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借券的记账与市场影响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关注、标星,以便更快获得我们研究推送 广发证券 银行联席首席分析师 王先爽 核心观点 2024年7月1日午后,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借券用途:商业银行借入债券一般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用于改善LCR;一种是用于卖空。因为央行没有流动性指标考核要求,所以央行借入债券大概率是用来卖空,符合前期央行对长端收益率过低风险的提示。 如何记账: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办法》,债券借贷本身是表外业务,不直接影响借贷双方资产负债表。但如果债券借入方卖出借入债券,会影响资产负债表。比如央行借券卖出,央行资产端不动,负债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准备金存款)减少,同时“其他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增加。买入债券的机构(比如银行)资产国债资产增加,“存放央行”(准备金存款)减少。因为借出方国债仍在表上,买入“央行借入的债券”的银行表上国债持有也增加,所以宏观上,央行通过借入债券卖空实现了阶段性国债供给增加。 利率影响:短期来看,央行借券本身就具有很强信号意义,另外如果央行借券卖出落地,的确会阶段性增加了国债供给,所以会对相关债券收益率产生抬升的影响。 中期来看,国债利率需求端取决于货币,供给端取决于财政,因为央行借券最终还是要偿还,如果后续财政发债不及预期,预计债券利率仍会下行。如果下半年政府债融资超预期,则债券利率可能回升,央行借券卖出一定程度上是对未来债券供给的前置消化,抬高当期债券收益,同时缓和远期财政发债对利率的冲击。 长期来看,国债利率取决于名义GDP增速,就当前人均GDP维持所隐含的追赶潜力而言,当期国债利率隐含的潜在经济增速可能是偏低的。但潜在名义GDP增速的释放,一方面取决于实际GDP增长(这取决于各类政策制度能否推动生育率回升,释放技术进步潜力),另一方面取决于通胀趋势,这取决于财政力度能否真正扩张,并且适度从投资性财政向福利性财政迁徙,财政真正透明直达基层,通过提高基层可支配收入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全社会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和居民幸福感提升。总结来说,央行能影响短期利率,但中长期利率取决于财政和居民收入增长。 权益和银行影响。央行借券不直接影响权益市场,但债券波动加大可能间接提高权益类资产吸引力。对银行而言,利率回升会降低银行债券交易盘的浮盈,好在央行选择在半年报后公告,银行至少有一个季度来消化利率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央行对长债利率风险的关注隐含着其对财政扩张和名义增长回升的信心,如果后续兑现,利率中枢和银行景气度有望回升,但高股息标估值可能相对承压,利好成长和复苏类银行。 风险提示:(1)经济表现不及预期;(2)金融风险超预期;(3)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4)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 倪军:SAC 执证号:S0260518020004 王先爽:SAC 执证号:S0260520040002,SFC CE No. BQV910 报告原文:《银行行业:央行借券的记账与市场影响》 对外发布日期:2024年7月1日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点赞和在看。
欢迎关注、标星,以便更快获得我们研究推送 广发证券 银行联席首席分析师 王先爽 核心观点 2024年7月1日午后,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借券用途:商业银行借入债券一般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用于改善LCR;一种是用于卖空。因为央行没有流动性指标考核要求,所以央行借入债券大概率是用来卖空,符合前期央行对长端收益率过低风险的提示。 如何记账: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办法》,债券借贷本身是表外业务,不直接影响借贷双方资产负债表。但如果债券借入方卖出借入债券,会影响资产负债表。比如央行借券卖出,央行资产端不动,负债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准备金存款)减少,同时“其他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增加。买入债券的机构(比如银行)资产国债资产增加,“存放央行”(准备金存款)减少。因为借出方国债仍在表上,买入“央行借入的债券”的银行表上国债持有也增加,所以宏观上,央行通过借入债券卖空实现了阶段性国债供给增加。 利率影响:短期来看,央行借券本身就具有很强信号意义,另外如果央行借券卖出落地,的确会阶段性增加了国债供给,所以会对相关债券收益率产生抬升的影响。 中期来看,国债利率需求端取决于货币,供给端取决于财政,因为央行借券最终还是要偿还,如果后续财政发债不及预期,预计债券利率仍会下行。如果下半年政府债融资超预期,则债券利率可能回升,央行借券卖出一定程度上是对未来债券供给的前置消化,抬高当期债券收益,同时缓和远期财政发债对利率的冲击。 长期来看,国债利率取决于名义GDP增速,就当前人均GDP维持所隐含的追赶潜力而言,当期国债利率隐含的潜在经济增速可能是偏低的。但潜在名义GDP增速的释放,一方面取决于实际GDP增长(这取决于各类政策制度能否推动生育率回升,释放技术进步潜力),另一方面取决于通胀趋势,这取决于财政力度能否真正扩张,并且适度从投资性财政向福利性财政迁徙,财政真正透明直达基层,通过提高基层可支配收入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全社会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和居民幸福感提升。总结来说,央行能影响短期利率,但中长期利率取决于财政和居民收入增长。 权益和银行影响。央行借券不直接影响权益市场,但债券波动加大可能间接提高权益类资产吸引力。对银行而言,利率回升会降低银行债券交易盘的浮盈,好在央行选择在半年报后公告,银行至少有一个季度来消化利率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央行对长债利率风险的关注隐含着其对财政扩张和名义增长回升的信心,如果后续兑现,利率中枢和银行景气度有望回升,但高股息标估值可能相对承压,利好成长和复苏类银行。 风险提示:(1)经济表现不及预期;(2)金融风险超预期;(3)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4)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 倪军:SAC 执证号:S0260518020004 王先爽:SAC 执证号:S0260520040002,SFC CE No. BQV910 报告原文:《银行行业:央行借券的记账与市场影响》 对外发布日期:2024年7月1日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点赞和在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