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压制重心、需求主导价格——2021建信期货煤焦年度策略报告
(以下内容从建信期货《产能压制重心、需求主导价格——2021建信期货煤焦年度策略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产能压制重心、需求主导价格 作者:丁祖超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63115 一、行情回顾 焦炭去产能扰动市场、焦煤供给扰动支撑价格 焦炭期货价格2020年走势整体较为强势,主要分为两波行情: 第一阶段:春节后受疫情影响,上游焦煤供给不畅、下游需求暂未恢复,焦炭处于中游从而价格并未收到很大影响,焦炭价格处于较高价格水平横盘。进入5月份,下游由于房地产需求持续超预期,带动钢材需求持续走强,铁水产量和高炉开工率持续超去年同期水平,焦炭需求持续旺盛,库存持续降低,带动价格走强。 第二阶段:9月份开始,焦炭供给端去产能扰动再起,山西等地去产能实际执行力度超市场预期,同时焦化企业产能投入滞后,供需出现较大的缺口,这一阶段,焦炭总库存持续长时间的进入去库阶段。叠加考虑10月份之后,下游钢材的需求超预期,在供给收缩需求强劲的背景下,焦炭价格出现持续快速拉升。 焦煤期货价格2020年走势整体较为强势,主要分为两波行情: 第一阶段:春节后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焦煤价格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供给端恢复较慢,导致价格出现小幅拉升。进入5月份,下游由于房地产需求持续超预期,带动钢材需求持续走强,铁水产量和高炉开工率持续超去年同期水平,焦炭需求持续旺盛,库存持续降低,带动价格走强。 第二阶段:8月底开始,国内原煤由于内蒙供给端出现较大收缩,全国山西、陕西原煤产量出现较大的增长但内蒙原煤产量出现下滑,这一阶段山西和陕西原煤的增量难以抵消内蒙原煤产量的较少。此外,10月初国家开始禁止进口澳洲焦煤,由于澳洲低硫主焦煤属于稀缺性品种,难以通过蒙古进口或国内产量释放来补充,因此价格走势较为强劲。 二、 煤焦供给侧分析 2.1 焦炭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份,全国焦炭产量4000万吨,同比增长2.2%,增幅较9月份收窄0.4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较9月份减少59万吨,下降1.45%。2020年1-10月份,全国焦炭产量39099万吨,同比下降0.7%,降幅较1-9月收窄0.2个百分点。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中国2020年9月份出口焦炭31万吨,同比下降20.6%,环比增长121.43%。2020年9月份焦炭出口额为6674.8万美元,同比下降33.3%,环比增长120.16%。2020年1-9月份,全国累计出口焦炭260万吨,同比下降49.7%;累计出口金额57192.7万美元,同比下降61.2%。 展望2021年,新增产能投放到实际产量的释放有一定时间的滞后,但这一因素有望在明年得到缓解,产量有望得到快速恢复。 2.2 焦煤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份,我国原煤产量为3.4亿吨,同比增长1.4%,上月为下降0.9%;日均产量1086万吨,环比减少18万吨。10月份,山西原煤产量为9544万吨,同比增长13.8%,陕西原煤产量为6065万吨,同比下降3.1%,内蒙古原煤产量为8548万吨,同比降低6.9%。1-10月全国原煤产量为31.3亿吨,同比增长0.1%。1-10月份,山西原煤产量为8.67亿吨,内蒙古原煤产量8.01亿吨,陕西原煤产量为5.54亿吨。 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9月份,中国进口炼焦煤672万吨,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6.27%。1-9月进口炼焦煤为5938万吨,同比下降2.78%。1-9月进口蒙古焦煤1646.7万吨,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为38%。1-9月进口澳大利亚焦煤总量为3357.9万吨,同比增幅27.6%。 进入2020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进口蒙古焦煤通关受限,导致进口蒙古焦煤数量下降较为明显,而进口澳洲焦煤受影响有限。但从2020年10月份开始开关明确停止进口澳洲动力煤和炼焦煤,展望2021年,进口澳洲焦煤数量会有明显下降,而进口蒙古焦煤数量有望增加。 2.3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8%,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2.8%。 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煤价快速反弹,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恢复,2018年最高增速超过30%。2019年全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增速平均在10%以上,供给侧改革以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优质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但进入2020年,由于煤炭企业大规模“去杠杆”,所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大规模增长。月度煤炭产量稳定在3.3亿吨左右水平,供给端整体偏宽松。 展望2021年,煤炭行业“去杠杆”压力犹存,待偿债务规模创历史新高:尽管经过数年供给侧改革,但是目前煤炭企业偿债压力仍旧较大,目前仍存在系统性债务违约风险。因此,明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有大的恢复但增速仍会较为乐观。 2.4 焦炭去产能 今年市场对焦炭扰动最大的一个变量就是去产能扰动导致焦炭产能淘汰和投放时间不一致,供需产生较大的缺口。