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花生半年报】面积继续增加,价格重心下移
(以下内容从中原期货《【2024年花生半年报】面积继续增加,价格重心下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回顾 2024 年 1-2 季度,价格虽然走出了先扬后抑的走势,但 是整体目前价格震荡重心出现了明显的下移。 2024 年下半年,仍旧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新季花生种植面 积增加,旧作结转库存偏高,下游消费不给力,整体仍将继续对 价格形成压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干旱带来的部分推迟种植和 对单产的影响待估,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中下游库存偏低,7-8 月 存在补库需求,上游贸易商受成本支撑,惜售心理偏强,不排除 价格出现反弹,重新回到 9000 以上。 展望 2024 年下半年,价格重心继续下移,春节前后价格有望 跌至 8000-8500 元/吨区间,只有价格给出足够的预期,方能改变 未来的供需结构,明年面积减少,低价存在建库价值,才能开启 新一轮的价格周期。 一、行情回顾 1.1 花生期货:先扬后抑,下行难改 2024 年上半年,整体花生期货先扬后抑,维持在 8500-9500 区间震荡,相对于去年同期震 荡区间 9500-11000 震荡区间明显下移。第一阶段:春节前后出现阶段性低点,节前供应先对充 足,贸易商囤货积极性不高,下游油厂收购量减少,下游食品米消费锐减,整体供大于求,价 格在 2 月份逼近低点 8500 元/吨附近,节后下游补库,油厂低价拿货,贸易商开始低价囤货, 整体需求回升,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期货上涨至 9500 元/吨。第二阶段:进入 4 月份,上游农 户库存偏高,上货量明显增加,市场缺少实质性需求,下游走货偏差,贸易商高位囤货风险加 大,整体市场价格震荡回落,进入 5 月,温度进一步升高,需求进一步减弱,整体价格跌破 9000 元/吨,再度跌至 8500 元/吨低位。 1.2 花生现货:供应恢复年份,价格下行周期 从历史价格看,花生油料米价格大概率运行空间在 2.5-6.5 元/斤。整体价格运行周期为四 个,2009.1-2014.3 年(5 年)、2014.4-2018.8 年(5 年)、2018.9-2022.2 年(4.5 年),周期长度 为 4-5 年。结合目前价格运行情况,本轮周期从 2022.5 开始至今,更多的是因为花生种植收益 增加引发种植面积增加,进而导致价格下行周期,2024 年度上半年,花生增长,结转库存偏高, 下游需求降级,整体价格从收获季的 5 元/斤高位回落至春节前后的 4.3 元/斤,经过节后补库, 价格再度上涨至 5.2 元/斤,本轮现货已经再度跌破 4.3 元/斤低位。但是通货购销接近尾声,市 场更多的关注规格米价格,按照价格预期,预计通货米价格阶段性顶部在 4.5-4.6 元/斤。下半 年,适逢新季花生上市,通货价格有望跌破 4 元/斤,寻求 3.5 元/斤支撑。 二、花生供应端情况分析 2.1 供需弹性分析 花生市场化程度较高,供给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内外价差偏大年份,进口量相对明显, 但价格影响核心仍旧以国内供需驱动为主。花生产业链相对偏短,上游种植,中游贸易,下游 深加工,呈现正“金字塔”分布。上游种植规模化程度不高,小农种植为主,受核心种植收益 波动影响,跟风较为明显,供给弹性相对偏大;中游贸易商以中小筛选厂和贸易商为主,缺少 龙头企业,受库存和资金限制,更多的是社会库存方面的体现;而下游深加工头部效应较为明 显,特别是榨油为主的油厂刚需明显,整体需求有明显的季节性,很大程度上供给弹性大于需 求弹性。盘面标的更多的是偏向于油料米,需求弹性要看下游压榨油厂,而花生油由于其高端 油品的溢价能力,使得在花生有压榨利润贡献度在 70%-80%,被其他油脂消费替代作用影响相 对偏弱(后章会做一个对比),更多需要关注下游花生油的消费,而花生油消费除了季节性规 律性明显,需求弹性相对小,进一步讲就是,下游需求阶段性相对平稳,更多的是通过整体社 会库存(油厂库存)来调节对花生价格的影响,我们应该抽丝剥茧找到的花生价格影响的核心 因素,进而传导到价格,再进一步去推导产能周期。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更多的是提前或者是推迟,例如,2020 年疫情带来的爆发式家庭的集中采购,使得油厂实现了很好的去库存,更 多的是库存的转移,而不是消化,进而引发了 2021 年产量恢复后,消费的缺失带来的供大于 求局面。 