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降息的三个关注点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降息的三个关注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从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为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市供求压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同日9点,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7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为加强预期管理,促进LPR发布时间与金融市场运行时间更好衔接,自2024年7月22日起,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上午9:15调整为9:00。 降息的三个关注点。本次降息时隔2023年8月已有11个月,较以往有三处不同,一是招标方式由“利率招标”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与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招标方式相同,直接明确了固定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调控的过程中,进一步确定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利率定位。二是强调“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二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全年实现“5%”增长目标的诉求较强,稳增长目标权重阶段性抬升。第三个不同在于,今天除了降息公告,对MLF政策也进行了修订,出售中长期债券的机构可减免MLF质押品,为央行借券做准备,进一步传递央行要引导长端利率的信号,继续弱化MLF利率。 维持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年初以来迟迟没有降息的原因主要在于汇率压力以及防风险。对于前一点来说,在目前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趋稳的情况下,稳汇率目标可能阶段性让渡于稳增长目标,在可控情况下降息的空间还在。后一点来说,政策利率下调配合MLF政策修订实际上凸显出了央行仍要维持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的决心,一方面配合央行自身借券操作,为央行提供足够的借券规模,另一方面参与机构减免质押品后释放供给,可缓解债市资产荒压力,从供需层面约束中长久期债券多头行为。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后,中长期市场利率将会在短期政策利率上加点形成,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将成为调节利率曲线结构的手段。 LPR报价新传导路径形成。本次降息后LPR报价同步下调,一是说明宣告LPR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挂钩,形成了采用类似SOFR的短端市场利率的方式,同时与1年期MLF利率脱钩,“7天期逆回购利率——LPR利率——存贷款利率”成为新的传导路径。二是说明本次降息的主要目的仍是为了助力逆周期调节,在防风险的前提下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LPR的调整,预示着存款利率可能仍将继续下调。 往后货币政策的关注点仍然在于新创设工具的使用。7天期逆回购利率与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配合形成新的利率走廊,利率走廊下限与利率中枢加点较小,对于日内资金利率则形成了较大约束,更便于央行在银行体系流动性淤积时回收流动性。同时下半年央行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工具预将逐渐落地,其对于MLF操作有更多优点,其一是调控更为精准,由月度调控升级为不定期调控,其二是价格更合理,MLF对于长端市场利率的锚定效应更深,且成本较高。具体操作上,买卖国债数量或将继续锚定机构需求,以维持短期资金利率稳定。短期流动性管理方面,新的利率走廊启用后,央行能在银行体系流动性淤积时回收流动性。此外,MLF成为中期政策利率以来,相对应的MLF余额逐渐增长。在淡化MLF利率后,预计MLF操作将逐月缩量操作,回收中长期流动性。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地产复苏不及预期。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事件: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从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为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市供求压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同日9点,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7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为加强预期管理,促进LPR发布时间与金融市场运行时间更好衔接,自2024年7月22日起,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上午9:15调整为9:00。 降息的三个关注点。本次降息时隔2023年8月已有11个月,较以往有三处不同,一是招标方式由“利率招标”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与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招标方式相同,直接明确了固定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调控的过程中,进一步确定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利率定位。二是强调“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二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全年实现“5%”增长目标的诉求较强,稳增长目标权重阶段性抬升。第三个不同在于,今天除了降息公告,对MLF政策也进行了修订,出售中长期债券的机构可减免MLF质押品,为央行借券做准备,进一步传递央行要引导长端利率的信号,继续弱化MLF利率。 维持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年初以来迟迟没有降息的原因主要在于汇率压力以及防风险。对于前一点来说,在目前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趋稳的情况下,稳汇率目标可能阶段性让渡于稳增长目标,在可控情况下降息的空间还在。后一点来说,政策利率下调配合MLF政策修订实际上凸显出了央行仍要维持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的决心,一方面配合央行自身借券操作,为央行提供足够的借券规模,另一方面参与机构减免质押品后释放供给,可缓解债市资产荒压力,从供需层面约束中长久期债券多头行为。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后,中长期市场利率将会在短期政策利率上加点形成,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将成为调节利率曲线结构的手段。 LPR报价新传导路径形成。本次降息后LPR报价同步下调,一是说明宣告LPR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挂钩,形成了采用类似SOFR的短端市场利率的方式,同时与1年期MLF利率脱钩,“7天期逆回购利率——LPR利率——存贷款利率”成为新的传导路径。二是说明本次降息的主要目的仍是为了助力逆周期调节,在防风险的前提下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LPR的调整,预示着存款利率可能仍将继续下调。 往后货币政策的关注点仍然在于新创设工具的使用。7天期逆回购利率与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配合形成新的利率走廊,利率走廊下限与利率中枢加点较小,对于日内资金利率则形成了较大约束,更便于央行在银行体系流动性淤积时回收流动性。同时下半年央行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工具预将逐渐落地,其对于MLF操作有更多优点,其一是调控更为精准,由月度调控升级为不定期调控,其二是价格更合理,MLF对于长端市场利率的锚定效应更深,且成本较高。具体操作上,买卖国债数量或将继续锚定机构需求,以维持短期资金利率稳定。短期流动性管理方面,新的利率走廊启用后,央行能在银行体系流动性淤积时回收流动性。此外,MLF成为中期政策利率以来,相对应的MLF余额逐渐增长。在淡化MLF利率后,预计MLF操作将逐月缩量操作,回收中长期流动性。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地产复苏不及预期。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