鹏持续发力,整体内资份额提升。 2. PC电芯领域:2023 年ATL、冠宇、LG、豪鹏、三星为前五供应商,CR3、CR5分别74%、84%;豪鹏、欣旺达等受益于PC品牌成熟产品的性价比战略、外资供应商退出等,市占率有望提升。 板块公司估值:对标ATL份额,把握成长机遇。根据ATL母公司TDK发布2023年业绩,ATL(参考Energy板块)2023年营业利润88亿元,ATL当前市值约1867亿元(根据母公司估值、Energy业绩占比测算)。ATL消费电池市占率近40%,近年来国内消费电池企业份额提升显著&当前市占率仍低(截至2022年冠宇、豪鹏份额分别16%、1%),预计加速渗透头部客户&新机份额趋势下长期成长为大市值公司。 消费电池板块需求回暖稼动率修复,叠加AI催化等新技术密集落地,有望开启新一轮量利齐升周期。从份额提升、手机&PC换机周期,及手机电池创新期权角度推荐珠海冠宇,关注欣旺达、豪鹏科技等。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产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技术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消费电子电池行业深度:电子景气上行AI加持,格局切换机遇内资崛起》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研报)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金工研究 高智威 | 国金金工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110003 1 Beta猎手系列之十一: 基于红利风格择时+红利股 优选构建的固收+策略 基于动态宏观事件因子构建的红利指数择时策略 当前国内利率处于下行阶段,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也正处于弱势疲软状态。红利股由于其能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稳定的红利回报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减少投资者在市场弱势时面临的风险。我们在本篇报告中,将经济、通胀、货币和信用四大类的30余个因子,通过数据预处理、事件因子构建、事件因子筛选等步骤,最终确定了包括消费者信心指数、发电量、国债利差等10个在红利指数择时上的有效指标,每期根据滚动窗口确定最优事件,通过每个指标信号汇总得到最终仓位信号。从2009年1月至2024年6月,年化收益率为17.49%,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为11.58%。择时策略在波动控制方面也有较好表现,年化波动率由指数原来23.18%的波动率下降到了17.50%;最大回撤明显下降,从指数的36.80%下降到了21.22%,夏普比率上升到了0.98。 红利AI选股策略表现 在红利指数成分股中进行股票优选,我们首先尝试了传统有效因子筛选并合成的方式。发现绝大部分因子在红利股中表现相对一般,部分估值、成长、质量和一致预期因子有相对好的表现,但IC均值和多头年化收益率较低,多头超额最大回撤在20%左右。传统因子在2021年后出现了明显回撤,对投资组合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我们使用前期在全A股票池中表现较好的AI训练因子进行测试,发现因子IC均值依然有10%左右,多头年化超额12%左右,多头超额最大回撤也约为10%。因子的收益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我们采取等权买入前十只股票,每月调仓的方式,构建了红利指数增强策略,该策略年化超额收益8.36%,收益稳定性相对较优。 基于红利风格择时+红利股优选的固收+策略 进一步结合择时与选股的两类策略,我们保持股票部分仓位的选股权重比例不变,仓位由择时信号月度调整,共有0和100%两种仓位。考虑手续费率双边千四,月度调仓,策略年化收益率达到20%左右,夏普比率达到1.30,收益稳定性相较于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得到了大幅提高。 考虑贴合固收+策略投资实际,我们将权益资产仓位上限设定在20%,剩余部分投资中长期纯债型指数,构建固收+策略。该策略年化收益率7.21%,夏普比率2.10,最大回撤4.93%,整体具有较好的收益回撤表现。 风险提示:以上结果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建模和测算完成,在政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模型存在时效的风险。策略通过一定的假设通过历史数据回测得到,当交易成本提高或其他条件改变时,可能导致策略收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Beta猎手系列之十一:基于红利风格择时+红利股优选构建的固收+策略》 电新研究 姚遥 | 国金电新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2 千帆竞发于沉舟之侧, 技术创新不受景气度羁绊 —高效太阳能电池系列深度(七) 光伏行业的产品迭代具有普适性规律,性价比是产品能否迭代成功的核心:光伏行业过去十年来技术和产品迭代迅速,从硅片环节的单晶到多晶、到电池环节的BSF到PERC再到TOPCon、辅材环节的单玻到双玻等,技术的迭代成功具有共同点,即在新产品推向市场时生产厂商和下游客户共同享受到了高于现有产品的收益,也就是新产品需要拥有更高的性价比。