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微晶玻璃】开源北交所新质生产力专题系列(一)

【微晶玻璃】开源北交所新质生产力专题系列(一)

作者:微信公众号【诸海滨新三板】/ 发布时间:2024-07-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微晶玻璃】开源北交所新质生产力专题系列(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读 ● 逆风期尚未结束,指数持续缩量调整,红利高股息策略再度占优 ● 微晶玻璃:源起于20世纪中期,盖板玻璃的未来发展方向 ● 工艺与国产化:配方与晶化环节较为关键,昆仑、巨犀等国产玻璃应运而生 ● 市场空间:智能手机市场触底反弹,预计2030年微晶玻璃市场规模可超十亿 ● 投资机会:北交所公司戈碧迦深耕特种玻璃加工环节,往晶化等延伸 ?文末研究合集 | 我们专注新三板、北交所研究10年?? 报告摘要 ● 微晶玻璃:源起于20世纪中期,盖板玻璃的未来发展方向 微晶玻璃,又名玻璃陶瓷,是21世纪新型材料,兼具玻璃和陶瓷优点。微晶玻璃由康宁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末发明,最初被用于化工、机械、建筑等领域。微晶玻璃可分为硅酸盐类、铝硅酸盐类、氟硅酸盐类等类型,其中铝硅酸盐类的LAS系和MAS系可应用于手机盖板中。手机盖板中应用的微晶玻璃晶粒可达纳米级别,也被称为纳米微晶玻璃。微晶玻璃的表面硬度和抗跌落强度优于高铝、锂铝硅玻璃,代表着5G时代盖板玻璃的发展方向。 ● 工艺与国产化:配方与晶化环节较为关键,昆仑、巨犀等国产玻璃应运而生 从工艺流程看,微晶盖板玻璃的生产可分为基础玻璃制备、晶化和钢化、切割和打磨三个环节。其中基础玻璃制备与普通玻璃制备流程基本相同,包括配料-熔炼-成型-退火,但配方存在差异,微晶盖板玻璃原材料以碳酸锂为主。熔炼工艺以连续熔炼为主,成型工艺以压延法和浇铸法为主。从工艺方法看,微晶玻璃的生产方法可分为熔铸法、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其中熔铸法最为成熟。康宁公司是手机盖板玻璃的全球领军企业。2007年康宁公司推出第一代Gorilla,标志着盖板玻璃技术进入新时代。康宁公司也是最早发明微晶玻璃并将其应用于手机盖板中的公司。近年来,我国也在微晶盖板玻璃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昆仑玻璃、龙晶玻璃、巨犀玻璃等国产纳米微晶玻璃已被应用于华为、小米、荣耀等品牌。未来,手机玻璃市场有望出现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争夺高端市场的格局。 ● 市场空间:智能手机市场触底反弹,预计2030年微晶玻璃市场规模可超十亿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经历了高速增长、市场回调和平稳发展三个阶段,2022年第四季度后智能手机市场触底反弹。高端智能手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017-2021年我国高端手机出货量CAGR为16.05%,2022年超高端手机占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9.1%。纳米微晶玻璃主要应用于5000元以上高端手机中,但近年来有向高性价比手机渗透的趋势。根据测算,每部手机中纳米微晶基础玻璃价值量约为10-20元,乐观预计2030年纳米微晶基础玻璃的规模约20亿左右。 ● 投资机会:北交所公司戈碧迦深耕特种玻璃加工环节,往晶化等延伸 微晶盖板玻璃相关厂商可分为上游和中游两大类。上游厂商主要提供材料和设备等,包括戈碧迦、天马新材、龙华化工、惠丰钻石、钜鑫新材、楚大智能、英诺激光、海目星等公司,戈碧迦也在往晶化等环节延伸。中游厂商进行纳米微晶玻璃的生产加工,包括重庆鑫景、常熟佳合、成都光明、蓝思科技(已应用于手机),伯恩光学、旗滨集团、南玻集团、新华光、兆虹精密(已有产品),凯盛科技、星星科技、欧菲光、力诺特玻(在研)等公司。纳米微晶玻璃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快,具备客户集中度高的特点。另外,纳米微晶玻璃业务毛利较高但不稳定,纳米微晶玻璃价格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密切相关,且研发支出较高。 