2.2 中国花生供应:2024 年新季花生面积继续增加,单产受到一定影响 种植面积:当季价格影响下季花生种植面积,某种意义上,价格影响面积增减,反过来, 面积增减也促使价格的波动,经过 2022/23 年价格高位运行周期(9000-11500 元/吨),种植面 积由减转增,面积增幅 12.9%,整体价格重心也开始下移(8500-10000 元/吨),但是相对于其 他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为收益而言,仍旧具有明显优势,2024 年新季花生种植面积继续 增加,预计增幅在 13.5%,核心主产区面积为 4653.83 万亩,逼近面积较大年份的 2021/2022 年 度的 5215.3 万亩水平。 单产预估:2024 年上半年 4-6 月,花生主产区经历了与 2022 年类似的“北涝南旱”的天 气,东北风调雨顺,降水偏多,而华北地区降水偏少,部分核心主产区因灌溉问题,出现推迟 种植和改种现象,按照 2022 年情况,两大网站给出的单产水平计算,因干旱引发单产降低 5% 左右,按照今年天气情况,保守估计单产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单产水平降低 5%的计算, 2024/25 年度花生单产预估为 387 斤/亩,2023/24 产季花生单产为 409 斤/亩,这里绝对数据我 们给的是预计数据,后续情况需要看 7-9 月份天气和积温。 展望 2024/25 种植年度,按照目前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走访调研情况,预计新季花生种 植面积仍旧维持 10-15%的增幅,其中大花生种植增加预期更加明显,白沙花生产区同样增加, 但是更多的是副产区增加明显。如果按照单产水平减少 5%和持平计算,无论如何今年产量都 会高于去年产量,品质问题主要看收获季天气情况。 基于当前 GDP 贡献增量的核心仍在消费端,下半年促销费政策有望持续加码。且去年下半年整体基数偏低,CPI 和 PPI 有望持续回暖带动消费品价格上行。同时,二三季度是专项债发行 高峰,叠加上半年万亿增发国债资金逐步落地,或在“金九银十”传统施工旺季形成一定实物工作 量。此外,大规模设备更新换代推进,有助于推动企业扩大有效投资,也将给经济带来一定增量支撑。 宏观调控方面,相较于货币政策,在需求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更加有力。尽管年初定调 2024 年财政赤字规模 4.06 万亿,较 2023 年仅高出 0.18 万亿,但实际财政赤字规 模将远超这一数值。一方面,2023 年年底计划增发万亿国债,实物工作量将在 2024 年形成,落 地实施或集中在下半年。另一方面,今年发行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时间换空间,也有助于扩 大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形成支撑。此外,特殊再融资债券或达 1.4 万亿,部分资金或将用于偿还 城投公司银行贷款、信用债券及非标融资和工程款,具体落地情况仍待观察。 货币政策来看,今年上半年虽仅有一次降准和一次降息,但规模较大。其中,2024 年 2 月 5 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 1 万亿元,相 当于 2023 年两次规模。2024 年 2 月 1 年期 LPR 维持在 3.45%不变,五年期 LPR 下调 25 个基点, 从 4.20%下调至 3.95%。创历史单次最大降幅。此外,当前货币政策虽受到银行净息差以及汇率稳定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随着全球宽松的大趋势以及美联储降息的临近,预计下半年政策 调控空间更大。 2.3 结转库存:价格下行,库存偏高 2023/24 年度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整体期初库存约 742.77 万吨,较去年同期高 596.47 万吨高 24.7%,按照 2024 年新季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情况,预计新季期初库存约 900 万吨,去年期初高 21%;花生基本接近尾声,根据走访调研情况,今年库外货持续到 6 月底,较去年多 1-1.5 个月,冷库货预计结转库存为 37 万吨,比去年同期的 21 万吨高 76%,整体库存压力偏大。 