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财政收入为何反常回落?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11月财政收入为何反常回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1月财政收入为何反常回落? 财政数据简析(2020.11) 秦泰 博士 贾东旭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11月财政支出高增、经济向好,但财政收入增速反常回落,显示财政主动性地进行 “跨年度预算平滑”。11月在经济表现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仅-2.7%,较上月反常回落5.7个百分点。同时更为反常的是,财政收入的下滑并未直接影响财政支出的节奏,在政府债务融资同比小幅高增的支持下,11月财政支出单月仍同比增长达16.0%,为年内较高水平。这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反常低增,很有可能是财政主动进行“跨年度预算平滑”操作的结果。那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 11月非税收入主动性压降,显示“调节金融央企利润上缴节奏”成为跨年度财政预算平滑的主要方式之一。财政收入的结构揭示了财政跨年度调节的主要工具之一——调节金融类央企利润上缴的节奏。11月财政收入的两大构成中,直接由经济活动所驱动的税收收入同比再度上行1.0个百分点至12.2%,与近几个月的经济活动向好趋势并无矛盾;而真正导致单月财政收入反常下滑的原因恰恰在于非税收入的大幅压降:11月非税收入同比仅-42.4%,与上月基本持平,连续两个月的大幅下滑并非偶然现象。考虑到非税收入的大幅波动基本均来自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的变化,而这一部分又恰恰是财政当局可以主动调控节奏的一个变量,这就意味着,11月的财政收入反常下滑,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财政当局有意地在压降年底的企业利润上缴,以便在尽量减少政府存款增加、避免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同时,合理地将部分今年的计划内财政收入主动性地递延到明年使用。 下半年我国出口明显超预期拉动增长,财政支出高增的必要性有所下降,财政存款高增难以避免,在此背景下财政当局进一步通过调控国企利润上缴比例进行跨年度调节是非常合理的。金融类企业上缴利润的下降体现财政为避免财政存款超大规模高增而提前预调微调。在经济处于冲击和修复的1-9月,非税收入累计同比-6.7%,基本没有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期-6.4%)构成拖累,反而在4季度经济回归中长期增长趋势的时候,10-11月非税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对冲年底大概率出现的财政存款高增。今年广义财政赤字大幅提升至8.51万亿主要是为对冲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因海外疫情扩散而对出口形成的“二次冲击”,但在海外滥用财政政策的背景下推升了我国出口增速,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超预期,从而下半年财政支出不再需要大幅拉升。但全年财政融资计划仍需按时完成,从而年底财政存款的大幅推升已经难以避免。在此背景下,调节非税收入成为一个新的跨年度调节的工具,能够缓解政府存款高增所导致的流动性冲击。这才是连续两个月非税收入大幅低增的真实原因。 预计12月份仍会延续非税收入主动调节和政府存款增加的两大跨年度调节的逻辑。预计12月非税收入增速维持在-45%左右,税收收入小幅上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维持-2%左右的增速。而由于四季度“出口+投资”拉动增长的强度变得更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12月高增的必要性大幅下降,预计单月同比增长6%左右,从而12月财政存款预计将少减约4000亿左右,与12月15日MLF净投放3500亿的规模体量基本相当。 以下为正文 一、11月财政支出高增、经济向好,但财政收入增速反常回落,显示财政主动性地进行“跨年度预算平滑”。 11月在经济表现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仅-2.7%,较上月反常回落5.7个百分点。同时更为反常的是,财政收入的下滑并未直接影响财政支出的节奏,在政府债务融资同比小幅高增的支持下,11月财政支出单月仍同比增长达16.0%,为年内较高水平。这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反常低增,很有可能是财政主动进行“跨年度预算平滑”操作的结果。那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 二、11月非税收入主动性压降,显示“调节金融央企利润上缴节奏”成为跨年度财政预算平滑的主要方式之一。 财政收入的结构揭示了财政跨年度调节的主要工具之一——调节金融类央企利润上缴的节奏。11月财政收入的两大构成中,直接由经济活动所驱动的税收收入同比再度上行1.0个百分点至12.2%,与近几个月的经济活动向好趋势并无矛盾;而真正导致单月财政收入反常下滑的原因恰恰在于非税收入的大幅压降:11月非税收入同比仅-42.4%,与上月基本持平,连续两个月的大幅下滑并非偶然现象。