正文 01 微晶玻璃:源起于20世纪中期,盖板玻璃的未来发展方向 1.1、 辨析概念:21世纪新型材料,兼具玻璃和陶瓷优点 微晶玻璃(glass—ceramic),又名玻璃陶瓷,是将某些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经热处理工艺后所得的微晶体和玻璃体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微晶玻璃兼有玻璃和陶瓷的优点,具有高机械强度、低电导性、良好的可加工性、耐化学腐蚀性,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材料。 微晶玻璃由感光玻璃发展而来,最初用于化工、机械、建筑等领域。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康宁公司的S. D. Stookey在锂铝硅体系(Li2O-Al2O3-SiO2,LAS)玻璃中引入二氧化钛作为成核剂,成功制备出高强度、耐冲击的微晶玻璃。前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率先将工业矿渣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延生产法制成了矿渣微晶玻璃板材并进行大规模生产,1971年苏联炉渣玻璃陶瓷板产量高达9万平方米。日本是最早开发出建筑用微晶玻璃的亚洲国家,1967年开发出的仿花岗岩微晶玻璃,此后又采用熔融烧结法生产出了以硅灰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并将该方法沿用至今。随后,韩国也生产出了高档微晶玻璃装饰板。我国对微晶玻璃装饰材料的研制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并与90年代初形成工业化生产。90年代初,我国将直接烧结法应用于微晶玻璃生产,解决了压延法生产微晶玻璃带来的技术难题,实现微晶玻璃装饰板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 微晶玻璃种类繁多,根据基础成分可分为硅酸盐类、铝硅酸盐类、氟硅酸盐类等类型。其中铝硅酸盐类微晶玻璃又分为Li2O-Al2O3-SiO2(LAS)系统、MgO-Al2O3-SiO2(MAS)系统和ZnO-Al2O3-SiO2(ZAS)系统,MAS微晶玻璃和LAS微晶玻璃可应用于盖板玻璃。MAS微晶玻璃具有高强度和高光学质量,但由于玻璃本体强化后压缩应力CS(Compress Stress,表面压缩应力)和DOL(Depth of Compressive Stress Layer,压缩应力层深度)未显著提升,以及其尖晶石结构的颗粒之间没有形成连接的网络,导致其抗跌落性能较差,因此MAS微晶玻璃在手机玻璃的应用较少,仍处在技术储备水平。LAS微晶玻璃是目前在手机盖板玻璃中应用最广泛的微晶玻璃。应用于盖板玻璃的LAS微晶玻璃的晶相以二硅酸锂和透锂长石为主,二硅酸锂晶体的光折射系数与玻璃基质接近,提高了LAS微晶玻璃的透光率。透锂长石在高温下具有极低的热膨胀系数,提高了LAS微晶玻璃的耐热冲击性。另外,二硅酸锂晶体与透锂长石相互连接互锁,晶粒尺寸达20~30nm,纳米级晶粒规律性排列的稳定结构,提高了LAS微晶玻璃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1.2、 前沿应用:纳米微晶为盖板玻璃最新材料,硬度、抗跌落强度俱佳 当微晶玻璃晶粒达到纳米级,可称为纳米微晶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跌落能力,可应用于手机盖板中。手机玻璃由盖板玻璃、触控玻璃和玻璃基板构成。其中盖板玻璃应用于手机最外层,也称被为视窗防护玻璃,起到保护手机内部结构的作用。触控玻璃是实现触摸显示的功能层。显示模组包括两块基板玻璃,可实现显示功能。 盖板玻璃经历了钠钙玻璃-高铝硅玻璃-纳米微晶玻璃三个阶段。在手机发明的初期,手机没有专用的玻璃作为盖板玻璃,多采用钠钙玻璃和硼硅酸盐玻璃。2007年,康宁第一代Gorilla玻璃跟随iPhone手机的发布而同时问世,Gorilla玻璃的主要材料为高铝硅,具有较强的硬度、强度等机械性能。随后日本旭硝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德国肖特等公司相继推出高铝硅玻璃,高铝硅玻璃逐渐占据高端智能手机盖板市场。近两年,传统的高铝硅玻璃在发展中逐渐遇到技术瓶颈,抗冲击性能难以提升。