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金电子】AI眼镜的爆发前夜:Meta Ray-Ban年化销量有望达200万

【国金电子】AI眼镜的爆发前夜:Meta Ray-Ban年化销量有望达200万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金电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子】AI眼镜的爆发前夜:Meta Ray-Ban年化销量有望达200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 投资逻辑 本文尝试解答市场对于AI眼镜的五大疑问: 1.AR眼镜&智能眼镜销量情况与产品痛点? 根据IDC,2023年全球AR眼镜销量为48万台,智能眼镜销量为101万台。经过多年的发展,智能眼镜一直是个百万量级的小众产品;从竞争格局来看,伴随新品迭代,近年来AR、智能眼镜格局变化较大。硬件的痛点主要在于无法兼顾重量、成本、性能,追求极致性能的Hololens销量惨淡。 但2023年、2024年Q1行业增速表现亮眼,2024年Q1全球AR眼镜出货量为10万台、同增56%,智能眼镜出货量为26万台、同增217%。 2.眼镜类产品出现爆款产品了吗? 复盘上一款可穿戴的爆款产品AirPods 2、XR的爆款产品Quest 2,我们认为爆款产品的定义在于产品力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且在产品发布后销量实现数倍增长。 2023年9月Meta和雷朋的第二代产品Meta Ray-Ban横空出世,重量不足50g,起售价299美元,解决了重量、成本的痛点,相较于一代产品,二代产品造型与价格不变,相机品质、音质大幅提升,续航时间、充电速度提升30%+,芯片、存储亦有所升级;同时,该产品于2024年4月推出AI功能,目前仅支持英文对话,仅限美国和加拿大用户使用。 根据IDC,2023年Q4、2024年Q1 Meta Ray-Ban出货量达36、10万台;我们估算2024年Q2 Meta Ray-Ban出货量或达50万台,年化销量达200万台。而且考虑目前AI功能仅限美国和加拿大用户使用,若未来区域、语言推广至全球,对应销量或超600万台。相较于一代产品(30万台),Meta Ray-Ban销量倍增、初具爆款雏形。 3.Meta Ray-Ban的功能是什么? 除了拍摄功能、音乐和通信功能,用户只需说出“Hey Meta”并说出提示词或提出问题,便可激活该眼镜内置的 AI 助手,除了用于查询天气、时间、体育比赛、新闻结果等日常基础信息,用户还能通过“Hey Meta,look and...”指令调用摄像头以实现更多视觉化的操作。 4.未来可以期待的爆款智能眼镜新品? Meta计划于2024年9月25日展示首款智能AR眼镜,苹果预计在2026年后推出AR眼镜,并且目前正致力于将Apple intelligence引入Vision pro;此外大量公司正涌入AI眼镜赛道。根据Statista,2023年全球眼镜出货量达10亿副,眼镜作为最便携的可穿戴设备、距离人眼最近的设备,伴随AI加成,未来行业有望突破千万级销量。 5.Meta眼镜BOM成本和新品定价猜想? 根据Wellsenn XR,Ray Ban Meta的综合硬件成本约为164美元,SOC(34%)、ROM+RAM(7%)、OEM(9%)、摄像头(5%)、电池(4%)、PCB(4%)、声学(3%)占比较高,智能眼镜大卖有望拉动组装厂、芯片厂、摄像头、电池、声学、PCB等行业需求。 根据iResearch ,AR的BOM中光波导占比较高、达43%,考虑历史Meta新品定价与BOM成本接近,几何光波导量产难度大、成本占比较高,我们认为几何光波导方案成本下降曲线决定了Meta AR眼镜的定价。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XR代工企业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华勤技术,光学企业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科技等公司。 风险提示: AI眼镜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目录 正文 1.AR 眼镜&智能眼镜销量情况与产品痛点? 根据 IDC,2023 年全球 AR 出货量为 48 万台、同增 74%,智能眼镜出货量为101 万台、同增 128%。2024 年 Q1 全球 AR 眼镜出货量为 10 万台、同增56% ,智能眼镜出货量为 26 万台、同增 217%。相较于其他消费电子品类,目前行业出货量仍处于较低位置,但 2023 年2024 年 Q1 行业增速表现亮眼。 从竞争格局来看,伴随新品迭代,近年来 AR、智能眼镜格局变化较大。 