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1215 | 顺鑫农业(000860)、泡泡玛特(9992)、固德威(688390)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晨报1215 | 顺鑫农业(000860)、泡泡玛特(9992)、固德威(688390)》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晨报1215.mp3 From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00:00 09:04 【食品饮料】顺鑫农业(000860):三牛提价,改善可期 维持增持评级。三牛系列提价,白酒业务改善可期,新五年有望蓄力再发展,考虑白酒主业发展,以及地产亏损和利息费用化等影响。调整2020-2021年EPS至0.90(-0.05)、1.23 (-0.12)、1.73(+0.08),对应白酒主业EPS 1.31、1.63、1.88元,维持目标价73元。 三牛发展稳定,提价贡献增长。公司拟对三牛系列产品提价,其中400ml、500ml、1.5L规格上调10元/瓶,255ml规格上调6元/瓶。三牛系列主要以北京市场为主,收入体量预计在9-10亿左右、占整体比重10%,近年来发展增速保持稳定,本次提价将于2021年1月16日后执行,提价幅度预计在12-13%左右,2021年报表有望逐步体现提价效应。 动销改善,白酒主业盈利有望触底回升。根据草根调研,目前华东、华南市场恢复情况良好,华东开门红打款比例由去年55%提升至60%,珍品持续推广;华北市场相对仍有较大改善空间,预计2021年Q1-Q2将持续好转,随着提价效应逐步体现,后续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 结构升级,渠道优化。大单品陈酿竞争地位稳固,未来产品发展以结构升级为主,珍品持续发力。渠道下沉持续推进,2020年四五计划收官,未来“树样板、调结构、深分销”战略明确,期待下一步结构升级与市场精耕取得新成效,新五年有望打开新篇章。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风险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顺鑫农业(000860):三牛提价,改善可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传媒】泡泡玛特(9992)首次覆盖:IP优势凸显,全产业布局享行业红利 投资建议:IP优势凸显,全产业布局享行业红利。公司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集IP自研、运营及销售推广的综合潮玩运营商。公司凭借在潮玩领域的先发优势及完善的销售运营渠道,有望保持并扩张自身优势,持续高速增长,我们预计泡泡玛特2020-2022年的盈利为 6.1/12.1/17.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2/72/49,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全产业布局构建先发优势,加速扩张渠道享行业红利。目前潮玩产业尚处于广泛铺设渠道的早期阶段,渠道方议价能力较强,在产业链中分成50%-60%。公司是业内唯一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2017-2020年上半年加速扩张渠道,线下零售店由32家增至136家,机器人商店由43家增至1001家;线上泡泡抽盒机不断优化用户体验,2019年收入大幅增长1079%至2.7亿元。公司总营收由1.58亿元增至16.83亿元,CAGR高达226.3%,净利润由157万元增至4.52亿元,CAGR高达1595.6%,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未来公司将继续开拓一二线城市、加速下沉三四线超市,并通过以韩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辐射全球。 Z世代推动我国潮玩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盲盒进一步加速潮玩出圈。Z世代关注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及陪伴需求,更愿意为兴趣买单,是潮玩市场正在崛起的消费主力军。与其他形式的潮玩相比,盲盒同时具备单价低、系列化产品丰富、惊喜感强、尺寸适中、社交属性强等特点,推动潮玩出圈扩大粉丝群体。2015-2019年我国潮玩市场规模由63亿元增至207亿元,CAGR为34.6%,随着Z世代收入水平逐步提升、潮玩受众范围不断扩大,我国潮玩市场规模有望持续高速增长,预计于2024 年达到763 亿元,CAGR达29.81%。 Dimoo、The Monsters等新秀IP崭露头角,未来有望释放更大潜力。Dimoo与The Monsters上线于2019年,在约半年的时间内收入均过亿跻身四大IP,可见公司日益重视对新IP的培养。此外,公司自2018年起积极探索IP授权带来的额外变现机会,如与伊利、芬达等跨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IP授权作为重点发展战略有望拓展衍生变现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用户流失风险、合作终止风险、线下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泡泡玛特(9992)首次覆盖:IP优势凸显,全产业布局享行业红利》,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电新】固德威(688390)首次覆盖报告:卡位光伏顶级赛道,进入加速成长期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3.38、5.57、7.86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目标价222.80元,对应2021年40倍PE。 分布式光伏快速增长,组串式逆变器已成趋势。光伏的离散发电特征使得光伏天生适合分布式,可以广泛应用于户用屋顶、工商业屋顶、小型地面、大型地面电站等领域。随着光伏成本的持续下降,在全球大部分区域均可以实现平价上网,高电价地区投资回报高,低电价地区也能获得合理收益率,分布式光伏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分布式光伏一般采用组串式逆变器,带动组串式逆变器持续增长,随着组串式逆变器大型化,成本接近集中式逆变器,目前在大型地面电站也呈现出利用组串式逆变器的趋势。 逆变器格局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固德威加大投入,进入加速成长期。逆变器虽然资产较轻,实际是较为全面的竞争,众多企业掉队,多年淘汰赛,剩者为王。优质企业从产品、品牌、渠道三位一体构建壁垒,壁垒逐渐深厚。随着光伏全球平价,下游客户对于光伏装机成本降低要求逐渐减轻,逆变器的降价压力大幅减小,盈利能力回升,毛利率水平很好,并且部分区域能够覆盖储能成本,储能业务开始增长。固德威适时上市融资,加大投入,建设新产能,进入加速成长期。 催化剂。2021年逆变器毛利率继续维持,甚至有提升。 风险提示。海外贸易保护风险、潜在的专利诉讼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固德威(688390)首次覆盖报告:卡位光伏顶级赛道,进入加速成长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宏观】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红日东升,其道大光 2021年,后疫情阶段的复苏逻辑和“十四五”开年政策红利将构成宏观经济运行主线,全年经济节奏前高后低,环比动能上半年强于下半年,全年实际增速在9%左右。 宏观复苏之旅,我们看好三道风景线:可选消费、出口、新能源。而结构性的政策红利,我们看好十四五政策的五条潜在主线:绿色环保、人口和医疗、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土地改革、城市群整合与新基建。 结构角度,复苏引擎将呈现内外需求共振,新旧动能齐行的格局: 投资:地产投资,在三道红线下开始去库存、去杠杆,有望开启竣工周期,项目因素与稳杠杆制约基建增速大幅上行,内外需求共振复苏将带动新一轮制造业景气周期。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速在9%左右。 