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浙商宏观||李超】MLF量增、价降的政策意图?

【浙商宏观||李超】MLF量增、价降的政策意图?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发布时间:2024-07-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宏观||李超】MLF量增、价降的政策意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李超 / 孙欧 来源: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07月25日报告《MLF量增、价降的政策意图?》,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全文约3700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核心观点 2024年7月25日,央行增加2000亿MLF投放,利率下降20BP,降幅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的10BP。我们认为放量一方面是维稳短期资金面,另一方面是受银行同业存单主动负债承压的影响;利率下调幅度更大是兼顾银行净息差压力,并收窄与同业存单的利差,总体看有助于保证银行利润对资本补充的可持续性,及后续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从政策框架维度,后续可能将每月MLF操作时间后移至每月25日,即LPR报价之后,弱化MLF的重要性,由7天逆回购利率作为政策利率,其他利率由短及长传导的机制在逐步理顺,提示关注月中流动性状况。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内容摘要 >>央行MLF操作意在维稳资金面及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2024年7月25日,人民银行公告称为当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351亿元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7%。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为2.3%,此前为2.5%,利率下调20BP。 1、当前时点MLF量增,一方面是央行维稳资金面,另一方面是受银行同业存单主动负债承压的影响。 其一,维稳资金面。MLF操作惯例每月15日开展(节假日顺延),本次选择在7月25日增加一笔操作,或是考虑积极维稳短期资金面。7月23、24日,临近月末时点,资金面略有收紧,DR007和DR001均在1.7%(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上方,考虑到月末两周政府债券发行体量也相对较大、及后续央行潜在的卖债操作对流动性的扰动,银行或有投标MLF需求,央行释放资金适当维稳,为机构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其二,受银行同业存单主动负债承压的影响。今年以来,银行一般存款分流至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一方面,这使得银行负债压力升温,有增发同业存单的诉求,2024年多家银行同业存单备案发行额度在2023年的较高水平基础上继续多增,今年1-5月全市场同业存单发行量13.4万亿,同比多增3.02万亿元,截至5月末同业存单总托管余额17.1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2.7万亿元;另一方面,理财、货基、债基是同业存单最核心的需求方,其规模的增加使得同存有持续的增量需求,进而使得利率处于低位。但是,同存的大量发行会受两方面限制,一方面是银行年初的备案发行额度,另一方面是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不超过1/3的比例限制,后者或压力相对更大。也是受此影响,今年以来的几笔国库现金定存利率普遍高于去年同期限利率,我们认为这一因素可能驱动了银行的MLF需求。 2、MLF利率下降20BP,较7天逆回购及SLF利率下调的10BP幅度更大,我们认为原因之一是兼顾银行净息差压力。相比7天逆回购和SLF,MLF期限为1年,作为政策利率由短及长传导的中间环节,其可为银行提供中期资金支持,我们认为利率下降幅度更大主要是为了兼顾银行负债成本、净息差压力,这也与今日六大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的幅度相匹配,根据今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情况,几家银行虽略有微小差异,但多数操作是将1年期及以下利率下调10BP,两年、三年、五年下调20BP,我们认为MLF利率作为银行中期资金成本,其利率下调幅度更大能更有效缓解银行成本压力。今年以来,降准、禁止手工补息、政策利率的下调等相关操作均为暂缓银行净息差下行,以保证银行利润对资本补充的可持续性,及后续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原因之二在于收窄MLF与同业存单利差。MLF和同业存单作为银行的负债资金来源,利率存在映射关系。采取“利率招标”意味着金融机构投标情况影响最终利率,中标结果反映市场资金供求,截至今年7月23日,1年期国有、股份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92%和1.94%,MLF利率幅度更大也将收窄其与同业存单的利差。 >>强化7天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利率属性,淡化MLF利率的重要性 今年6月19日潘功胜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提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 政策逐渐强化7天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利率属性,7月22日LPR报价随7天逆回购利率调整而非MLF,7月25日MLF操作或意味着后续大概率将每月MLF操作时间后移至每月25日,即LPR报价之后,这均说明由7天逆回购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在逐步理顺。虽然未来MLF利率的重要性将逐步弱化,但其作为政策利率曲线的中期利率指引,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注后续月中流动性状况 若后续将每月MLF操作时间后移至每月25日,存量MLF仍在月中15日前后到期,叠加月中缴税、缴准等因素,市场流动性状况值得关注,预计央行将通过逆回购、临时逆回购及其他流动性投放工具积极引导资金面。 >>预计国债收益率走势维持震荡 央行仍是从金融稳定的视角出发,意在引导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若国债收益率曲线过度平坦化,一旦出现基本面预期变化,利率的大幅上行容易引发市场及机构的流动性风险。7月22日央行公告“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意在鼓励机构释放出长端债券,目前MLF余额超过7万亿元,且大部分以国债、地方债作为质押品,若参与机构减免质押品后卖出长债,将释放大量债券供给。总体看,因此,我们维持后续国债收益率将处于震荡状态的判断,央行必要时或将采取借入并卖出国债,及时校正市场预期。 >>风险提示 人民币汇率及国际收支承压,对货币政策提出更多诉求,增加政策难度。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报告回顾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1] 2024宏观半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一: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二: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三: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2]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侧重解决哪些问题 【浙商宏观||李超】建国以来历次税制改革回顾——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增值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消费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个人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哪些财产税值得关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六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3] 2024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一):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4] 人工智能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哪个更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5] 美国财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会影响通胀么?——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债务付息压力是否会影响财政刺激?——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两党制衡是否能限制财政扩张?——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美国财政扩张不再探讨挤出私人投资——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6] 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链长制是强链补链的新机制——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新能源化成为强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不能再用盈利来预测制造业投资?——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供给短缺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转型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稳增长为什么不能看传统中观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PMI为何对指示新制造稳增长的作用更大?