根据钢联统计的数据,1-10月份,淘汰产能总计2961万吨,新增产能2765万吨,产生196万吨的供给缺口。但四季度市场分歧最大的点在于山西去产能实际执行的力度。根据政策文件来看,四季度将有近400万吨的缺口,全年累计缺口达到467万吨。 展望2021年,焦炭去产能这一因素有望在明年得到缓解,产量有望得到快速恢复。 2.5 焦炭库存 截止11月27日,焦炭钢厂库存为466万吨,港口库存为236万吨,焦化厂库存为27万吨,总库存为729万吨,总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200万吨。 全年焦化厂库存持续走低,下游需求持续走强,拉动总库存和港口库存快速回落。展望2021年,在去产能扰动这一因素不断弱化后,市场供需会重新走向平衡,库存有望进入累库阶段。 2.6 焦煤库存 截止11月27日,焦煤钢厂库存为844万吨,港口库存为343万吨,焦化厂库存为976万吨,总库存为2162万吨,总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70万吨。 全年焦煤库存持续处于高位,并未出现阶段性的累库或去库阶段,焦煤供需仍偏宽松,但会有结构性煤种短缺。展望2021年,在禁止进口澳洲煤炭政策的管控下,明年结构性煤种短缺仍然会有所体现。 三、 煤焦需求侧分析 3.1 生铁产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全国生产生铁7617.14万吨、同比增长9.44%,生铁日产水平为245.71万吨/日,环比下降2.73%;1-10月,全国累计生产生铁7.42亿吨,累计同比增长4.35%,生铁累计日产243.18万吨,同比增长4.01%。 全年1-10月份焦炭产量累计同比下降0.7%,但在下游超预期的需求支撑下,生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4.35%。按照生铁1吨钢消耗0.5吨焦炭,生铁累计同比增加6652万吨,折算焦炭需求增加3326万吨,焦炭产量出现较大缺口。展望2021年,从产能投放到产量释放之后,焦炭供给有望快速恢复。 3.2 粗钢钢材产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全国生产粗钢9220.24万吨、同比增长12.74%,粗钢日产水平为297.43万吨/日,环比下降3.59%;生产钢材11848.30万吨、同比增长14.16%,钢材日产水平为382.20万吨/日,环比下降2.88%;1-10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8.74亿吨,同比增长5.45%,粗钢累计日产286.54万吨,同比增长5.11%;生产钢材10.83亿吨,累计同比增长6.48%,钢材累计日产355.17万吨,同比增长6.13%。 全年粗钢进口较多,钢材三季度进口较多,但在下游高需求支撑下,国内钢材库存进一步去化,下游高需求是主旋律。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进一步加速恢复,全球钢材的需求会有望增加,因此明年国内的钢材和粗钢进口量有望回归,整体钢材产量有望平稳增长。 3.3 钢材需求 截止11月20日,主要钢材品种库存为1053.98万吨,钢厂钢材总产量为1075.22万吨。建材成交量方面,从4月份至今,全国主流贸易商建材成交量均值为22.86万吨,与去年同期20.02万吨,同比增长14.2%;主流贸易商华东大区建材成交量均值为11.60万吨,与去年同期10.71万吨,同比增长8.3%;建材表观需求方面,从4月份至今,建材表观需求均值为1125.33万吨,与去年均值1075.52万吨,同比增长4.6%;螺纹表观需求均值为409.06万吨,与去年均值379.03万吨,同比增长7.9%;热卷表观需求均值为327.81万吨,与去年均值332.12万吨,同比下降1.3%; 上半年下游需求持续超市场预期,华东大区增幅稳定,雄安新区拉动北方建材较大需求增量。同时制造业恢复缓慢,导致热卷表需走弱,螺纹表需受房地产和基建拉动,恢复较好。展望2021年,全球制造业有望继续快速恢复,国内房地产基建上半年韧性有望延续,终端需求的有望得到支撑。 3.4 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同比24.8%。 黑色金属主要指铁、锰、铬及其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体就是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位。2019年,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达26%,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8.4倍。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制造业固定投资增速一直处于负增长,尽管环比稳步收窄,但相比于同期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一直低21%以上。下半年黑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疫情后快速恢复,考虑到下游终端需求的较强韧性,2021年上半年有望延续,但下半年在房地产基建回落的背景下,有望步入增速回归阶段。 四、 宏观面 4.1 房地产市场 市场供应:房屋新开工面积减少: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80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21836万平方米,增长3.8%。房屋新开工面积180718万平方米,下降2.6%,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2481万平方米,下降3.3%。房屋竣工面积49240万平方米,下降9.2%,降幅收窄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5443万平方米,下降7.9%。 市场需求: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94万平方米,同比持平,1-9月份为下降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0.8%,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4.