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晨报】6.20丨宏观:“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将向五个方向演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陆家嘴论坛主题演讲解读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晨报】6.20丨宏观:“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将向五个方向演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陆家嘴论坛主题演讲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1. 宏观:“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将向五个方向演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陆家嘴论坛主题演讲解读 2. 地产:销售端单月环比修复,投资端持续承压 银河观点 宏观:“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将向五个方向演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陆家嘴论坛主题演讲解读 章俊丨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S0130523070003 张迪丨宏观经济分析师 S0130524060001 詹璐丨宏观经济分析师 S0130522110001 一、核心观点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主题演讲,强调中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支持。并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在未来的五个演进方向。 方向1:货币调控的中间变量将从“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并行”逐步转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数量目标未来将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利率调控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未来将淡出M2、社融增长的量化目标,仅要求保持与名义经济增速实现基本匹配,意味着“经济增长和价格预期水平”的阶段性提法将会淡出,而且这种匹配也是跨周期视角的匹配。央行再次强调宏观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的背景下,重点仍是盘活存量,信贷将告别超高增速。M1统计口径可能发生变化,纳入“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类似余额宝的产品可能纳入。 方向2:告别多政策利率,MLF可能逐步淡出,7天逆回购利率成为唯一政策利率,并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现阶段存在短期和中期两个政策利率,而MLF可能将逐步告别政策利率的身份,余额逐步缩减,用降准置换。利率政策的自主性将得到提升。现阶段10年期国债收益率锚定MLF,汇率成为MLF调降的重要制约。如果MLF不再是政策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定价将更多通过期限溢价实现定价。为了更好的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中枢运行,央行可能会收窄利率走廊的宽度,现阶段利率走廊的宽度为245BP,相对较宽需要进一步收窄,央行可能会调整现有的利率走廊上下限SLF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创设新的工具形成新的利率走廊。 方向3:基于丰富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工具,央行将渐进式推进二级市场国债买卖。正如我们在2024年中期货币政策展望《“不一样”的降息》的判断,央行很可能在年内开启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的常规操作。中国货币政策仍具有正常操作空间,央行买卖国债是丰富政策工具箱,增加投放基础货币方式,并非控制长端利率。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意味着央行的政策重心依然是控制短端利率,因此央行最可能的操作对象是短期国债。我们认为可能有两种情形促发央行行动:1、央行通过其他方式无法有效投放基础货币,持续缩表;2、央行保持收益率曲线正常的向上倾斜的形态的需要。当然如果出现利率剧烈波动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央行可能短时采用长端买卖操作进行应对。 方向4:明确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位是常规总量工具的补充。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虽然是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发力,但仍以总量为主。结构性政策工具的规模不会无限扩张,而是“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已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工具会及时退出。 方向5: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将大力提升。事实上央行今年通过新闻发布会、《金融时报》等渠道与市场信息沟通的频次已显著上升。未来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通过工作论文、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等渠道加强和市场的沟通。央行也可能会通过设定通胀目标等方法引导通胀预期,加强货币政策预期引导,提升货币政策的权威性。 二、风险提示 1. 货币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 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地产:销售端单月环比修复,投资端持续承压 胡孝宇丨房地产行业分析师 S0130523070001 一、核心观点 事件:统计局公布2024年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2024年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0632亿元,同比下降10.10%;1-5月新开工面积30090万方,同比下降24.20%;1-5月竣工面积22245万方,同比下降20.10%;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36642万方,同比下降20.30%;1-5月销售金额35665亿元,同比下降27.90%;1-5月房地产企业开发到位资金42571亿元,同比下降24.30%。 销售单月环比量价修复:2024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6642万方,同比下降20.3%,降幅较上月扩大0.1pct;2024年5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7390.16万方,同比下降20.69%,环比提升12.24%。2024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35665亿元,同比下降27.90%,降幅较上月收窄0.4pct;2024年5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金额7598.40亿元,同比下降26.38%,环比提高13.21%。