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发布机器人指数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证券发布机器人指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国金证券发布“国金机器人50指数”,选取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机械加工设备制造业等相关行业板块,持续关注我国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的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以不同形态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展现其价值。工信部发言人在2023“机器人+”大会上介绍到:2022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突破645.8万套,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了全球总量的50%,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 人形机器人是AI技术方向上的重要应用,在特斯拉Optimus的商业化推动下,产业的发展路线、产业链分工也基本明朗。在本月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上,有超过40款智能机器人进行展示,其中人形机器人有25款。具身智能成为本次WAIC大会的热门概念,其中首次亮相的特斯拉的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更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据澎湃新闻报道,二代Optimus借助视觉神经网络和FSD芯片,二代Optimus可以模仿人类操作,特斯拉预计将于明年开始限量生产人形机器人,将有超过1000个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帮助人类完成生产任务。 作为尖端科技与机械工程的结合的产物,人形机器人正在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中创造无限可能性。本月初,工信部负责人在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工信部将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6个方向,特别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等领域,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建设一批企业孵化器。此外,我国政府近年也陆续出台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在工业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逐渐铺开。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汽车、新能源、化工、机械、3C等行业的生产线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副秘书长在2023“机器人+”大会介绍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良好态势,她指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现在处于第二轮高速增长期,近十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年均增速是12%,中国是28%,是全球增速的2倍多。据Wind数据,我国2023年全年工业机器人产量约为37.8万套,相较于2016年的6.5万套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近几年发展迅猛。 而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它们不仅能完成家务、接送外卖,还能在看护、医疗、教育等领域发挥作用。今年6月,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措施》提到要拓展智能机器人在清洁、娱乐休闲、养老助残护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功能,探索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的普及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更让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想象空间。随着新型材料、控制技术、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发展的机器人产业将解锁更多生产生活场景。 风险提示:本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指数历史数据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环境、政策变动等因素皆可能使得指数投资价值分析失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近期,国金证券发布“国金机器人50指数”,选取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机械加工设备制造业等相关行业板块,持续关注我国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的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以不同形态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展现其价值。工信部发言人在2023“机器人+”大会上介绍到:2022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突破645.8万套,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了全球总量的50%,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 人形机器人是AI技术方向上的重要应用,在特斯拉Optimus的商业化推动下,产业的发展路线、产业链分工也基本明朗。在本月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上,有超过40款智能机器人进行展示,其中人形机器人有25款。具身智能成为本次WAIC大会的热门概念,其中首次亮相的特斯拉的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更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据澎湃新闻报道,二代Optimus借助视觉神经网络和FSD芯片,二代Optimus可以模仿人类操作,特斯拉预计将于明年开始限量生产人形机器人,将有超过1000个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帮助人类完成生产任务。 作为尖端科技与机械工程的结合的产物,人形机器人正在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中创造无限可能性。本月初,工信部负责人在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工信部将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6个方向,特别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等领域,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建设一批企业孵化器。此外,我国政府近年也陆续出台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在工业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逐渐铺开。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汽车、新能源、化工、机械、3C等行业的生产线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副秘书长在2023“机器人+”大会介绍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良好态势,她指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现在处于第二轮高速增长期,近十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年均增速是12%,中国是28%,是全球增速的2倍多。据Wind数据,我国2023年全年工业机器人产量约为37.8万套,相较于2016年的6.5万套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近几年发展迅猛。 而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它们不仅能完成家务、接送外卖,还能在看护、医疗、教育等领域发挥作用。今年6月,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措施》提到要拓展智能机器人在清洁、娱乐休闲、养老助残护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功能,探索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的普及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更让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想象空间。随着新型材料、控制技术、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发展的机器人产业将解锁更多生产生活场景。 风险提示:本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指数历史数据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环境、政策变动等因素皆可能使得指数投资价值分析失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