消费:经济常态化最后一环,看好可选消费景气修复。2021年随着居民与企业收入回升,将引发需求的内生修复和消费信心的改善。我们预估全年社零增速在14%左右,修复空间角度,必选消费维持韧性,可选消费部分分项仍大有可为。 出口:上半年高景气,下半年缓步回落,全年增速7%左右。2020年我们看到全球疫情发展与贸易份额的变动具有直接关联,供给替代逻辑占据主导,2021年供给替代逻辑在上半年仍将延续,传统制造与高端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挤占表现都更具持续性。 2021年通胀条件相对温和,难现高通胀,通胀环境尚不是货币政策掣肘。2021年非食品项通胀和核心通胀才是实体通胀水平的核心关注点。预计全年CPI同比+1.7%,PPI同比+2.0%,形态上在Q2达到高点,Q3出现回落,Q4再现小反弹。 2021年金融条件将呈现信贷趋紧,流动性中性。我国宏观杠杆率在2020年上升约25个百分点,2021年稳杠杆要求下,我们预计M2增速维持在8%-10%之间,社融增速大约放缓至11%-12%,新增社融34万亿左右,结构上信贷趋紧,政府债券小幅回落,表外有所压降。 2021年政策环境将呈现财政支撑不弱,货币维持中性的状态: 预计2021 年预算赤字从3.6%以上回到3-3.5%区间,同时不再发行特别国债。另外,新增专项债限额从3.75万亿收缩至3.5万亿左右。虽然整体政策边际退出,但鉴于分母端回升,叠加财政资金的沉淀,整体财政支撑作用仍然较强。 货币政策依然定调稳健,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将保持适度灵活,呈现“价稳量控”的特征。2021年全面降准、调整政策利率的概率都不高,但窗口指导信贷投放节奏和方向将成为常态。整体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2021H2存在边际趋松的可能。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红日东升,其道大光》,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策略】估值普跌,情绪回落有底 近两周市场节奏变化较快,A股估值普跌,但市场情绪回落有底。近两周市场节奏变化较快、大盘接近上沿后有所回调,大金融估值由领涨到领跌、医药生物估值由领跌到领涨,回调下A股估值普跌。但成交数据波动平稳、新增开户数大幅回升下,市场情绪回落有底。当下盈利修复与流动性收紧预期的拉锯决定了市场预期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回调中市场情绪仍下行有底,大盘调整后便是布局良机,结构上交易复苏仍是当前市场的核心主线。风险溢价方面股债重回一致,信用利差上行斜率暂放缓,信用债违约影响暂退。 估值:各板块估值普跌,仅创业板上行。 (1)板块:各板块估值普跌,上证综指、上证180、中证800下跌较为明显,主要指数中仅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估值上涨。目前上证综指 PE(TTM)为15.54(-0.27),处于历史分位68.9%(-4.2%);创业板指 PE(TTM)为63.79(2.03),处于历史分位81.6%(4.2%)。 (2)风格:各风格估值普跌,金融与稳定板块估值下行幅度大,仅消费板块估值小幅上行。大小风格来看,未见明显的大小之别。 (3)行业:各行业估值普跌,通信、大金融等估值下行幅度较大,仅医药生物行业估值上行幅度较大。此外,近两周估值变化呈现“高的越高、底的越低”特征。近两周估值上涨的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行业历史分位均处高位,而处于历史低分位的公用事业、建筑装饰、房地产等行业估值继续大幅下行。 (4)海外:目前海外各主要指数PE历史分位均大于95%,其中纳斯达克和日韩主要指数近期估值继续大幅上行,英国富时100和标普500指数上行幅度相对较小,仅德国DAX指数小幅下行。 风险溢价:股债重回一致,信用利差上行放缓。 (1)ERP:小幅上行,底部徘徊。万得全A ERP最新值为2.66%,较两周前小幅上行0.08%,已持续低于均值减一倍标准差。 (2)信用利差:方向重回一致,上行斜率放缓。信用利差与股权风险溢价变动方向重回一致,产业债与城投债信用利差上行斜率放缓。 情绪:成交数据走弱,市场情绪回落有底。 (1)成交数据波动平稳,200-500亿市值个股涨跌停活跃度提升。换手率方面,仅上证综指(-1.4%)和中证500(-4.6%)环比下行。成交额方面,仅深证成指(-2.6%)、创业板指(-3.9%)和中小板指(-0.4%)小幅下行,其余各指数成交额均小幅上行。涨跌停方面,跌停家数上涨明显,其中200-500亿市值个股涨跌停活跃度提升。 (2)新增开户数回升,股市搜索热度降幅收窄。11月新增开户数环比上行40.57%,结束下行趋势。微信微指数和微博微指数环比下降13.9%和0.3%,百度指数小幅上行1.2%,搜索热度降幅收窄。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策略:估值普跌,情绪回落有底》,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固收】2021年信用债市场年度策略展望:风起,青萍末 2020年市场回顾:波澜不惊。2020年信用基本面整体平稳,信用债走势整体跟随利率,信用利差、评级利差多体现为被动走阔或收窄,年末的大国企集中违约打破这一均衡,信用利差、等级利差明显上行。 2021年策略展望:推荐3年AAA。风起于青萍之末,大国企违约一方面预示信用环境正处恶化开端,另一方面引导风险偏好继续下行,始于2018年下半年的评级下沉行情宣告终结。考虑到利率上行有顶(10年国债3.5),且2021年资金面仍偏宽松,信用策略建议适当拉久期买入3年AAA。 城投:终极信仰,下沉优选。国企信仰破灭后,城投似乎成为市场终极信仰。考虑到政府绑定深度和金融防风险底线思维,2021年城投发生实质性违约的概率较低,但尾部估值风险仍大,不建议做过多下沉。如果下沉建议优选区域(省份),结合平台重要性综合判断。 地产:性价比边际提升。“三道红线”政策总基调是化解风险,长期看对房企信用资质偏利多。国企风险暴露下,地产性价比边际提升。下沉建议两条主线:(1)TOP50中的稳健有利差主体、(2)逆向思维下资质终将优化的大龙头房企。 过剩:回归经营基本面。永煤违约导致过剩风控尺度变紧,研判资质需回归经营基本面。着重关注头部主体,煤炭中的陕蒙新、钢铁中的华菱柳钢。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信用债市场年度策略展望:风起,青萍末》,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新股】次新换手率继续下降,资金流出边际上升 近端次新股偏离值处于处于阶段性高点。截至12月11日,近端次新股指数收于6462点,单周下跌5.63%,相对过去三个月最高偏离度为-7.87%,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根据历史经验,近端次新股指数偏离度自高点回落下行周期在1-3个月,后市仍需谨防回调风险。 次新换手意愿持续下滑,市场迎来大市值个股解禁高峰。1)上周近端次新股指数的换手率均值为10.17%,较上周下滑2.93%,低于2020年全年均值,成交量和成交额继续下降;2)上周净主动买入额分别为-34.28亿元、-80.92亿元,注册制资金流出较上周边际增加;3)融资融券余额133.42亿元,较上上周保持相对平稳;4)近两周由于大市值个股解禁,解禁总规模处较高水平。上周共有9只次新股解禁,解禁总市值440.47亿元,其中邮储银行解禁规模369.77亿元;本周有11只新股解禁,解禁总市值568亿元,其中华能水电单只解禁90.72亿股,解禁总市值399.17亿元。 发行提速叠加上市涨幅小幅回升,打新收益较上周边际提升,11只新股单周贡献A/B/C类投资者打新收益67万/56万/32万。上周核准制下7只新股开板,开板平均涨幅83.3%,其中6只网下配售,贡献贡献A/B/C类投资者打新收益6.37/4.65/2.04万元,对应5亿规模产品增厚收益为0.13‰/0.09‰/0.04‰;注册制下5只股票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81.4%,贡献A/B/C类投资者打新收益60.71/50.96/29.98万元,对应5亿规模产品增厚收益为1.21‰/1.02‰/0.60‰。 次新股二级市场跟踪:市场整体下行,个股结构性机会明显。上周上证指数单周下跌2.83%,但光伏设备行业(+4.63%)表现较好,带动次新相关题材个股中信博、固德威涨幅领先。个股层面中核准制次新股上周涨幅前五为:立昂微(29.9%,半导体硅片)、豪悦护理(13.0%,个人卫生护理用品)、五洲特纸(9.6%,特种纸)、均瑶健康(7.5%,乳酸菌饮品)、建霖家居(7.2%,厨卫及净水产品);注册制涨幅前五为:中信博(18.8%,光伏支架)、思瑞浦(13.5%,模拟芯片)、盛德鑫泰(11.2%,小口径无缝钢管)、固德威(10.5%,光伏逆变器)、松原股份(7.6%,汽车被动安全装置)。 