对应的1-5月销售均价为9733元/平米,同比下降9.54%,环比提升1.44%;单月销售均价10282元/平米,同比下降7.17%,环比提高0.87%。5月17日,央行集中出台降首付比例、取消住房商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政策;随后各能级城市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如上海将首套、二套的首付比例分别下调至20%、35%(核心区);首套和二套的商贷利率下限分别调整为LPR-45bp、LPR-5bp(核心区)。目前购房的首付比例已达历史最低值。考虑到2023年下半年整体基数较低,我们认为政策效果或将在下半年逐渐呈现。 投资持续承压:2024年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40632亿元,同比下降10.10%,降幅较上月扩大0.3pct。5月单月开发投资9704.20亿元,同比下降11.04%,环比提升9.71%。楼市持续筑底,房企投资意愿依旧较弱。开工端:2024年1-5月新开工面积30090万方,同比下降24.20%,降幅较上月缩小0.4pct。5月单月新开工面积6580万方,同比下降22.74%,环比提高5.67%。前期房企拿地体量相对较小,叠加销售市场表现维持低迷,房企开工意愿较弱。竣工端:2024年1-5月竣工面积22245万方,同比下降20.1%,同比降幅收窄0.3pct。5月单月竣工3384.66万方,同比下降18.39%,环比下降6.03%。在去年高基数因素的影响下,竣工或将持续承压。 单月国内贷款同比增长:2024年1-5月房企到位资金42571亿元,同比下降24.30%,降幅较上月收窄0.60pct。其中1-5月国内贷款为6810亿元,同比下降6.20%;自筹资金14816亿元,同比下降9.8%,定金及预付款12584亿元,同比下降36.70%,个人按揭贷款6191亿元,同比下降40.20%。5月单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单月同比增长16.88%,自2023年12月以来首次正增长;与销售相关的定金及预收款单月同比降幅34.69%,延续上月降幅收窄的趋势,在政策的刺激和低基数作用下,我们认为降幅收窄的趋势或将维持。 二、投资建议 2024年1-5月销售端单月环比略有改善、投资端依旧承压。5月下旬以来央行集中出台需求侧放松政策,目前首付比例下限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多数城市和省份陆续降首付等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工具箱,大力支持楼市。我们认为在政策大力支持和去年低基数作用下,政策效果或在下半年逐渐呈现;头部房企展现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具有资金优势,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抬升。我们看好:招商蛇口、保利发展、龙湖集团、万科A、滨江集团、新城控股;建议关注:1)优质开发:绿城中国、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2)优质物管:中海物业、华润万象生活;3)优质商业:恒隆地产、大悦城;4)代建龙头:绿城管理控股;5)中介龙头:贝壳-W、我爱我家。 三、风险提示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的风险、因城施策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资金到位不及预期的风险、房价大幅波动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晨报】6.19丨宏观:让子弹飞一会——2024年中期财政政策展望 【银河晨报】6.18丨宏观:“不一样”的降息——2024年中期货币政策展望 【银河晨报】6.17丨宏观:社融拐点到来——2024年5月金融数据解读 【银河晨报】6.14丨宏观:通胀下行盖过了美联储偏鹰派的表态——兼评FOMC会议与5月CPI 【银河晨报】6.13丨宏观:物价稳中向好,下半年延续温和回升——5月CPI、PPI数据分析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6月2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 - 20240620》 分析师/责任编辑:周颖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报告导读】 1. 宏观:“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将向五个方向演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陆家嘴论坛主题演讲解读 2. 地产:销售端单月环比修复,投资端持续承压 银河观点 宏观:“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将向五个方向演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陆家嘴论坛主题演讲解读 章俊丨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S0130523070003 张迪丨宏观经济分析师 S0130524060001 詹璐丨宏观经济分析师 S0130522110001 一、核心观点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主题演讲,强调中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支持。并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在未来的五个演进方向。 方向1:货币调控的中间变量将从“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并行”逐步转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数量目标未来将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利率调控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未来将淡出M2、社融增长的量化目标,仅要求保持与名义经济增速实现基本匹配,意味着“经济增长和价格预期水平”的阶段性提法将会淡出,而且这种匹配也是跨周期视角的匹配。央行再次强调宏观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的背景下,重点仍是盘活存量,信贷将告别超高增速。M1统计口径可能发生变化,纳入“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类似余额宝的产品可能纳入。 方向2:告别多政策利率,MLF可能逐步淡出,7天逆回购利率成为唯一政策利率,并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现阶段存在短期和中期两个政策利率,而MLF可能将逐步告别政策利率的身份,余额逐步缩减,用降准置换。利率政策的自主性将得到提升。现阶段10年期国债收益率锚定MLF,汇率成为MLF调降的重要制约。如果MLF不再是政策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定价将更多通过期限溢价实现定价。为了更好的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中枢运行,央行可能会收窄利率走廊的宽度,现阶段利率走廊的宽度为245BP,相对较宽需要进一步收窄,央行可能会调整现有的利率走廊上下限SLF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创设新的工具形成新的利率走廊。 方向3:基于丰富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工具,央行将渐进式推进二级市场国债买卖。正如我们在2024年中期货币政策展望《“不一样”的降息》的判断,央行很可能在年内开启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的常规操作。