直到2020年,一种由康宁公司提供原片,由蓝思科技和伯恩光学进行加工的超瓷晶玻璃(纳米微晶玻璃),被应用于iPhone 12,代替原本的高铝硅盖板玻璃。经过几年的发展,华为、荣耀等手机品牌纷纷推出搭载昆仑玻璃、巨犀玻璃等纳米微晶玻璃的手机产品,纳米微晶玻璃逐渐成为高端手机的主流盖板玻璃。 与钠钙硅玻璃、高铝玻璃、锂铝硅玻璃等盖板玻璃相比,微晶玻璃的表面硬度和抗跌落强度均优于其他盖板玻璃。纳米微晶玻璃中有近90%是微晶,剩余10%是普通玻璃,玻璃只是连接微晶的基体。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微晶体可以阻碍或者停止裂纹的扩展,使面板不易破损。与高铝硅玻璃相比,纳米微晶玻璃在生产过程中保留了玻璃非晶体的结构特性,通过控制晶体大小和数量,大幅提高结构强度和透光性,抗摔性能相对传统高铝硅玻璃有成倍提升,纳米微晶玻璃代表着5G时代盖板玻璃的发展方向。 02 工艺流程:配方与晶化较为关键,压延法和浇铸法为业内主流 从工艺方法看,微晶盖板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整体析晶法(熔铸法)、粉末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三种方法。熔融法是制备锂铝硅微晶玻璃最早采用的方法,通过原料与晶核剂充分混合后在高温下经熔融、退火、核化以及晶化制得微晶玻璃。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的组分范围较广,可制备各种形状复杂的产品,密度较高,但能耗高、热处理工艺难以掌控。 烧结法的基本流程是将物料加热至熔融状态,经水淬冷却后粉碎,再经过筛、成型、烧结、加工等工艺制得目标产品。烧结法熔融温度低、耗时短,晶化过程更易进行,但烧结收缩变形大,气孔率大,致密性差,成品率降低。 溶胶-凝胶法常以金属醇盐、金属有机、无机盐等作为原料,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缩聚反应制得的溶胶在空气中陈化形成的湿凝胶,经萃取或蒸发得到气凝胶或干凝胶,最后烧结为微晶玻璃。溶胶-凝胶法具有节能、可精确控制产品组成及其范围的优点,但存在反应影响变量多、耗时久、生产成本高、污染严重的缺点。 从工艺流程看,微晶盖板玻璃的生产流程与陶瓷、玻璃和普通微晶玻璃有所区别。陶瓷采用先成型后烧结的工艺流程,在烧结过程中形成晶体,多形成非透明材质。玻璃则采用先熔铸后成型的工艺流程,通常在成型后还需要进行热处理(退火)。玻璃没有晶体的产生,多形成透明材质。 微晶玻璃的制备分为基础玻璃制备和晶化两个环节。微晶基础玻璃与普通玻璃制备流程基本相同,包括配料-熔炼-成型-退火四个环节,但微晶基础玻璃与普通玻璃的配方有一定差异。微晶玻璃晶化环节与陶瓷工艺一致,通过热处理生成晶体。因此,微晶玻璃同时保留了玻璃透明和陶瓷具有晶体的特点。 微晶盖板玻璃在微晶玻璃的基础上,还要增加钢化、切割、打磨等环节,以满足盖板玻璃对玻璃厚度、强度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总体来看,微晶盖板玻璃的工艺主要包括基础玻璃制备、晶化、钢化、切割、抛光等环节。 (1)配料:配料过程是原材料的准确称量与充分混合的过程,对玻璃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配料过程主要有选料、称量、混料等过程。在选料方面,配方对微晶玻璃的成本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LAS系纳米微晶玻璃原材料以碳酸锂为主,近年来碳酸锂大幅波动,影响了纳米微晶玻璃的成本与价格。称量和混料是配料的操作过程,原材料称量前一般要确认原料质量、批号和数量,并确认计量器具的精度与准确性,为了有利于原料的均匀混合,一般根据原料性能和数量多少按一定顺序进行称量。混料时间一般由粉料的吨级密度、混料机的种类决定,混料常用的有V型混料机及P型混料机,混料的效果决定了玻璃熔化效果和光学常数稳定性。目前配料方式方面,主要向称量高精度、传输与配料自动化、混料高度均匀化、生产环境清洁环保化方向发展。 (2)熔炼:目前玻璃熔炼多采用连续熔炼技术。玻璃连续熔炼技术是相对单坩埚熔炼技术的一种玻璃生产方式,玻璃熔化、澄清与均化等过程在同一时间不同装置内进行,不同装置按玻璃生产过程先后顺序连通在一起,实现从玻璃混合粉料加入到漏料成型的连续不间断生产。戈碧迦的玻璃连续熔炼技术较为领先,戈碧迦的玻璃连续熔炼技术按照玻璃粘度曲线来设置玻璃熔化、澄清、均化、漏料成型和退火阶段的温度,不同阶段温度通过天然气或电作为能源加热来实现,解决了单坩埚熔炼技术存在的效率低、品质稳定性差的缺点。 