风险提示:1)次新股指偏离度处历史高位,谨防后市回落;2)新股发行节奏回归常态,导致一二级上市估值差收窄。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新股:次新换手率继续下降,资金流出边际上升》,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基础化工】煤化工景气回暖,紧拥优质周期成长龙头 周观点:基于全球库存周期共振,推荐三大主线,紧拥优质周期成长龙头,同时成长股方面精选赛道及细分子行业龙头。1)复盘2020年至今资产轮动顺序,首推油价中枢上行受益子行业,推荐煤化工(华鲁恒升)、气头烯烃(万华化学)等主线;2)梳理供需格局较好,价格弹性大的子行业:钛白粉(龙蟒佰利)、煤化工(华鲁恒升)、MDI(万华化学)、粘胶短纤、氨纶、轮胎(玲珑轮胎);3)刚需且底部未复苏的子赛道:农药(扬农化工、联化科技)、甜味剂(金禾实业)、化妆品活性成分(科思股份);4)自下而上筛选细分子行业龙头:危化仓储龙头(密尔克卫、宏川智慧)、电子胶粘材料龙头(斯迪克)、新材料龙头(国瓷材料、万润股份)等。 本周重要变化:醋酸及衍生物价格继续上涨,持续推荐煤化工龙头华鲁恒升。本周华东地区醋酸和醋酐最新价格分别为5150元/吨和7550元/吨,周涨幅分别为24.10%和10.22%,本月累计涨幅分别为80.70%和48.04%,涨价幅度扩大。本轮醋酸、醋酐涨价主要是需求旺盛叠加供给紧缩。我们看好醋酸价格长期表现。考虑华鲁恒升醋酸、醋酐产能分别为60、5万吨,本月公司出厂价(不含税)涨幅分别为1283元/吨和1460元/吨,有望总计环比增加公司月利润7023万元左右。 此外,我们持续推荐五条主线: 1)2020年以来即使受疫情影响,我们一直持续坚定的看好地产产业链复苏,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地产数据显示10月地产继续改善,继续验证我们前期观点,我们持续推荐确定性主线—地产竣工端:钛白粉(龙蟒佰利)、MDI(万华化学)。 2)推荐未来油价中枢上行带动煤化工景气复苏(华鲁恒升)。 3)推荐刚需行业龙头:农药(扬农化工、联化科技)、甜味剂(金禾实业)。 4)国内新技术的突破是推动“内循环”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也精选了进口替代和政策推动下的新材料子行业,推荐电子胶粘材料(进口替代,斯迪克)、催化材料(进口替代+国六标准政策推动,万润股份、国瓷材料)和可降解塑料(进口替代+新版禁塑令政策推动)。 5)我们持续重点推荐危化品仓储物流行业。持续推荐密尔克卫和宏川智慧。 投资建议:推荐万华化学、扬农化工、龙蟒佰利、华鲁恒升、联化科技、金禾实业、玲珑轮胎、万润股份、国瓷材料、利安隆、三友化工、密尔克卫、宏川智慧、斯迪克、科思股份。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低于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基础化工:煤化工景气回暖,紧拥优质周期成长龙头》,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公用事业】发改委出手控煤价,火电成本端压力有望缓解 本周观点:近期煤价涨幅过快,12月12日发改委紧急召集电力企业召开座谈会,要求电力企业煤炭采购价格不得超过640元/吨,同时放开了澳洲以外的进口煤限制,预计煤价上涨的势头有望被降温,火电企业成本端压力有望缓解。 (1)新能源发电:政策利好不断,风电光伏大有可为。长期来看,我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减排目标,风电光伏发电量将大幅提升,预计未来30年风电光伏发电量有望增长20倍,运营商长期成长空间较大;中期来看,本周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提升至25%,同时预计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比有望提升至20%,测算得未来每年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有望超过100GW。此外新能源发电政策方面利好频出,2020年下半年密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有望对新能源运营商形成利好,存量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得以解决。推荐信义能源、福能股份,受益标的中闽能源、节能风电、太阳能、龙源电力、协鑫新能源。 (2)水电:短期业绩有支撑,叠加投产高峰来临,继续推荐大水电。目前各公司水库蓄水情况较好,预计Q4发电仍将较为可观,看好Q4业绩表现。同时2021年起水电将进入新一轮投产高峰,水电成长性即将显现。继续重点推荐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 (3)燃气:推荐拥有上游气源优势的城燃公司。12月3日,中俄东线中端(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正式投产运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构建我国四大能源运输通道的重大工程,对推动形成“X+1+X”油气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下游城燃公司的议价权有望增强,继续推荐拥有上游气源优势的城燃公司,推荐深圳燃气、新奥能源,受益标的新天然气。 (4)核电:三代技术逐渐成熟+新机组有节奏核准,核电发展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核电发展不及预期,预计十四五期间发展有望加速,预计后续国家将有节奏的核准新项目,预计未来每年审批6台左右,核电发展将稳步推进,推荐国内核电龙头中国广核、中国核电。 (5)火电:电量无忧,但受制于煤价上涨,Q4业绩或承压。预计Q4电量无忧,但由于近期动力煤价上涨较多,预计Q4业绩将承压,但长期来看煤价将回归合理区间,继续推荐低估值大火电华能国际(A+H)、华电国际(A+H),受益标的华润电力。 上周市场回顾:本周水电、火电、燃气、新能源发电分别下跌2.32%、下跌4.09%、下跌4.81%、下跌2.60%,相对沪深300分别上涨1.16%、下跌0.62%、下跌1.33%、上涨0.88%。电力行业涨幅第一的公司为天富能源(25.45%),燃气行业涨幅第一的公司为光正眼科(5.52%)。 煤价更新:动力煤价环比继续上升。本周秦皇岛动力末煤(Q5500K山西产)平仓价为671元/吨,较上周环比上升34元/吨。 风险因素:用电量下滑超预期、煤价上涨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发改委出手控煤价,火电成本端压力有望缓解》,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煤炭】煤炭行业事件点评:调控预期初显,供需格局难变 煤价位于红色区间(600元/吨以上),调控预期开始出现。根据证券时报网新闻,发改委在2020年12月12日电力企业座谈会中结合限价、调库存、开放进口、约谈郑商所等多方式来调控动力煤现货、期货价。 由定性调控到定量调控,由单一方式到多措并举调控,调控对市场的短期影响也逐渐增强。2016年发改委主要是通过供给端单一方式的定性调控来引导煤价;2017年起直接通过制定长协煤的签约规则从价格端来影响煤价;2018年和2019年开始通过限价的方式来限制现货市场煤价波动;本次发改委结合限价、调库存、开放进口、约谈郑商所等多方式控制煤炭现货期货价平稳。2018年之前由于价格调控政策整体偏定性,实际执行层面空间较大,调控出台后对市场引导效果较弱。2018年后通过限时限价等定量方式直接影响市场,政策出台后短期内直接引导市场走势。 政策出手较晚,对高煤价相对容忍。目前现货煤价超过670元/吨,2020年全年沿海动力煤5500大卡平仓价中枢在575元/吨,而2018~2019年分别为650、590元/吨,中枢偏低。行业亏损面依然较高,10月亏损企业占比36%,仍需要相对较高煤价环境修复资产负债表。 政策短期影响情绪,中期供需格局不变,预计煤价高位震荡。2018年2月、5月发改委通过限价,短期将煤价打压下去之后,价格均有反弹,核心原因在于2018年上半年仍处于供给偏紧、需求较强。2018下半年后由于供给增加、经济增速下滑、政策收紧,价格开始持续走弱,表明煤价中期走势的关键点依然是供需关系。对于发改委近期调控,我们认为短期或将冲击市场情绪,但煤炭行业供需偏紧的格局较难改变。