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由于电池环节技术迭代速度快、路线多样化,因此往往是光伏技术迭代的最核心环节:从电池、组件厂商角度来说,由于电池技术迭代速度快,因此产能的建成和规划长期处于远超市场需求的过剩状态,这就需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以保持产品性价比领先才能撰取收益;从终端的角度来讲,电池效率提升所带来的组件端功率的增益最为直观,最容易判断性价比,因此光伏电池环节是比较典型的性价比驱动技术迭代的环节。 复盘BSF到PERC,技术进步不受景气度羁绊,双重性价比优势加速PERC迭代:根据CPIA统计,2018年、2019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分别同比下降17%、32%,然而2018年PERC市占率从2017年的15%提升至33.5%,2019年市占率超过65%,考虑到扩产决策周期,实际上PERC电池的产能扩张并未受到531政策的过度冲击。核心原因为2017年开始单晶硅片环节在RCZ及金刚线切割工艺快速成熟的共同作用下成本快速下降,使得单晶硅片相较于多晶硅片性价比明显溢出,同时在从BSF向PERC升级的过程中,单晶PERC的提效幅度显著大于单晶BSF,从而加速了PERC对BSF的替代。 复盘TOPCon迭代PERC,长时间高溢价水平吸引行业扩产规模激增: 2021年底晶科能源于全行业率先大规模扩产N型TOPCon产能拉开了行业转向TOPCon电池技术的序幕,随着TOPCon扩产加速,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向TOPCon倾斜,规模化效应将TOPCon与PERC的组件端制造成本基本拉平,但此时TOPCon在下游仍享有合理溢价,因此相比PERC拥有更好的盈利能力,造成了TOPCon的急速扩产。根据CPIA统计,2021-2023年TOPCon市占率从不到3%提升至23%,预计2024年将超过60%。 产能全面过剩阶段更应不破不立,“破坏”式创新是打破当前电池、组件环节同质化内卷的必由之路:当下时间节点主产业链由于产能全面过剩,多环节进入现金亏损状态,甚至TOPCon电池片也处于负毛利状态,根据我们统计,截至2024H1,TOPCon电池产能总规划超1100GW,累计落地超650GW。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具有显著性价比优势的差异化产品几乎是打破“内卷”的唯一出路,2024年内,HJT与xBC工艺产业化进展均取得了快速突破,有望引领下一个电池技术迭代的周期。 风险提示:新技术渗透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下行风险、企业盈利扭亏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千帆竞发于沉舟之侧,技术创新不受景气度羁绊——高效太阳能电池系列深度(七)》 电新研究 姚遥 | 国金电新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3 新兴市场需求专题(二): 全球绿色转型加速, 新兴市场储能需求爆发 大储:全球绿色转型加速,光伏风电装机猛增后的必然——大储需求从1-10爆发。 1)澳大利亚:电网不稳定叠加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需求体量庞大。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波动较大、负电价次数频发为储能盈利创造良好条件;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澳大利亚4小时以内的短时储能需求爆发,2Q23-1Q24澳大利亚储能电站项目投资额连续四个季度超10亿澳元。根据澳大利亚输电运营商相关数据,目前预期及计划中的储能项目规模接近80GW,其中计划于 2025、2026年开始商业运行的大储项目规模分别为4GW/8GWh、6GW/15GWh,储能需求体量庞大。 2)中东:沙特2030愿景重点工程与能源转型推进加速,以色列多轮招标需求高景气。沙特:“2030愿景”发布四个100%可再生能源项目,这部分项目前期工程储能需求已达2.7GWh,后续项目推进预计仍有数十GWh储能需求待招标;2023年沙特宣布此后每年可再生能源招标20GW,电网扩容短时间无法落地背景下网侧大储需求爆发,能源部制定了2024-2025年24GWh储能系统招标计划,其中10GWh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以色列:受地缘因素影响,以色列与周边国家基本没有电网互联,光伏装机占比提升背景下电网稳定性受到影响, 2020年以来以色列政府启动多轮储能招标,规模总计约6.3GWh。 3)拉美:智利大储需求旺盛,关注巴西大储政策进展。智利:2021-2022年大规模新增风光装机后可再生能源弃电量高速增长,2024年1-5月可再生能源弃电率达13.7%。