从 AR 来看,近年来国产品牌 Xreal、Rokid、雷鸟、影目异军突起,按功能来看,AR 可以分为观影类(分体式)、信息提示类(一体式),Xreal、Rokid、雷鸟产品主要为分体式,一般采用 Micro-OLED + Birdbath/自由曲面的光学解决方案,影目产品主要为一体式,主要采用 Micro-LED+衍射光波导方案。 从智能眼镜来看,2021、2023 年 Meta 占比较高主要系其发布与雷朋眼镜的联名款 Ray-Ban Stories、Meta Ray-Ban;2022 年华为占比较高主要系其发布Huawei Eyewear。 经过多年的发展,智能眼镜一直是个百万量级的小众产品。究其原因,痛点主要在于内容、价格、舒适度(重量),从硬件来看,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产品无法摆脱重量、成本和性能的基本权衡,实际上,这三者只能选一个,甚至不能选两个2023 年 AR 眼镜平均价格为700 美金,智能眼镜平均价格为 260 美金。 2019 年追求性能极致的微软发布Hololens 2,重量达 566g,售价 3500 美元,2020 年出货量仅 6 万台,2023 年销量不足 3000 台,产品销量惨淡。 2.眼镜类产品出现爆款产品了吗? 我们认为爆款产品的定义在于产品力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且在产品发布后销量实现数倍增长。 复盘上一款可穿戴的爆款产品为 AirPods 2、于 2019 年 3 月发布,相较于上一代产品,AirPods 2 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芯片性能、电池续航、音质均有所提升,同时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名人效应的带动,使得 AirPods 成为一种流行符号;带动 2019、2020 年 AirPods出货量达 0.75、1 亿台,同增 331%、37%。 复盘上一款 XR 的爆款产品为 Quest 2、于 2020 年 10 月发布,相较于上一代产品,Quest2芯片性能、分辨率、刷新率更高,重量更轻、佩戴舒适度更高,售价更低,带动 2020、2021 年 Quest 出货量达 347、880 万台,同增 104%、154%。 2021年9月Meta和雷朋初代智能眼镜Ray-Ban Stories发布,重量不足50g,起售价299美金。根据华尔街日报,初代产品Ray-Ban Stories从2021年9月—2023年2月累计售出30万副;根据IDC,Ray-Ban Stories累计出货量达80万台,主要集中在2021年(出货79万台)。产品依旧销量平平。 2023年9月Meta和雷朋发布其第二代产品Meta Ray-Ban,造型与价格不变,两者均没有配备光学屏幕,内置了定向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等组件,可用于FPV拍摄/视频录制、通话、听音乐等。 相较于一代产品,二代产品相机品质、音质大幅提升,续航时间、充电速度提升30%+,芯片、存储亦有所升级。 2024年4月Meta Ray-Ban推出AI功能,目前仅支持英文对话,仅限美国和加拿大用户使用。用户只需说出“Hey Meta”并说出提示词或提出问题,便可激活该眼镜内置的 AI 助手,随后再通过镜框内置的扬声器进行回应。 根据IDC,2023年Q4、2024年Q1 Meta Ray-Ban出货量达36、10万台;根据The Verge,预计截止2024年5月Ray-Ban Meta销量超100万台;这也意味着搭载AI功能后,Meta Ray-Ban销量呈倍数增长,我们估算2024年Q2 Meta Ray-Ban出货量或达50万台,年化销量达200万台。相较于一代产品(30万台),Meta Ray-Ban销量倍增、初具爆款雏形。 同时Meta Ray-Ban作为单一产品,销量大超预期,也说明AI对边端应用的加持。而且考虑目前AI功能仅限美国和加拿大用户使用,以iPhone为例,根据IDC,2023年美国、加拿大销量占比仅31%;若未来区域、语言推广至全球,对应销量或超600万台。 3.Meta Ray-Ban的功能是什么? AI功能:Meta AI是一个多模态人工智能,用户可以通过“Hey Meta”指令唤起AI,除了用于查询天气、时间、体育比赛、新闻结果等日常基础信息,用户还能通过“Hey Meta,look and...”指令调用摄像头以实现更多视觉化的操作,如你可以将眼镜摄像头对准冰箱,然后询问AI里面的食材可以用于做什么菜、如何穿搭衣服、识别眼前的建筑、询问花园中某种植物所需的浇水量等。此外Meta AI支持翻译功能,目前AI支持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德语五种语言。由于眼镜的AI能力需要基于云端实现,因而需要预留一定的响应时间。 