1)需求端:全国经济自3月以来持续强势恢复,11月份 PMI为52.1,比10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并创2017年10月以来新高。近期全国大范围降温坐实冷冬,且根据气象部门预测12月中下旬后气温仍将大幅下降,经济恢复和天气决定了工商业与居民端煤炭需求共振。2)供给端:2020年1~11月发改委、能源局新核准煤矿规模产能仅3330万吨,其中66%位于对市场价格冲击较小的新疆;平均产能仅196万吨,未批先建的项目占比仅16%。由于未批先建项目中多数贡献实质性产量,未批先建项目完成核准后,市场实际的新增产能规模非常有限;而非未批先建的多为新疆、较小产能,中期供给端将难有大幅增量。 推荐高股息和成长性龙头。需求持续改善带来的市场对顺周期板块配置增加,煤炭板块在经济数据和煤价配合下将贡献持续超额收益。推荐:1)指数配置,陕西煤业、中国神华(也均有产能弹性);2)产能弹性,盘江股份、淮北矿业;3)涨价弹性,宝丰能源、中国旭阳集团、露天煤业;4)海外煤价大反弹,兖州煤业;5)国企改革,平煤股份、西山煤电。 风险提示。煤价超预期下跌;煤炭进口量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煤炭行业事件点评:调控预期初显,供需格局难变》,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有色】锂电需求持续向好,欧央行再加码宽松 周期研判:锂电需求持续向好。上周外盘金价上涨0.1%,白银下跌0.7%,金银比回复至76.5。碳酸锂需求持续火爆,部分西南厂商对2021Q1锂价已经上调至5万元/吨。欧央行再次加码宽松,叠加美国财政刺激预期,市场或开启再通胀交易,同时国内需求持续旺盛,利好黄金/铜/铝等大宗商品。 欧央行加码宽松。铝:上上周电解铝小幅去库0.4万吨。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此轮铝价上扬具备坚实基本面支撑:疫情影响下国内消费却大超预期为主要驱动因素,往后看国内消费依然强劲,虽然2021Q1即将步入淡季形成累库,但库存积累速度或低于预期,不影响铝价强势。2020年1-10月铝供给在高利润刺激下放量明显(+4%),铝材出口下滑明显(-10%),但国内社会库存一直走低,侧面印证国内消费极强,铝消费大超预期。据我们测算,2020年铝消费同比增长达12%(2019年几乎无增长),全面超市场预期。铜锌:欧央行加码宽松预期,疫情期间铜矿资本开支继续压缩,叠加2021年欧美经济复苏预期,2021年或遇到供需错配,继续看多铜铝。增持评级:紫金矿业,云铝股份,神火股份,中国铝业等。 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上周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涨至4.7万元/吨,Altura破产后澳矿供应开始收紧,叠加天齐部分产能无法保证,而电动车行业超预期。11月新能源车企产销旺盛,产销分别完成19.8/20万辆,同比增长75.1%/104.9%,根据车企排产计划来看,12月产销环比将继续上涨,预计2021年碳酸锂需求达到40万吨左右,锂价或开始缓慢上行。钴收储开始,其具备重大战略意义:钴全球80%供给来自刚果金,冶炼产能几乎集中在中国,而中国90%的钴都依赖进口。所以对中国这样一个钴资源稀缺国而言,收储为国家战略储备具备绝对意义。钴从供给格局来看,锂钴行业集中度高,龙头公司增长确定性较强;预计未来5年,锂盐行业需求复合增速达23%,氢氧化锂需求年复合增速更是达40%,钴行业需求复合增速达10%以上,维持锂钴行业增持评级。增持评级:华友钴业,赣峰锂业, 受益标的:寒锐钴业,雅化集团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持续大幅低于预期,电解铝产能投放加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有色:锂电需求持续向好,欧央行再加码宽松》,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计算机】英伟达:智能汽车加速需求 投资建议:自动驾驶行业不断向好,新L3+需求对技术要求指数暴增。通过对英伟达的研究,我们认为行业中有通过完整生态合作伙伴和软硬件结合技术服务将在未来占据竞争优势。推荐对应A股标的:中科创达,四维图新等。 英伟达已是车用芯片的龙头。大量量产车用芯片目前只有三家公司可以做到,而且GPU起家,这已是英伟达做自动驾驶芯片的极强壁垒,高研发、迭代成本使得车企通常只能购买芯片而不是自研芯片。 软硬结合,更多可能。英伟达不仅仅提供如Orin、Xavier的芯片,还提供Drive软件开源平台,软硬结合,更好为自动驾驶赋能。 车企快速绑定,生态伙伴起循环作用。多家车企宣布采用Orin芯片到未来迭代车型以应对L3+的自动驾驶需求,与上下游360+合作伙伴的参与形成正面的叠加效应。 风险提示:车用芯片行业竞争加剧;政策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英伟达:智能汽车加速需求》,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军工】日本反舰弹射程欲翻倍,看好航天、航空 日本反舰导弹射程欲翻倍,看好航天、航空。上周上证综指下跌2.83%,创业板下跌1.58%,国防军工指数下跌3.63%,跑输大盘0.8个百分点,排名第15/29。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打算改良陆基反舰导弹,使其目前约100多公里的射程增至约2倍,实现对宫古海峡全域的覆盖。根据新浪军事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和驻日美军联合举办“山樱”大规模美日联合军演,日本共同社表示“演习可以形成一条能够为美国海军提供作战支持的分布式战线,同时从远处攻击中国,使中国很难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开展军事行动。”美国务院12月7日批准售台约2.8亿美元的军事通信设备,扰乱台海局势。我们认为,美国及其盟友持续恶化中国周边局势印证板块长逻辑,军工长期趋势向好;依据以往经验,预计十四五规划有望在2020年底逐步落地,而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板块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或将显著改善,看好航天、航空等高景气领域。 美国通过2021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国防预算超7000亿美元,看好中国军费补偿式增长。1)据新浪军事报道,参众两院“2021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涉及超过7000亿美元美国国防预算。2)我国军费规模世界第2,但仅为美国的22%,军费/GDP约1.3%(世界平均2.2%),仍处于补偿式刚性增长期。3)前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大校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相比还不匹配,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安全战略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认为我国国防支出落后美国较多,军费支出有望长期稳健增长,展望十四五,参考美军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我们预计三、四代航天、航空装备有望成为装备费用投入重点。 投资主线:1)航天装备:航天电器、菲利华、鸿远电子、航天彩虹(受益)、振华科技(受益)。2)航空装备:中航光电、中航机电、中航高科、航发动力、中航电子、中航电测、中航沈飞、中直股份、光威复材、中简科技。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军工:日本反舰弹射程欲翻倍,看好航天、航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更多国君研究报告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备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国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国泰君安证券销售交易部: 华北地区:莫言钧 010-83939863 华东地区:潘一楠 021-38676548 华南地区:刘令仪 0755-23976062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硏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修改。