行业内熔炼技术按生产线类型可以分为全电熔冷顶炉、电气混合加热窑炉和全铂连熔窑炉等。全电熔冷顶窑炉以电为加热源,主要用于生产中低端牌号的光学玻璃等,其特点是产量较大。电气混合加热窑炉主要以天然气燃烧和电加热为能源,主要生产普通的光学玻璃,是光学玻璃熔炼上应用最广泛的窑炉设备。全铂连熔窑炉生产线各部位均为铂金材质,玻璃不与其他耐火材料接触,采用辐射电加热方式,主要生产低粘度,高侵蚀性产品,经常应用在高档光学玻璃的生产上。 (3)成型:微晶玻璃的成型工艺包含压延法、压制法、浇铸法、浮法四种类型。压延法采用上下两个子辊压成型,生产工艺连续,成品结构均匀致密,气孔率低,但因辊压成型,导致玻璃表面平整度差。压制法可生产形状多样的物品。浇铸法将玻璃液漏注至模具中,直接成型,对模具质量要求高,生产效率及成品率低,生产大规格板材困难,但是对于异形板的生产有一定优势。浮法成型工艺具有产量高,可进行大规模薄板生产,表面平整度好等优点。目前,我国微晶盖板玻璃的生产工艺正从熔融浇筑法向效率更高的熔融压延法过渡。 (4)退火:目前行业内主要有二种退火技术,第一种为行业内普遍采用的箱式退火技术,箱式退火是一种间歇式退火方式,将玻璃放入箱式退火炉中,通过电热丝加热,将退火炉中的温度提升至玻璃退火温度,并使用循环风机均化炉内温度,通过一定的降温速率消除玻璃应力,具有温度控制精准、温场均匀性高等优点,可用于高精密退火。第二种为隧道窑退火技术,隧道窑退火是一种连续退火方式,将玻璃通过网带输入至隧道式退火窑内,通过控制不同区间的温度,从而消除玻璃应力,具有退火效率高的优点,但温场均匀性和温度控制精度相对较低。 (5)晶化:晶化是微晶盖板玻璃工艺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微晶玻璃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析出晶相的种类品相与玻璃相的比例、晶粒的尺寸及其分布,而晶相、晶粒的属性又决定于微晶玻璃的组分及热处理工艺制度。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核化温度、核化时间、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为保证高透光率,微晶盖板玻璃常采用阶梯温度制度,通过核化、晶化分阶段保温进行热处理。 (6)切割、抛光:切割、抛光等环节非微晶玻璃制备的核心环节,目前微晶盖板玻璃的切割、抛光等工序多为代加工形式。但由于微晶玻璃质地坚固,表面硬度极高,后工序切割、薄化、雕工、穿孔、强化等加工制程的难度都大幅提升,导致成本比普通盖板玻璃更高。 03 国产进程:康宁保持领先地位,昆仑等国产玻璃应运而生 康宁公司是手机盖板玻璃的全球领军企业。2007年康宁公司推出第一代Gorilla,标志着盖板玻璃技术进入新时代。2012年,康宁公司开发了第二代Gorilla,其强度比CG1提高20%。2012年10月统计有10亿台手机采用CG2玻璃,占世界第一位。2020年研制的第七代Gorilla Glass Victus首次实现跌落高度和抗刮擦能力同时提升,该产品已用于80亿台设备,是最坚固的大猩猩玻璃之一。自康宁公司发布第一代大猩猩后的十几年间,康宁公司一直是苹果公司的供应商,占据手机盖板玻璃的领先地位,康宁公司的大猩猩玻璃也以其溢流法高铝玻璃生产线的技术优势,几乎垄断了市场。 康宁公司也是最早发明微晶玻璃的公司。20世纪50年代,康宁公司便发明了微晶玻璃。2020年苹果公司将改进的新品种纳米微晶玻璃用于iPhone 12的盖板,称为超晶瓷,以后iPhone 13-15均用此为盖板,具有很高的抗摔性和耐刮擦性。除康宁公司外,德国肖特(Schott)也推出了微晶盖板玻璃产品——零度,零度是无机无孔锂铝硅氧化物微晶玻璃,具有极低的热膨胀和整体均匀性的特点,与其他微晶玻璃相比,它的缺陷率极低,强度高,并且对可见光透明。 近年来,我国也在微晶盖板玻璃领域取得长足进步,部分厂商的微晶玻璃已配套知名手机品牌上市。2022年下半年,华为Mate50 Pro搭载重庆鑫景的昆仑玻璃上市。重庆鑫景是我国纳米微晶玻璃产能、产量、出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其代表产品昆仑玻璃获得了业界首个瑞士SGS五星抗跌耐摔认证,整机耐摔抗跌落性能是普通玻璃的10倍。2023年10月,小米14 Pro搭载常熟佳合生产的龙晶玻璃上市,龙晶玻璃的维氏硬度达到860 HV0.025,高于超瓷晶玻璃和昆仑二代。