拍摄功能:借助全新超广角 12 MP 摄像头和5颗麦克风系统,准确捕捉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用户只需要使用右侧镜腿上放的按钮,单击拍照,长按拍视频,再次点击停止录像;或者使用"Hey Meta"激活语音助手,然后下达"Take a Picture"、"Take a Video"、"Start/Stop Recording"等指令即可随时随地、快速且直观地以第一视角记录生活和信息。并且支持实时直播到Facebook和Instagram。 音乐和通信功能:使用低调的开放式耳机扬声器,内置了对 Apple Music、Spotify 和 Amazon Music 三个音乐流媒体服务的支持,用户可以完全使用语音交互,指定歌手、歌曲、曲风等。通信功能支持打电话和 Meta 旗下的WhatsApp、Messenger 和 Instagram。Meta Ray-Ban音质效果可对标百元级OWS(Open Wearable Stereo),并且定向收音效果较好,可以用很细微的声音和眼镜交互,避免了公共场合语音交互的尴尬;同时即便是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中依然可以过滤掉大部分杂音,定向收取用户自己的声音,保证了在通话等情况下较高的清晰度。 4.未来可以期待的爆款智能眼镜新品? 根据比尔盖茨,智能眼镜作为未来科技的璀璨明珠,将彻底颠覆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通过将这些轻巧的设备佩戴于眼前,用户能够直接将视频内容无缝融入自己的视野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高度互动的数字维度。这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无疑将开启人机交互的新纪元,让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变得更加直观、高效且富有乐趣。 根据AR圈,Meta计划于2024年9月25日展示首款智能AR眼镜,该产品已经研发9年时间,该款眼镜将采用几何光波导+LCoS全彩微显示屏的方案。此外Meta与雷朋合作的第三代产品已在规划中,新产品将进一步增加麦克风的性能或数量以提升语音AI交互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将引入AR显示功能。Meta也在积极攻关SRG(表面浮雕衍射光波导)+Micro LED的方案,虽然SRG比几何光波导更加轻薄,但目前在光效及视场角上稍逊一筹,未来新品有望采用为SRG + Micro LED方案。 根据彭博,苹果计划于2025推出一款廉价版Vision pro,2026年推出Vision pro 2,此后推出AR眼镜;目前正致力于将Apple intelligence引入Vision pro。 根据Statista,2023年全球眼镜(不含隐形眼镜)出货量达10亿副,眼镜作为最便携的可穿戴设备、距离人眼最近的设备、可以捕捉用户所看到的一切,伴随AI加成,未来行业有望突破千万级销量。根据AR圈,大量公司正涌入AI眼镜赛道。 5.Meta 眼镜 BOM 成本和新品定价猜想? 根据Wellsenn XR,Ray Ban Meta的综合硬件成本约为164美元,SOC芯片AR1 Gen 1的成本约为55美元,占比约34%;ROM+RAM的成本约为11美元,占比约7%;摄像头成本约为9美元,占比约5%;电池成本约为6.5美元、占比约4%,PCB约为7.2美元、占比约4%,声学成本约为5.5美元、占比约3%,智能眼镜大卖有望拉动组装厂、芯片厂、摄像头、电池、声学、PCB等行业需求。 根据iResearch,参考Hololens的BOM占比拆分,AR中光学显示单元占比最高、达43%,计算单元(31%)、存储(15%)、感知单元(9%)、电池(2%)次之。 AR设备的光学方案包括棱镜方案、birdbath方案、自由曲面方案、波导方案。前三种方案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和高光学效率,但它们的外形过于笨重。光波导可分为几何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其中几何光波导以阵列光波导为主导,衍射光波导又分为表面浮雕光栅光波导(SRG)和体全息光波导(VHG)。阵列光波导成像效果优秀,量产难度较大、明暗条纹影响美观;表面浮雕光波导量产难度较低,彩虹效应、视场角小,光效低,漏光等问题亟待解决;体全息光波导理论优势明显,材料&工艺要求高。 AR设备目前显示方案主要采用的是LCos、DLP、Micro OLED,Micro LED,其中LCos技术成熟在早期AR应用较多,但是对比度,响应速度低限制其进一步发展,DLP技术因为体积较大、光展量有限无法支持AR设备能够长期佩戴。Micro OLED因对比度高、像素高现在得到广泛应用,目前Micro OLED+Bird Bath方案已成为一个可以均衡成本和显示效果的快速落地方案,2022年发布的AR眼镜普遍采用此搭配方案。