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TOP5热榜必看】海外氢能专题篇之中东:资源和区位优势显著,有望成为氢能出口中心;从产业链视角探索辅助生殖行业发展逻辑

【TOP5热榜必看】海外氢能专题篇之中东:资源和区位优势显著,有望成为氢能出口中心;从产业链视角探索辅助生殖行业发展逻辑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金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TOP5热榜必看】海外氢能专题篇之中东:资源和区位优势显著,有望成为氢能出口中心;从产业链视角探索辅助生殖行业发展逻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研报)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氢能研究 姚遥 | 电新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1 海外氢能专题篇之中东: 资源和区位优势显著, 有望成为氢能出口中心 中东多国发布氢能政策,低碳氢项目储备丰富。受内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对外维持能源枢纽的双重因素驱动,中东国家开始发展可再生能源。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日照和风能资源以及大量无人居住的土地,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方面具备先天性优势。沙特、阿联酋、埃及、阿曼等多个国家也顺应转型潮流提出了氢能发展目标(到2030年产能合计达680万吨)和项目规划(1941万吨),并且基于其在传统化石能源领域积累的金融储备,拥有充足的资金发展氢能。氢能相关产业的项目投资规模已达到540亿美元,并且未来将持续追加。总体看,中东氢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中东地区资源和区位优势显著,有望成为氢能出口中心。中东受益于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可以大规模生产低成本绿氢,并具备向西欧和东北亚主要需求中心出口氢的优越地理条件,从规划看中东国家也是以出口低碳氢为目的。氢气从沙特NEOM项目至运输意大利米兰,中短期看,氢气综合成本为2.24~2.7美元/kg,其中蓝氢成本1.4美元/kg、海运价格0.84~1.30美元/kg;远期看,氢气综合成本为1.84~2.30美元/kg,其中绿氢成本1美元/kg,较欧洲本土绿氢成本2.27~2.83美元/kg具有较强竞争力。低成本和高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东将成为氢能出口中心。 (1)丰富的天然气及风光资源是中东国家能源转型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带来了低制氢成本。 中东国家发展蓝氢具备经济可行性。中东丰厚的资源以及相对封闭的市场带来了低廉且稳定的天然气价,以沙特为例,中东地区的蓝氢制取成本可低至1.34美元/kg(对应天然气价1.25美元/Mmbtu),相比其他国家的蓝氢具有较大成本优势(蓝氢成本在1.5~2.6美元/kg,对应天然气价2.5~9.3美元/Mmbtu),相较全球0.9~2.5美元/kg的灰氢制取成本也具备一定优势。考虑到碳税落地,中短期内中东国家可发展蓝氢作为灰氢替代品。 中东将成为世界上绿氢制取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中东光照资源禀赋优势带来了低发电成本,从而带来低制氢成本。以沙特为例,当前18.3美元/兆瓦时的电价对应绿氢制取成本为2.16美元/kg,若最终要达到绿氢1美元/kg的目标,即低于1.25/Mmbtu天然气价格下的灰氢制氢成本时,电解槽成本需降至400美元/千瓦、可再生能源成本降至10美元/兆瓦时以下,这些条件在当前均可实现,因而绿氢也将在中东快速发展。 (2)中东地理位置便于出口欧洲,带来低氢储运成本。 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并且其发达的港口和管道基础设施也便于氢气及氢基产品的出口运输。当前以氨作为载体运输相对容易,而氢能走廊是中东未来实现氢气大规模和低成本出口的关键,采用管道运输每公斤氢气仅增加约0.4~0.5美元运输成本。目前欧洲正建造南部氢能走廊SoutH2 Corridor,计划将地中海南部地区生产的绿氢输往欧洲。 中国企业借力政策东风,氢能企业出海提速。未来欧洲对绿氢的需求量高增,本土和进口需求均分别达到1000万吨,而欧洲本土2022年电解水制氢产能仅约3万吨,需求缺口巨大。从全球电解槽产能看,中国企业占比过半并且扩产迅速,而其余国家的设备产能并不足以支撑其完成氢能发展目标。因此在全球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且海外产能缺口下,中国企业迎来出口机遇。考虑到欧洲本土具备氢能厂商,中东将成为率先开发的市场,其绿氢主要向欧洲出口。总结来看三类企业具备机会:1)综合新能源业务发展型;2)依托EPC合作发展型;3)独立开发海外市场型。 国内重点关注上中游项目落地,制氢和燃料电池两条主线并行,重点在于经济性推动以及政策的进展,下半年重点关注持续性政策的驱动与新商业模式的闭环。建议关注:吉电股份、华光环能、昇辉科技、华电重工、石化机械。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不及预期、欧洲氢能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海外设备扩产速度超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海外氢能专题篇之中东:资源和区位优势显著,有望成为氢能出口中心》 医药研究 袁维 | 医药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8080002 2 辅助生殖行业报告: 从产业链视角探索辅助生殖 行业发展逻辑 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增加,政策利好为行业发展原动力。