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重心抬升、空间有限——2021建信期货动力煤年度策略报告
(以下内容从建信期货《价格重心抬升、空间有限——2021建信期货动力煤年度策略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价格重心抬升、空间有限 作者:丁祖超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63115 一、2020年动力煤市场供需回顾 价格中枢上移、需求快速恢复 2020年港口现货价格波动幅度相较于2019年振幅明显增大,全年最大涨跌幅度为146元/吨,去年为90元/吨;期货价格全年最大涨跌幅度达到168元/吨,振幅同样大于去年。全年行情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春节后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动力煤价格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供给端恢复较慢,但下游用电基准需求仍在,导致价格出现快速拉升。3月份,国家出台政策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的复工复产力度,煤炭行业的供给端恢复速度显著快于需求端,价格出现快速下跌。这一波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供给端恢复速度大于需求端,短期出现供需错配。 第二阶段:5月初开始,由于下游复工复产的力度持续加快,一方面是下游房地产和基建数据快速恢复且力度超市场预期,同时微观层面工业企业加大赶工力度,需求增长较快。对应到价格层面动力煤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同时期货价格快速拉升,这一阶段也罕见的出现期货升水达到50元/吨的现象。整个上半年多数情况下盘面先快速走完预期,然后现货价格慢慢向期货价格靠拢。 第三阶段:8月底开始,国内原煤由于内蒙供给端出现较大收缩,全国山西、陕西原煤产量出现较大的增长但内蒙原煤产量出现下滑,这一阶段山西和陕西原煤的增量难以抵消内蒙原煤产量的较少,供需出现短时的较大缺口,价格快速拉升。但国庆之后,在国家煤炭保供政策指导下,内蒙煤炭产量恢复较快,供给宽松格局再次显现,价格走势有望趋于平稳。 二、 动力煤供给分析 2.1 原煤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份,我国原煤产量为3.4亿吨,同比增长1.4%,上月为下降0.9%;日均产量1086万吨,环比减少18万吨。10月份,山西原煤产量为9544万吨,同比增长13.8%,陕西原煤产量为6065万吨,同比下降3.1%,内蒙古原煤产量为8548万吨,同比降低6.9%。1-10月全国原煤产量为31.3亿吨,同比增长0.1%。1-10月份,山西原煤产量为8.67亿吨,内蒙古原煤产量8.01亿吨,陕西原煤产量为5.54亿吨。 预计在国内加强对澳洲煤炭的进口限制情况下,国内产量的释放会加速。国内动力煤主产地鉴于当前严峻的煤炭供应形势,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增加煤炭产量,最大限度保证市场供应。展望2021年,由于进口动力煤主要用于华南、华东电厂的需求,对这些电厂来说,存在较大缺口,如全年禁止进口澳洲煤炭,这部分用煤需求都将转化为对国内下水煤的采购,会加大环渤海港下水煤的供应压力。 2.2 原煤进口量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份中国进口煤炭1372.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568.5万吨减少1195.9万吨,下降46.56%,创下年内进口量新低,较9月份的1867.6万吨减少495万吨,下降26.5%。10月份煤炭进口额为92100万美元,同比下降48.61%,环比下降21.47%。 预计在国内加强对澳洲煤炭的进口限制情况下,国内产量的释放会加速。国内动力煤主产地鉴于当前严峻的煤炭供应形势,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增加煤炭产量,最大限度保证市场供应。展望2021年,若内蒙产量释放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可以补充澳洲煤炭的进口量。 2.3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8%,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2.8%。 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煤价快速反弹,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恢复,2018年最高增速超过30%。2019年全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增速平均在10%以上,供给侧改革以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优质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但进入2020年,由于煤炭企业大规模“去杠杆”,所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大规模增长。月度煤炭产量稳定在3.3亿吨左右水平,供给端整体偏宽松。 明年煤炭行业“去杠杆”压力犹存,待偿债务规模创历史新高:尽管经过数年供给侧改革,但是目前煤炭企业偿债压力仍旧较大,目前仍存在系统性债务违约风险。因此,明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有大的恢复。 2.4 煤炭运量 2020年铁路煤炭发运量呈现小幅下降态势,1-9月全国煤炭铁路发运量为17.2亿吨,较去年同期下降5.5%,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1.87%。2019年铁路煤炭发运量达24.6亿吨,同比增长3.36%,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5.6%。 影响今年铁路煤炭发运量小幅下降因素主要有:一、2-5月份受高速免收通行费政策的影响,许多下游用户转向汽运市场,挤压了铁路煤炭发运量;二、1-9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出现小幅下降,受此影响铁路煤炭发运量同步回落;三、1-6月我国进口动力煤同比增长39.5%,上半年东南沿海地区对进口煤的依赖度相对较高,相应地对国内煤的采购量有所减少,致使产地发运至港口的煤炭量有所下滑;四、因今年产地发运至北方港口的价格利润明显缩减,许多以铁路发运为主的贸易商转战地销。虽然1-9月份铁路煤炭发运量出现回落,但后期随着煤炭运输结构的调整,铁路运力将进一步增加,发运量将继续维持高位水平。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增加铁路煤炭运输,加快浩吉铁路集疏运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浩吉铁路通道能力;积极推进京津冀鲁地区公转铁增量,继续提高铁路运输比例。分省份来看,陕西省要求年运量在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要达到80%;山西省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宗货物运输以铁路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加2亿吨;河北省继续严格落实禁止汽运煤集港政策,下水煤炭100%实现铁路集港。