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配工具箱04:主动投资、被动投资及smart和beta 的区别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资配工具箱04:主动投资、被动投资及smart和beta 的区别》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传统的投资组合,被动投资,和smart beta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我们用一张图来展示,smart beta我们更倾向于去把它理解成‘主动的被动投资“。左边是被动投资,右边是主动投资,smart beta简单的理解就是在他们两者之间的一个过渡地带。 从投资理念来看:被动投资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想要持续战胜市场的超额收益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持有市场组合,例如直接持有指数,比如主流的宽基指数像沪深300ETF、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这种是以宽基指数为基准去构建的投资组合,就是我们所说的被动投资。 市场组合就是以股票市值作为加权依据,市值越高权重越大。被动投资也有很多优点,包括容量比较大,易于实施并且成本也比较低。因为有指数了嘛,我们直接抄就可以了,所以并不是很难。所以此类ETF很常见。 那与被动投资相反,主动投资者认为需要去积极参与市场,主动去做一些决策,他们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主动投资的目的就是通过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说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来击败市场指数,比如通过选股的表现来谋求战胜市场指数。 在这个层面,主动管理就比较关注选股以及择时,这是两个不同的维度。选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从截面上的,比如从1000个标的里面我们选出其中比较好的100个进行持有,所以选股是主动投资所主攻的一个方向。那择时则是另外一个维度,一个股票它可能会波动,那我们就在时序上选择一些我们觉得会涨的趋势的部分去做,去在时序上去做预测,所以主观上一个是截面上选股,另一个是时序上择时。和被动投资相比,主观投资不够公开透明,并且换手率也较高,可复制性也较低。 从smart beta的特点和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其实属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派。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去做被动投资,比如我们去投资某一类风格,但我们这个投资的方法呢也不是很随意的一个过程,换手率很高的一个过程,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透明的,因为我们明确的跟踪的因子的编制规则是非常清晰和透明的,所以说它属于一个中间派。一方面,smart beta的规则透明清晰,易于复制并且成本相对较低,也属于典型的指数化投资,这一点和传统的被动投资其实如出一辙。另一方面是选择在特定因子上的暴露,主动偏离了宽基指数的加权编制方式,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或者更低的波动,这和我们主动投资的特点也比较贴近。这个特定因子就包括我们前面所说的PB- ROE,或者一些其他的因子都可以。 举一些三类投资的特点:从风格暴露上来说的话,被动投资的暴露是比较低的,本身就是跟踪市场指数。主动投资的话相对来说风格暴露比较明显,smart beta也是相对明显;还有就是潜在收益,分别是低高中,暴露越高,相对来说潜在收益就与越高;换手率上面,相对于被动投资来说,主动投资的换手率更加频繁一点,smart beta介于两者之间;容量的话被动投资是比较高的,主动投资是相对比较低,smart beta也是介于两者之间;从投资透明度来说,被动投资和smart beta都是比较高的,主动投资是相对比较低的;从费用上面来说,被动投资只要跟踪指数就可以了,所以没有太多的跟踪成本,smart beta的话因为要构建一些因子,有些因子的构建并不一定非常的简单,整体费用来说是一个中等的水平;复制难度上被动和smart beta是偏低的,主动投资是偏高的。所以我们说smart beta属于主动的被动投资,是介于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两者之间的一种投资形式。 市场有风险 · 投资须谨慎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传统的投资组合,被动投资,和smart beta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我们用一张图来展示,smart beta我们更倾向于去把它理解成‘主动的被动投资“。左边是被动投资,右边是主动投资,smart beta简单的理解就是在他们两者之间的一个过渡地带。 从投资理念来看:被动投资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想要持续战胜市场的超额收益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持有市场组合,例如直接持有指数,比如主流的宽基指数像沪深300ETF、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这种是以宽基指数为基准去构建的投资组合,就是我们所说的被动投资。 市场组合就是以股票市值作为加权依据,市值越高权重越大。被动投资也有很多优点,包括容量比较大,易于实施并且成本也比较低。因为有指数了嘛,我们直接抄就可以了,所以并不是很难。所以此类ETF很常见。 那与被动投资相反,主动投资者认为需要去积极参与市场,主动去做一些决策,他们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主动投资的目的就是通过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说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来击败市场指数,比如通过选股的表现来谋求战胜市场指数。 在这个层面,主动管理就比较关注选股以及择时,这是两个不同的维度。选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从截面上的,比如从1000个标的里面我们选出其中比较好的100个进行持有,所以选股是主动投资所主攻的一个方向。那择时则是另外一个维度,一个股票它可能会波动,那我们就在时序上选择一些我们觉得会涨的趋势的部分去做,去在时序上去做预测,所以主观上一个是截面上选股,另一个是时序上择时。和被动投资相比,主观投资不够公开透明,并且换手率也较高,可复制性也较低。 从smart beta的特点和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其实属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派。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去做被动投资,比如我们去投资某一类风格,但我们这个投资的方法呢也不是很随意的一个过程,换手率很高的一个过程,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透明的,因为我们明确的跟踪的因子的编制规则是非常清晰和透明的,所以说它属于一个中间派。一方面,smart beta的规则透明清晰,易于复制并且成本相对较低,也属于典型的指数化投资,这一点和传统的被动投资其实如出一辙。另一方面是选择在特定因子上的暴露,主动偏离了宽基指数的加权编制方式,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或者更低的波动,这和我们主动投资的特点也比较贴近。这个特定因子就包括我们前面所说的PB- ROE,或者一些其他的因子都可以。 举一些三类投资的特点:从风格暴露上来说的话,被动投资的暴露是比较低的,本身就是跟踪市场指数。主动投资的话相对来说风格暴露比较明显,smart beta也是相对明显;还有就是潜在收益,分别是低高中,暴露越高,相对来说潜在收益就与越高;换手率上面,相对于被动投资来说,主动投资的换手率更加频繁一点,smart beta介于两者之间;容量的话被动投资是比较高的,主动投资是相对比较低,smart beta也是介于两者之间;从投资透明度来说,被动投资和smart beta都是比较高的,主动投资是相对比较低的;从费用上面来说,被动投资只要跟踪指数就可以了,所以没有太多的跟踪成本,smart beta的话因为要构建一些因子,有些因子的构建并不一定非常的简单,整体费用来说是一个中等的水平;复制难度上被动和smart beta是偏低的,主动投资是偏高的。所以我们说smart beta属于主动的被动投资,是介于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两者之间的一种投资形式。 市场有风险 · 投资须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