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0%。商品房销售额131665亿元,增长5.8%,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8.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2.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5.8%。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减少: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77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比1-9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1386亿元,增长14.8%,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投资到位资金增长6.0%,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31.6%。 房地产投资仍然较有韧性,房地产市场需求仍然存在,但政策对房地产供给方面再次施压,预计4季度开始房地产单月投资增速可能到达高点,房地产如果没有政策放松,未来投资增速有限,预计2020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在7%左右。展望2021年,土地购置费的滞后反映将拖累整体投资,未来房地产投资见顶回落可能性较大。 4.2 基础建设投资 基建投资增速反弹。1-10月含电力和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分别增长0.7%、3.0%,较1-9月回升0.5、0.6个百分点左右;10月当月,含电力和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4%、7.3%,较9月回升1.2、2.5个百分点。 一方面,前期专项债发行基本结束,项目开工滞后的情况有所缓解,叠加2019年同期基数回落,推动基建增速反弹;另一方面,考虑到专项债资金分流、优质项目缺乏以及经济逐步趋稳,未来(剔除基数影响后)基建增速持续上行空间有限。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临近结束,预计4季度投资小幅回落。展望2021年,随着中国经济上行,基建再次加速的可能性已经降低。 4.3 制造业投资 制造业投资改善。从制造业投资来看,2020年1-10月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5.3%,同比继续改善。从企业行业来看,2020年1-10月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滑15.40%,持续改善。 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未来有望进入补库存。2020年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2.4%;其中9月份单月同比10.1%。工业企业利润从5月份转正以来,利润持续改善,而且放大。主要原因包括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加快,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单位成本下降,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拉动作用尤为突出。 库存被动抬升以后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未来将进入到主动补库存。原本预期2020年初有望开启新一轮库存周期。但是疫情对实体经济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造成销售不畅,对产品销售端的冲击比生产端更大,存货被动积压。疫情的冲击是暂时的,随着需求的回升,工业企业产成品又回到被动去库存。随着经济的复苏,工业利润的持续改善,新一轮补库存周期将来临。2020年1-9月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为8.20%。库存较2020年8月份有所上升,已经显示出初步的补库存状态。 五、 2021年度煤焦市场展望 供给端,焦炭去产能扰动因素较大,新增产能出现滞后,焦炭四季度产能投放出现时间错配,明年上半年有望得到缓解。煤炭行业“去杠杆”压力犹存,待偿债务规模创历史新高。尽管经过数年供给侧改革,但是目前煤炭企业偿债压力仍旧较大,明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有大的恢复但增速仍会较为乐观。 需求端,明年上半年需求韧性有望延续,但难有超预期表现。固定资产方面,房地产市场韧性有望在上半年延续,但政策对房地产供给方面再次施压,未来投资增速有限,同时土地购置费的滞后反映将拖累整体投资,下半年房地产投资见顶回落可能性较大。基建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平稳上行,基建再次加速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制造业方面,全球制造业恢复有望加速,需求得到支撑。 整体来看,明年上半年供需偏紧的格局有望得到缓解,下半年待新产能产量快速释放之后,供需有望走向宽松,全年焦炭价格有望呈现先强或弱格局。 风险提示:(1)下游钢材需求增长低于预期;(2)新产能产量释放不及市场预期。 风险提示: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投资者据此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信期货研投 宏观金融研究团队 020-38909340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4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6 石油化工研究团队 021-60635738 农业产品研究团队 021-60635732 量化策略研究团队 021-60635726