总体来看,预计2021年我国铁路煤炭运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全年铁路煤炭发运量将达到24.7亿吨,同比增长0.7亿吨,增幅2.92%,铁路运输煤炭量将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5%。 2.3 动力煤库存 截止11月12日,煤炭主流港口库存为5620万吨,沿海港口库存为4840万吨,北方港口库存为2822万吨,环渤海港口库存为1233万吨;截止11月1日,重点电厂库存为10214万吨。 全年动力煤库存走势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份,政府加大重点行业的复工复产力度,导致煤矿供给端的恢复速度大于需求端,港口和下游电厂开始累库,出现港口和电厂库存双双增加,盘面价格快速下跌走完预期,之后港口现货价格也快速探底。 第二阶段:5月份,在市场对下游需求的恢复持谨慎观望态度时,数据显示下游需求恢复快速增长,工业用电增量恢复加快,港口和下游电厂进入快速去库阶段,出现港口和电厂库存双降,且是由于需求拉动的库存双降,因此盘面价格快速拉升,最高盘面升水超过50元/吨。 第三阶段:8月份开始,内蒙古倒查20年,以及煤炭主产区全面开展汛期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影响煤矿生产。此外,区域煤管票受限问题持续存在,减少了黑煤与偷逃税款的现象,表外产能缩减,以及陕西神木综治项目被叫停,影响煤炭产量出现明显回落。进入9月份,内蒙古涉煤领域问题整治、煤管票严管,陕西省安全检查等制约产能释放的情况依旧存在。因此,这一阶段盘面和现货价格双双快速拉升。 展望2021年,在明年经济进一步企稳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供需也有望回归平衡宽松阶段,电厂和港口库存有望回归中值水平。 三、 动力煤需求分析 3.1 全社会用电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03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其中,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1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10月全国火力发电量产量为3991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5%。2020年1-10月全国火力发电量产量为42333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0.4%。10月全国水力发电量产量为134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4%。2020年1-10月全国水力发电量产量为104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10月全国核能发电量产量为286.7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0.3%。2020年1-10月全国核能发电量产量为2986.8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5.7%。 数据表明,1-10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第三产业用电增速由负转正,发电量同比增长,其中水电当月发电量增长较快。展望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平稳增长,需求延续较强韧性。 3.2 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1-10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471亿元,同比增长47.1%。其中,水电712亿元,同比增长10.9%;火电377亿元,同比下降25.4%;核电259亿元,同比下降0.4%;风电1835亿元,同比增长126.7%。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92.2%,比上年同期提高9.1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371亿元,同比下降1.3%。 除核电外,其他发电类型基建新增装机均同比增加;电源完成投资同比增长,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完成投资增长较快。中电联发布了2020年1-10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10月份新增光伏装机4.17GW,全年累计装机达到21.88GW。展望2021年,下游电力基建有望延续增长势头,全年维持低增长格局。 3.3 电力新增设备装机容量 2020年1-10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8540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422万千瓦。其中,水电889万千瓦、火电3496万千瓦(其中燃煤2423万千瓦、燃气574万千瓦)、核电112万千瓦、风电182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188万千瓦。水电、火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比上年同期多投产598、259、363和474万千瓦,核电比上年同期少投产297万千瓦。 2020年全国水电新增装机容量累计增速翻倍,一方面是今年水电设备投入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去年较低的基数。核电新增装机容量方面,2020年几乎没有新增装机容量,主要原因是15-18年国家停止核电审批,从而较多的挤压到19年集中审批完毕,从而造成2020年出现断层现象。但由于核电的审批通过到投产至少要5年时间,因此对火电的挤占效应影响较小。展望2021年,在水电大幅新增设备容量的背景下,新能源尤其是水电对火电的挤占效应相比今年可能还会有所增长,但空间或较为有限。 3.4 终端用电需求 2020年1-10月,全国工业用电量396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5.7%。10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4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7%。 1-10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0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67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1-10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第三产业用电增速由负转正;全国16个省份全社会用电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和制造业用电保持平稳增长,增速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平均水平;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增速均正增长。 