但长期来看,具备高亮度优势的Micro LED与光波导技术适配,有望在技术成熟后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在光学方案和显示方案搭配的层面,AR设备光机模组的主流方案有两套,一套是Micro-OLED 屏+自由曲面/BirdBath光学方案(以华为Vision Glass智能观影AR眼镜为例,光机模组为BirdBath光学模组+Micro-OLED屏幕,单机价值量为50、80美元,占BOM成本的28%、44%),另一套是LCOS、DLP等被动式微显技术+光波导方案。 根据Wellsenn XR,Meta Quest2、Quest 3售价与综合硬件成本相当,Quest2税后综合硬件成本甚至略高于售价。考虑历史Meta新品定价与BOM成本接近,Meta的初代AR产品采用几何光波导+LCoS全彩微显示屏的方案,考虑几何光波导量产难度大、成本占比较高,我们认为几何光波导方案成本下降曲线决定了Meta AR眼镜的定价。 6.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XR代工企业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华勤技术、龙旗科技、天键股份、佳禾智能、亿道信息等,光学企业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科技、韦尔股份、瑞声科技、蓝特光学、美迪凯、腾景科技等,SOC企业高通、恒玄科技、炬芯科技等,电池企业德赛电池、欣旺达、珠海冠宇等,结构件企业长盈精密、统联精密等,眼镜零售品牌博士眼镜,眼镜制造商明月镜片、康耐特光学。 歌尔股份:XR代工龙头,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领域优势显著。1)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和智能硬件业务,20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13%、25%、60%。2023年实现营收986亿元、同减6%;实现归母净利为11亿元、同减37%;预计2024年H1归母净利达11.8-12.7亿元,同增180%-200%,公司逐步走出业绩低谷。2)公司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领域优势显著,积极布局XR领域。公司从2012年开始布局XR 产业,2016年进入索尼供应链成为PS VR独家供应商,2020年又拿下Oculus Quest2 独供订单。2023年Q4公司斥资8亿元完成对驭光科技100%股权收购,驭光科技致力于先进衍射光学元件(DOE)和微纳光学的设计、制造及应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衍射光学解决方案,收购完成有效提升了公司在精密光学领域内的综合竞争力。 立讯精密:果链龙头,AI助力再腾飞,战略布局XR。1)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消费性电子、通讯互联产品、汽车互联产品、电脑互联产品,20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85%、6%、4%、3%。2023年实现营收2319亿元、同增8%;实现归母净利润109.5亿元、同增20%;预计2024年H1实现归母净利达52-54亿元、同增20%-25%。稳健增长。2)苹果是公司超级大客户、收入占比达75%,深度受益Apple Intelligence+硬件创新带来的换机潮,近年来公司iPhone组装业务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伴随组装份额持续增长、利润率抬升,带动公司利润持续增长。公司汽车业务在万亿汽车电子市场中份额持续抬升,通信业务受益AI蓬勃发展。3)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完成了“零件→模组→系统”的全面覆盖。亦积极布局XR领域,是苹果Vision Pro的OEM厂,未来有望深度受益产品放量周期。2018年集团收购光宝相机模组事业部、2020年集团收购高伟电子,进一步完善公司光学能力,高伟电子也是苹果Vision Pro摄像头的供应商。 华勤技术:1)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高性能计算、智能终端、AIoT及其他以及汽车及工业产品,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8%、37%、2%、1%,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853亿元,同减8%,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增6%,2024年Q1实现营收162亿元,同减4%,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增3%,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公司深耕智能硬件ODM十余年,是业界为数不多的同时有能力实现基于ARM架构的研发设计和X86架构设计研发的企业。