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人们的婚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晚婚晚育、经济压力乃至生育政策逐步宽松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近年我国不孕不育率有所提升。据北京市卫健委、柳叶刀数据,中国的不孕不育率从2007年前的12%提升到2020年的18%。2022年7月北京市医保局为全国首个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省份/直辖市,中国辅助生殖医疗逐步踏入医保支付时代。随后广西、甘肃、内蒙古、新疆、江西、山东、上海及江苏也陆续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也意味着政策推动下辅助生殖需求有望快速释放,产业链发展有望提速。 生育健康检测具备刚需性,国产产品逐步丰富增强竞争力。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中国目前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其中遗传性疾病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出生缺陷防治关口前移,将有助于提升基因检测市场的渗透率。目前在生育健康领域较为代表性的应用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国外代表企业包括Natera、Myriad Genetics、Verinata(Illumina)、Sequenom(LabCorp)等,华大基因等国产企业近年来,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国内和全球市场的渗透率。 药物:促排卵药物治疗为辅助生殖重要手段,剂型升级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功能异常将导致排卵障碍进而产生不孕症,促排卵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克罗米芬、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等。临床上卵巢刺激用药方案遵循个性化原则,一般需Gn、GnRH类药物联用,相关药物应用历史较久,药物迭代方向包括提高纯度、活性以及患者依从性。国内市场方面,以卵泡刺激素为例,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早年由默克等外资厂商占据,近年来随着国产重组促卵泡素粉针剂、水针剂陆续获批上市,同外资厂商的剂型差距持续缩小,看好剂型升级持续驱动相关药物国产替代。 医疗服务:政策出台助力行业景气度提升,强竞争力终端机构有望突围。1)需求: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患者支付压力降低,存量及新增需求快速释放。通过观测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落地较早的北京和广西,我们发现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生殖医学科门诊量及后续取卵周期数实现高增。借鉴海外经验, 2004年1月澳大利亚引入了医疗保险安全网,为ART治疗服务支付的MBS补助金增加了57%,次年澳大利亚辅助生殖取卵周期数同比+12.03%。有理由认为,随国内相关补助支持政策逐步落地,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2)供给:由于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受到政策强监管,技术难度较高,行业具有强竞争壁垒。此外,成功率也为患者选择终端机构的重要衡量标准,先获证机构可以通过优先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品牌口碑,形成正循环,有竞争力的龙头机构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考虑旺盛的潜在需求和医保政策的积极支持,我们看好辅助生殖行业景气度提升所带来的全产业链机遇。建议关注检测领域国产基因检测产品逐步丰富,进一步增强国内厂家竞争力;药物领域促排卵药物治疗为辅助生殖重要手段有望受益于辅助生殖需求增加而放量;医疗服务领域政策出台减小患者支付压力,辅助生殖周期数有望快速提升。建议关注:锦欣生殖、丽珠集团、长春高新、仙琚制药、华大基因等。 风险提示:药品/耗材集采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辅助生殖行业报告:从产业链视角探索辅助生殖行业发展逻辑》 策略研究 张弛 | 国金策略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3070003 3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朱格拉周期“超额收益”的获取 路径与开启时点 朱格拉周期对微观企业的传导:通过Capex扩张撑起“超额收益” 在本报告中,我们以资本开支为核心,探讨在供给持续收缩后,若迎来朱格拉周期,各行业的财务指标与市场表现的情况,以期建立朱格拉周期投资框架。我们在一级行业中筛选满足以下条件的案例:1)前期资本开支有过明显的降低去化过程;2)资本开支趋势开始拐点向上。朱格拉周期将“掀起”各行业的Capex“扩张潮”。这些行业案例的资本开支主要下行与上行区间和朱格拉周期的下行与上行区间基本对应。由此,微观的财务数据和宏观的朱格拉指标基本能实现对应,即朱格拉上行周期往往对应各行业资本开支拐头向上,反之亦然。