——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的中观高频变量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财税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金融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一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7] 城市更新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城市更新值得重点关注?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是地产投资的强变量——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有哪些投资类型?——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二【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多少地产投资?——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三【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谁来干?——城市更新系列研究四【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资金从哪来?——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五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8] “新能源+”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一 【浙商策略】产业新能源化带来的价值重估——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二 【浙商电子】“新能源+”重构供应链,重视能源产业链全方位机遇——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三 【浙商化工】新能源大背景下,化工行业的“立”与“变”——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四 【浙商交运建筑】赋能、节能、产能,建筑工程行业三层次助力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五 【浙商机械】聚焦“发电端”低碳、“用电端”低碳——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六 【浙商汽车】“新能源+”驱动汽车行业迎历史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七 【浙商新材料】供需错配难解,"新能源+"金属牛市在途——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八 【浙商|计算机】“数字新能源化”的两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碳中和如何拉动国内需求?——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 【浙商通信】重视储能温控赛道高成长机会——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一 【浙商中小盘】把握时代机遇,紧抓科创北交十倍股——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新能源+”指数编制及其应用——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三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9] 乌克兰冲突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为何成为地缘政治的冲突焦点?──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俄乌冲突如果失控对通胀有何影响?──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从美俄对抗共性经验看资产走势──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俄罗斯面临的SWIFT制裁影响几何?──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高点上调,节奏基本不变——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联储政策如何推进?——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国CPI何时见顶?——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0] 公募REITs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公募REITs:掘金长坡厚雪赛道──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Pre-REITs的价值评估:向光而行──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二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1] 房地产税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房地产税需要关注?——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一) 【浙商宏观||李超】韩国“存量征收,阶梯税率”的房产税是怎样的?——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二)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香港地区对我国房产税试点扩大借鉴意义有限——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三)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启示?——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四) 【浙商宏观||李超】德国房产税意在财政创收而非地产调控——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五)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六) 【浙商宏观||李超】新加坡公有住房体制下的房产税征收力度弱——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七)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房地产泡沫破裂与房产税是否有关——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八)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2] 碳中和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碳中和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使得能源投资逐渐转化为制造业投资——碳中和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碳中和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碳中和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如何影响PPI和CPI?——碳中和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碳中和与欧美相比有何异同?——碳中和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绿色金融是否会带来投资机会——碳中和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碳中和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双控与大国关系缓和——碳中和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碳中和系列研究(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3] 共同富裕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浙江共同富裕哪些值得关注?——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理解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消费?——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投资?——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外贸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产业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财政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4] 反垄断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三轮反垄断浪潮均源自生产要素垄断——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为了公平还是效率?——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的方式有哪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欧美日反垄断有什么差异?——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本轮反垄断全球如何演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措施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六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把握预期差, 关注这一个就对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