考虑到非税收入的大幅波动基本均来自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的变化,而这一部分又恰恰是财政当局可以主动调控节奏的一个变量,这就意味着,11月的财政收入反常下滑,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财政当局有意地在压降年底的企业利润上缴,以便在尽量减少政府存款增加、避免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同时,合理地将部分今年的计划内财政收入主动性地递延到明年使用。 三、下半年我国出口明显超预期拉动增长,财政支出高增的必要性有所下降,财政存款高增难以避免,在此背景下财政当局进一步通过调控国企利润上缴比例进行跨年度调节是非常合理的。 金融类企业上缴利润的下降体现财政为避免财政存款超大规模高增而提前预调微调。在经济处于冲击和修复的1-9月,非税收入累计同比-6.7%,基本没有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期-6.4%)构成拖累,反而在4季度经济回归中长期增长趋势的时候,10-11月非税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对冲年底大概率出现的财政存款高增。今年广义财政赤字大幅提升至8.51万亿主要是为对冲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因海外疫情扩散而对出口形成的“二次冲击”,但在海外滥用财政政策的背景下推升了我国出口增速,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超预期,从而下半年财政支出不再需要大幅拉升。但全年财政融资计划仍需按时完成,从而年底财政存款的大幅推升已经难以避免。在此背景下,调节非税收入成为一个新的跨年度调节的工具,能够缓解政府存款高增所导致的流动性冲击。这才是连续两个月非税收入大幅低增的真实原因。 四、预计12月份仍会延续非税收入主动调节和政府存款增加的两大跨年度调节的逻辑。 预计12月非税收入增速维持在-45%左右,税收收入小幅上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维持-2%左右的增速。而由于四季度“出口+投资”拉动增长的强度变得更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12月高增的必要性大幅下降,预计单月同比增长6%左右,从而12月财政存款预计将少减约4000亿左右,与12月15日MLF净投放3500亿的规模体量基本相当。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11月财政收入为何反常回落?——财政数据简析(2020.11)》 署名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贾东旭 发布日期:2020.12.16
11月财政收入为何反常回落? 财政数据简析(2020.11) 秦泰 博士 贾东旭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11月财政支出高增、经济向好,但财政收入增速反常回落,显示财政主动性地进行 “跨年度预算平滑”。11月在经济表现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仅-2.7%,较上月反常回落5.7个百分点。同时更为反常的是,财政收入的下滑并未直接影响财政支出的节奏,在政府债务融资同比小幅高增的支持下,11月财政支出单月仍同比增长达16.0%,为年内较高水平。这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反常低增,很有可能是财政主动进行“跨年度预算平滑”操作的结果。那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 11月非税收入主动性压降,显示“调节金融央企利润上缴节奏”成为跨年度财政预算平滑的主要方式之一。财政收入的结构揭示了财政跨年度调节的主要工具之一——调节金融类央企利润上缴的节奏。11月财政收入的两大构成中,直接由经济活动所驱动的税收收入同比再度上行1.0个百分点至12.2%,与近几个月的经济活动向好趋势并无矛盾;而真正导致单月财政收入反常下滑的原因恰恰在于非税收入的大幅压降:11月非税收入同比仅-42.4%,与上月基本持平,连续两个月的大幅下滑并非偶然现象。考虑到非税收入的大幅波动基本均来自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的变化,而这一部分又恰恰是财政当局可以主动调控节奏的一个变量,这就意味着,11月的财政收入反常下滑,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财政当局有意地在压降年底的企业利润上缴,以便在尽量减少政府存款增加、避免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同时,合理地将部分今年的计划内财政收入主动性地递延到明年使用。 下半年我国出口明显超预期拉动增长,财政支出高增的必要性有所下降,财政存款高增难以避免,在此背景下财政当局进一步通过调控国企利润上缴比例进行跨年度调节是非常合理的。金融类企业上缴利润的下降体现财政为避免财政存款超大规模高增而提前预调微调。在经济处于冲击和修复的1-9月,非税收入累计同比-6.7%,基本没有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期-6.4%)构成拖累,反而在4季度经济回归中长期增长趋势的时候,10-11月非税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对冲年底大概率出现的财政存款高增。