2.4 进口方面:原料进口量-30%,整体进口减少 2024 年上半年是进口花生米,花生果和花生油集中到港时间,今年两个原因,一是国内丰产,需求偏差,价格不断下行,内外价差倒挂;二是主要出口国苏丹内乱,出口下滑明显。进口量方面,2024 年 1-5 月份花生米进口 29.44 万吨,同比去年 48.82 万吨减少 40%,2024 年 1-5 月苏丹进口米 6.36 万吨,同比去年 32.70 万吨减少 81%。 花生果进口:2024 年 1-5 月份花生果进口 4.75 万吨,同比去年同期 4.11 万吨增加 15%,但是折合花生米约 3.32 万吨,影响相对偏少。 花生油进口:2024 年 1-5 月份花生油进口 11.22 万吨,同比去年同期 13.21 万吨减少 15%, 折合花生米约 24.93 万吨。 整体看,把花生米,花生果和花生油全部按比例折算成花生米计算,2024 年 1-5 月共计 进口花生米约 57.69 万吨,同比去年同期 81.05 万吨减少 29%。成为最近五年进口量少的年份。 三、需求端情况分析 3.1 花生下游消费分类影响 中国花生消费结构按照下游消费行业区分主要是由压榨、食用、种子等三部分组成。其中 主要消耗渠道为压榨。过去 5 年来,压榨用量的花生基本占到消费量的 50%-60%。食用花生占 比约在 35%左右,种子用量取决于播种面积的变动情况,近几年种子用量基本维持在 10%左右, 出口占比 1%左右,从需求量角度看,需求影响比重排位为压榨>食用>种用>出口。 3.2 油用消费:油料基本持平,低价吸引补库 花生油:下游压榨最终的去向是主要是花生油消费。长期逐渐趋稳,短期经济下行拖累消 费,替代油脂边际效应不明显。整体看,2023 年下半年,整体油厂收购进度缓慢,同比去年30%,主要是油厂压榨利润亏损严重,上半年整体亏损-200~-400 元/吨,市场收购积极性不高;而 2024 年上八年,原料价格出现明显下滑,较年前的 9500-10000 元/吨下降至节后的 8500- 9000 元/吨水平,虽然利润仍旧不佳,但油厂收购力度加强,截止到 6 月底,整体油厂收购量 约 98 万吨,跟去年同期 99 万吨接近持平,展望 2024 年下半年,种植面积增加,结转库存偏 高,价格仍旧面临很大压力,但是油厂来讲,具备比较低的“买入价值”,预计低价会增加油 厂的收购积极性。 3.3 食用消费:消费降级明显,拖累价格 花生食用消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国市场规格米食品米消费和深加工消费,一部 分是南方油料米市场需求到货量,整体看消费降级明显,油用食品米到货明显偏少。根据花生 精英网数据,截至到 2023/24 产季 5 月底,主流内贸市场到货量 23.3 万吨,同比 2022/23 产季 同期到货量 57 万吨,增加 1 万吨。截至到 2023/24 产季 5 月底,国内市场商品米市场到货量 24 万吨,同比上个产季同期减少 2 万吨,下滑 6.6%。 3.4 种用花生:种植收益相对明显,种用增幅提升 2023/24 年度,花生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花生种植收益先对明显,但是当年小麦和玉米 价格高位运行,整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生的种植面积增加幅度,2024/25 年度,花生种植 收益明显增加,玉米大豆改种花生现象明显,根据走访调研情况,花生种子销售比去年同期增 加 30%左右,最后的实际种植面积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中间有因干旱引发的推迟种植而 改种玉米的现象。 3.5 出口花生:价格优势,出口增加 中国 2023/24 产季花生出口相对偏多,仍旧主要以花生米出口为主,占比 90%以上。按照 产季划分,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9 月共计出口花生米约 37.8 万吨,同比上个产季同期 28 万 吨,增加 35%。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国内丰产,价格相对偏低,出口利润较好,二是国内 人民币不断贬值,利于商品出口。 四、几个动态的变化 4.1 供需动态变化 根据价格周期对产能周期的传导,2024 年下半年面临新季供应增加,结转库存偏高的压力, 而需求端并未有新的增量,更多的是寄予两个方面,一个是油厂低价建立“周期库存”,二是 价格偏低,进一步利于出口,只有通过价格的不断兑现,才能吸引下游吸筹的积极性。毕竟经 过新季花生价格的下跌后,后年的种植面积有望再度减少,市场非常适合进行“价值投资”。 4.2 各方心态变化 花生产业链相对较短,上游相对分散,中游差异明显,下游相对集中,价格影响各方心态, 同样各方心态的变化也将影响着库存的转移,进而影响价格的运行。 (1)农户心态:卖跌不卖涨,2023/24 年度刚刚经历了前高后低,惜售赔钱的经历,预计 新季花生上市,售卖积极性将提升,对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制,但是市场仍旧存在心理价格,考 虑到成本和收益比,预计价格在 4 元/斤以上售卖积极性尚可,如果低于这个这个价格,仍将进 入惜售缓解。 (2)贸易商心态:谨慎再谨慎,2023/24 年度贸易商囤货积极性明显下降,2022/23 年囤 货后期基本保本,今年规格米囤货时间推迟到 3-4 月,成本基本上维持在 4.8-5 元/斤,5-6 月 价格从新回到 4.6 元/斤以下,整体亏钱惜售,走访情况看到,今年贸易商都看空新季花生价 格,价格不足够吸引,讲不会入市囤货,关键看价格。 (3)油厂心态:2022/23 产季 2023/24 产季,油厂压榨利润亏损,整体收购积极性不高, 2022/23 产季是前高后低,2023/24 产季是前低后高,更多的是取决于价格,经过两年的低收购 量,如果今年出现足够低的价格,油厂从周期和未来价值角度,不排除积极建库。 五、2024 年下半年行情展望 回顾 2024 年 1-2 季度,价格虽然走出了先扬后抑的走势,但是整体目前价格震荡重心出现 了明显的下移,2024 年下半年,仍旧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新季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旧作结转 库存偏高,下游消费不给力,整体仍将继续对价格形成压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干旱带来的 部分推迟种植和对单产的影响待估,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中下游库存偏低,7-8 月存在补库需 求,上游贸易商受成本支撑,惜售心理偏强,不排除价格出现反弹,重新回到 9000 以上,但是不足以影响下半年继续寻求价格低点的预期,春节前后价格有望跌至 8000-8500 元/吨区间,只 有价格给出足够的预期,方能改变未来的供需结构,明年面积减少,价低存在建库价值,才能 开启新一轮的价格周期。 【2024年鸡蛋半年报】产能增加趋势逐渐见顶,季节性走强后仍将回归 【2024年钢材半年报】供需矛盾有限,下半年钢价或呈“N”字形态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摘要: 回顾 2024 年 1-2 季度,价格虽然走出了先扬后抑的走势,但 是整体目前价格震荡重心出现了明显的下移。 2024 年下半年,仍旧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新季花生种植面 积增加,旧作结转库存偏高,下游消费不给力,整体仍将继续对 价格形成压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干旱带来的部分推迟种植和 对单产的影响待估,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中下游库存偏低,7-8 月 存在补库需求,上游贸易商受成本支撑,惜售心理偏强,不排除 价格出现反弹,重新回到 9000 以上。 展望 2024 年下半年,价格重心继续下移,春节前后价格有望 跌至 8000-8500 元/吨区间,只有价格给出足够的预期,方能改变 未来的供需结构,明年面积减少,低价存在建库价值,才能开启 新一轮的价格周期。 一、行情回顾 1.1 花生期货:先扬后抑,下行难改 2024 年上半年,整体花生期货先扬后抑,维持在 8500-9500 区间震荡,相对于去年同期震 荡区间 9500-11000 震荡区间明显下移。第一阶段:春节前后出现阶段性低点,节前供应先对充 足,贸易商囤货积极性不高,下游油厂收购量减少,下游食品米消费锐减,整体供大于求,价 格在 2 月份逼近低点 8500 元/吨附近,节后下游补库,油厂低价拿货,贸易商开始低价囤货, 整体需求回升,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期货上涨至 9500 元/吨。第二阶段:进入 4 月份,上游农 户库存偏高,上货量明显增加,市场缺少实质性需求,下游走货偏差,贸易商高位囤货风险加 大,整体市场价格震荡回落,进入 5 月,温度进一步升高,需求进一步减弱,整体价格跌破 9000 元/吨,再度跌至 8500 元/吨低位。 1.2 花生现货:供应恢复年份,价格下行周期 从历史价格看,花生油料米价格大概率运行空间在 2.5-6.5 元/斤。