2024年1月,荣耀Magic 6搭载成都光明的巨犀玻璃上市,巨犀玻璃在耐摔性能上可以媲美昆仑玻璃。另外,旗滨集团、南玻集团、新华光和兆虹精密等公司已有相关产品,凯盛科技、星星科技、欧菲光、力诺特玻等公司在积极开展纳米微晶玻璃的研究。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手机屏幕保护玻璃第一生产大国。据《中国电子报》数据,国内从事手机玻璃生产的企业共12家,产能高达1.2亿平方米,国产手机玻璃占比已经从早期不足20%扩大至近期的70%以上。我国微晶盖板玻璃硬度、抗摔性、抗划伤性等性能指标也明显提升,我国微晶盖板玻璃的抗摔性能普遍可以达到1.2米以上,龙晶玻璃、昆仑二代等产品的维氏硬度已超过iPhone 15系列采用的超瓷晶玻璃。未来,手机玻璃市场有望出现中国企业领先,美国、日本、德国三国企业竞相争夺高端市场的格局。 04 市场情况:智能手机市场触底反弹,微晶玻璃渗透率预期提升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经历了高速增长、市场回调和平稳发展三个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为2012-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高速增长,CAGR达23.63%,2013年同比增长率高达74.16%,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顶峰,为4.73亿台。市场回调阶段为2017-2019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跌,CAGR为-8.48%。平稳发展阶段为2020年-2023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探底,CAGR为-6.32%,中高端手机表现优于市场平均表现。 2022年第四季度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回暖。从全球市场看,2022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8%,2023年智能手机同比增长率持续提升,第四季度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2024年前两个季度更是保持1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从中国市场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4G以上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5.77%,2023年前三个季度智能手机同比增长率持续提升,2023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率达到19.61%,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同样保持同比增长态势。 在2017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回调阶段后,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500,约为人民币3625元)出货量仍保持增长态势。2017-2021年,我国高端手机出货量保持连续增长,CAGR为16.05%,在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从9.56%提高至24.57%,提升15.01pcts。2022年受疫情影响,高端手机出货量略有下降,但在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达到25.70%,较2021年提升1.13pcts。从高端手机的种类来看,超高端手机(批发价≥$700,约为人民币5075元)占比逐渐提升,2021年超高端手机占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4.5%,而2022年超高端手机占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9.1%,提升4.6pcts。 纳米微晶玻璃是智能手机,特别是高端智能手机盖板玻璃的重要材料。