在AR/VR/XR领域,公司已经实现端到端打通VR/AR的研发、运营及制造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在VR/AR及Gaming产品领域,公司实现了VR产品全球大客户突破,游戏掌机产品全球大客户量产出货。 龙旗科技: 1)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手机、AIoT产品和平板电脑,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80%、9%、9%,2023年实现营收272亿元,同比下降7%,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增8%,2024年Q1营收103亿元同增147%,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增19%,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在XR设备领域,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大规模VR/AR设备出货经验与出货能力的ODM厂商,目前已与全球互联网头部客户持续合作两代智能眼镜产品,在AI技术的加持下,二代智能眼镜产品市场销售表现良好,此外公司还与国内AR头部品牌客户合作AR算力单元产品,并积极开拓海外AR产品市场。 天键股份:一站式声学服务,加速布局AR领域。1)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耳机产品及其他声学产品,其中耳机产品包括TWS耳机、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OWS耳机和骨传导耳机等,其他声学产品包括对讲机配件和车载配件、耳机部件及其他、音箱及组件、健康声学、AR眼镜,2023年营收分别占比94%,6%,2023年实现营收18亿元,同增56%,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增104%;2024年Q1营收达4亿元,同增52%,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增111%,业绩快速增长。2)自公司成立以来,扎根于电声领域,为国内外一流品牌提供智能耳机ODM解决方案,积极开拓AR眼镜等新产品,从声电结合向声、光、电一体化领域迈进。公司与莫界的合作为ODM模式,莫界以极致轻量化的产品理念,自主研发出行业领先的树脂衍射光波导技术,公司主要负责整机装配、生产、测试等方面。公司相关AR眼镜产线量产的条件已经满足,后续的产能可以快速响应。在健康声学产品领域正大力推进自主品牌的专业助听器、具备蓝牙功能的TWS形态辅听器、个性化定制HIFI耳机、智能戒指等。 佳禾智能:前瞻布局AR领域。1)公司主要代工电声产品及智能穿戴设备,主营业务包括耳机、音箱及耳机部件,20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78%、18%、4%,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24亿元,同增9%,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减24%;2024年Q1实现营收4亿元,同减7%,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减54%。2)公司主要采用ODM模式进行经营,在OWS(开放式耳机)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公司前瞻性布局AR产业链,2021年公司斥资3000万元参股工业级AR眼镜龙头瑞欧威尔10%的股权,公司参股消费级 AR 眼镜核心部件光学显示模组供应商珑璟光电0.67%股份。2022年,公司为瑞欧威尔生产的工业级AR眼镜亮相市场,2023年,公司为影目科技生产的消费级AR眼镜“INMO GO”实现了量产交付,该产品兼具翻译、导航、口语陪练、提词及AI智能助手等功能。 水晶光电:光学元器件龙头,积极布局AR光学。