整体价格运行周期为四 个,2009.1-2014.3 年(5 年)、2014.4-2018.8 年(5 年)、2018.9-2022.2 年(4.5 年),周期长度 为 4-5 年。结合目前价格运行情况,本轮周期从 2022.5 开始至今,更多的是因为花生种植收益 增加引发种植面积增加,进而导致价格下行周期,2024 年度上半年,花生增长,结转库存偏高, 下游需求降级,整体价格从收获季的 5 元/斤高位回落至春节前后的 4.3 元/斤,经过节后补库, 价格再度上涨至 5.2 元/斤,本轮现货已经再度跌破 4.3 元/斤低位。但是通货购销接近尾声,市 场更多的关注规格米价格,按照价格预期,预计通货米价格阶段性顶部在 4.5-4.6 元/斤。下半 年,适逢新季花生上市,通货价格有望跌破 4 元/斤,寻求 3.5 元/斤支撑。 二、花生供应端情况分析 2.1 供需弹性分析 花生市场化程度较高,供给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内外价差偏大年份,进口量相对明显, 但价格影响核心仍旧以国内供需驱动为主。花生产业链相对偏短,上游种植,中游贸易,下游 深加工,呈现正“金字塔”分布。上游种植规模化程度不高,小农种植为主,受核心种植收益 波动影响,跟风较为明显,供给弹性相对偏大;中游贸易商以中小筛选厂和贸易商为主,缺少 龙头企业,受库存和资金限制,更多的是社会库存方面的体现;而下游深加工头部效应较为明 显,特别是榨油为主的油厂刚需明显,整体需求有明显的季节性,很大程度上供给弹性大于需 求弹性。盘面标的更多的是偏向于油料米,需求弹性要看下游压榨油厂,而花生油由于其高端 油品的溢价能力,使得在花生有压榨利润贡献度在 70%-80%,被其他油脂消费替代作用影响相 对偏弱(后章会做一个对比),更多需要关注下游花生油的消费,而花生油消费除了季节性规 律性明显,需求弹性相对小,进一步讲就是,下游需求阶段性相对平稳,更多的是通过整体社 会库存(油厂库存)来调节对花生价格的影响,我们应该抽丝剥茧找到的花生价格影响的核心 因素,进而传导到价格,再进一步去推导产能周期。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更多的是提前或者是推迟,例如,2020 年疫情带来的爆发式家庭的集中采购,使得油厂实现了很好的去库存,更 多的是库存的转移,而不是消化,进而引发了 2021 年产量恢复后,消费的缺失带来的供大于 求局面。 2.2 中国花生供应:2024 年新季花生面积继续增加,单产受到一定影响 种植面积:当季价格影响下季花生种植面积,某种意义上,价格影响面积增减,反过来, 面积增减也促使价格的波动,经过 2022/23 年价格高位运行周期(9000-11500 元/吨),种植面 积由减转增,面积增幅 12.9%,整体价格重心也开始下移(8500-10000 元/吨),但是相对于其 他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为收益而言,仍旧具有明显优势,2024 年新季花生种植面积继续 增加,预计增幅在 13.5%,核心主产区面积为 4653.83 万亩,逼近面积较大年份的 2021/2022 年 度的 5215.3 万亩水平。 单产预估:2024 年上半年 4-6 月,花生主产区经历了与 2022 年类似的“北涝南旱”的天 气,东北风调雨顺,降水偏多,而华北地区降水偏少,部分核心主产区因灌溉问题,出现推迟 种植和改种现象,按照 2022 年情况,两大网站给出的单产水平计算,因干旱引发单产降低 5% 左右,按照今年天气情况,保守估计单产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单产水平降低 5%的计算, 2024/25 年度花生单产预估为 387 斤/亩,2023/24 产季花生单产为 409 斤/亩,这里绝对数据我 们给的是预计数据,后续情况需要看 7-9 月份天气和积温。 展望 2024/25 种植年度,按照目前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走访调研情况,预计新季花生种 植面积仍旧维持 10-15%的增幅,其中大花生种植增加预期更加明显,白沙花生产区同样增加, 但是更多的是副产区增加明显。如果按照单产水平减少 5%和持平计算,无论如何今年产量都 会高于去年产量,品质问题主要看收获季天气情况。 基于当前 GDP 贡献增量的核心仍在消费端,下半年促销费政策有望持续加码。且去年下半年整体基数偏低,CPI 和 PPI 有望持续回暖带动消费品价格上行。同时,二三季度是专项债发行 高峰,叠加上半年万亿增发国债资金逐步落地,或在“金九银十”传统施工旺季形成一定实物工作 量。此外,大规模设备更新换代推进,有助于推动企业扩大有效投资,也将给经济带来一定增量支撑。 宏观调控方面,相较于货币政策,在需求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更加有力。