晨报1215.mp3 From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00:00 09:04 【食品饮料】顺鑫农业(000860):三牛提价,改善可期 维持增持评级。三牛系列提价,白酒业务改善可期,新五年有望蓄力再发展,考虑白酒主业发展,以及地产亏损和利息费用化等影响。调整2020-2021年EPS至0.90(-0.05)、1.23 (-0.12)、1.73(+0.08),对应白酒主业EPS 1.31、1.63、1.88元,维持目标价73元。 三牛发展稳定,提价贡献增长。公司拟对三牛系列产品提价,其中400ml、500ml、1.5L规格上调10元/瓶,255ml规格上调6元/瓶。三牛系列主要以北京市场为主,收入体量预计在9-10亿左右、占整体比重10%,近年来发展增速保持稳定,本次提价将于2021年1月16日后执行,提价幅度预计在12-13%左右,2021年报表有望逐步体现提价效应。 动销改善,白酒主业盈利有望触底回升。根据草根调研,目前华东、华南市场恢复情况良好,华东开门红打款比例由去年55%提升至60%,珍品持续推广;华北市场相对仍有较大改善空间,预计2021年Q1-Q2将持续好转,随着提价效应逐步体现,后续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 结构升级,渠道优化。大单品陈酿竞争地位稳固,未来产品发展以结构升级为主,珍品持续发力。渠道下沉持续推进,2020年四五计划收官,未来“树样板、调结构、深分销”战略明确,期待下一步结构升级与市场精耕取得新成效,新五年有望打开新篇章。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风险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顺鑫农业(000860):三牛提价,改善可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传媒】泡泡玛特(9992)首次覆盖:IP优势凸显,全产业布局享行业红利 投资建议:IP优势凸显,全产业布局享行业红利。公司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集IP自研、运营及销售推广的综合潮玩运营商。公司凭借在潮玩领域的先发优势及完善的销售运营渠道,有望保持并扩张自身优势,持续高速增长,我们预计泡泡玛特2020-2022年的盈利为 6.1/12.1/17.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2/72/49,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全产业布局构建先发优势,加速扩张渠道享行业红利。目前潮玩产业尚处于广泛铺设渠道的早期阶段,渠道方议价能力较强,在产业链中分成50%-60%。公司是业内唯一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2017-2020年上半年加速扩张渠道,线下零售店由32家增至136家,机器人商店由43家增至1001家;线上泡泡抽盒机不断优化用户体验,2019年收入大幅增长1079%至2.7亿元。公司总营收由1.58亿元增至16.83亿元,CAGR高达226.3%,净利润由157万元增至4.52亿元,CAGR高达1595.6%,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未来公司将继续开拓一二线城市、加速下沉三四线超市,并通过以韩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辐射全球。 Z世代推动我国潮玩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盲盒进一步加速潮玩出圈。Z世代关注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及陪伴需求,更愿意为兴趣买单,是潮玩市场正在崛起的消费主力军。与其他形式的潮玩相比,盲盒同时具备单价低、系列化产品丰富、惊喜感强、尺寸适中、社交属性强等特点,推动潮玩出圈扩大粉丝群体。2015-2019年我国潮玩市场规模由63亿元增至207亿元,CAGR为34.6%,随着Z世代收入水平逐步提升、潮玩受众范围不断扩大,我国潮玩市场规模有望持续高速增长,预计于2024 年达到763 亿元,CAGR达29.81%。 Dimoo、The Monsters等新秀IP崭露头角,未来有望释放更大潜力。Dimoo与The Monsters上线于2019年,在约半年的时间内收入均过亿跻身四大IP,可见公司日益重视对新IP的培养。此外,公司自2018年起积极探索IP授权带来的额外变现机会,如与伊利、芬达等跨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IP授权作为重点发展战略有望拓展衍生变现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用户流失风险、合作终止风险、线下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泡泡玛特(9992)首次覆盖:IP优势凸显,全产业布局享行业红利》,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电新】固德威(688390)首次覆盖报告:卡位光伏顶级赛道,进入加速成长期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3.38、5.57、7.86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目标价222.80元,对应2021年40倍PE。 分布式光伏快速增长,组串式逆变器已成趋势。光伏的离散发电特征使得光伏天生适合分布式,可以广泛应用于户用屋顶、工商业屋顶、小型地面、大型地面电站等领域。随着光伏成本的持续下降,在全球大部分区域均可以实现平价上网,高电价地区投资回报高,低电价地区也能获得合理收益率,分布式光伏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分布式光伏一般采用组串式逆变器,带动组串式逆变器持续增长,随着组串式逆变器大型化,成本接近集中式逆变器,目前在大型地面电站也呈现出利用组串式逆变器的趋势。 逆变器格局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固德威加大投入,进入加速成长期。逆变器虽然资产较轻,实际是较为全面的竞争,众多企业掉队,多年淘汰赛,剩者为王。优质企业从产品、品牌、渠道三位一体构建壁垒,壁垒逐渐深厚。随着光伏全球平价,下游客户对于光伏装机成本降低要求逐渐减轻,逆变器的降价压力大幅减小,盈利能力回升,毛利率水平很好,并且部分区域能够覆盖储能成本,储能业务开始增长。固德威适时上市融资,加大投入,建设新产能,进入加速成长期。 催化剂。2021年逆变器毛利率继续维持,甚至有提升。 风险提示。海外贸易保护风险、潜在的专利诉讼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固德威(688390)首次覆盖报告:卡位光伏顶级赛道,进入加速成长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宏观】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红日东升,其道大光 2021年,后疫情阶段的复苏逻辑和“十四五”开年政策红利将构成宏观经济运行主线,全年经济节奏前高后低,环比动能上半年强于下半年,全年实际增速在9%左右。 宏观复苏之旅,我们看好三道风景线:可选消费、出口、新能源。而结构性的政策红利,我们看好十四五政策的五条潜在主线:绿色环保、人口和医疗、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土地改革、城市群整合与新基建。 结构角度,复苏引擎将呈现内外需求共振,新旧动能齐行的格局: 投资:地产投资,在三道红线下开始去库存、去杠杆,有望开启竣工周期,项目因素与稳杠杆制约基建增速大幅上行,内外需求共振复苏将带动新一轮制造业景气周期。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速在9%左右。 消费:经济常态化最后一环,看好可选消费景气修复。2021年随着居民与企业收入回升,将引发需求的内生修复和消费信心的改善。我们预估全年社零增速在14%左右,修复空间角度,必选消费维持韧性,可选消费部分分项仍大有可为。 出口:上半年高景气,下半年缓步回落,全年增速7%左右。