若将朱格拉周期嵌入至库存周期中,则:各行业资本开支的上行周期往往始于经济被动去库(复苏期),并延续到主动去库(经济放缓II末期),其中Capex扩张的行业数量“峰值”往往落在“被动补库”阶段,意味着大多数行业Capex扩张至经济放缓I初期结束。 Capex扩张弹性将是朱格拉受益行业获取“超额收益”的保证。从工程机械行业拓展到所有朱格拉受益行业,以及海外美股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朱格拉受益行业在Capex占全A比重持续上升的阶段往往对应超额收益的阶段。而进一步对比朱格拉受益行业和非受益行业,可以发现历史上朱格拉受益行业Capex扩张力度比非受益行业更大。事实上,我们以资本开支上行阶段的行业的所有个股为基础,构建供给收缩后资本开支上行组合,发现该组合可以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因此可以预期,在朱格拉周期开启后,一旦受益行业Capex拐点扩张后往往可以跑出明显超额收益。 Capex扩张空间将支撑朱格拉受益行业“超额收益”的持续性。朱格拉周期中行业受益于Capex扩张,而其中前期经过产能出清的行业,其股价表现明显强于非出清行业。在Capex出清行业中,进一步区分朱格拉受益行业与非受益行,则理论上出清+朱格拉受益行业的表现将是更强的,而这一点也得到数据支持。 Capex扩张驱动盈利增长是行业取得“超额收益”的关键:①朱格拉周期一旦开启,受益行业的景气将趋势性上升,且弹性、持续性更大、更长;②朱格拉启动之前,由于行业的长期“出清”导致供给端难以跟上需求扩张,从而提升了价格弹性、带动毛利率、净利率等抬升。③由于朱格拉受益行业往往对应其Capex占GDP或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趋势性、明显上升,从而使得该类行业在较长周期中保持“供不应求”的态势,从而拉长了“量、价”齐升的弹性周期。 如何寻找朱格拉受益行业的超额收益“起爆点” 朱格拉受益行业的“起爆点”往往领先于Capex扩张拐点。我们定义相对全A具有超额收益,同时自身具有超额收益的开始时间为“起爆点”。总结各行业的起爆点可以发现:1)朱格拉受益行业的“起爆点”领先于Capex扩张周期,通常落在“市场底”附近,甚至有个别在“政策底-市场底”期间;2)朱格拉受益行业“起爆点”领先于非受益行业约2个季度,而其Capex扩张周期亦领先于非受益行业约1个季度;3)非受益行业启动则通常在“盈利底”附近。 构建“先行指标”体系,寻找受益朱格拉行业超额收益的“起爆点”:1)对于被动去库阶段的,核心在于寻找“量”持续修复上升的行业,“量”主要用现金流同比、资产周转率以及营收增速来表征;2)对于主动加库阶段的,其需要同时满足“量”、“价”和盈利能力同时上升,其中“价”主要用毛利率和净利率来表征,盈利能力用ROE来表征。 在朱格拉周期中,“先行指标”领先Capex拐点约2~3个季度。朱格拉受益行业“先行指标”筑底回升的时间,领先于超额收益“起爆点”约1~2个季度,分开来看:1)被动去库阶段:①受益行业的“先行指标”领先于Capex底部3个季度,或落在“政策底”附近;②其“起爆点”在“先行指标”筑底后约2个季度,即落于“市场底”附近。2)主动补库阶段:①受益行业的“先行指标”领先于Capex底部2个季度,或落在“政策底-市场底”期间;②其“起爆点”在“先行指标”筑底后约1个季度,即落于“市场底”附近。综合,将朱格拉框架嵌入“双周期”框架,可以更容易、清晰地找到受益行业的Capex、景气先行指标,以及获取超额收益等底部位置与投资“买点”。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历史经验具有局限性、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策略专题研究报告:朱格拉周期“超额收益”的获取路径与开启时点》 电新研究 姚遥 | 电新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4 新兴市场需求专题(一): 光伏经济性凸显, 新兴市场多点开花 光伏需求多点开花,新兴市场需求高增。2023年起光伏需求多点开花,从我国组件出口地区分布看,2023年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南非等中东、南亚、非洲地区出口增速较快,2024年以来中东、南亚地区需求仍维持较高增速,虽以南非为代表的非洲地区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但印度、阿联酋、阿曼等中亚及南亚国家需求高增,组件出口分布呈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状态。在光储系统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光伏装机区域分布将持续多元化,中国、欧洲、美国三大传统市场因体量较大装机增速将逐渐放缓,而中东、中亚、南亚、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因能源转型、资源优势等因素,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较快增长,带动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 新兴市场需求驱动因素:低渗透率背景下,经济性优势逐步凸显。据全球能源智库EMBER,中东、中南亚、拉丁美洲、非洲等光照资源优越地区多个国家的光伏发电占比不足5%,光伏需求潜力巨大。光伏装机需求增长本质上是全社会用能量增长、电气化比例提升、光伏发电占比提升三项增长的叠加,新兴市场地区较高的经济增速、较低的电气化比例有望带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叠加新兴市场地区通常具备充足的光照资源及更低的建设成本,部分地区(巴基斯坦、南非及部分拉美地区)因缺电、电网建设不足等导致电价较高,近年来光伏系统成本下降提高光伏项目经济性,叠加政策端支持,光伏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中东、中亚:光照充足光伏成本较低,能源转型诉求带动需求持续增长。