今年广义财政赤字大幅提升至8.51万亿主要是为对冲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因海外疫情扩散而对出口形成的“二次冲击”,但在海外滥用财政政策的背景下推升了我国出口增速,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超预期,从而下半年财政支出不再需要大幅拉升。但全年财政融资计划仍需按时完成,从而年底财政存款的大幅推升已经难以避免。在此背景下,调节非税收入成为一个新的跨年度调节的工具,能够缓解政府存款高增所导致的流动性冲击。这才是连续两个月非税收入大幅低增的真实原因。 预计12月份仍会延续非税收入主动调节和政府存款增加的两大跨年度调节的逻辑。预计12月非税收入增速维持在-45%左右,税收收入小幅上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维持-2%左右的增速。而由于四季度“出口+投资”拉动增长的强度变得更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12月高增的必要性大幅下降,预计单月同比增长6%左右,从而12月财政存款预计将少减约4000亿左右,与12月15日MLF净投放3500亿的规模体量基本相当。 以下为正文 一、11月财政支出高增、经济向好,但财政收入增速反常回落,显示财政主动性地进行“跨年度预算平滑”。 11月在经济表现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仅-2.7%,较上月反常回落5.7个百分点。同时更为反常的是,财政收入的下滑并未直接影响财政支出的节奏,在政府债务融资同比小幅高增的支持下,11月财政支出单月仍同比增长达16.0%,为年内较高水平。这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反常低增,很有可能是财政主动进行“跨年度预算平滑”操作的结果。那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 二、11月非税收入主动性压降,显示“调节金融央企利润上缴节奏”成为跨年度财政预算平滑的主要方式之一。 财政收入的结构揭示了财政跨年度调节的主要工具之一——调节金融类央企利润上缴的节奏。11月财政收入的两大构成中,直接由经济活动所驱动的税收收入同比再度上行1.0个百分点至12.2%,与近几个月的经济活动向好趋势并无矛盾;而真正导致单月财政收入反常下滑的原因恰恰在于非税收入的大幅压降:11月非税收入同比仅-42.4%,与上月基本持平,连续两个月的大幅下滑并非偶然现象。考虑到非税收入的大幅波动基本均来自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的变化,而这一部分又恰恰是财政当局可以主动调控节奏的一个变量,这就意味着,11月的财政收入反常下滑,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财政当局有意地在压降年底的企业利润上缴,以便在尽量减少政府存款增加、避免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同时,合理地将部分今年的计划内财政收入主动性地递延到明年使用。 三、下半年我国出口明显超预期拉动增长,财政支出高增的必要性有所下降,财政存款高增难以避免,在此背景下财政当局进一步通过调控国企利润上缴比例进行跨年度调节是非常合理的。 金融类企业上缴利润的下降体现财政为避免财政存款超大规模高增而提前预调微调。在经济处于冲击和修复的1-9月,非税收入累计同比-6.7%,基本没有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期-6.4%)构成拖累,反而在4季度经济回归中长期增长趋势的时候,10-11月非税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对冲年底大概率出现的财政存款高增。今年广义财政赤字大幅提升至8.51万亿主要是为对冲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因海外疫情扩散而对出口形成的“二次冲击”,但在海外滥用财政政策的背景下推升了我国出口增速,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超预期,从而下半年财政支出不再需要大幅拉升。但全年财政融资计划仍需按时完成,从而年底财政存款的大幅推升已经难以避免。在此背景下,调节非税收入成为一个新的跨年度调节的工具,能够缓解政府存款高增所导致的流动性冲击。这才是连续两个月非税收入大幅低增的真实原因。 四、预计12月份仍会延续非税收入主动调节和政府存款增加的两大跨年度调节的逻辑。 预计12月非税收入增速维持在-45%左右,税收收入小幅上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维持-2%左右的增速。而由于四季度“出口+投资”拉动增长的强度变得更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12月高增的必要性大幅下降,预计单月同比增长6%左右,从而12月财政存款预计将少减约4000亿左右,与12月15日MLF净投放3500亿的规模体量基本相当。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11月财政收入为何反常回落?——财政数据简析(2020.11)》 署名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贾东旭 发布日期:2020.12.16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