2020年我们看到全球疫情发展与贸易份额的变动具有直接关联,供给替代逻辑占据主导,2021年供给替代逻辑在上半年仍将延续,传统制造与高端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挤占表现都更具持续性。 2021年通胀条件相对温和,难现高通胀,通胀环境尚不是货币政策掣肘。2021年非食品项通胀和核心通胀才是实体通胀水平的核心关注点。预计全年CPI同比+1.7%,PPI同比+2.0%,形态上在Q2达到高点,Q3出现回落,Q4再现小反弹。 2021年金融条件将呈现信贷趋紧,流动性中性。我国宏观杠杆率在2020年上升约25个百分点,2021年稳杠杆要求下,我们预计M2增速维持在8%-10%之间,社融增速大约放缓至11%-12%,新增社融34万亿左右,结构上信贷趋紧,政府债券小幅回落,表外有所压降。 2021年政策环境将呈现财政支撑不弱,货币维持中性的状态: 预计2021 年预算赤字从3.6%以上回到3-3.5%区间,同时不再发行特别国债。另外,新增专项债限额从3.75万亿收缩至3.5万亿左右。虽然整体政策边际退出,但鉴于分母端回升,叠加财政资金的沉淀,整体财政支撑作用仍然较强。 货币政策依然定调稳健,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将保持适度灵活,呈现“价稳量控”的特征。2021年全面降准、调整政策利率的概率都不高,但窗口指导信贷投放节奏和方向将成为常态。整体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2021H2存在边际趋松的可能。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红日东升,其道大光》,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策略】估值普跌,情绪回落有底 近两周市场节奏变化较快,A股估值普跌,但市场情绪回落有底。近两周市场节奏变化较快、大盘接近上沿后有所回调,大金融估值由领涨到领跌、医药生物估值由领跌到领涨,回调下A股估值普跌。但成交数据波动平稳、新增开户数大幅回升下,市场情绪回落有底。当下盈利修复与流动性收紧预期的拉锯决定了市场预期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回调中市场情绪仍下行有底,大盘调整后便是布局良机,结构上交易复苏仍是当前市场的核心主线。风险溢价方面股债重回一致,信用利差上行斜率暂放缓,信用债违约影响暂退。 估值:各板块估值普跌,仅创业板上行。 (1)板块:各板块估值普跌,上证综指、上证180、中证800下跌较为明显,主要指数中仅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估值上涨。目前上证综指 PE(TTM)为15.54(-0.27),处于历史分位68.9%(-4.2%);创业板指 PE(TTM)为63.79(2.03),处于历史分位81.6%(4.2%)。 (2)风格:各风格估值普跌,金融与稳定板块估值下行幅度大,仅消费板块估值小幅上行。大小风格来看,未见明显的大小之别。 (3)行业:各行业估值普跌,通信、大金融等估值下行幅度较大,仅医药生物行业估值上行幅度较大。此外,近两周估值变化呈现“高的越高、底的越低”特征。近两周估值上涨的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行业历史分位均处高位,而处于历史低分位的公用事业、建筑装饰、房地产等行业估值继续大幅下行。 (4)海外:目前海外各主要指数PE历史分位均大于95%,其中纳斯达克和日韩主要指数近期估值继续大幅上行,英国富时100和标普500指数上行幅度相对较小,仅德国DAX指数小幅下行。 风险溢价:股债重回一致,信用利差上行放缓。 (1)ERP:小幅上行,底部徘徊。万得全A ERP最新值为2.66%,较两周前小幅上行0.08%,已持续低于均值减一倍标准差。 (2)信用利差:方向重回一致,上行斜率放缓。信用利差与股权风险溢价变动方向重回一致,产业债与城投债信用利差上行斜率放缓。 情绪:成交数据走弱,市场情绪回落有底。 (1)成交数据波动平稳,200-500亿市值个股涨跌停活跃度提升。换手率方面,仅上证综指(-1.4%)和中证500(-4.6%)环比下行。成交额方面,仅深证成指(-2.6%)、创业板指(-3.9%)和中小板指(-0.4%)小幅下行,其余各指数成交额均小幅上行。涨跌停方面,跌停家数上涨明显,其中200-500亿市值个股涨跌停活跃度提升。 (2)新增开户数回升,股市搜索热度降幅收窄。11月新增开户数环比上行40.57%,结束下行趋势。微信微指数和微博微指数环比下降13.9%和0.3%,百度指数小幅上行1.2%,搜索热度降幅收窄。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策略:估值普跌,情绪回落有底》,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固收】2021年信用债市场年度策略展望:风起,青萍末 2020年市场回顾:波澜不惊。2020年信用基本面整体平稳,信用债走势整体跟随利率,信用利差、评级利差多体现为被动走阔或收窄,年末的大国企集中违约打破这一均衡,信用利差、等级利差明显上行。 2021年策略展望:推荐3年AAA。风起于青萍之末,大国企违约一方面预示信用环境正处恶化开端,另一方面引导风险偏好继续下行,始于2018年下半年的评级下沉行情宣告终结。考虑到利率上行有顶(10年国债3.5),且2021年资金面仍偏宽松,信用策略建议适当拉久期买入3年AAA。 城投:终极信仰,下沉优选。国企信仰破灭后,城投似乎成为市场终极信仰。考虑到政府绑定深度和金融防风险底线思维,2021年城投发生实质性违约的概率较低,但尾部估值风险仍大,不建议做过多下沉。如果下沉建议优选区域(省份),结合平台重要性综合判断。 地产:性价比边际提升。“三道红线”政策总基调是化解风险,长期看对房企信用资质偏利多。国企风险暴露下,地产性价比边际提升。下沉建议两条主线:(1)TOP50中的稳健有利差主体、(2)逆向思维下资质终将优化的大龙头房企。 过剩:回归经营基本面。永煤违约导致过剩风控尺度变紧,研判资质需回归经营基本面。着重关注头部主体,煤炭中的陕蒙新、钢铁中的华菱柳钢。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信用债市场年度策略展望:风起,青萍末》,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新股】次新换手率继续下降,资金流出边际上升 近端次新股偏离值处于处于阶段性高点。截至12月11日,近端次新股指数收于6462点,单周下跌5.63%,相对过去三个月最高偏离度为-7.87%,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根据历史经验,近端次新股指数偏离度自高点回落下行周期在1-3个月,后市仍需谨防回调风险。 次新换手意愿持续下滑,市场迎来大市值个股解禁高峰。1)上周近端次新股指数的换手率均值为10.17%,较上周下滑2.93%,低于2020年全年均值,成交量和成交额继续下降;2)上周净主动买入额分别为-34.28亿元、-80.92亿元,注册制资金流出较上周边际增加;3)融资融券余额133.42亿元,较上上周保持相对平稳;4)近两周由于大市值个股解禁,解禁总规模处较高水平。上周共有9只次新股解禁,解禁总市值440.47亿元,其中邮储银行解禁规模369.77亿元;本周有11只新股解禁,解禁总市值568亿元,其中华能水电单只解禁90.72亿股,解禁总市值399.17亿元。 发行提速叠加上市涨幅小幅回升,打新收益较上周边际提升,11只新股单周贡献A/B/C类投资者打新收益67万/56万/32万。上周核准制下7只新股开板,开板平均涨幅83.3%,其中6只网下配售,贡献贡献A/B/C类投资者打新收益6.37/4.65/2.04万元,对应5亿规模产品增厚收益为0.13‰/0.09‰/0.04‰;注册制下5只股票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81.4%,贡献A/B/C类投资者打新收益60.71/50.96/29.98万元,对应5亿规模产品增厚收益为1.21‰/1.02‰/0.60‰。 次新股二级市场跟踪:市场整体下行,个股结构性机会明显。上周上证指数单周下跌2.83%,但光伏设备行业(+4.63%)表现较好,带动次新相关题材个股中信博、固德威涨幅领先。个股层面中核准制次新股上周涨幅前五为:立昂微(29.9%,半导体硅片)、豪悦护理(13.0%,个人卫生护理用品)、五洲特纸(9.6%,特种纸)、均瑶健康(7.5%,乳酸菌饮品)、建霖家居(7.2%,厨卫及净水产品);注册制涨幅前五为:中信博(18.8%,光伏支架)、思瑞浦(13.5%,模拟芯片)、盛德鑫泰(11.2%,小口径无缝钢管)、固德威(10.5%,光伏逆变器)、松原股份(7.6%,汽车被动安全装置)。 