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七—— Robotaxi风起,产业正循环时代加速到来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七—— Robotaxi风起,产业正循环时代加速到来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4-07-1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七—— Robotaxi风起,产业正循环时代加速到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 投资要点 Robotaxi行业加速变化,政策+技术+企业运营多重发力,规模化拐点即将到来。 Robotaxi发展起源于美国谷歌旗下Waymo,2017年起百度开始在国内研发试运营,2020年起在全国多个城市初步量产落地,如祺出行、小马智行等OEM/第三方技术厂商纷纷入局。1)政策端,2020年起数字智能化交通以及车路云建设加速,地方政策主导推动本地智能汽车试点落地,支持力度加大;2)技术端:智驾芯片以及系列传感器随产业化迅速降本,软件维度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助力算法灵活处理多种长尾场景,改善体验;3)企业运营端,多玩家参与,快速完善服务标准和运营体系以及相关资产增值衍生业务。 综合政策/技术/运营多维度,我们判断,2026年有望成为Robotaxi规模化量产元年。 综合购买成本+使用成本+维保费用等成本项,考虑Robotaxi无人化运营机制对于载客效率的提升,同时单公里出行费用由2.5元下降至1元,我们预计Robotaxi年均利润依然有望超越出租/网约车模式,相应对于企业盈利和用户出行成本均能带来正向改善。结合成本下降对于企业运营积极性和用户使用意愿度的刺激,我们判断Robotaxi有望率先替代B端市场,2026/2030年国内Robotaxi市场保有量分别有望达到10/300万辆,年新增销量分别6/150万辆,占共享出行市场比例由0.2%提升至75%。更进一步,更加注重成本和性价比的中低端私人出行市场也有望替代,根据我们测算,C2C模式下,中长期稳态预期:单台Robotaxi保有将替代3台左右私家车市场保有量。 Robotaxi运营模式中长期聚焦“流量为王”的聚合型平台以及“技术为本”的自运营模式: 特斯拉作为全球Robotaxi技术引领者,凭借全自研智驾软硬件解决方案和成熟云端配置,有望构建技术+流量和盈利的正循环。我们测算,参考Uber,中性预期下北美市场特斯拉B端Robotaxi业务年化净利润中枢有望接近1000亿美元,对应细分业务市值空间接近2万亿美元。国内关注百度(萝卜快跑)/如祺出行等企业Robotaxi业务的向上突破。 投资建议:汽车AI智能化转型大势所趋,Robotaxi有望成为商业化落地的优选方向。 全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产业趋势明确。下游OEM玩家+中游Tier供应商均加大对汽车智能化投入,大势所趋。芯片以及传感器等核心硬件+大模型等主导软件算法发展日趋成熟,对于长尾场景覆盖度更为完善,终端产品体验优化改善。 共享经济时代,共享出行市场加速扩容,原有B端网约车市场以及中低端成本主导型的私人出行市场均有望被Robotaxi所取代,降本提效为核心驱动。行业变革以技术进步为本,流量聚合为王,特斯拉等OEM自营玩家以及第三方专业运营平台均有望受益,并带动相关供应链爆发向上。 看好智驾头部车企以及智能化增量零部件:1)华为系玩家【长安汽车+赛力斯+江淮汽车】,关注【北汽蓝谷】;2)头部新势力【小鹏汽车+理想汽车】;3)加速转型【吉利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集团】;4)智能化核心增量零部件:域控制器(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等)+线控底盘(伯特利+耐世特+拓普集团等);5)特斯拉产业链核心标的(新泉股份+拓普集团等)。 风险提示: 智能驾驶相关技术迭代/产业政策出台低于预期。若智能驾驶相关技术迭代节奏低于预期,可能会对消费者对智驾的认知和接受度产生影响,政策出台节奏低于预期也可能影响节奏。 华为/小鹏等头部车企新车销量低于预期。头部车企智驾新车销量表现低于预期,可能拖累智驾渗透率提升,对板块产生负面影响。 最新代表报告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六—— 2024Q2车企智驾路测体验比较》2024-06-27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五—— 智驾算法步入深水区,头部玩家有望持续领跑》2024-6-2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四—— FSD入华或加速车企淘汰赛进程》2024-5-13 东吴汽车团队介绍 团队荣誉 第二十一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第二; 第二十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第二; 第十九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第三; 第十七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汽车及零部件板块第一; 第十五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汽车及零部件板块第二; 第五届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分析师汽车行业第二; 第四届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分析师汽车行业第二; 第三届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分析师汽车行业第三; Wind第十一届金牌分析师汽车板块第一; Wind第十届金牌分析师汽车板块第一; Wind第九届金牌分析师汽车板块第二; 上海证券报最佳分析师汽车板块第一。 黄细里 团队负责人 华中科技大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负责投资策略+乘用车/客车,曾任职长江证券汽车分析师等,10年汽车行业研究工作经验 工作邮箱:huangxl@dwzq.com.cn 杨惠冰 团队成员 浙江大学本硕,理工类复合背景; 聚焦智能化乘用车,3年汽车行业研究工作经验 工作邮箱:yanghb@dwzq.com.cn 刘力宇 团队成员 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硕士; 聚焦单一品类零部件方向,4年汽车行业研究经验 工作邮箱:liuly@dwzq.com.cn 孟璐 团队成员 同济大学金融本硕; 聚焦全球化乘用车+两轮车,2年汽车行业研究经验 工作邮箱:mengl@dwzq.com.cn 孙仁昊 团队成员 同济大学本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硕士 聚焦智能化零部件+客车,1年汽车行业研究经验 工作邮箱:sunrh@dwzq.com.cn 赖思旭 团队成员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士,香港大学金融硕士 聚焦重卡,2024年加入东吴证券 工作邮箱:laisx@dwzq.com.cn 公众号|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请扫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由东吴证券研究所汽车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汽车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