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北交所医药生物产业观察:手术机器人广阔,关注儿童医疗--开源北交所2024.06.28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开源】北交所医药生物产业观察:手术机器人广阔,关注儿童医疗--开源北交所2024.06.28》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北交所医药生物产业观察: 手术机器人广阔,关注儿童医疗 ·导读· 主题: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300 亿,和华瑞博、维卓致远为代表 北证药品标的 2、4 月涨幅 9.70%、2.22%,2023 年营收+4.33%净利润+5.53% 11 家医药生物企业北交所上市排队 文末研究合集 | 我们专注新三板、北交所研究10年 主题: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300 亿,和华瑞博、维卓致远为代表 手术机器人按照产品类别可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口腔手术机器人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产品。2023年12月首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落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标志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实现国产化。2017-2021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由44.4亿美元增长至109.1亿美元,CAGR 25.2%,2025年有望达285.1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619.0亿美元。2021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1亿元,未来五年或以42.6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00 亿元,2032 年有望达1829亿元。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商业模式主要为通过手术机器人设备在医院端的装机来带动手术耗材和服务的销售。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以及医保政策和行业发展支持等政策的大力支持,整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维卓致远为手术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致力于打造智能导航手术机器人为核心数智手术平台。和华瑞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以骨科手术机器人为核心产品,为医疗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涵盖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设备与耗材、手术技术服务管理系统三个方面。 北证药品标的2、4月涨幅9.70%、2.22%,2023年营收+4.33%净利润+5.53% 2024M1-5医疗保健行业跌幅13.13%,相对沪深300跑输17.47个百分点;M6跌幅相对较小0.72%,医疗保健指数,相对沪深300跑赢0.28个百分点。细分板块来看,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Ⅲ指数2024M1-M5跌幅最高,制药指数则跌幅最小。6月的情况来看,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Ⅲ指数上涨幅度最大,达4.49%。北交所21家医药生物相关企业,总市值446.50亿元,6家为北证50成分股,权重合计占比达到22.04%。估值方面,Wind医疗保健指数自2023年初以来相对比较平稳,PE TTM在40X上下。2024M6,北证药品PE TTM为30X上下,医疗设备PE TTM 22X。结构上,北证医药生物标的PE TTM分布最集中的区间是10-20X,占比33%,其次是50X以上、30-50X与亏损企业。2023-2024Q1北证药品标的业绩增长,增速优于北证整体业绩增速,医疗设备出现下滑。 11家医药生物企业北交所上市排队 政策面上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等。北证相关企业动态上,欧康医药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生物谷、辰光医疗、大唐药业、锦好医疗先后回复北交所关于其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辰光医疗、博讯生物、峆一药业获发明专利证书。北交所申报企业中共11家医药生物相关企业,其中营收规模最大的为天康制药,2023年营收10.62亿元,同比+7.15%SG披露形式、内容及公司内部ESG治理架构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分析师: 诸海滨:S0790522080007 报告日期:2024年6月26日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公司规模较小风险 1、专题:手术机器人,2026 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 依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分类,手术机器人属于医疗机器人中的一种,拥有操作精度高和运行稳定的优点,可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手术,为患者带来了优秀的临床效果。 手术机器人按照产品类别可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口腔手术机器人等。 世界上首台被应用于临床手术的机器人为美国Unimation 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PUMA560,其于1985 年成功辅助医生进行了神经外科脑部活检手术中探针的导向定位。1992 年,世界上首台为临床手术设计的手术机器人ROCODOC 完成了其首台临床髋关节置换手术。 2000 年,美国Intuitive Surgical 公司研制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取得FDA 认证,截至目前共推出了四代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产品。截至2021 年年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全球累计装机量超6,500 台,累计实施超一千万例手术。 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2001年的起步阶段,1997 年,中国海军总医院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研发了中国第一台手术机器人“CRAS”;2002-2010年的探索阶段,2006 年第一次引进达芬奇机器人,2010 年,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导航机器人”诞生;2010年以后进入创新阶段,2014 年,天津大学和中南大学联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妙手 S”微创手术机器人;2016 年,香港理工大学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台内置马达手术机器人“NSRS”。 