下游终端用电需求方面,工业用电主要以四大高耗能产业为主:黑色冶炼及加工、有色冶炼及加工、化学材料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2020年,黑色和有色下半年用电需求较为旺盛,增速有所加快,非金属矿物制品用电恢复最快,化学制品恢复较差。展望2021年,工业用电增量在房地产以及基建板块的带动下,以及全球制造业需求回归背景下,四大高耗能产业用电有望延续韧性,终端用电需求有望得到一定支撑。 四、 宏观面 4.1 房地产市场 市场供应:房屋新开工面积减少: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80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21836万平方米,增长3.8%。房屋新开工面积180718万平方米,下降2.6%,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2481万平方米,下降3.3%。房屋竣工面积49240万平方米,下降9.2%,降幅收窄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5443万平方米,下降7.9%。 市场需求: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94万平方米,同比持平,1-9月份为下降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0.8%,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4.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0%。商品房销售额131665亿元,增长5.8%,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8.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2.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5.8%。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减少: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77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比1-9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1386亿元,增长14.8%,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投资到位资金增长6.0%,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31.6%。 房地产投资仍然较有韧性,房地产市场需求仍然存在,但政策对房地产供给方面再次施压,预计4季度开始房地产单月投资增速可能到达高点,房地产如果没有政策放松,未来投资增速有限,预计2020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在7%左右。展望2021年,土地购置费的滞后反映将拖累整体投资,未来房地产投资见顶回落可能性较大。 风险提示: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投资者据此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信期货研投 宏观金融研究团队 020-38909340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4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6 石油化工研究团队 021-60635738 农业产品研究团队 021-60635732 量化策略研究团队 021-60635726
价格重心抬升、空间有限 作者:丁祖超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63115 一、2020年动力煤市场供需回顾 价格中枢上移、需求快速恢复 2020年港口现货价格波动幅度相较于2019年振幅明显增大,全年最大涨跌幅度为146元/吨,去年为90元/吨;期货价格全年最大涨跌幅度达到168元/吨,振幅同样大于去年。全年行情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春节后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动力煤价格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供给端恢复较慢,但下游用电基准需求仍在,导致价格出现快速拉升。3月份,国家出台政策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的复工复产力度,煤炭行业的供给端恢复速度显著快于需求端,价格出现快速下跌。这一波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供给端恢复速度大于需求端,短期出现供需错配。 第二阶段:5月初开始,由于下游复工复产的力度持续加快,一方面是下游房地产和基建数据快速恢复且力度超市场预期,同时微观层面工业企业加大赶工力度,需求增长较快。对应到价格层面动力煤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同时期货价格快速拉升,这一阶段也罕见的出现期货升水达到50元/吨的现象。整个上半年多数情况下盘面先快速走完预期,然后现货价格慢慢向期货价格靠拢。 第三阶段:8月底开始,国内原煤由于内蒙供给端出现较大收缩,全国山西、陕西原煤产量出现较大的增长但内蒙原煤产量出现下滑,这一阶段山西和陕西原煤的增量难以抵消内蒙原煤产量的较少,供需出现短时的较大缺口,价格快速拉升。但国庆之后,在国家煤炭保供政策指导下,内蒙煤炭产量恢复较快,供给宽松格局再次显现,价格走势有望趋于平稳。 二、 动力煤供给分析 2.1 原煤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份,我国原煤产量为3.4亿吨,同比增长1.4%,上月为下降0.9%;日均产量1086万吨,环比减少18万吨。10月份,山西原煤产量为9544万吨,同比增长13.8%,陕西原煤产量为6065万吨,同比下降3.1%,内蒙古原煤产量为8548万吨,同比降低6.9%。1-10月全国原煤产量为31.3亿吨,同比增长0.1%。1-10月份,山西原煤产量为8.67亿吨,内蒙古原煤产量8.01亿吨,陕西原煤产量为5.54亿吨。 预计在国内加强对澳洲煤炭的进口限制情况下,国内产量的释放会加速。国内动力煤主产地鉴于当前严峻的煤炭供应形势,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增加煤炭产量,最大限度保证市场供应。展望2021年,由于进口动力煤主要用于华南、华东电厂的需求,对这些电厂来说,存在较大缺口,如全年禁止进口澳洲煤炭,这部分用煤需求都将转化为对国内下水煤的采购,会加大环渤海港下水煤的供应压力。 2.2 原煤进口量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份中国进口煤炭1372.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568.5万吨减少1195.9万吨,下降46.56%,创下年内进口量新低,较9月份的1867.6万吨减少495万吨,下降26.5%。10月份煤炭进口额为92100万美元,同比下降48.61%,环比下降21.47%。 预计在国内加强对澳洲煤炭的进口限制情况下,国内产量的释放会加速。