中东、中亚地区光照资源充足、光伏发电成本较低,前期能源价格较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光伏发展,近年中东、中亚地区经济、人口增长带动电力需求提升,因化石能源加剧气候问题、光伏建设周期短且成本不断下降,多个国家积极推动能源转型,通过净计量、FIT(固定电价补贴)等政策提升光伏系统收益率,叠加“一带一路”合作推进,中东、中亚地区光伏需求有望维持高增。 南非、巴基斯坦:缺电凸显光伏经济性优势,集中式项目持续放量。南非、巴基斯坦因基础建设停滞、发电输电设备老化导致电力供需紧张,进而推动电价上涨,在此背景下光伏经济性优势凸显,叠加政府颁布激励政策,光伏需求爆发。1Q24南非分布式退补需求放缓,但考虑到集中式招标推进,预计需求仍可维持较高水平;巴基斯坦电价持续上涨推动光伏需求高增,总计量政策带动储能发展,国内组件企业加强合作,光储需求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拉美及其他地区:巴西分布式退补需求走弱,降息有望推动集中式储备项目持续放量;墨西哥新总统上任有望带来光伏发展迎来新机遇;印度政策支撑光伏装机增长,贸易政策或提升电池出口量。 新兴市场光伏发电渗透率较低、光伏需求空间广阔,组件成本快速下降提升光伏发电经济性,叠加多国能源转型、缺电等因素影响,中东、中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需求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高速增长,带动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主产业链及组件相关辅材: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在国际化运营能力、渠道覆盖度及拓展能力、海外产能布局、品牌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有望实现出货较快增长、维持盈利相对优势。2)支架:中东、拉美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支架需求放量,当地渠道及产能布局领先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3)逆变器及储能:新兴市场光伏需求高增有望带动逆变器需求增长,同时储能成本快速下降后印度、智利、南非、巴西、沙特先后释放储能规划及招标规模,新兴市场储能有望实现“0-1”爆发式增长,推荐在新兴市场具备品牌优势、份额领先的逆变器企业。推荐:阳光电源、阿特斯,建议关注:德业股份、中信博、振江股份。 风险提示:传统能源价格大幅向下波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全球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储能、泛灵活性资源降本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新兴市场需求专题(一):光伏经济性凸显,新兴市场多点开花》 证券研究 舒思勤 | 非银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4040001 5 证券行业2024中期策略: 除旧布新,蓄势待发 政策面:① “新国九条”直面资本市场长期弊端,以高质量发展为改革主线,落脚在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新一轮改革更加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侧,包括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加强准入监管、持续监管和退市监管),提升交易机制公平性、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举措,我们认为将从根本性上重塑资本市场生态,有助于长期夯实证券业发展基石。②短期强监管带来的投行业务收缩,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压制券商估值,但从政策落地节奏看,后续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仍值得期待,将利好券商估值和业绩回升。 业务复盘与展望:①财富管理:基金费改已完成2/3,短期压力仍存,投资端改革下一步重点关注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落地,机构化趋势将利好财富管理业务,买方投顾、券结业务、ETF是财富管理业务主要抓手;②投行:受强监管影响,24H1A股IPO金额同比-85%,再融资同比-69%。未来科技金融将是投行业务主要投入方向,有望持续为券商创造PE+投行业务契机。③资金业务:杠杆率整体趋于平稳,边际变化主要体现在投资增配固收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高股息+低波动策略)。 投资主线及建议: ①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下,受益“科八条”、创投新政催化,券商直投、科创板跟投和并购业务具备竞争优势,有望得到改善的标的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 ②证监会“3.15”新政、“新国九条” 明确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建议关注存在并购预期的国泰君安、中国银河。 ③由于低基数和涉及股利分配等原因,24H2投资对业绩的弹性可能超预期,可关注低基数下投资业绩弹性较大的上市券商,如红塔证券、兴业证券。 风险提示:市场极端波动风险,投资端改革不及预期,外围降息继续延后风险,监管进一步收紧。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证券行业2024中期策略:除旧布新,蓄势待发》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