尽管年初定调 2024 年财政赤字规模 4.06 万亿,较 2023 年仅高出 0.18 万亿,但实际财政赤字规 模将远超这一数值。一方面,2023 年年底计划增发万亿国债,实物工作量将在 2024 年形成,落 地实施或集中在下半年。另一方面,今年发行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时间换空间,也有助于扩 大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形成支撑。此外,特殊再融资债券或达 1.4 万亿,部分资金或将用于偿还 城投公司银行贷款、信用债券及非标融资和工程款,具体落地情况仍待观察。 货币政策来看,今年上半年虽仅有一次降准和一次降息,但规模较大。其中,2024 年 2 月 5 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 1 万亿元,相 当于 2023 年两次规模。2024 年 2 月 1 年期 LPR 维持在 3.45%不变,五年期 LPR 下调 25 个基点, 从 4.20%下调至 3.95%。创历史单次最大降幅。此外,当前货币政策虽受到银行净息差以及汇率稳定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随着全球宽松的大趋势以及美联储降息的临近,预计下半年政策 调控空间更大。 2.3 结转库存:价格下行,库存偏高 2023/24 年度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整体期初库存约 742.77 万吨,较去年同期高 596.47 万吨高 24.7%,按照 2024 年新季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情况,预计新季期初库存约 900 万吨,去年期初高 21%;花生基本接近尾声,根据走访调研情况,今年库外货持续到 6 月底,较去年多 1-1.5 个月,冷库货预计结转库存为 37 万吨,比去年同期的 21 万吨高 76%,整体库存压力偏大。 2.4 进口方面:原料进口量-30%,整体进口减少 2024 年上半年是进口花生米,花生果和花生油集中到港时间,今年两个原因,一是国内丰产,需求偏差,价格不断下行,内外价差倒挂;二是主要出口国苏丹内乱,出口下滑明显。进口量方面,2024 年 1-5 月份花生米进口 29.44 万吨,同比去年 48.82 万吨减少 40%,2024 年 1-5 月苏丹进口米 6.36 万吨,同比去年 32.70 万吨减少 81%。 花生果进口:2024 年 1-5 月份花生果进口 4.75 万吨,同比去年同期 4.11 万吨增加 15%,但是折合花生米约 3.32 万吨,影响相对偏少。 花生油进口:2024 年 1-5 月份花生油进口 11.22 万吨,同比去年同期 13.21 万吨减少 15%, 折合花生米约 24.93 万吨。 整体看,把花生米,花生果和花生油全部按比例折算成花生米计算,2024 年 1-5 月共计 进口花生米约 57.69 万吨,同比去年同期 81.05 万吨减少 29%。成为最近五年进口量少的年份。 三、需求端情况分析 3.1 花生下游消费分类影响 中国花生消费结构按照下游消费行业区分主要是由压榨、食用、种子等三部分组成。其中 主要消耗渠道为压榨。过去 5 年来,压榨用量的花生基本占到消费量的 50%-60%。食用花生占 比约在 35%左右,种子用量取决于播种面积的变动情况,近几年种子用量基本维持在 10%左右, 出口占比 1%左右,从需求量角度看,需求影响比重排位为压榨>食用>种用>出口。 3.2 油用消费:油料基本持平,低价吸引补库 花生油:下游压榨最终的去向是主要是花生油消费。长期逐渐趋稳,短期经济下行拖累消 费,替代油脂边际效应不明显。整体看,2023 年下半年,整体油厂收购进度缓慢,同比去年30%,主要是油厂压榨利润亏损严重,上半年整体亏损-200~-400 元/吨,市场收购积极性不高;而 2024 年上八年,原料价格出现明显下滑,较年前的 9500-10000 元/吨下降至节后的 8500- 9000 元/吨水平,虽然利润仍旧不佳,但油厂收购力度加强,截止到 6 月底,整体油厂收购量 约 98 万吨,跟去年同期 99 万吨接近持平,展望 2024 年下半年,种植面积增加,结转库存偏 高,价格仍旧面临很大压力,但是油厂来讲,具备比较低的“买入价值”,预计低价会增加油 厂的收购积极性。 3.3 食用消费:消费降级明显,拖累价格 花生食用消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国市场规格米食品米消费和深加工消费,一部 分是南方油料米市场需求到货量,整体看消费降级明显,油用食品米到货明显偏少。