国内动力煤主产地鉴于当前严峻的煤炭供应形势,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增加煤炭产量,最大限度保证市场供应。展望2021年,若内蒙产量释放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可以补充澳洲煤炭的进口量。 2.3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8%,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2.8%。 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煤价快速反弹,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恢复,2018年最高增速超过30%。2019年全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增速平均在10%以上,供给侧改革以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优质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但进入2020年,由于煤炭企业大规模“去杠杆”,所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大规模增长。月度煤炭产量稳定在3.3亿吨左右水平,供给端整体偏宽松。 明年煤炭行业“去杠杆”压力犹存,待偿债务规模创历史新高:尽管经过数年供给侧改革,但是目前煤炭企业偿债压力仍旧较大,目前仍存在系统性债务违约风险。因此,明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有大的恢复。 2.4 煤炭运量 2020年铁路煤炭发运量呈现小幅下降态势,1-9月全国煤炭铁路发运量为17.2亿吨,较去年同期下降5.5%,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1.87%。2019年铁路煤炭发运量达24.6亿吨,同比增长3.36%,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5.6%。 影响今年铁路煤炭发运量小幅下降因素主要有:一、2-5月份受高速免收通行费政策的影响,许多下游用户转向汽运市场,挤压了铁路煤炭发运量;二、1-9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出现小幅下降,受此影响铁路煤炭发运量同步回落;三、1-6月我国进口动力煤同比增长39.5%,上半年东南沿海地区对进口煤的依赖度相对较高,相应地对国内煤的采购量有所减少,致使产地发运至港口的煤炭量有所下滑;四、因今年产地发运至北方港口的价格利润明显缩减,许多以铁路发运为主的贸易商转战地销。虽然1-9月份铁路煤炭发运量出现回落,但后期随着煤炭运输结构的调整,铁路运力将进一步增加,发运量将继续维持高位水平。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增加铁路煤炭运输,加快浩吉铁路集疏运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浩吉铁路通道能力;积极推进京津冀鲁地区公转铁增量,继续提高铁路运输比例。分省份来看,陕西省要求年运量在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要达到80%;山西省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宗货物运输以铁路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加2亿吨;河北省继续严格落实禁止汽运煤集港政策,下水煤炭100%实现铁路集港。总体来看,预计2021年我国铁路煤炭运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全年铁路煤炭发运量将达到24.7亿吨,同比增长0.7亿吨,增幅2.92%,铁路运输煤炭量将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5%。 2.3 动力煤库存 截止11月12日,煤炭主流港口库存为5620万吨,沿海港口库存为4840万吨,北方港口库存为2822万吨,环渤海港口库存为1233万吨;截止11月1日,重点电厂库存为10214万吨。 全年动力煤库存走势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份,政府加大重点行业的复工复产力度,导致煤矿供给端的恢复速度大于需求端,港口和下游电厂开始累库,出现港口和电厂库存双双增加,盘面价格快速下跌走完预期,之后港口现货价格也快速探底。 第二阶段:5月份,在市场对下游需求的恢复持谨慎观望态度时,数据显示下游需求恢复快速增长,工业用电增量恢复加快,港口和下游电厂进入快速去库阶段,出现港口和电厂库存双降,且是由于需求拉动的库存双降,因此盘面价格快速拉升,最高盘面升水超过50元/吨。 第三阶段:8月份开始,内蒙古倒查20年,以及煤炭主产区全面开展汛期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影响煤矿生产。此外,区域煤管票受限问题持续存在,减少了黑煤与偷逃税款的现象,表外产能缩减,以及陕西神木综治项目被叫停,影响煤炭产量出现明显回落。进入9月份,内蒙古涉煤领域问题整治、煤管票严管,陕西省安全检查等制约产能释放的情况依旧存在。因此,这一阶段盘面和现货价格双双快速拉升。 展望2021年,在明年经济进一步企稳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供需也有望回归平衡宽松阶段,电厂和港口库存有望回归中值水平。 三、 动力煤需求分析 3.1 全社会用电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03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其中,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1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10月全国火力发电量产量为3991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5%。2020年1-10月全国火力发电量产量为42333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0.4%。10月全国水力发电量产量为134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4%。2020年1-10月全国水力发电量产量为104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10月全国核能发电量产量为286.7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0.3%。2020年1-10月全国核能发电量产量为2986.8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5.7%。 数据表明,1-10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第三产业用电增速由负转正,发电量同比增长,其中水电当月发电量增长较快。展望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平稳增长,需求延续较强韧性。 3.2 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1-10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471亿元,同比增长47.1%。