中国货币政策仍具有正常操作空间,央行买卖国债是丰富政策工具箱,增加投放基础货币方式,并非控制长端利率。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意味着央行的政策重心依然是控制短端利率,因此央行最可能的操作对象是短期国债。我们认为可能有两种情形促发央行行动:1、央行通过其他方式无法有效投放基础货币,持续缩表;2、央行保持收益率曲线正常的向上倾斜的形态的需要。当然如果出现利率剧烈波动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央行可能短时采用长端买卖操作进行应对。 方向4:明确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位是常规总量工具的补充。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虽然是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发力,但仍以总量为主。结构性政策工具的规模不会无限扩张,而是“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已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工具会及时退出。 方向5: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将大力提升。事实上央行今年通过新闻发布会、《金融时报》等渠道与市场信息沟通的频次已显著上升。未来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通过工作论文、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等渠道加强和市场的沟通。央行也可能会通过设定通胀目标等方法引导通胀预期,加强货币政策预期引导,提升货币政策的权威性。 二、风险提示 1. 货币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 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地产:销售端单月环比修复,投资端持续承压 胡孝宇丨房地产行业分析师 S0130523070001 一、核心观点 事件:统计局公布2024年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2024年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0632亿元,同比下降10.10%;1-5月新开工面积30090万方,同比下降24.20%;1-5月竣工面积22245万方,同比下降20.10%;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36642万方,同比下降20.30%;1-5月销售金额35665亿元,同比下降27.90%;1-5月房地产企业开发到位资金42571亿元,同比下降24.30%。 销售单月环比量价修复:2024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6642万方,同比下降20.3%,降幅较上月扩大0.1pct;2024年5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7390.16万方,同比下降20.69%,环比提升12.24%。2024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35665亿元,同比下降27.90%,降幅较上月收窄0.4pct;2024年5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金额7598.40亿元,同比下降26.38%,环比提高13.21%。对应的1-5月销售均价为9733元/平米,同比下降9.54%,环比提升1.44%;单月销售均价10282元/平米,同比下降7.17%,环比提高0.87%。5月17日,央行集中出台降首付比例、取消住房商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政策;随后各能级城市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如上海将首套、二套的首付比例分别下调至20%、35%(核心区);首套和二套的商贷利率下限分别调整为LPR-45bp、LPR-5bp(核心区)。目前购房的首付比例已达历史最低值。考虑到2023年下半年整体基数较低,我们认为政策效果或将在下半年逐渐呈现。 投资持续承压:2024年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40632亿元,同比下降10.10%,降幅较上月扩大0.3pct。5月单月开发投资9704.20亿元,同比下降11.04%,环比提升9.71%。楼市持续筑底,房企投资意愿依旧较弱。开工端:2024年1-5月新开工面积30090万方,同比下降24.20%,降幅较上月缩小0.4pct。5月单月新开工面积6580万方,同比下降22.74%,环比提高5.67%。前期房企拿地体量相对较小,叠加销售市场表现维持低迷,房企开工意愿较弱。竣工端:2024年1-5月竣工面积22245万方,同比下降20.1%,同比降幅收窄0.3pct。5月单月竣工3384.66万方,同比下降18.39%,环比下降6.03%。在去年高基数因素的影响下,竣工或将持续承压。 单月国内贷款同比增长:2024年1-5月房企到位资金42571亿元,同比下降24.30%,降幅较上月收窄0.60pct。其中1-5月国内贷款为6810亿元,同比下降6.20%;自筹资金14816亿元,同比下降9.8%,定金及预付款12584亿元,同比下降36.70%,个人按揭贷款6191亿元,同比下降40.20%。5月单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单月同比增长16.88%,自2023年12月以来首次正增长;与销售相关的定金及预收款单月同比降幅34.69%,延续上月降幅收窄的趋势,在政策的刺激和低基数作用下,我们认为降幅收窄的趋势或将维持。 二、投资建议 2024年1-5月销售端单月环比略有改善、投资端依旧承压。5月下旬以来央行集中出台需求侧放松政策,目前首付比例下限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多数城市和省份陆续降首付等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工具箱,大力支持楼市。我们认为在政策大力支持和去年低基数作用下,政策效果或在下半年逐渐呈现;头部房企展现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具有资金优势,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抬升。我们看好:招商蛇口、保利发展、龙湖集团、万科A、滨江集团、新城控股;建议关注:1)优质开发:绿城中国、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2)优质物管:中海物业、华润万象生活;3)优质商业:恒隆地产、大悦城;4)代建龙头:绿城管理控股;5)中介龙头:贝壳-W、我爱我家。 三、风险提示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的风险、因城施策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资金到位不及预期的风险、房价大幅波动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晨报】6.19丨宏观:让子弹飞一会——2024年中期财政政策展望 【银河晨报】6.18丨宏观:“不一样”的降息——2024年中期货币政策展望 【银河晨报】6.17丨宏观:社融拐点到来——2024年5月金融数据解读 【银河晨报】6.14丨宏观:通胀下行盖过了美联储偏鹰派的表态——兼评FOMC会议与5月CPI 【银河晨报】6.13丨宏观:物价稳中向好,下半年延续温和回升——5月CPI、PPI数据分析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6月2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 - 20240620》 分析师/责任编辑:周颖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