风险提示:1)次新股指偏离度处历史高位,谨防后市回落;2)新股发行节奏回归常态,导致一二级上市估值差收窄。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新股:次新换手率继续下降,资金流出边际上升》,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基础化工】煤化工景气回暖,紧拥优质周期成长龙头 周观点:基于全球库存周期共振,推荐三大主线,紧拥优质周期成长龙头,同时成长股方面精选赛道及细分子行业龙头。1)复盘2020年至今资产轮动顺序,首推油价中枢上行受益子行业,推荐煤化工(华鲁恒升)、气头烯烃(万华化学)等主线;2)梳理供需格局较好,价格弹性大的子行业:钛白粉(龙蟒佰利)、煤化工(华鲁恒升)、MDI(万华化学)、粘胶短纤、氨纶、轮胎(玲珑轮胎);3)刚需且底部未复苏的子赛道:农药(扬农化工、联化科技)、甜味剂(金禾实业)、化妆品活性成分(科思股份);4)自下而上筛选细分子行业龙头:危化仓储龙头(密尔克卫、宏川智慧)、电子胶粘材料龙头(斯迪克)、新材料龙头(国瓷材料、万润股份)等。 本周重要变化:醋酸及衍生物价格继续上涨,持续推荐煤化工龙头华鲁恒升。本周华东地区醋酸和醋酐最新价格分别为5150元/吨和7550元/吨,周涨幅分别为24.10%和10.22%,本月累计涨幅分别为80.70%和48.04%,涨价幅度扩大。本轮醋酸、醋酐涨价主要是需求旺盛叠加供给紧缩。我们看好醋酸价格长期表现。考虑华鲁恒升醋酸、醋酐产能分别为60、5万吨,本月公司出厂价(不含税)涨幅分别为1283元/吨和1460元/吨,有望总计环比增加公司月利润7023万元左右。 此外,我们持续推荐五条主线: 1)2020年以来即使受疫情影响,我们一直持续坚定的看好地产产业链复苏,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地产数据显示10月地产继续改善,继续验证我们前期观点,我们持续推荐确定性主线—地产竣工端:钛白粉(龙蟒佰利)、MDI(万华化学)。 2)推荐未来油价中枢上行带动煤化工景气复苏(华鲁恒升)。 3)推荐刚需行业龙头:农药(扬农化工、联化科技)、甜味剂(金禾实业)。 4)国内新技术的突破是推动“内循环”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也精选了进口替代和政策推动下的新材料子行业,推荐电子胶粘材料(进口替代,斯迪克)、催化材料(进口替代+国六标准政策推动,万润股份、国瓷材料)和可降解塑料(进口替代+新版禁塑令政策推动)。 5)我们持续重点推荐危化品仓储物流行业。持续推荐密尔克卫和宏川智慧。 投资建议:推荐万华化学、扬农化工、龙蟒佰利、华鲁恒升、联化科技、金禾实业、玲珑轮胎、万润股份、国瓷材料、利安隆、三友化工、密尔克卫、宏川智慧、斯迪克、科思股份。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低于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基础化工:煤化工景气回暖,紧拥优质周期成长龙头》,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公用事业】发改委出手控煤价,火电成本端压力有望缓解 本周观点:近期煤价涨幅过快,12月12日发改委紧急召集电力企业召开座谈会,要求电力企业煤炭采购价格不得超过640元/吨,同时放开了澳洲以外的进口煤限制,预计煤价上涨的势头有望被降温,火电企业成本端压力有望缓解。 (1)新能源发电:政策利好不断,风电光伏大有可为。长期来看,我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减排目标,风电光伏发电量将大幅提升,预计未来30年风电光伏发电量有望增长20倍,运营商长期成长空间较大;中期来看,本周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提升至25%,同时预计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比有望提升至20%,测算得未来每年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有望超过100GW。此外新能源发电政策方面利好频出,2020年下半年密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有望对新能源运营商形成利好,存量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得以解决。推荐信义能源、福能股份,受益标的中闽能源、节能风电、太阳能、龙源电力、协鑫新能源。 (2)水电:短期业绩有支撑,叠加投产高峰来临,继续推荐大水电。目前各公司水库蓄水情况较好,预计Q4发电仍将较为可观,看好Q4业绩表现。同时2021年起水电将进入新一轮投产高峰,水电成长性即将显现。继续重点推荐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 (3)燃气:推荐拥有上游气源优势的城燃公司。12月3日,中俄东线中端(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正式投产运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构建我国四大能源运输通道的重大工程,对推动形成“X+1+X”油气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下游城燃公司的议价权有望增强,继续推荐拥有上游气源优势的城燃公司,推荐深圳燃气、新奥能源,受益标的新天然气。 (4)核电:三代技术逐渐成熟+新机组有节奏核准,核电发展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核电发展不及预期,预计十四五期间发展有望加速,预计后续国家将有节奏的核准新项目,预计未来每年审批6台左右,核电发展将稳步推进,推荐国内核电龙头中国广核、中国核电。 (5)火电:电量无忧,但受制于煤价上涨,Q4业绩或承压。预计Q4电量无忧,但由于近期动力煤价上涨较多,预计Q4业绩将承压,但长期来看煤价将回归合理区间,继续推荐低估值大火电华能国际(A+H)、华电国际(A+H),受益标的华润电力。 上周市场回顾:本周水电、火电、燃气、新能源发电分别下跌2.32%、下跌4.09%、下跌4.81%、下跌2.60%,相对沪深300分别上涨1.16%、下跌0.62%、下跌1.33%、上涨0.88%。电力行业涨幅第一的公司为天富能源(25.45%),燃气行业涨幅第一的公司为光正眼科(5.52%)。 煤价更新:动力煤价环比继续上升。本周秦皇岛动力末煤(Q5500K山西产)平仓价为671元/吨,较上周环比上升34元/吨。 风险因素:用电量下滑超预期、煤价上涨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发改委出手控煤价,火电成本端压力有望缓解》,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煤炭】煤炭行业事件点评:调控预期初显,供需格局难变 煤价位于红色区间(600元/吨以上),调控预期开始出现。根据证券时报网新闻,发改委在2020年12月12日电力企业座谈会中结合限价、调库存、开放进口、约谈郑商所等多方式来调控动力煤现货、期货价。 由定性调控到定量调控,由单一方式到多措并举调控,调控对市场的短期影响也逐渐增强。2016年发改委主要是通过供给端单一方式的定性调控来引导煤价;2017年起直接通过制定长协煤的签约规则从价格端来影响煤价;2018年和2019年开始通过限价的方式来限制现货市场煤价波动;本次发改委结合限价、调库存、开放进口、约谈郑商所等多方式控制煤炭现货期货价平稳。2018年之前由于价格调控政策整体偏定性,实际执行层面空间较大,调控出台后对市场引导效果较弱。2018年后通过限时限价等定量方式直接影响市场,政策出台后短期内直接引导市场走势。 政策出手较晚,对高煤价相对容忍。目前现货煤价超过670元/吨,2020年全年沿海动力煤5500大卡平仓价中枢在575元/吨,而2018~2019年分别为650、590元/吨,中枢偏低。行业亏损面依然较高,10月亏损企业占比36%,仍需要相对较高煤价环境修复资产负债表。 政策短期影响情绪,中期供需格局不变,预计煤价高位震荡。2018年2月、5月发改委通过限价,短期将煤价打压下去之后,价格均有反弹,核心原因在于2018年上半年仍处于供给偏紧、需求较强。2018下半年后由于供给增加、经济增速下滑、政策收紧,价格开始持续走弱,表明煤价中期走势的关键点依然是供需关系。对于发改委近期调控,我们认为短期或将冲击市场情绪,但煤炭行业供需偏紧的格局较难改变。1)需求端:全国经济自3月以来持续强势恢复,11月份 PMI为52.1,比10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并创2017年10月以来新高。