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宏观于博团队】需求不足,考验政策定力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长江宏观于博团队】需求不足,考验政策定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于博 刘承昊 事件描述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至4.7%。 核心观点 1.二季度GDP增速回落至5%以下,增长压力明显提升。生产强但需求弱、价格涨但利润薄,是二季度经济的关键特征,其根源均在于需求不足。 2.从各部门看:强生产和高价格对企业形成需求侧和成本侧的双重挤压;而资产负债表承压之下,居民消费和地方投资同样缺乏弹性。 3.往前看,三季度出口走弱背景下,经济增长亟需政策端在实际支出上加码,未来如何及时、高效、有力托底经济成为关键问题。 4.本周三中全会之后,即将迎来7月底政治局会议,前者有望给出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蓝图,后者有望聚焦经济发展给出明确指引。 以下是正文 上半年经济总体平稳,二季度下行压力显现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为5.0%,但二季度增速回落至4.7%。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二季度GDP两年复合增速3.3%,较去年一季度的4.6%明显下滑,也就是说今年二季度基数明显走低,但增速却较一季度回落,指向二季度增长压力明显提升。环比数据同样印证了这点,二季度GDP季调环比回落至0.7%,为2022年二季度以来最弱表现。 分产业来看,第二产业增速虽有回落,但增速明显高于第三产业,事实上,二季度各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与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之差平均在1.5个百分点左右。 物价降幅收窄,产销率回落指向需求之患待消 二季度名义GDP增速回落至4%,GDP平减指数降幅收窄至-0.7%,反映供需格局边际改善、通缩压力有所缓和,这与工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4.9%,以及4-6月PMI生产分项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相互印证。 不过,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增速并未转正,产能利用率也仅回升至2017年初水平,工业产销率也持续偏弱,6月读数94.5%,更是创下2016年以来的同期新低,指向通缩压力依然未消,而经济增长的瓶颈依旧是需求不足。 投资边际改善,显著走强仍需突破两大瓶颈 估算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至3.6%,但季调环比0.21%低于历年同期。分项中,地产、旧口径基建有所改善,制造业投资小幅转弱。 估算6月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回升至-10.1%,但从7月高频看,地产投资改善的持续性偏弱。 估算6月新口径基建同比增速回落至4.6%,含电力投资的旧口径基建同比回升至10.2%,电力投资增速高位反弹。 估算6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至9.3%。 如果外需转弱,能否期待投资走强对冲?我们认为仍有两大关键瓶颈亟待突破:一是房地产行业尚未见底,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尚缺乏需求支撑;二是地方政府化债背景下项目储备不足,基建投资短期能否回升仍待观察。 消费同样缺乏弹性,以价换量策略逐渐失效 6月社零同比增速回落至2.0%,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更是由正转负至-0.6%,为2023年以来增速首度转负。 分渠道看,拖累最重的是线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当月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1.4%,主要缘于618规则修改,销售额集中在5月兑现。 聚焦商品消费来看,必需消费始终好于可选消费,可选消费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1.6%,汽车、家具、家电等品类同比增速均显著下滑。其中,汽车以价换量策略失效,销售额同比下滑6.2%,销量、单价同比均下滑。 以价换量策略失效,侧面反映居民消费能力持续趋弱。从季度数据来看,居民收支增速军下滑,可支配收入当季同比下滑至4.5%,支出当季同比下滑至5%。 需求下行压力提升,期待月底会议政策发力 总的来看,二季度经济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生产强但需求弱,二是价格涨但利润薄。两大特征的矛盾根源在需求不足,而冲击的对象恰巧是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的企业部门。 强生产和高价格所蕴含的经济复苏趋势并未出现,使得二季度末需求走弱环境下,以下游为代表的企业感受到来自需求侧和成本端的双重挤压,经营压力进一步抬升。而在资产负债表承压的背景下,居民消费和地方投资本就缺乏弹性。这导致二季度经济各部门都感受到了增长转弱的压力。 当下,在三季度出口即将走弱的背景下,经济增长能依赖的只有来自政策端的支持,尤其是在实际支出上加码。但根据央视报道,2023年一万亿特别国债在上半年仅完成4800亿投资,进度不快。未来政策如何及时、高效、有力托底经济成为短期关键问题。一方面,降准降息呵护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仍有必要;另一方面,私人部门预期偏弱的背景下,积极财政发力尤为必要。本周三中全会之后,即将迎来7月底政治局会议,前者有望给出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蓝图,后者有望聚焦经济发展给出明确指引。 风险提示 外部条件约束政策空间。央行降息决策持续锚定美联储降息节奏,但美国通胀波动下行节奏并不稳定,美联储降息仍有不确定性。在保汇率、抬利率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的降息空间或有约束,制约宏观政策发力可能。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长江宏观丨需求不足,考验政策定力——二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4-07-16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于博 SAC编号:S0490520090001 SFC编号:BUX667 邮箱:yubo1@cjsc.com.cn 刘承昊 SAC编号:S0490523050001 邮箱:liuch2@cjsc.com.cn 经济数据点评系列 2024-06-17 | 弱均衡能持续吗:警惕需求转弱——5月经济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刘承昊) 2024-05-17 | 弱均衡:经济增长转平,等待政策变招——4月经济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刘承昊) 2024-04-16 | 宏微观背离:迎接以价换量时代——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刘承昊) 2024-03-18 | 关注3月订单强度——1-2月经济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刘承昊) 相关链接 2024-07-12|社融、M2降至匹配区间——6月金融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 2024-07-12|外需支撑下,二季度出口圆满收官——6月外贸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等) 2024-07-10|有效需求不足,物价环比走弱——6月通胀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蒋佳榛) 评级说明及声明