2020年,苹果公司在iPhone12上搭载超瓷晶玻璃,成为业界第一个在手机上使用纳米微晶材料的厂家。自此之后,国内厂商接连推出与自身手机品牌配套的微晶盖板玻璃。2022年华为Mate50搭载昆仑玻璃上市,并不断推进昆仑玻璃的更新迭代,推出玄武钢化昆仑玻璃和第二代昆仑玻璃。荣耀的巨犀玻璃、小米的龙晶玻璃、魅族泰坦玻璃和OPPO的超瓷晶玻璃均属于纳米微晶玻璃。从时间角度看,2023年后纳米微晶玻璃的国产化进程加快。从手机售价来看,纳米微晶玻璃主要应用于5000元以上高端手机中,但近年来有向高性价比手机渗透的趋势。 根据戈碧迦的纳米微晶玻璃销售数据和华为手机出货量,可推算出高端手机中所需要的纳米微晶玻璃的基础玻璃的价值。根据测算,微晶玻璃在华为手机中渗透率约为34.69%,每个手机需要约108-135g纳米微晶基础玻璃,价值量约为15-19元。 随着纳米微晶盖板玻璃向中端手机的普及,纳米微晶盖板玻璃的价格预计将在优化成本端情况下不断降低。根据我们的预测,未来中端手机中纳米微晶基础玻璃价值量约为10-15元,高端手机中纳米微晶基础玻璃价值量约为15-20元。在中性预期下,预计2030年我国中端手机纳米微晶基础玻璃市场约为3亿元,高端手机纳米微晶基础玻璃市场约为11亿元。在乐观预期下,预计2030年我国中端手机纳米微晶基础玻璃市场约为4亿元,高端手机纳米微晶基础玻璃市场约为15亿元。 05 公司情况:戈碧迦深耕特种玻璃加工环节,往晶化等延伸 5.1、 产品层:天马新材、惠丰钻石可提供氧化铝、金刚石微粉等材料 微晶盖板玻璃相关厂商可分为上游和中游两大类。上游厂商主要提供玻璃坯材、原材料、加工材料、加工设备等,包括戈碧迦、天马新材、龙华化工、惠丰钻石、钜鑫新材、楚大智能、英诺激光、海目星、新亚制程、宇清科技10家企业。中游厂商进行纳米微晶玻璃的生产加工,其中重庆鑫景、常熟佳合、成都光明、蓝思科技、伯恩光学5家公司的纳米微晶玻璃已配套知名品牌上市。旗滨集团、南玻集团、新华光、兆虹精密4家公司已推出纳米微晶玻璃产品。凯盛科技、星星科技、欧菲光、力诺特玻4家公司在进行纳米微晶玻璃的研发。 上游厂商贯穿微晶玻璃生产各个环节。在配料环节,天马新材可提供电子及光伏玻璃用粉体材料,用于盖板玻璃和基板玻璃,可增强玻璃基板的化学稳定性,降低膨胀系数,使玻璃性能稳定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龙华化工可提供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化学工业中常见的原料和试剂,可用于生产微晶玻璃,提高玻璃的色散系数和透过紫外线的能力。楚大智能可为微晶玻璃提供粉体物自动配料系统,目前已应用于微晶玻璃生产企业中。 在退火和晶化环节,新亚制程的微晶玻璃制备的新型节能隧道窑窑车已验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达到节能效果。宇清科技可提供退火晶化炉,利用碳化硅加热版代替老式外丝管的加热方式,形成大型的马弗加热效果,使得炉膛温度均匀性大幅提高,提高微晶玻璃退火晶化效果。 在切割环节,惠丰钻石可提供微晶玻璃加工用刻蚀金刚石微粉,能够提高加工微晶玻璃良品率。钜鑫新材的金刚石磨轮可用于微晶玻璃面板磨边加工。英诺激光的脆性材料精密切割机精度达3微米以内,标配裂片模组,可实现切割和裂片自动化,主要应用于晶圆级镜头、微晶玻璃、蓝宝石等领域。海目星可提供微晶玻璃激光开料设备,该设备为行业首创设备 戈碧迦可进行基础玻璃制备,具备从配料到退火的生产能力。重庆鑫景是戈碧迦重要的下游客户,重庆鑫景提供纳米微晶玻璃配方,戈碧迦针对纳米微晶玻璃配方高温粘度大、气泡难澄清、成型易析晶的技术难点,通过对窑炉设计及生产工艺进行研发,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熔炼工艺,解决上述难点,生产出性能优良、良率高的纳米微晶玻璃基材。重庆鑫景通过对微晶玻璃基材进行晶化、切割、抛光等工序,最终为华为提供微晶盖板玻璃。 中游已有部分厂商的纳米微晶玻璃配套知名手机厂商上市。蓝思科技和伯恩光学为超瓷晶玻璃后道工序厂商,其产品超瓷晶玻璃于2020年被应用于iPhone 12上,并在iPhone13-15中沿用。重庆鑫景和戈碧迦合作生产昆仑玻璃,重庆鑫景提供配方并进行晶化、切割等工序,戈碧迦完成配料-熔炼-成型-退火,制备纳米微晶玻璃基材,昆仑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华为手机中,目前已推出玄武钢化昆仑玻璃和第二代昆仑玻璃两款新型昆仑玻璃。成都光明是荣耀巨犀玻璃供应商,巨犀玻璃已被应用于荣耀Magic 6和荣耀Magic 6 至臻版中。