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盛量化&金融】红利+顺周期双主线受益,看好银行板块投资价值

【国盛量化&金融】红利+顺周期双主线受益,看好银行板块投资价值

作者:微信公众号【留富兵法】/ 发布时间:2024-07-0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国盛量化&金融】红利+顺周期双主线受益,看好银行板块投资价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年初至今银行板块行情主要演绎两条主线: 1)红利主线:银行股兼具低估值(PB仅0.47x,市场预期充分)、高股息(5%+[ 本段估值、股息率数据截止2024/6/17])、分红稳定(2023年分红比例较上年提升2pc至30%,2024年新增中期分红)、基本面稳健的特点,是优质的红利投资品种,符合市场增量资金的偏好。股票持有期间收益主要为“股价涨跌+分红(也即利润*分红比例)”,而银行股兼具低估值(PB 0.47x,市场预期充分)、高股息(5%+)、分红稳定(2023年分红比例30%)、基本面稳健的特点,是优质的红利投资品种。 2)顺周期主线:银行板块行情与经济预期关联性较强,5月中旬以来地产支持政策陆续落地,提振市场信心,催化板块β行情带来的估值修复。银行板块行情与经济预期关联性较强,5月中旬以来地产支持政策陆续落地,提振市场信心,催化板块β行情带来的估值修复,顺周期标的如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等也受到更多关注。5月中旬以来地产支持政策陆续落地,需求端、供给端多管齐下,若后续配套政策继续出台,同样有望对市场预期形成催化,带动银行板块估值抬升。 华夏中证银行ETF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1、跟踪指数的编制规则:中证银行指数(代码:399986.SZ),指数简称中证银行,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15日发布,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中证银行指数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中至多50只银行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行业股票的整体表现。 2、当前中证银行指数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从前十大成分股来看,中证银行指数成分股集中度较高,主要配置银行业的龙头股。从更加细分的中信三级行业分布来看,指数成分股主要是布局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Ⅲ、国有大型银行Ⅲ、城商行、农商行等细分行业。从指数成分股涉及概念来看,中证银行指数成分股主要暴露于银行精选、银指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等概念。 3、华夏中证银行ETF基金(代码:515020)成立以来整体运行平稳,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严格控制了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 一、红利+顺周期双主线受益,看好银行板块投资价值 年初至今板块行情主要演绎两条主线: 1)红利主线:银行股兼具低估值(PB仅0.47x[ 本章节估值、股息率数据截止2024/6/17,下同。],市场预期充分)、高股息(5%+)、分红稳定(2023年分红比例较上年提升2pc至30%,2024年新增中期分红)、基本面稳健的特点,是优质的红利投资品种,符合市场增量资金的偏好。年初以来涨跌幅靠前的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股息率均较高(均在5%以上,部分达到6%)。 2)顺周期主线:银行板块行情与经济预期关联性较强,5月中旬以来地产支持政策陆续落地,提振市场信心,催化板块β行情带来的估值修复,顺周期标的如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等也受到更多关注。 1.1 主线一:高股息、分红稳定,优质红利投资品种 股票持有期间收益主要为“股价涨跌+分红(也即利润*分红比例)”,而银行股兼具低估值(PB 0.47x,市场预期充分)、高股息(5%+)、分红稳定(分红比例30%)、基本面稳健的特点,是优质的红利投资品种。当前渝农商行(股息率5.96%)、沪农商行(5.59%)、江苏银行(6.44%)以及国有大行(如工商银行股息率达5.64%)等均具备性价比。 1)估值、持仓均处历史较低水平,市场预期相对充分,具备一定安全边际 目前银行板块PB估值仅为0.47x左右,处历史相对低位,市场对于地产、城投风险以及银行业绩压力预期相对充分,具备一定安全边际。从基金持仓角度来看,2024Q1末主动基金、被动基金重仓持有银行股的比例分别为2.43%、7.39%,也基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分红比例长期稳定,2023分红比例提升、2024新增中期分红 银行股分红比例较为稳定,2019年至今上市银行整体分红比例一直在28-30%之间,尤其是国有大行、招行以及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商行(均为银行指数中占比权重较高的个股)近年分红比例一直保持在30%左右。展望未来,预计上市银行有意愿、也有能力继续保持分红比例基本稳定。 首先从分红意愿角度,2023年在上市银行内生补充压力加大、外部融资受限的背景下,银行平均分红比例较上年仍提升2pc至30.4%,此外为了响应政策号召,国有大行以及沪农商行等中小行均提出了2024年中期分红计划,体现出上市银行保持股东回报稳定的较强意愿。 其次从分红能力角度,短期看,资本新规实行对多数银行来说是利好,2024Q1上市银行RWA/总资产较2023年末下降2pc至5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了0.3pc。长期看,近年上市银行一方面大力支持实体经济,资产增长较快(且主要投向风险权重更高的对公贷款),另一方面息差收窄导致利润增速下滑,带来一定资本补充压力,未来随着经济环境逐步回暖,银行规模扩张回归常态(今年以来监管已经在引导盘活存量),同时内生补充能力提升,也更有利于保持分红稳定。 3)基本面稳健,全年业绩增速有望回暖 银行行业业绩波动较小,基本面指标更为稳健,上市银行近年利润基本保持稳步增长。2024Q1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继续保持稳中向好(2024Q1不良率较年初下降1bp至1.25%,拨备覆盖率基本持平于244%),但不少银行在Q1较大业绩压力下利润出现负增长,主要是贷款重定价(2024Q1息差较2023全年下降13bps左右)、费率调降等政策因素在一季度集中体现。展望后续,预计一季度为银行业绩低点,全年业绩增速有望回暖。 1.2 主线二:地产政策催化经济企稳改善预期,带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银行板块行情与经济预期关联性较强,5月中旬以来地产支持政策陆续落地,提振市场信心,催化板块β行情带来的估值修复,顺周期标的如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等也受到更多关注。 