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行情谁在买、谁在卖?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本轮行情谁在买、谁在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CORE IDEA 核心观点 本轮行情主要是基金情绪改善推动,且当前基金具有较强的拉久期诉求,超长端或有较多增量交易盘资金。 作者:覃汉/沈聂萍 全文:2562字 | 14分钟阅读 正文 一、本轮行情谁在买、谁在卖? 6月初以来,长债收益率在长时间的横盘震荡后实现向下突破,尤其是6月14日3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自4月26日后首次跌破2.5%这一市场心理点位,债市情绪明显走强。我们梳理了本轮小牛市以来,各机构二级市场的买债表现和策略重点。 分重点券种来看: (1)10年国债:主要买盘是券商等;农商行是主要卖出方。我们以到期期限在7-10年(含10年)的国债作为观测目标,可以发现:农商行承担了二级市场10年国债主要卖出方的角色,但是买入方比较分散,券商、基金、其他资管产品均有参与,且净买入规模并不稳定,没有形成主要的定价方。看最新两周数据,股份行对10年国债的配置有显著增加,基金开始逐渐增加参与。 (2)30年国债:基金和保险等是主要的买入方,交易对手方以农商行和国股城商行为主。我们以到期期限在20-30年(含30年)的国债作为观测目标,可以发现:季末保险的季节性增配需求对超长端行情的延续可能起到助推作用;基金持续增加净买入,对比7-10Y国债净买卖来看,本轮基金有直接通过20-30年超长品种拉久期的倾向;各类资管产品也有增持超长国债的倾向。整体看,当前买方主要的定价权还是在基金和保险。 从久期角度看,5月下旬开始,基金出现了显著拉长利率债资产久期的倾向,和农商行利率债资产久期变动构成明显的剪刀差。基金的利率债边际成交久期波动较为明显,和利率走势也没有完全的正相关性,由于基金对于短端的配置属性较强,因此可以用来判断基金对长债资产的买卖倾向。从5月下旬开始,基金利率债边际久期就已经在持续拉升,对于长债的偏好程度明显较高。 分主要机构来看:由于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一级认购、二级卖出的属性较强,因此我们重点看基金、农商行、保险、理财等机构的二级成交偏好。整体上,基金偏好长端政金债、保险偏好超长地方债和国债、理财偏好存单、农商行偏好存单和中短端国债、资管产品对交易属性较强的品种均有涉及、境外机构主要偏好存单和中短端政金债。 (1)基金:对长债的需求明显增加。一方面,表现为大幅增持7-10年利率债,尤其是政金债;另一方面表现为明显增持超长利率债和流动性更弱的地方政府债。前期我们提到,基金表现保守时以增持中短高等级信用债和存单为核心策略,但是6月以来,基金对信用债的增持幅度明显减弱,说明近期对利率高收益策略的需求更强。 (2)农商行:显著增持1年以内短债和存单,长债以兑现收益为主。5月利率表现震荡,农商行大幅买入长债,以减少买入短债、存单等券种的方式调整持有结构;6月利率下行以来,农商行开始兑现收益。 (3)保险:明显增持长端和超长端国债,对存单、地方债的配置力度有所减弱。这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季末保单收入增长明显,规模迅速增长使得保险资金对于高流动性、高收益的利率债需求,跨季后这部分需求可能回落并趋于平淡。 (4)理财:在季末月资金回表压力下,配置需求减少,对存单以及一年以内信用债和利率债的买入放缓;但同时有小幅参与7-10年长端利率债的交易机会。本次季末月,理财规模面临双向的增量扰动,一方面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银行对于季末冲规模的诉求弱化,另一方面,今年4月至5月理财规模大幅增长,本次季末存款回表压力可能相比往年更大。目前看来,理财季末降规模的现象仍然较为明显,资产端表现为以减少对存单的买入为主。 综上来看,本轮行情主要是基金情绪改善推动,且当前基金具有较强的拉久期诉求,超长端或有较多增量交易盘资金。 二、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或发生超预期的边际变化,可能导致资产定价逻辑发生改变,造成债券市场出现调整; 机构行为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当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并形成负反馈时,可能导致债券市场出现调整。 END 本研究报告根据2024年6月27日已公开发布的《本轮行情谁在买、谁在卖——债券市场月报》整理,如需获取完整研报,请联系对口销售。 分析师 覃汉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080005> 沈聂萍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4020005> 特别声明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固收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推文新规则,不再按时间顺序推送,请关注本公众号并设置星标??,以便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文章。