为缓解弃电压力智利大储需求高增,截至2024年5月,智利在建储能项目1.2GW,储备项目接近10GW。2024年智利通过DS70法案,储能电站项目盈利模式得以确定,法案储能容量系数大幅优于英国等成熟大储国家,且实施有效期为10年,有望刺激需求加速释放。巴西:巴西风光装机高速增长,储能需求紧迫度逐步提升,近两年国家电力局多次召开研讨会研究储能现状及监管;8月储备容量拍卖或将考虑纳入储能项目,相关收入指导文件有望在年底前推出。 4)印度: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迅速,储能需求爆发在即。截至2024年3月,印度可再生能源占印度电力容量的28.9%,高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对电网稳定带来重大挑战,印度中央电力局预测到2026-2027年电池储能需求规模为8.7GW/34.7GWh,但截至2024年3月印度电池储能装机仅为0.2GWh。为刺激国内电池储能发展,印度政府发布储能发展框架,推出4GW项目补贴计划,并通过国有企业发起多轮大规模储能项目招标。从七月印度国有企业光储项目中标结果看,光储混合电价已接近实现火电平价,新能源占比迅速提升背景下印度储能需求爆发在即。 户储:持续降本推动光储下沉,多元因素助力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世界银行统计,2023年中等收入国家占海外人口的67%,但其逆变器消费仅占海外需求的30-40%。2023年以来组件、电池价格下降幅度超50%,有望带动光储系统向中等收入国家快速下沉。短期受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年初以来多个国家离网需求迅速释放;长期看,新兴市场户储需求持续性将主要体现在电网限制形成的配储需求,以及度电成本具备优势后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全球新兴市场储能需求从1到10爆发,重点看好两条主线的投资机会:1)大储:看好具备丰富的海外项目经验、可融资性及交付能力均强的龙头企业,推荐:阳光电源、阿特斯、宁德时代。2)户储:市场分散且高度依赖当地渠道,具备渠道优势及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推荐:德业股份、固德威。(完整推荐组合详见报告正文) 风险提示:传统能源价格大幅(向下)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新兴市场需求专题(二):全球绿色转型加速,新兴市场储能需求爆发》 汽车研究 陈传红 | 国金汽车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30001 4 传感器清洗专题报告二: L4级自动驾驶渐近, 传感器清洗有望迈入标配化 L4级自动驾驶渐近,推升传感器清洗市场需求。伴随汽车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单车传感器用量更多,传感器清洗的需求将会更旺盛。在中央及地方自动驾驶相关政策不断推动下,以Robotaxi为代表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登场,将推升传感器清洗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清洗介质,ADAS 传感器清洗产品分为三种:1)液态清洗:清洗介质为液体,技术成熟但存在清洗液结冻等问题。2)气态清洗:清洗介质为气体,可有效驱虫和清洗行驶中的灰尘,但清洁力度不足以清洗顽固污渍。3)液-气混合清洁:清洗介质为气体和液体,清洁效果较好但产品成本相对较高。 Robotaxi和无人配送小车是清洗系统两大标配场景。1)出行场景:内外共振,Robotaxi商业化拐点将至。国内方面,“萝卜快跑”武汉引领Robotaxi无人化商业运营,截至2024年5月,萝卜快跑在全国已完成超过600万次出行服务,在武汉的服务面积已超过3000平方公里,覆盖770万人口;海外方面,依托芯片自研+端到端FSD+海量数据+Dojo超算中心的自动驾驶全栈能力,特斯拉即将发布Robotaxi,有望引领新一轮车企商业模式变革。2)物流场景:无人配送小车也处于规模化运营前夜。无人配送小车相较人工配送能降成本、提效率,物流企业、本地生活企业、科技企业均有提前布局,快递场景,末端配送用车市场规模为千亿级,外卖场景无人配送车辆保有量空间中期也有望达到百万级。Robotaxi和无人配送小车均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多传感器搭载特点,出于规避corner case及降低人工运维成本角度考虑,将会标配传感器清洗。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传感器清洗产品市场空间将达约358.5亿元。 行业尚处 0-1 阶段,先发公司将构筑技术及成本优势。目前已有多家主机厂及 tier1 供应商意识到ADAS 传感器清洗产品的需求,并进行研发。经纬恒润的 ADAS 清洗产品部分项目已经结项,有望进入小批量测试和交付。主动清洗行业尚处于 0-1 阶段,上述先发公司将构筑技术及成本优势,直接受益于行业爆发。 