目前,手术机器人拓展应用已覆盖更多术式,未来医生可以借助5G、互联网、MR 智能眼镜等为患者实施远程手术。 2023年6月,直观复星“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属第四代达芬奇手术系统,可应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腔镜手术)获国家药监局国产医疗器械注册批准,2023年12月首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落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将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标志着全球领先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实现国产化,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入商业化时代。直观复星位于上海的直观复星医疗机器人制造研发中心正在加速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继美国硅谷后全球第二个研发与制造基地,助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进程。 市场规模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自2017年至2021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由44.4亿美元增长至109.1亿美元,该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2%。预计202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285.1亿美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1%。203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619.0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8%。 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预计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2021 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1 亿人民币,预计2021-2026年将以42.6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6 年市场规模达到约300 亿人民币,于2032 年达到约1,829 亿人民币。 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商业模式主要为通过手术机器人设备在医院端的装机来带动手术耗材和服务的销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销售额计,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6 年的0.27 亿元增长到2020 年的2.96 亿元,预计到2025 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4.24 亿元,2020-2025 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3%。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整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高速增长的手术机器人领域吸引了诸多公司加入,例如美敦力(Medtronic)、史赛克(Stryker)等公司的获批产品,皆属于进口器械。此外,随着手术机器人行业的不断发展扩张,国内也有不少企业逐步加入其中,包括直观复星、微创机器人(2252.HK)、思哲睿(A22625.SH)、天智航(688277.SH)、威高骨科(688161.SH)、精锋医疗(H01790.HK)、键嘉医疗(A23051.SH)、和华瑞博(873940.NQ)、维卓致远等。 政策方面。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各类手术机器人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手术机器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各省市针对手术机器人陆续出台若干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商业医疗保险政策,为各类患者接受机器人辅助手术提供支持。该类保险政策不断出台,医保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政策的陆续执行有望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为更多患者主动选择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创造条件。未来随着手术机器人普及程度增加,基本医疗保险也会随之跟进,更多患者将会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险服务。 END 更多精彩内容 北证50:三元基因 | 森萱医药 | 连城数控 | 天力复合 | 利通科技 | 创远信科 | 民士达 | 鼎智科技 | 安达科技 | 康普化学 | 曙光数创 | 华岭股份 | 海能技术 | 硅烷科技 | 恒进感应 | 奥迪威 | 邦德股份 | 骏创科技 | 凯德石英 | 吉冈精密 | 禾昌聚合 | 吉林碳谷 | 同力股份 | 德源药业 | 颖泰生物 | 富士达 | 艾融软件 | 球冠电缆 优质个股: 万达轴承 | 科强股份 | 美登科技 | 雅达股份 | 美邦科技 | 并行科技 | 建邦科技 | 佳先股份 | 泓禧科技 | 视声智能 | 万通液压 | 派诺科技 | 铁大科技 | 星昊医药 | 开特股份 | 秋乐种业 | 无锡晶海 | 克莱特 | 富恒新材 | 广脉科技 | 华密新材 | 易实精密 | 华洋赛车 | 武汉蓝电 | 科润智控 | 天铭科技 | 方大新材 | 基康仪器 | 三祥科技 | 方盛股份 | 科达自控 | 宁新新材 | 路斯股份 | 中科美菱 | 朱老六 | 新芝生物 | 威贸电子 | 天润科技 | 欧福蛋业 | 一致魔芋 | 佳先股份 | 迅安科技 | 欧普泰 | 太湖雪 | 瑞奇智造 | 骑士乳业 | 青矩技术 | 天罡股份 | 天马新材 | 晟楠科技 | 柏星龙 | 康比特 | 同惠电子 专题策略: 高股息 | 西部大开发 | 以旧换新 | 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 | 沐光而行 | 高质量扩容 | 改革 | 赛道 | 盘点 | 稀缺性 | 投什么 | 成长之花 | 经验借鉴 | 向阳而生 | 指数 |回购 |上市路径 产业链:乘用车 | 食品 | 机器人 | 消费电子 | 卫星互联网 | AIGC | 半导体 | 新能源车 | 改性塑料 新三板:瑞红苏州 | 四维传媒 | 阳光精机 | 原子高科 | 华电光大 | 东风机电 | 本源环境| 鹏盾能源 | 阳光精机 | 蓝耘科技 | 圣兆药物 持续跟踪系列:定期更新 点击图片跳转: 北交所观察 热点回顾、事件前瞻,汇总市场、上市、审核表现,每周日更新 科技新产业跟踪 北交所科新总量、行业、动态、公告,每周更新 晨听北交所 新闻、公告、市场特点,每日更新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所获荣誉 2023年新财富最佳北交所公司研究团队第一 2016-2022年水晶球奖北交所最佳分析师公募榜/总榜 双第一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北交所医药生物产业观察: 手术机器人广阔,关注儿童医疗 ·导读· 主题: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300 亿,和华瑞博、维卓致远为代表 北证药品标的 2、4 月涨幅 9.70%、2.22%,2023 年营收+4.33%净利润+5.53% 11 家医药生物企业北交所上市排队 文末研究合集 | 我们专注新三板、北交所研究10年 主题: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300 亿,和华瑞博、维卓致远为代表 手术机器人按照产品类别可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口腔手术机器人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产品。