产能压制重心、需求主导价格 作者:丁祖超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63115 一、行情回顾 焦炭去产能扰动市场、焦煤供给扰动支撑价格 焦炭期货价格2020年走势整体较为强势,主要分为两波行情: 第一阶段:春节后受疫情影响,上游焦煤供给不畅、下游需求暂未恢复,焦炭处于中游从而价格并未收到很大影响,焦炭价格处于较高价格水平横盘。进入5月份,下游由于房地产需求持续超预期,带动钢材需求持续走强,铁水产量和高炉开工率持续超去年同期水平,焦炭需求持续旺盛,库存持续降低,带动价格走强。 第二阶段:9月份开始,焦炭供给端去产能扰动再起,山西等地去产能实际执行力度超市场预期,同时焦化企业产能投入滞后,供需出现较大的缺口,这一阶段,焦炭总库存持续长时间的进入去库阶段。叠加考虑10月份之后,下游钢材的需求超预期,在供给收缩需求强劲的背景下,焦炭价格出现持续快速拉升。 焦煤期货价格2020年走势整体较为强势,主要分为两波行情: 第一阶段:春节后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焦煤价格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供给端恢复较慢,导致价格出现小幅拉升。进入5月份,下游由于房地产需求持续超预期,带动钢材需求持续走强,铁水产量和高炉开工率持续超去年同期水平,焦炭需求持续旺盛,库存持续降低,带动价格走强。 第二阶段:8月底开始,国内原煤由于内蒙供给端出现较大收缩,全国山西、陕西原煤产量出现较大的增长但内蒙原煤产量出现下滑,这一阶段山西和陕西原煤的增量难以抵消内蒙原煤产量的较少。此外,10月初国家开始禁止进口澳洲焦煤,由于澳洲低硫主焦煤属于稀缺性品种,难以通过蒙古进口或国内产量释放来补充,因此价格走势较为强劲。 二、 煤焦供给侧分析 2.1 焦炭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份,全国焦炭产量4000万吨,同比增长2.2%,增幅较9月份收窄0.4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较9月份减少59万吨,下降1.45%。2020年1-10月份,全国焦炭产量39099万吨,同比下降0.7%,降幅较1-9月收窄0.2个百分点。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中国2020年9月份出口焦炭31万吨,同比下降20.6%,环比增长121.43%。2020年9月份焦炭出口额为6674.8万美元,同比下降33.3%,环比增长120.16%。2020年1-9月份,全国累计出口焦炭260万吨,同比下降49.7%;累计出口金额57192.7万美元,同比下降61.2%。 展望2021年,新增产能投放到实际产量的释放有一定时间的滞后,但这一因素有望在明年得到缓解,产量有望得到快速恢复。 2.2 焦煤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份,我国原煤产量为3.4亿吨,同比增长1.4%,上月为下降0.9%;日均产量1086万吨,环比减少18万吨。10月份,山西原煤产量为9544万吨,同比增长13.8%,陕西原煤产量为6065万吨,同比下降3.1%,内蒙古原煤产量为8548万吨,同比降低6.9%。1-10月全国原煤产量为31.3亿吨,同比增长0.1%。1-10月份,山西原煤产量为8.67亿吨,内蒙古原煤产量8.01亿吨,陕西原煤产量为5.54亿吨。 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9月份,中国进口炼焦煤672万吨,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6.27%。1-9月进口炼焦煤为5938万吨,同比下降2.78%。1-9月进口蒙古焦煤1646.7万吨,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为38%。1-9月进口澳大利亚焦煤总量为3357.9万吨,同比增幅27.6%。 进入2020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进口蒙古焦煤通关受限,导致进口蒙古焦煤数量下降较为明显,而进口澳洲焦煤受影响有限。但从2020年10月份开始开关明确停止进口澳洲动力煤和炼焦煤,展望2021年,进口澳洲焦煤数量会有明显下降,而进口蒙古焦煤数量有望增加。 2.3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8%,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2.8%。 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煤价快速反弹,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恢复,2018年最高增速超过30%。2019年全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增速平均在10%以上,供给侧改革以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优质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但进入2020年,由于煤炭企业大规模“去杠杆”,所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大规模增长。月度煤炭产量稳定在3.3亿吨左右水平,供给端整体偏宽松。 展望2021年,煤炭行业“去杠杆”压力犹存,待偿债务规模创历史新高:尽管经过数年供给侧改革,但是目前煤炭企业偿债压力仍旧较大,目前仍存在系统性债务违约风险。因此,明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有大的恢复但增速仍会较为乐观。 2.4 焦炭去产能 今年市场对焦炭扰动最大的一个变量就是去产能扰动导致焦炭产能淘汰和投放时间不一致,供需产生较大的缺口。根据钢联统计的数据,1-10月份,淘汰产能总计2961万吨,新增产能2765万吨,产生196万吨的供给缺口。但四季度市场分歧最大的点在于山西去产能实际执行的力度。根据政策文件来看,四季度将有近400万吨的缺口,全年累计缺口达到467万吨。 