常熟佳合是小米 14 Ultra搭载的龙晶玻璃的供应商。 旗滨集团、南玻集团、新华光、兆虹精密等传统玻璃厂商已有纳米微晶玻璃产品。2023年6月,旗滨集团的透明微晶玻璃生产线项目在醴陵点火投产,是国内第一条连续式微晶保护玻璃生产线。近年来,新华光用于智能手机外屏盖板高强度纳米微晶玻璃的订单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南玻集团、兆虹精密的微晶玻璃在“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展出,南玻集团的纳米晶微晶玻璃在抗砂纸跌落测试中展现高达2.0米的表现,兆虹精密的透明微晶玻璃通过赤炎独有料方设计和特殊工艺制成,该产品抗跌落能力超过1.8米。 另外,凯盛科技、星星科技、欧菲光、力诺特玻的微晶盖板玻璃正在研发阶段,其中星星科技、力诺特玻的微晶盖板玻璃研发已有阶段性成果,欧菲光已有微晶玻璃强化方法和微晶玻璃盖板制作方法的专利。 5.2、 财务层:2023年戈碧迦纳米微晶玻璃营收达4.9亿,毛利率约37% 从规模端来看,戈碧迦、惠丰钻石、钜鑫新材、楚大智能、海目星5家厂商实现了营业收入连续增长。其中海目星2021-2023年CAGR最高,为55.60%。海目星、新亚制程在上游厂商中营业收入规模较高。2023年戈碧迦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88.26%。从收入结构可以看出,戈碧迦微晶盖板玻璃领域营业收入增幅较大。2023年戈碧迦的特种功能玻璃实现营业收入51,734.36万元,相比2021年增长了26倍,其中纳米微晶玻璃产品贡献最大,2023年收入为49,402.61万元。 相对上游厂商,中游厂商的营业收入规模更高,2021-2023年蓝思科技营业收入均超过400亿元,旗滨集团、南玻集团、欧菲光近三年营业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其中2021-2023年蓝思科技、南玻集团2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连续增长。2023年蓝思科技实现营收544.91亿元,其中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实现营收449.01亿元,占总营收的82.4%。蓝思科技是超瓷晶玻璃后道加工厂商,主要客户为苹果公司,2023年向苹果公司销售额达到315.1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7.83%。 微晶盖板玻璃上游厂商中,戈碧迦、天马新材、龙华化工、惠丰钻石、钜鑫新材、楚大智能、海目星7家厂商连续三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正。其中海目星归母净利润最高,2021-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7.08、38,040.14、32,174.42万元。楚大智能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连续增长,CAGR为98.65%,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55.58万元,较2022年增长2倍。戈碧迦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421.12万元,较2022年增长1.3倍。2023年新亚制程亏损较多,主要为计提公司保理业务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电解液业务亏损及商誉减值综合影响所致。 微晶盖板玻璃中游厂商中,蓝思科技、旗滨集团、南玻集团、凯盛科技、力诺特玻5家公司连续三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正。其中蓝思科技、旗滨集团和南玻集团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相对较高。蓝思科技2021-2023年归母净利率持续增长,CAGR为20.8%。 从盈利端来看,上游厂商近三年平均毛利率普遍在30%左右,下游厂商毛利率差异较大。其中英诺激光近三年平均毛利率最高,为48.54%。楚大智能公司连续两年实现毛利率持续提升。