2023年12月首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落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标志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实现国产化。2017-2021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由44.4亿美元增长至109.1亿美元,CAGR 25.2%,2025年有望达285.1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619.0亿美元。2021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1亿元,未来五年或以42.6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00 亿元,2032 年有望达1829亿元。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商业模式主要为通过手术机器人设备在医院端的装机来带动手术耗材和服务的销售。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以及医保政策和行业发展支持等政策的大力支持,整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维卓致远为手术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致力于打造智能导航手术机器人为核心数智手术平台。和华瑞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以骨科手术机器人为核心产品,为医疗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涵盖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设备与耗材、手术技术服务管理系统三个方面。 北证药品标的2、4月涨幅9.70%、2.22%,2023年营收+4.33%净利润+5.53% 2024M1-5医疗保健行业跌幅13.13%,相对沪深300跑输17.47个百分点;M6跌幅相对较小0.72%,医疗保健指数,相对沪深300跑赢0.28个百分点。细分板块来看,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Ⅲ指数2024M1-M5跌幅最高,制药指数则跌幅最小。6月的情况来看,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Ⅲ指数上涨幅度最大,达4.49%。北交所21家医药生物相关企业,总市值446.50亿元,6家为北证50成分股,权重合计占比达到22.04%。估值方面,Wind医疗保健指数自2023年初以来相对比较平稳,PE TTM在40X上下。2024M6,北证药品PE TTM为30X上下,医疗设备PE TTM 22X。结构上,北证医药生物标的PE TTM分布最集中的区间是10-20X,占比33%,其次是50X以上、30-50X与亏损企业。2023-2024Q1北证药品标的业绩增长,增速优于北证整体业绩增速,医疗设备出现下滑。 11家医药生物企业北交所上市排队 政策面上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等。北证相关企业动态上,欧康医药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生物谷、辰光医疗、大唐药业、锦好医疗先后回复北交所关于其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辰光医疗、博讯生物、峆一药业获发明专利证书。北交所申报企业中共11家医药生物相关企业,其中营收规模最大的为天康制药,2023年营收10.62亿元,同比+7.15%SG披露形式、内容及公司内部ESG治理架构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分析师: 诸海滨:S0790522080007 报告日期:2024年6月26日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公司规模较小风险 1、专题:手术机器人,2026 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 依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分类,手术机器人属于医疗机器人中的一种,拥有操作精度高和运行稳定的优点,可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手术,为患者带来了优秀的临床效果。 手术机器人按照产品类别可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口腔手术机器人等。 世界上首台被应用于临床手术的机器人为美国Unimation 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PUMA560,其于1985 年成功辅助医生进行了神经外科脑部活检手术中探针的导向定位。1992 年,世界上首台为临床手术设计的手术机器人ROCODOC 完成了其首台临床髋关节置换手术。 2000 年,美国Intuitive Surgical 公司研制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取得FDA 认证,截至目前共推出了四代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产品。截至2021 年年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全球累计装机量超6,500 台,累计实施超一千万例手术。 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2001年的起步阶段,1997 年,中国海军总医院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研发了中国第一台手术机器人“CRAS”;2002-2010年的探索阶段,2006 年第一次引进达芬奇机器人,2010 年,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导航机器人”诞生;2010年以后进入创新阶段,2014 年,天津大学和中南大学联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妙手 S”微创手术机器人;2016 年,香港理工大学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台内置马达手术机器人“NSRS”。 目前,手术机器人拓展应用已覆盖更多术式,未来医生可以借助5G、互联网、MR 智能眼镜等为患者实施远程手术。 