我们认为在政策、技术等核心因素驱动下,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催生传感器清洗产品需求,Robotaxi和无人配送小车正处于规模化运营的拐点,后续这两个行业传感器清洗将会成为标配。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传感器清洗产品市场空间将达约358.5亿元。目前行业尚处于0-1阶段,建议关注先发公司经纬恒润等。 风险提示:自动驾驶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特斯拉Robotaxi进展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出现变革、场景推广不及预期等。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传感器清洗专题报告二:L4级自动驾驶渐近,传感器清洗有望迈入标配化》 汽车研究 陈传红 | 国金汽车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30001 5 消费电子电池行业深度: 电子景气上行AI加持, 格局切换机遇内资崛起 行业BETA:复苏创新双周期驱动,锂电量价迎景气上行。 1. 复苏周期:根据IDC等测算,2024/2028年,整体消费电子电池需求预计为1331/1685亿元,CAGR=6.1%。其中,PC及手机电池等传统消费电子领域贡献半数以上市场,2024年起渠道库存触底以及换机周期启动,叠加亚非拉 等新兴市场释放需求等,复合增速恢复至4.1%/2.6%(2023年均为负值);而AR/VR,电子雾化设备、智能家居、清洁工具等新兴市场有望构建新拉动,整体增速预计10%-15%。 2. 创新周期:消费电子类产品更新周期普遍较短,且产品款式多样,在形态、性能等方面持续对电池提出要求。此外,全球对于边缘AI关注度不断提高,AI手机、AIPC等强调本地计算能力,对于电池续航及便携性提出要求,预计驱动电池材料革新、提升单机电芯颗数以及能量密度等。 手机电芯趋势:终端积极推动革新,领先技术收获溢价。续航、快充、安全性为手机电芯核心痛点,苹果、三星、华为等主机厂积极推动电芯革新,预计钢壳、硅负极、PET、3-4C快充等为核心迭代方向。行业超额溢价主要由配合头部手机厂开发新机型电芯获得,2016-2023年,ATL始终保持11pct左右超额盈利(ATL/行业利润率=16.3%/5.3%),主要系配合苹果等完成新机型电芯开发,同时大量储备材料及技术专利推荐给苹果,优先获得新机型配套份额且享有溢价,次年ATL配合苹果将新技术传授给B、C供,成熟产品保持年降、新产品赚取溢价,以此每年推陈出新、完成技术迭代。 PC电芯趋势:追求电芯一致性,彰显内资性价比。PC单机由4-5块电芯组成,单电芯ASP提升对应单台PC电芯约2-4倍成本增加,终端对于技术创新追求不极致,而要求高一致性、稳定性。PC电池制造商技术差距较小,内资绑定国内供应链具备显著成本优势,受益于PC厂品牌成熟期追求性价比策略。 消费电子电芯竞争格局:外资巨头转型,内资乘胜追击。传统格局下ATL、LG、三星等外资垄断主流产品市场,截止到2023年,LG/SDI/ATL仍占有手机电池市场出货的9%/9%/43%,PC电池市场出货的7%/3%/33%。近年来伴随国内锂电产业链崛起彰显出全球竞争优势,同时传统外资转移战略重心至储能及动力领域,三星和SDI的绝大部分份额、ATL的部分份额逐步演变为内资厂商增长点。 截至2022年,ATL、珠海冠宇、LG、比亚迪、三星SDI为消费电子电芯全球前五供应商,CR3、CR5分别63%、80%,集中度较此前80%-90%外资份额垄断格局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手机电芯领域:2023年ATL、三星、比亚迪、LG、冠宇为前五供应商,CR3、CR5分别 60%、75%;冠宇等持续在手机领域完成对LG和三星的国产替代,同时额外受益于ATL在高端市场的部分替代(2022年起向苹果正式供货,2024年有望突破韩国大客户),比亚迪、锂威等份额预计维持,力神、豪鹏持续发力,整体内资份额提升。 2. PC电芯领域:2023 年ATL、冠宇、LG、豪鹏、三星为前五供应商,CR3、CR5分别74%、84%;豪鹏、欣旺达等受益于PC品牌成熟产品的性价比战略、外资供应商退出等,市占率有望提升。 板块公司估值:对标ATL份额,把握成长机遇。根据ATL母公司TDK发布2023年业绩,ATL(参考Energy板块)2023年营业利润88亿元,ATL当前市值约1867亿元(根据母公司估值、Energy业绩占比测算)。ATL消费电池市占率近40%,近年来国内消费电池企业份额提升显著&当前市占率仍低(截至2022年冠宇、豪鹏份额分别16%、1%),预计加速渗透头部客户&新机份额趋势下长期成长为大市值公司。 消费电池板块需求回暖稼动率修复,叠加AI催化等新技术密集落地,有望开启新一轮量利齐升周期。从份额提升、手机&PC换机周期,及手机电池创新期权角度推荐珠海冠宇,关注欣旺达、豪鹏科技等。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产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技术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消费电子电池行业深度:电子景气上行AI加持,格局切换机遇内资崛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