展望2021年,焦炭去产能这一因素有望在明年得到缓解,产量有望得到快速恢复。 2.5 焦炭库存 截止11月27日,焦炭钢厂库存为466万吨,港口库存为236万吨,焦化厂库存为27万吨,总库存为729万吨,总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200万吨。 全年焦化厂库存持续走低,下游需求持续走强,拉动总库存和港口库存快速回落。展望2021年,在去产能扰动这一因素不断弱化后,市场供需会重新走向平衡,库存有望进入累库阶段。 2.6 焦煤库存 截止11月27日,焦煤钢厂库存为844万吨,港口库存为343万吨,焦化厂库存为976万吨,总库存为2162万吨,总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70万吨。 全年焦煤库存持续处于高位,并未出现阶段性的累库或去库阶段,焦煤供需仍偏宽松,但会有结构性煤种短缺。展望2021年,在禁止进口澳洲煤炭政策的管控下,明年结构性煤种短缺仍然会有所体现。 三、 煤焦需求侧分析 3.1 生铁产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全国生产生铁7617.14万吨、同比增长9.44%,生铁日产水平为245.71万吨/日,环比下降2.73%;1-10月,全国累计生产生铁7.42亿吨,累计同比增长4.35%,生铁累计日产243.18万吨,同比增长4.01%。 全年1-10月份焦炭产量累计同比下降0.7%,但在下游超预期的需求支撑下,生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4.35%。按照生铁1吨钢消耗0.5吨焦炭,生铁累计同比增加6652万吨,折算焦炭需求增加3326万吨,焦炭产量出现较大缺口。展望2021年,从产能投放到产量释放之后,焦炭供给有望快速恢复。 3.2 粗钢钢材产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全国生产粗钢9220.24万吨、同比增长12.74%,粗钢日产水平为297.43万吨/日,环比下降3.59%;生产钢材11848.30万吨、同比增长14.16%,钢材日产水平为382.20万吨/日,环比下降2.88%;1-10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8.74亿吨,同比增长5.45%,粗钢累计日产286.54万吨,同比增长5.11%;生产钢材10.83亿吨,累计同比增长6.48%,钢材累计日产355.17万吨,同比增长6.13%。 全年粗钢进口较多,钢材三季度进口较多,但在下游高需求支撑下,国内钢材库存进一步去化,下游高需求是主旋律。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进一步加速恢复,全球钢材的需求会有望增加,因此明年国内的钢材和粗钢进口量有望回归,整体钢材产量有望平稳增长。 3.3 钢材需求 截止11月20日,主要钢材品种库存为1053.98万吨,钢厂钢材总产量为1075.22万吨。建材成交量方面,从4月份至今,全国主流贸易商建材成交量均值为22.86万吨,与去年同期20.02万吨,同比增长14.2%;主流贸易商华东大区建材成交量均值为11.60万吨,与去年同期10.71万吨,同比增长8.3%;建材表观需求方面,从4月份至今,建材表观需求均值为1125.33万吨,与去年均值1075.52万吨,同比增长4.6%;螺纹表观需求均值为409.06万吨,与去年均值379.03万吨,同比增长7.9%;热卷表观需求均值为327.81万吨,与去年均值332.12万吨,同比下降1.3%; 上半年下游需求持续超市场预期,华东大区增幅稳定,雄安新区拉动北方建材较大需求增量。同时制造业恢复缓慢,导致热卷表需走弱,螺纹表需受房地产和基建拉动,恢复较好。展望2021年,全球制造业有望继续快速恢复,国内房地产基建上半年韧性有望延续,终端需求的有望得到支撑。 3.4 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同比24.8%。 黑色金属主要指铁、锰、铬及其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体就是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位。2019年,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达26%,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8.4倍。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制造业固定投资增速一直处于负增长,尽管环比稳步收窄,但相比于同期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一直低21%以上。下半年黑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疫情后快速恢复,考虑到下游终端需求的较强韧性,2021年上半年有望延续,但下半年在房地产基建回落的背景下,有望步入增速回归阶段。 四、 宏观面 4.1 房地产市场 市场供应:房屋新开工面积减少: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80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21836万平方米,增长3.8%。房屋新开工面积180718万平方米,下降2.6%,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2481万平方米,下降3.3%。房屋竣工面积49240万平方米,下降9.2%,降幅收窄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5443万平方米,下降7.9%。 市场需求: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94万平方米,同比持平,1-9月份为下降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0.8%,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4.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0%。