其中,水电712亿元,同比增长10.9%;火电377亿元,同比下降25.4%;核电259亿元,同比下降0.4%;风电1835亿元,同比增长126.7%。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92.2%,比上年同期提高9.1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371亿元,同比下降1.3%。 除核电外,其他发电类型基建新增装机均同比增加;电源完成投资同比增长,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完成投资增长较快。中电联发布了2020年1-10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10月份新增光伏装机4.17GW,全年累计装机达到21.88GW。展望2021年,下游电力基建有望延续增长势头,全年维持低增长格局。 3.3 电力新增设备装机容量 2020年1-10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8540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422万千瓦。其中,水电889万千瓦、火电3496万千瓦(其中燃煤2423万千瓦、燃气574万千瓦)、核电112万千瓦、风电182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188万千瓦。水电、火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比上年同期多投产598、259、363和474万千瓦,核电比上年同期少投产297万千瓦。 2020年全国水电新增装机容量累计增速翻倍,一方面是今年水电设备投入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去年较低的基数。核电新增装机容量方面,2020年几乎没有新增装机容量,主要原因是15-18年国家停止核电审批,从而较多的挤压到19年集中审批完毕,从而造成2020年出现断层现象。但由于核电的审批通过到投产至少要5年时间,因此对火电的挤占效应影响较小。展望2021年,在水电大幅新增设备容量的背景下,新能源尤其是水电对火电的挤占效应相比今年可能还会有所增长,但空间或较为有限。 3.4 终端用电需求 2020年1-10月,全国工业用电量396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5.7%。10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4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7%。 1-10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0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67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1-10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第三产业用电增速由负转正;全国16个省份全社会用电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和制造业用电保持平稳增长,增速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平均水平;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增速均正增长。 下游终端用电需求方面,工业用电主要以四大高耗能产业为主:黑色冶炼及加工、有色冶炼及加工、化学材料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2020年,黑色和有色下半年用电需求较为旺盛,增速有所加快,非金属矿物制品用电恢复最快,化学制品恢复较差。展望2021年,工业用电增量在房地产以及基建板块的带动下,以及全球制造业需求回归背景下,四大高耗能产业用电有望延续韧性,终端用电需求有望得到一定支撑。 四、 宏观面 4.1 房地产市场 市场供应:房屋新开工面积减少: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80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21836万平方米,增长3.8%。房屋新开工面积180718万平方米,下降2.6%,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2481万平方米,下降3.3%。房屋竣工面积49240万平方米,下降9.2%,降幅收窄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5443万平方米,下降7.9%。 市场需求: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94万平方米,同比持平,1-9月份为下降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0.8%,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4.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0%。商品房销售额131665亿元,增长5.8%,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8.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2.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5.8%。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减少: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77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比1-9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1386亿元,增长14.8%,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投资到位资金增长6.0%,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31.6%。 房地产投资仍然较有韧性,房地产市场需求仍然存在,但政策对房地产供给方面再次施压,预计4季度开始房地产单月投资增速可能到达高点,房地产如果没有政策放松,未来投资增速有限,预计2020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在7%左右。展望2021年,土地购置费的滞后反映将拖累整体投资,未来房地产投资见顶回落可能性较大。 风险提示: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投资者据此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信期货研投 宏观金融研究团队 020-38909340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4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6 石油化工研究团队 021-60635738 农业产品研究团队 021-60635732 量化策略研究团队 021-60635726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