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建投苹果专题】生长期的新季苹果依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未来可能有哪些演化逻辑?

【建投苹果专题】生长期的新季苹果依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未来可能有哪些演化逻辑?

作者:微信公众号【CFC农产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信建投期货《【建投苹果专题】生长期的新季苹果依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未来可能有哪些演化逻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 |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 陈宇灏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9939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4年6月27日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在05合约结束后到7、8月以嘎啦为代表的早中熟苹果行情兑现前,苹果比较容易落入缺乏矛盾、锚点的情况。而2024年便属于这样的情形。 5、6月套袋阶段本身可能存在花期的预期落空/改变的情况,举个例子,花期花量不足,但果农在疏花疏果上尽可能保留,使得套袋数量高于前期预期。但2024年并未发生类似的变化-从花期开始,市场便逐步形成了全国整体丰产的预期,而套袋情况并未对这一预期形成明显挑战。 时间尚早,早中熟苹果的现货行情尚未展开。各类水果市场以时令水果为主。 而相较于5月末,主要的变化在于冷库苹果的继续去库以及冷库苹果价格的边际性变化。 节后至今持续降价促销,部分前期高价收购的客商便不得不面临亏损。这一过程确实加速了库存的消化,同时也释放了部分产区的销售压力。 结果便是部分西部产区的冷库苹果价格出现一定回暖。 缺乏现货锚定的眼下,市场将不得不通过旧季冷库苹果(销售压力部分释放,西部部分产区有所好转)、新季早中熟苹果(时间点未到)等现货行情对新季苹果的收购成本进行计价/估值。 逻辑传导大致为:冷库行情/早中熟苹果若出现亏损,则可能拖累新季苹果的收购信心,拉低普遍的收购重心,反之亦然。 当前苹果市场的估值已经开始对全国整体丰产,收购重心萎靡(收购价格偏低),及2411开始的新交割细则进行计价。眼下的市场通过2410与去年同期1500元/吨以上的价差,以及2410间2411的价差对收购成本,交割成本的变化进行计价。 苹果合约的估值主要有“仓单成本”(车船板成本)与接货价值两种主流形式。 在春节、清明等销售节点到来前,市场往往会以“仓单成本”进行估值。而这一成本大致等于收购成本与各类交割成本之和。 在“现货锚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眼下,市场以大量的预期计价展开。而从苹果上市以来的演化来看,此类预期的变化乃至反转都不太值得意外。 关注苹果在现货出现好转迹象前能否给出相对偏低的估值,给出更安全的参与区间。 研究员:陈宇灏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9939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