5月中旬以来地产支持政策陆续落地,需求端、供给端多管齐下,若后续配套政策继续出台,同样有望对市场预期形成催化,带动银行板块估值抬升: 1)全国层面:国务院政策吹风会提出多项政策,重点包括:A、首套房首付比例20%降至15%,二套房从30%降至25%;B、取消按揭贷款利率下限(此前首套房LPR-20bps、二套房LPR+20bps);C、下调各期限品种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25bps等。D、央行提供3000亿再贷款,支持全国性银行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企发放贷款支持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 2)地方层面:除年初以来部分地市陆续取消限购、取消利率下限以外,国务院吹风会后上海、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以及江苏省也优化了购房政策,其中江苏省、广州市取消了按揭利率下限,上海、深圳首套房、二套房利率下限分别调整至LPR-45bps、LPR-5bps。 二、中证银行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2.1指数编制规则:反映银行的整体表现 指数简介:中证银行指数(代码:399986.SZ),指数简称中证银行,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15日发布,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中证银行指数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中至多50只银行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行业股票的整体表现。 样本空间: 同中证全指指数的样本空间。 选样方法: (1)将样本空间证券按中证行业分类方法分类; (2)如果行业内证券数量少于或等于 50 只,则全部证券作为相应全指行业指数的样本; (3)如果行业内证券数量多于 50 只,则依次剔除行业内全部证券成交金额排名后 10%的证券以及累积总市值占比达行业内全部证券 98%以后的证券,剔除过程中优先确保剩余证券数量不少于 50 只,将剩余证券作为相应行业指数的样本。 样本定期调整: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 6 月和 12 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 2.2指数成分股:聚焦银行龙头股 从前十大成分股来看,中证银行指数成分股集中度较高,主要配置银行业的龙头股。指数成分股数量为42只,截至2024年6月20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为64.30%,前十大集中度较高,聚焦银行业的龙头股。例如,指数前三大成分股分别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其在指数中的权重占比分别为15.10%、9.57%、7.13%,都是银行龙头股。 从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中证银行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较集中。指数成分股全部属于银行类型,从更加细分的中信三级行业分布来看,指数成分股主要是布局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Ⅲ、国有大型银行Ⅲ、城商行、农商行等细分行业。 从成分股市值分布来看,中证银行指数成分股市值偏向大市值风格。截至2024年6月20日,指数成分股总市值平均约2686亿元。从具体成分股来看,总市值1000亿以上的成分股累计权重占比高达85.40%,500-1000亿的成分股权重占比为7.12%,200-500亿的成分股权重占比为3.32%,100-200亿的成分股权重占比为2.75%,小于100亿的成分股权重占比为1.41%。因此,整体而言,中证银行指数的市值风格偏向大市值风格。 从指数成分股涉及概念来看,中证银行指数成分股主要暴露于银行精选、银指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等概念。从具体相关概念来看,指数在银行精选、银指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等概念的暴露度分别为95.66%、87.05%、83.43%,由此可见,指数成分股的银行概念显著,具有鲜明的主题特征。另外,指数在陆股通重仓、基金重仓、核心资产、成交主力等概念上暴露度较高,可见指数成分股受到机构资金的青睐,具有良好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三、华夏中证银行ETF投资价值分析 华夏中证银行ETF基金成立以来整体运行平稳,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严格控制了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华夏中证银行ETF基金自2019年12月3日上市以来保持较低的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作为投资者们布局银行板块的资产配置工具,该基金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华夏中证银行ETF基金基金由李俊先生管理,基金经理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管理人华夏基金旗下产品线齐全。截至2024年6月20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管理ETF基金89只,ETF规模合计已达约4835亿元,产品涵盖了宽基、行业、主题等多个类别,基金公司旗下ETF产品线齐全,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指数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 本报告从历史统计的角度对特定基金产品进行客观分析,当市场环境或者基金投资策略发生变化时,不能保证统计结论的未来延续性。本报告不构成对基金产品的推荐建议。1、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地产、零售风险暴露超预期;3、房地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6月28日发布的报告《红利+顺周期双主线受益,看好银行板块投资价值》,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林志朋 S0680518100004 linzhipeng@gszq.com 马婷婷 S0680519040001 matingting@gszq.com 刘富兵 S0680518030007 liufubing@gszq.com 张国安 S0680524060003 zhangguoan@gszq.com 倪安峰 S0680122080025 nianfeng@gszq.com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金融工程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