戈碧迦特种功能玻璃毛利率整体高于光学玻璃,其中消费电子类特种功能玻璃(几乎全部为微晶盖板玻璃)毛利率分别为12.05%、16.36%和36.87%,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波动影响,纳米微晶玻璃价格波动较大。蓝思科技的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毛利率高于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和其他智能终端类产品。微晶盖板玻璃类产品具有毛利率较高,波动大的特点。 2021-2023年,戈碧迦、天马新材、龙华化工、惠丰钻石、钜鑫新材、楚大智能、海目星7家上游公司实现净利率为正,蓝思科技、旗滨集团、南玻集团、凯盛科技、力诺特玻5家中游公司实现净利率为正。其中楚大智能、蓝思科技2家公司连续两年实现净利率提升。 从研发端来看,微晶玻璃生产厂商近三年平均研发费用率普遍在5%左右,加工设备厂商研发费用率相对较高。其中天马新材、英诺激光、海目星、新亚制程4家公司连续两年研发费用率增长。英诺激光研发费用率最高,近三年平均研发费用率为17.39%,2023年研发费用率为21.69%,同比提升4.71pcts。 总体来看,纳米微晶玻璃上游厂商具有毛利水平较高的特点,而中游厂商具有营收规模较大。纳米微晶玻璃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快,具备客户集中度高的特点。另外,纳米微晶玻璃业务毛利较高但不稳定,纳米微晶玻璃价格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密切相关,且研发支出较高。 风险提示: 产品设备更新风险 研发成果不及预期风险 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 发布日期:2024年7月23日 分析师: 诸海滨:S0790522080007 赵昊:S0790522080002 更多精彩内容 ?北证50:三元基因 | 森萱医药 | 连城数控 | 天力复合 | 利通科技 | 创远信科 | 民士达 | 鼎智科技 | 安达科技 | 康普化学 | 曙光数创 | 华岭股份 | 海能技术 | 硅烷科技 | 恒进感应 | 奥迪威 | 邦德股份 | 骏创科技 | 凯德石英 | 吉冈精密 | 禾昌聚合 | 吉林碳谷 | 同力股份 | 德源药业 | 颖泰生物 | 富士达 | 艾融软件 | 球冠电缆 ?优质个股: 万达轴承 | 科强股份 | 美登科技 | 雅达股份 | 美邦科技 | 并行科技 | 建邦科技 | 佳先股份 | 泓禧科技 | 视声智能 | 万通液压 | 派诺科技 | 铁大科技 | 星昊医药 | 开特股份 | 秋乐种业 | 无锡晶海 | 克莱特 | 富恒新材 | 广脉科技 | 华密新材 | 易实精密 | 华洋赛车 | 武汉蓝电 | 科润智控 | 天铭科技 | 方大新材 | 基康仪器 | 三祥科技 | 方盛股份 | 科达自控 | 宁新新材 | 路斯股份 | 中科美菱 | 朱老六 | 新芝生物 | 威贸电子 | 天润科技 | 欧福蛋业 | 一致魔芋 | 佳先股份 | 迅安科技 | 欧普泰 | 太湖雪 | 瑞奇智造 | 骑士乳业 | 青矩技术 | 天罡股份 | 天马新材 | 晟楠科技 | 柏星龙 | 康比特 | 同惠电子 ?专题策略: 高股息 | 西部大开发 | 以旧换新 | 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 | 沐光而行 | 高质量扩容 | 改革 | 赛道 | 盘点 | 稀缺性 | 投什么 | 成长之花 | 经验借鉴 | 向阳而生 | 指数 |回购 |上市路径 ?产业链:乘用车 | 食品 | 机器人 | 消费电子 | 卫星互联网 | AIGC | 半导体 | 新能源车 | 改性塑料 ?新三板:瑞红苏州 | 四维传媒 | 阳光精机 | 原子高科 | 华电光大 | 东风机电 | 本源环境| 鹏盾能源 | 阳光精机 | 蓝耘科技 | 圣兆药物 持续跟踪系列:定期更新 点击图片跳转: 北交所观察 热点回顾、事件前瞻,汇总市场、上市、审核表现,每周日更新 科技新产业跟踪 北交所科新总量、行业、动态、公告,每周更新 晨听北交所 新闻、公告、市场特点,每日更新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所获荣誉 ??2023年新财富最佳北交所公司研究团队第一 ??2016-2022年水晶球奖北交所最佳分析师公募榜/总榜 双第一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