1)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学成像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以及半导体光学,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占比48%、36%、6%、6%、2%。2023年实现营收51亿元、同增16%;实现归母净利6亿元、同增4%;预计2024年H1实现归母净利达4-4.5亿元,同增125%-154%。2)公司深耕光学产业二十余年,以“成为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为愿景,聚焦光学赛道,围绕消费电子、车载光电、元宇宙三大应用场景布局产品业务,产品生态从单一的元器件拓展至元器件、模组及解决方案三者并存。消费电子是公司第一成长曲线,车载光电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XR光学为公司第三成长曲线。3)AR领域,公司重点布局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路线。反射光波导方面,2016年,公司以1020万美元收购lumus的3%股权,截至2021年初公司持有Lumus4.7%的股份,目前Lumus是全球反射光波导技术领导者;2018年公司与德国肖特合资成立子公司晶特光学,公司出资4590万元、持股54%;大规模批量制造一直是公司优势,公司有望在1-2年时间突破反射光波导高性价比、大规模的全球性的量产难题。衍射光波导方面,公司是DigiLens在国内的独家授权生产商,DigiLens是全球首家实现批量化生产的体全息衍射光波导方案商。 舜宇光学科技:全球光学龙头,积极布局表面浮雕衍射光波导。1)公司产品涵盖光学零件、光电产品以及光学仪器,2023年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0%、68%、2%;公司下游涵盖手机、汽车、ARVR,收入占比为66%、17%、6%。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317亿元、同减5%;实现归母净利11亿元、同减54%。2)公司是光学行业龙头,智能手机业务逐步复苏,车载业务稳健增长,2024年H1公司手机镜头、手机摄像头出货量同增24%、14%;车载镜头出货量同增13%。3)公司积极布局XR领域,2023年VRAR收入达19亿元,占比为6%,产品涵盖镜片、镜头、摄像头模组、波导片等,2024年公司展示其单层全彩衍射光波导、超轻薄单绿色玻璃基底SRG波导产品。此外,舜宇光学投资/合作多家VR/AR初创公司,如投资灵犀微光、鲲游光电,与鲲游合资成立舜宇奥莱半导体光学,以增强技术互补和市场竞争力。未来公司拟投资108亿元,建设舜宇半导体光学研制基地项目,布局AR光波导片、AR光机及光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 瑞声科技:声学龙头,积极布局see-through光波导。1)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声学产品、传感器及半导体、电磁传动及精密器件、光学产品,2023年全年营收占比分别为37%、5%、40%、18%。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同减1%,实现归母净利7.4亿元,同减10%。2)XR领域公司可提供影像采集系统、声学播放系统、声音采集系统、触觉反馈系统。影像方面,公司与透视(see-through)光波导显示技术的领导者Dispelix合作,提供在厚薄、重量、成本、图像质量和清晰度等方面具备全面竞争力的高性能see-through Lens 解决方案;采用 Pancake 光学方案,获得优质图像的同时,体积更薄;基于 WLG 技术的玻塑混合镜头组,让高热环境下提供光学性能稳定的 Camera 模组和微投影光机准直系统成为可能。声学方面公司与AR品牌厂Rokid、Xreal、雷鸟合作紧密,为其提供综合声学解决方案。 蓝特光学:微棱镜、车载光学助力主业成长,XR领域未来可期。1)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玻璃晶圆,2023年全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4%、32%、7%。2023年实现营收7.5亿元、同增98%;实现归母净利1.8亿元、同增87%;2024年Q1实现营收1.67亿元、同增95%,实现归母净利0.29亿元、同增511%。2)公司携手大客户,微棱镜业务快速放量。公司产品被应用于华为、苹果等知名企业的终端产品,也成为AMS集团、康宁集团、麦格纳集团、舜宇集团等知名企业的优质供应商。3)XR领域,公司主要为康宁等客户提供玻璃晶圆,显示玻璃晶圆再裁剪切割后可制成AR光波导,最终用作AR镜片材料,公司亦可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在显示玻璃晶圆进行通孔、切割、光刻等深加工。 