作者:于博 刘承昊 事件描述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至4.7%。 核心观点 1.二季度GDP增速回落至5%以下,增长压力明显提升。生产强但需求弱、价格涨但利润薄,是二季度经济的关键特征,其根源均在于需求不足。 2.从各部门看:强生产和高价格对企业形成需求侧和成本侧的双重挤压;而资产负债表承压之下,居民消费和地方投资同样缺乏弹性。 3.往前看,三季度出口走弱背景下,经济增长亟需政策端在实际支出上加码,未来如何及时、高效、有力托底经济成为关键问题。 4.本周三中全会之后,即将迎来7月底政治局会议,前者有望给出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蓝图,后者有望聚焦经济发展给出明确指引。 以下是正文 上半年经济总体平稳,二季度下行压力显现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为5.0%,但二季度增速回落至4.7%。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二季度GDP两年复合增速3.3%,较去年一季度的4.6%明显下滑,也就是说今年二季度基数明显走低,但增速却较一季度回落,指向二季度增长压力明显提升。环比数据同样印证了这点,二季度GDP季调环比回落至0.7%,为2022年二季度以来最弱表现。 分产业来看,第二产业增速虽有回落,但增速明显高于第三产业,事实上,二季度各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与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之差平均在1.5个百分点左右。 物价降幅收窄,产销率回落指向需求之患待消 二季度名义GDP增速回落至4%,GDP平减指数降幅收窄至-0.7%,反映供需格局边际改善、通缩压力有所缓和,这与工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4.9%,以及4-6月PMI生产分项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相互印证。 不过,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增速并未转正,产能利用率也仅回升至2017年初水平,工业产销率也持续偏弱,6月读数94.5%,更是创下2016年以来的同期新低,指向通缩压力依然未消,而经济增长的瓶颈依旧是需求不足。 投资边际改善,显著走强仍需突破两大瓶颈 估算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至3.6%,但季调环比0.21%低于历年同期。分项中,地产、旧口径基建有所改善,制造业投资小幅转弱。 估算6月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回升至-10.1%,但从7月高频看,地产投资改善的持续性偏弱。 估算6月新口径基建同比增速回落至4.6%,含电力投资的旧口径基建同比回升至10.2%,电力投资增速高位反弹。 估算6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至9.3%。 如果外需转弱,能否期待投资走强对冲?我们认为仍有两大关键瓶颈亟待突破:一是房地产行业尚未见底,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尚缺乏需求支撑;二是地方政府化债背景下项目储备不足,基建投资短期能否回升仍待观察。 消费同样缺乏弹性,以价换量策略逐渐失效 6月社零同比增速回落至2.0%,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更是由正转负至-0.6%,为2023年以来增速首度转负。 分渠道看,拖累最重的是线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当月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1.4%,主要缘于618规则修改,销售额集中在5月兑现。 聚焦商品消费来看,必需消费始终好于可选消费,可选消费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1.6%,汽车、家具、家电等品类同比增速均显著下滑。其中,汽车以价换量策略失效,销售额同比下滑6.2%,销量、单价同比均下滑。 以价换量策略失效,侧面反映居民消费能力持续趋弱。从季度数据来看,居民收支增速军下滑,可支配收入当季同比下滑至4.5%,支出当季同比下滑至5%。 需求下行压力提升,期待月底会议政策发力 总的来看,二季度经济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生产强但需求弱,二是价格涨但利润薄。两大特征的矛盾根源在需求不足,而冲击的对象恰巧是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的企业部门。 强生产和高价格所蕴含的经济复苏趋势并未出现,使得二季度末需求走弱环境下,以下游为代表的企业感受到来自需求侧和成本端的双重挤压,经营压力进一步抬升。而在资产负债表承压的背景下,居民消费和地方投资本就缺乏弹性。这导致二季度经济各部门都感受到了增长转弱的压力。 当下,在三季度出口即将走弱的背景下,经济增长能依赖的只有来自政策端的支持,尤其是在实际支出上加码。但根据央视报道,2023年一万亿特别国债在上半年仅完成4800亿投资,进度不快。未来政策如何及时、高效、有力托底经济成为短期关键问题。一方面,降准降息呵护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仍有必要;另一方面,私人部门预期偏弱的背景下,积极财政发力尤为必要。本周三中全会之后,即将迎来7月底政治局会议,前者有望给出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蓝图,后者有望聚焦经济发展给出明确指引。 风险提示 外部条件约束政策空间。央行降息决策持续锚定美联储降息节奏,但美国通胀波动下行节奏并不稳定,美联储降息仍有不确定性。在保汇率、抬利率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的降息空间或有约束,制约宏观政策发力可能。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长江宏观丨需求不足,考验政策定力——二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4-07-16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于博 SAC编号:S0490520090001 SFC编号:BUX667 邮箱:yubo1@cjsc.com.cn 刘承昊 SAC编号:S0490523050001 邮箱:liuch2@cjsc.com.cn 经济数据点评系列 2024-06-17 | 弱均衡能持续吗:警惕需求转弱——5月经济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刘承昊) 2024-05-17 | 弱均衡:经济增长转平,等待政策变招——4月经济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刘承昊) 2024-04-16 | 宏微观背离:迎接以价换量时代——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刘承昊) 2024-03-18 | 关注3月订单强度——1-2月经济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刘承昊) 相关链接 2024-07-12|社融、M2降至匹配区间——6月金融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 2024-07-12|外需支撑下,二季度出口圆满收官——6月外贸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等) 2024-07-10|有效需求不足,物价环比走弱——6月通胀数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 蒋佳榛) 评级说明及声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