CORE IDEA 核心观点 本轮行情主要是基金情绪改善推动,且当前基金具有较强的拉久期诉求,超长端或有较多增量交易盘资金。 作者:覃汉/沈聂萍 全文:2562字 | 14分钟阅读 正文 一、本轮行情谁在买、谁在卖? 6月初以来,长债收益率在长时间的横盘震荡后实现向下突破,尤其是6月14日3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自4月26日后首次跌破2.5%这一市场心理点位,债市情绪明显走强。我们梳理了本轮小牛市以来,各机构二级市场的买债表现和策略重点。 分重点券种来看: (1)10年国债:主要买盘是券商等;农商行是主要卖出方。我们以到期期限在7-10年(含10年)的国债作为观测目标,可以发现:农商行承担了二级市场10年国债主要卖出方的角色,但是买入方比较分散,券商、基金、其他资管产品均有参与,且净买入规模并不稳定,没有形成主要的定价方。看最新两周数据,股份行对10年国债的配置有显著增加,基金开始逐渐增加参与。 (2)30年国债:基金和保险等是主要的买入方,交易对手方以农商行和国股城商行为主。我们以到期期限在20-30年(含30年)的国债作为观测目标,可以发现:季末保险的季节性增配需求对超长端行情的延续可能起到助推作用;基金持续增加净买入,对比7-10Y国债净买卖来看,本轮基金有直接通过20-30年超长品种拉久期的倾向;各类资管产品也有增持超长国债的倾向。整体看,当前买方主要的定价权还是在基金和保险。 从久期角度看,5月下旬开始,基金出现了显著拉长利率债资产久期的倾向,和农商行利率债资产久期变动构成明显的剪刀差。基金的利率债边际成交久期波动较为明显,和利率走势也没有完全的正相关性,由于基金对于短端的配置属性较强,因此可以用来判断基金对长债资产的买卖倾向。从5月下旬开始,基金利率债边际久期就已经在持续拉升,对于长债的偏好程度明显较高。 分主要机构来看:由于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一级认购、二级卖出的属性较强,因此我们重点看基金、农商行、保险、理财等机构的二级成交偏好。整体上,基金偏好长端政金债、保险偏好超长地方债和国债、理财偏好存单、农商行偏好存单和中短端国债、资管产品对交易属性较强的品种均有涉及、境外机构主要偏好存单和中短端政金债。 (1)基金:对长债的需求明显增加。一方面,表现为大幅增持7-10年利率债,尤其是政金债;另一方面表现为明显增持超长利率债和流动性更弱的地方政府债。前期我们提到,基金表现保守时以增持中短高等级信用债和存单为核心策略,但是6月以来,基金对信用债的增持幅度明显减弱,说明近期对利率高收益策略的需求更强。 (2)农商行:显著增持1年以内短债和存单,长债以兑现收益为主。5月利率表现震荡,农商行大幅买入长债,以减少买入短债、存单等券种的方式调整持有结构;6月利率下行以来,农商行开始兑现收益。 (3)保险:明显增持长端和超长端国债,对存单、地方债的配置力度有所减弱。这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季末保单收入增长明显,规模迅速增长使得保险资金对于高流动性、高收益的利率债需求,跨季后这部分需求可能回落并趋于平淡。 (4)理财:在季末月资金回表压力下,配置需求减少,对存单以及一年以内信用债和利率债的买入放缓;但同时有小幅参与7-10年长端利率债的交易机会。本次季末月,理财规模面临双向的增量扰动,一方面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银行对于季末冲规模的诉求弱化,另一方面,今年4月至5月理财规模大幅增长,本次季末存款回表压力可能相比往年更大。目前看来,理财季末降规模的现象仍然较为明显,资产端表现为以减少对存单的买入为主。 综上来看,本轮行情主要是基金情绪改善推动,且当前基金具有较强的拉久期诉求,超长端或有较多增量交易盘资金。 二、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或发生超预期的边际变化,可能导致资产定价逻辑发生改变,造成债券市场出现调整; 机构行为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当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并形成负反馈时,可能导致债券市场出现调整。 END 本研究报告根据2024年6月27日已公开发布的《本轮行情谁在买、谁在卖——债券市场月报》整理,如需获取完整研报,请联系对口销售。 分析师 覃汉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080005> 沈聂萍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4020005> 特别声明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固收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推文新规则,不再按时间顺序推送,请关注本公众号并设置星标??,以便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文章。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