美迪凯:1)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精密光学零部件(31%)、半导体零部件及精密加工解决方案(30%)、光学半导体(9%)、生物识别零部件及精密加工解决方案(8%)、半导体封测(7%)、AR/MR光学零部件精密加工解决方案(3%)以及微纳电子(2%)。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亿元、同减22%;实现归母净利-0.8亿元;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1.2亿元、同增22%,实现归母净利-0.2亿元,亏损进一步亏大。2)AR领域,公司主要提供高折射玻璃晶圆精密加工服务,公司与全球前三大光学玻璃材料厂商之一紧密合作,已批量出货。出资北京灵犀微光,且双方共同出资成立生产性公司灵犀美迪凯(美迪凯持股30%、北京灵犀持股70%),主要生产阵列式光波导片、模组及整机组装,并有向苹果和META送样。 腾景科技: 1)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光学元件、光纤器件,2023年全年营收占比分别为83%和17%,下游领域涵盖光通信、光纤激光、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及其他领域,2023年全年营收占比分别为36%、54%、10%。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4亿元、同减1%;归母净利为0.4亿元、同减29%;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0.9亿元、同增21%;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增长72%。2)公司建立了“光学薄膜类技术”、“精密光学类技术”、“模压玻璃非球面类技术”、“光纤器件类技术”和“衍射光学类技术”五大核心技术平台,涵盖了光电子元器件制造的主要环节。公司已与全球主要的光模块厂商如Lumentum、Finisar、中际旭创、光迅科技和光纤激光器厂商锐科激光、创鑫激光、nLIGHT建立合作关系。3)AR领域,公司开发的棱镜组合、模压玻璃非球面透镜、几何光波导组件等精密光学元组件,目前已应用于AR设备中。同时公司正在进行AR纳米压印衍射波导片及光机模组的产品技术开发,逐步实现从光学元件、组件到光机模组的垂直整合能力。在南京设立分公司进行AR纳米压印衍射波导片的产品技术开发。 博士眼镜:积极布局智能眼镜。1)公司主营业务主要有光学眼镜及验配服务、隐形眼镜以及成镜系列产品,2023年全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7%、14%、14%,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增22%,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增69%;2024年Q1实现营收3亿元、同减4%,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减33%。2)博士眼镜是国内首家眼镜零售上市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时尚化、个性化的眼镜产品和专业的视觉健康解决方案,其旗下包括六大品牌,“President optical”定位于“高端定制”、“博士眼镜”定位于“专业视光”、“Boojing”定位于“新消费零售”、“zèle”定位于“时尚快消”、“砼(石人工)”定位于“全国加盟”、“ZORRO”定位于“复古文化主题”。3)公司持续探索智能眼镜新赛道,扩大眼镜产业链布局,致力于智能眼镜“最后一公里”的验配服务和产品交付。目前公司已与业内头部智能眼镜品牌雷鸟创新、ROKID、魅族、华为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通过定制化服务、线上线下联动售后为智能眼镜的消费群体提供视力矫正综合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带来视听盛宴。 6.风险提示 AI眼镜销量不及预期:关于Meta Ray-Ban的未来销量仅为我们的推算数据,若苹果、Meta新品发布推迟、或销量不及预期,均可能导致XR产品销量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若AI眼镜产品大卖,可能存在行业竞争格局加剧,利润率下行。 国金电子研究团队 樊志远(电子首席)/刘道明(前瞻科技负责人)/刘妍雪/邵广雨/邓小路/丁彦文/应明哲/周焕博/戴宗廷/赵汉青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