2023年6月,直观复星“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属第四代达芬奇手术系统,可应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腔镜手术)获国家药监局国产医疗器械注册批准,2023年12月首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落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将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标志着全球领先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实现国产化,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入商业化时代。直观复星位于上海的直观复星医疗机器人制造研发中心正在加速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继美国硅谷后全球第二个研发与制造基地,助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进程。 市场规模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自2017年至2021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由44.4亿美元增长至109.1亿美元,该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2%。预计202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285.1亿美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1%。203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619.0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8%。 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预计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2021 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1 亿人民币,预计2021-2026年将以42.6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6 年市场规模达到约300 亿人民币,于2032 年达到约1,829 亿人民币。 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商业模式主要为通过手术机器人设备在医院端的装机来带动手术耗材和服务的销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销售额计,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6 年的0.27 亿元增长到2020 年的2.96 亿元,预计到2025 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4.24 亿元,2020-2025 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3%。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整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高速增长的手术机器人领域吸引了诸多公司加入,例如美敦力(Medtronic)、史赛克(Stryker)等公司的获批产品,皆属于进口器械。此外,随着手术机器人行业的不断发展扩张,国内也有不少企业逐步加入其中,包括直观复星、微创机器人(2252.HK)、思哲睿(A22625.SH)、天智航(688277.SH)、威高骨科(688161.SH)、精锋医疗(H01790.HK)、键嘉医疗(A23051.SH)、和华瑞博(873940.NQ)、维卓致远等。 政策方面。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各类手术机器人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手术机器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各省市针对手术机器人陆续出台若干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商业医疗保险政策,为各类患者接受机器人辅助手术提供支持。该类保险政策不断出台,医保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政策的陆续执行有望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为更多患者主动选择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创造条件。未来随着手术机器人普及程度增加,基本医疗保险也会随之跟进,更多患者将会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险服务。 END 更多精彩内容 北证50:三元基因 | 森萱医药 | 连城数控 | 天力复合 | 利通科技 | 创远信科 | 民士达 | 鼎智科技 | 安达科技 | 康普化学 | 曙光数创 | 华岭股份 | 海能技术 | 硅烷科技 | 恒进感应 | 奥迪威 | 邦德股份 | 骏创科技 | 凯德石英 | 吉冈精密 | 禾昌聚合 | 吉林碳谷 | 同力股份 | 德源药业 | 颖泰生物 | 富士达 | 艾融软件 | 球冠电缆 优质个股: 万达轴承 | 科强股份 | 美登科技 | 雅达股份 | 美邦科技 | 并行科技 | 建邦科技 | 佳先股份 | 泓禧科技 | 视声智能 | 万通液压 | 派诺科技 | 铁大科技 | 星昊医药 | 开特股份 | 秋乐种业 | 无锡晶海 | 克莱特 | 富恒新材 | 广脉科技 | 华密新材 | 易实精密 | 华洋赛车 | 武汉蓝电 | 科润智控 | 天铭科技 | 方大新材 | 基康仪器 | 三祥科技 | 方盛股份 | 科达自控 | 宁新新材 | 路斯股份 | 中科美菱 | 朱老六 | 新芝生物 | 威贸电子 | 天润科技 | 欧福蛋业 | 一致魔芋 | 佳先股份 | 迅安科技 | 欧普泰 | 太湖雪 | 瑞奇智造 | 骑士乳业 | 青矩技术 | 天罡股份 | 天马新材 | 晟楠科技 | 柏星龙 | 康比特 | 同惠电子 专题策略: 高股息 | 西部大开发 | 以旧换新 | 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 | 沐光而行 | 高质量扩容 | 改革 | 赛道 | 盘点 | 稀缺性 | 投什么 | 成长之花 | 经验借鉴 | 向阳而生 | 指数 |回购 |上市路径 产业链:乘用车 | 食品 | 机器人 | 消费电子 | 卫星互联网 | AIGC | 半导体 | 新能源车 | 改性塑料 新三板:瑞红苏州 | 四维传媒 | 阳光精机 | 原子高科 | 华电光大 | 东风机电 | 本源环境| 鹏盾能源 | 阳光精机 | 蓝耘科技 | 圣兆药物 持续跟踪系列:定期更新 点击图片跳转: 北交所观察 热点回顾、事件前瞻,汇总市场、上市、审核表现,每周日更新 科技新产业跟踪 北交所科新总量、行业、动态、公告,每周更新 晨听北交所 新闻、公告、市场特点,每日更新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所获荣誉 2023年新财富最佳北交所公司研究团队第一 2016-2022年水晶球奖北交所最佳分析师公募榜/总榜 双第一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