根据花生 精英网数据,截至到 2023/24 产季 5 月底,主流内贸市场到货量 23.3 万吨,同比 2022/23 产季 同期到货量 57 万吨,增加 1 万吨。截至到 2023/24 产季 5 月底,国内市场商品米市场到货量 24 万吨,同比上个产季同期减少 2 万吨,下滑 6.6%。 3.4 种用花生:种植收益相对明显,种用增幅提升 2023/24 年度,花生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花生种植收益先对明显,但是当年小麦和玉米 价格高位运行,整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生的种植面积增加幅度,2024/25 年度,花生种植 收益明显增加,玉米大豆改种花生现象明显,根据走访调研情况,花生种子销售比去年同期增 加 30%左右,最后的实际种植面积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中间有因干旱引发的推迟种植而 改种玉米的现象。 3.5 出口花生:价格优势,出口增加 中国 2023/24 产季花生出口相对偏多,仍旧主要以花生米出口为主,占比 90%以上。按照 产季划分,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9 月共计出口花生米约 37.8 万吨,同比上个产季同期 28 万 吨,增加 35%。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国内丰产,价格相对偏低,出口利润较好,二是国内 人民币不断贬值,利于商品出口。 四、几个动态的变化 4.1 供需动态变化 根据价格周期对产能周期的传导,2024 年下半年面临新季供应增加,结转库存偏高的压力, 而需求端并未有新的增量,更多的是寄予两个方面,一个是油厂低价建立“周期库存”,二是 价格偏低,进一步利于出口,只有通过价格的不断兑现,才能吸引下游吸筹的积极性。毕竟经 过新季花生价格的下跌后,后年的种植面积有望再度减少,市场非常适合进行“价值投资”。 4.2 各方心态变化 花生产业链相对较短,上游相对分散,中游差异明显,下游相对集中,价格影响各方心态, 同样各方心态的变化也将影响着库存的转移,进而影响价格的运行。 (1)农户心态:卖跌不卖涨,2023/24 年度刚刚经历了前高后低,惜售赔钱的经历,预计 新季花生上市,售卖积极性将提升,对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制,但是市场仍旧存在心理价格,考 虑到成本和收益比,预计价格在 4 元/斤以上售卖积极性尚可,如果低于这个这个价格,仍将进 入惜售缓解。 (2)贸易商心态:谨慎再谨慎,2023/24 年度贸易商囤货积极性明显下降,2022/23 年囤 货后期基本保本,今年规格米囤货时间推迟到 3-4 月,成本基本上维持在 4.8-5 元/斤,5-6 月 价格从新回到 4.6 元/斤以下,整体亏钱惜售,走访情况看到,今年贸易商都看空新季花生价 格,价格不足够吸引,讲不会入市囤货,关键看价格。 (3)油厂心态:2022/23 产季 2023/24 产季,油厂压榨利润亏损,整体收购积极性不高, 2022/23 产季是前高后低,2023/24 产季是前低后高,更多的是取决于价格,经过两年的低收购 量,如果今年出现足够低的价格,油厂从周期和未来价值角度,不排除积极建库。 五、2024 年下半年行情展望 回顾 2024 年 1-2 季度,价格虽然走出了先扬后抑的走势,但是整体目前价格震荡重心出现 了明显的下移,2024 年下半年,仍旧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新季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旧作结转 库存偏高,下游消费不给力,整体仍将继续对价格形成压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干旱带来的 部分推迟种植和对单产的影响待估,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中下游库存偏低,7-8 月存在补库需 求,上游贸易商受成本支撑,惜售心理偏强,不排除价格出现反弹,重新回到 9000 以上,但是不足以影响下半年继续寻求价格低点的预期,春节前后价格有望跌至 8000-8500 元/吨区间,只 有价格给出足够的预期,方能改变未来的供需结构,明年面积减少,价低存在建库价值,才能 开启新一轮的价格周期。 【2024年鸡蛋半年报】产能增加趋势逐渐见顶,季节性走强后仍将回归 【2024年钢材半年报】供需矛盾有限,下半年钢价或呈“N”字形态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