商品房销售额131665亿元,增长5.8%,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8.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2.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5.8%。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减少: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77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比1-9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1386亿元,增长14.8%,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投资到位资金增长6.0%,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31.6%。 房地产投资仍然较有韧性,房地产市场需求仍然存在,但政策对房地产供给方面再次施压,预计4季度开始房地产单月投资增速可能到达高点,房地产如果没有政策放松,未来投资增速有限,预计2020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在7%左右。展望2021年,土地购置费的滞后反映将拖累整体投资,未来房地产投资见顶回落可能性较大。 4.2 基础建设投资 基建投资增速反弹。1-10月含电力和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分别增长0.7%、3.0%,较1-9月回升0.5、0.6个百分点左右;10月当月,含电力和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4%、7.3%,较9月回升1.2、2.5个百分点。 一方面,前期专项债发行基本结束,项目开工滞后的情况有所缓解,叠加2019年同期基数回落,推动基建增速反弹;另一方面,考虑到专项债资金分流、优质项目缺乏以及经济逐步趋稳,未来(剔除基数影响后)基建增速持续上行空间有限。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临近结束,预计4季度投资小幅回落。展望2021年,随着中国经济上行,基建再次加速的可能性已经降低。 4.3 制造业投资 制造业投资改善。从制造业投资来看,2020年1-10月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5.3%,同比继续改善。从企业行业来看,2020年1-10月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滑15.40%,持续改善。 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未来有望进入补库存。2020年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2.4%;其中9月份单月同比10.1%。工业企业利润从5月份转正以来,利润持续改善,而且放大。主要原因包括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加快,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单位成本下降,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拉动作用尤为突出。 库存被动抬升以后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未来将进入到主动补库存。原本预期2020年初有望开启新一轮库存周期。但是疫情对实体经济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造成销售不畅,对产品销售端的冲击比生产端更大,存货被动积压。疫情的冲击是暂时的,随着需求的回升,工业企业产成品又回到被动去库存。随着经济的复苏,工业利润的持续改善,新一轮补库存周期将来临。2020年1-9月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为8.20%。库存较2020年8月份有所上升,已经显示出初步的补库存状态。 五、 2021年度煤焦市场展望 供给端,焦炭去产能扰动因素较大,新增产能出现滞后,焦炭四季度产能投放出现时间错配,明年上半年有望得到缓解。煤炭行业“去杠杆”压力犹存,待偿债务规模创历史新高。尽管经过数年供给侧改革,但是目前煤炭企业偿债压力仍旧较大,明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有大的恢复但增速仍会较为乐观。 需求端,明年上半年需求韧性有望延续,但难有超预期表现。固定资产方面,房地产市场韧性有望在上半年延续,但政策对房地产供给方面再次施压,未来投资增速有限,同时土地购置费的滞后反映将拖累整体投资,下半年房地产投资见顶回落可能性较大。基建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平稳上行,基建再次加速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制造业方面,全球制造业恢复有望加速,需求得到支撑。 整体来看,明年上半年供需偏紧的格局有望得到缓解,下半年待新产能产量快速释放之后,供需有望走向宽松,全年焦炭价格有望呈现先强或弱格局。 风险提示:(1)下游钢材需求增长低于预期;(2)新产能产量释放不及市场预期。 风险提示: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投资者据此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信期货研投 宏观金融研究团队 020-38909340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4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6 石油化工研究团队 021-60635738 农业产品研究团队 021-60635732 量化策略研究团队 021-60635726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