近期全国大范围降温坐实冷冬,且根据气象部门预测12月中下旬后气温仍将大幅下降,经济恢复和天气决定了工商业与居民端煤炭需求共振。2)供给端:2020年1~11月发改委、能源局新核准煤矿规模产能仅3330万吨,其中66%位于对市场价格冲击较小的新疆;平均产能仅196万吨,未批先建的项目占比仅16%。由于未批先建项目中多数贡献实质性产量,未批先建项目完成核准后,市场实际的新增产能规模非常有限;而非未批先建的多为新疆、较小产能,中期供给端将难有大幅增量。 推荐高股息和成长性龙头。需求持续改善带来的市场对顺周期板块配置增加,煤炭板块在经济数据和煤价配合下将贡献持续超额收益。推荐:1)指数配置,陕西煤业、中国神华(也均有产能弹性);2)产能弹性,盘江股份、淮北矿业;3)涨价弹性,宝丰能源、中国旭阳集团、露天煤业;4)海外煤价大反弹,兖州煤业;5)国企改革,平煤股份、西山煤电。 风险提示。煤价超预期下跌;煤炭进口量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煤炭行业事件点评:调控预期初显,供需格局难变》,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有色】锂电需求持续向好,欧央行再加码宽松 周期研判:锂电需求持续向好。上周外盘金价上涨0.1%,白银下跌0.7%,金银比回复至76.5。碳酸锂需求持续火爆,部分西南厂商对2021Q1锂价已经上调至5万元/吨。欧央行再次加码宽松,叠加美国财政刺激预期,市场或开启再通胀交易,同时国内需求持续旺盛,利好黄金/铜/铝等大宗商品。 欧央行加码宽松。铝:上上周电解铝小幅去库0.4万吨。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此轮铝价上扬具备坚实基本面支撑:疫情影响下国内消费却大超预期为主要驱动因素,往后看国内消费依然强劲,虽然2021Q1即将步入淡季形成累库,但库存积累速度或低于预期,不影响铝价强势。2020年1-10月铝供给在高利润刺激下放量明显(+4%),铝材出口下滑明显(-10%),但国内社会库存一直走低,侧面印证国内消费极强,铝消费大超预期。据我们测算,2020年铝消费同比增长达12%(2019年几乎无增长),全面超市场预期。铜锌:欧央行加码宽松预期,疫情期间铜矿资本开支继续压缩,叠加2021年欧美经济复苏预期,2021年或遇到供需错配,继续看多铜铝。增持评级:紫金矿业,云铝股份,神火股份,中国铝业等。 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上周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涨至4.7万元/吨,Altura破产后澳矿供应开始收紧,叠加天齐部分产能无法保证,而电动车行业超预期。11月新能源车企产销旺盛,产销分别完成19.8/20万辆,同比增长75.1%/104.9%,根据车企排产计划来看,12月产销环比将继续上涨,预计2021年碳酸锂需求达到40万吨左右,锂价或开始缓慢上行。钴收储开始,其具备重大战略意义:钴全球80%供给来自刚果金,冶炼产能几乎集中在中国,而中国90%的钴都依赖进口。所以对中国这样一个钴资源稀缺国而言,收储为国家战略储备具备绝对意义。钴从供给格局来看,锂钴行业集中度高,龙头公司增长确定性较强;预计未来5年,锂盐行业需求复合增速达23%,氢氧化锂需求年复合增速更是达40%,钴行业需求复合增速达10%以上,维持锂钴行业增持评级。增持评级:华友钴业,赣峰锂业, 受益标的:寒锐钴业,雅化集团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持续大幅低于预期,电解铝产能投放加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有色:锂电需求持续向好,欧央行再加码宽松》,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计算机】英伟达:智能汽车加速需求 投资建议:自动驾驶行业不断向好,新L3+需求对技术要求指数暴增。通过对英伟达的研究,我们认为行业中有通过完整生态合作伙伴和软硬件结合技术服务将在未来占据竞争优势。推荐对应A股标的:中科创达,四维图新等。 英伟达已是车用芯片的龙头。大量量产车用芯片目前只有三家公司可以做到,而且GPU起家,这已是英伟达做自动驾驶芯片的极强壁垒,高研发、迭代成本使得车企通常只能购买芯片而不是自研芯片。 软硬结合,更多可能。英伟达不仅仅提供如Orin、Xavier的芯片,还提供Drive软件开源平台,软硬结合,更好为自动驾驶赋能。 车企快速绑定,生态伙伴起循环作用。多家车企宣布采用Orin芯片到未来迭代车型以应对L3+的自动驾驶需求,与上下游360+合作伙伴的参与形成正面的叠加效应。 风险提示:车用芯片行业竞争加剧;政策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英伟达:智能汽车加速需求》,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军工】日本反舰弹射程欲翻倍,看好航天、航空 日本反舰导弹射程欲翻倍,看好航天、航空。上周上证综指下跌2.83%,创业板下跌1.58%,国防军工指数下跌3.63%,跑输大盘0.8个百分点,排名第15/29。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打算改良陆基反舰导弹,使其目前约100多公里的射程增至约2倍,实现对宫古海峡全域的覆盖。根据新浪军事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和驻日美军联合举办“山樱”大规模美日联合军演,日本共同社表示“演习可以形成一条能够为美国海军提供作战支持的分布式战线,同时从远处攻击中国,使中国很难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开展军事行动。”美国务院12月7日批准售台约2.8亿美元的军事通信设备,扰乱台海局势。我们认为,美国及其盟友持续恶化中国周边局势印证板块长逻辑,军工长期趋势向好;依据以往经验,预计十四五规划有望在2020年底逐步落地,而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板块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或将显著改善,看好航天、航空等高景气领域。 美国通过2021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国防预算超7000亿美元,看好中国军费补偿式增长。1)据新浪军事报道,参众两院“2021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涉及超过7000亿美元美国国防预算。2)我国军费规模世界第2,但仅为美国的22%,军费/GDP约1.3%(世界平均2.2%),仍处于补偿式刚性增长期。3)前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大校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相比还不匹配,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安全战略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认为我国国防支出落后美国较多,军费支出有望长期稳健增长,展望十四五,参考美军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我们预计三、四代航天、航空装备有望成为装备费用投入重点。 投资主线:1)航天装备:航天电器、菲利华、鸿远电子、航天彩虹(受益)、振华科技(受益)。2)航空装备:中航光电、中航机电、中航高科、航发动力、中航电子、中航电测、中航沈飞、中直股份、光威复材、中简科技。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军工:日本反舰弹射程欲翻倍,看好航天、航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更多国君研究报告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备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国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国泰君安证券销售交易部: 华北地区:莫言钧 010-83939863 华东地区:潘一楠 021-38676548 华南地区:刘令仪 0755-23976062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硏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