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精选 | 汽车与动力电池、化工及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
(以下内容从兴业研究《行业精选 | 汽车与动力电池、化工及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欧盟拟对华电动车加征反补贴关税点评 事件:6月12日,欧盟委员会预先披露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其中,对此前抽样企业上汽、吉利、比亚迪分别加征38.1%、20.0%、17.4%的关税,对配合调查但未被抽样的车企加征21%的平均关税,对未配合调查的车企加征38.1%的关税。 要点:(1)欧盟委员会据前期调查,认为中国纯电动汽车受益于不公平补贴,故拟加征反补贴关税;(2)上述拟定反补贴关税是在目前10%的进口关税基础上进行叠加征收;(3)征收关税的车型为纯电动9座及以下乘用车,燃油车型、插电混动车型不在加征关税范围内;(4)若欧盟与中国当局未达成有效解决方案,上述临时关税将从今年7月4日起通过担保形式征收。欧盟委员将在今年11月得出最终结论,届时上述临时关税将成为为期5年的最终关税;(5)自2024年4月5日起登记的进口电动车或会被追溯征收进口关税。 影响:考虑到目前出口欧盟的中国电动车规模不大,占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比例不高,且中国电动车在欧销售本具有一定利润空间可对冲增加的关税成本,预计此次加征反补贴关税对中国车企的影响较为可控。此外,比亚迪、奇瑞、零跑等中国车企已在欧盟或独资建厂、或合资建厂、或技术授权以规避关税,加深在欧布局。 具体分析: 欧盟是我国最大的纯电动乘用车出口目的地,但其仅占中国汽车出口量的8.9%。2023年中国出口至欧盟的纯电动乘用车为43.8万辆(含在华生产的非中国品牌产品,比如特斯拉),占中国汽车出口规模的8.9%,占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规模的41.0%。欧盟虽是中国最大的纯电动汽车海外市场,但其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的比例不高。车企方面,上汽、吉利和比亚迪出口欧盟电动车规模最大,但也仅分别占企业自身出口量的11.7%、11.7%和5.4%。 即使加征关税,中国车企或仍有利可图。中国电动车在欧销售并非“低价倾销”。以德国市场为例,比亚迪SEAL U起售价约合人民币32.9万元,上汽MG4起售价约合人民币27.4万元,两者与竞品大众ID4和ID3价格相近。比亚迪SEAL U和上汽MG4中德市场价差分别为17.9万元和16.5万元。粗略估算两款车加征关税后将分别增加成本2.2万元(比亚迪17.4%关税)和7.0万元(上汽38.1%关税)。考虑经销商利润和海运费后,两款车利润或仍比国内高。成本优势和本就较高的定价使中国车企加征关税后仍有利可图。因此中国车企未必减少对欧出口,甚至关税明朗反而打消车企顾虑,可针对性的应对,继续出口欧盟。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成本已形成领先优势,出海乃顺势之举。除整车出口形式外,中国车企也在通过当地建厂、技术授权等形式布局欧盟市场。遭遇加征关税已在中国车企的意料之中,除出口形式外,中国车企也正在采取海外建厂等形式规避关税,深度布局。目前比亚迪正在匈牙利建设工厂,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合资建厂,零跑授权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在海外制造零跑汽车产品。长远看,随着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可以预见中国汽车出口还将遇到更多贸易壁垒。考虑当地经济利益、与当地企业互利互惠、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向技术输出和产业输出,或将是中国车企突破贸易壁垒、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实现全球化所必须选择的路线。 (作者:杨耀先,李腾辉) 设备更新提速,节能降碳前景可期——2024年化工行业中期展望 现状:2024年上半年,化工行业逐渐走出低谷,景气度小幅回升。主要表现为去库存进展顺利,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回升,随着供需格局改善,化工品价格指数小幅上涨。分行业看,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今年1-4月利润总额同比上涨8.4%,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石油加工行业仍处于小幅亏损状态。 展望:2024年下半年,随着“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和“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推出和落地,化工行业供给端“量稳质升”。当前的政策下,对炼油、焦化等重点细分行业设置了产能红线,避免了产能无序增长。同时,投资回暖带来“优质产能”占比提升,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绿色。供给侧的优化,伴随着需求侧的回暖,预计化工行业有望进入景气上行周期。 业务建议:(1)设备更新方面,重点关注炼油、焦化等领域业务机会。炼油可关注上大压小、产品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艺(原油一步法)带来的业务机会。焦化可关注设备大型化、副产物综合利用带来的业务机会。(2)绿色发展方面,重点关注低碳甲醇、再生纤维、低碳园区建设的业务机会。 风险提示:(1)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风险;(2)部分企业由于能耗、碳排放不达标存在被关停的风险。 (作者:梁博) 电子材料景气复苏,新能源材料继续寻底——2024年新材料行业中期展望 2023及2024Q1回顾:新材料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营收、净利润连续多个季度负增长,毛利率持续下滑。 (1)先进化工材料:2023年景气下行,2024Q1弱复苏。(2)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2023年高景气,2024Q1景气度大幅下降。(3)先进钢铁材料:2023年及2024Q1,景气度在低位徘徊。(4)先进有色金属材料:2023年及2024Q1,景气度在低位徘徊。(5)新能源材料:锂电、光伏材料景气度相继大降,2024Q1继续探底。(6)绿色低碳材料:2023年景气度略降,2024Q1复苏。(7)电子信息材料:2023年景气度延续降势,2024Q1复苏。(8)军民两用材料:受高性能纤维拖累,2023年至2024Q1,景气度持续下行。 2024中期展望:大规模产能投放仍在持续,供给压力仍存,关注结构性机会和风险。 (1)积极关注景气度回升且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的电子信息材料(半导体及显示材料、电子化学品)的业务机会。(2)关注景气复苏的先进化工材料、绿色低碳材料(生物基材料),以及景气有望复苏的先进钢铁、有色金属材料的业务机会。(3)关注竞争加剧的新能源材料(锂电、光伏材料)、高性能纤维领域相关企业的风险,以及并购重组的机会。 重点关注国产替代加速与需求复苏共振上行的半导体材料。 (作者:王一杰,王刚) 多模态是迈向AGI的必经之路——2024年AI行业中期展望 AI 大模型是人工智能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里程碑技术。大模型具有强大的泛化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以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性性能提升。 多模态是大模型通往 AGI的必经之路。多模态的信息提取源与人类与世界交互的方式更加契合,多模态大模型是AI的未来核心发展方向。 AIGC是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的核心应用方向。AIGC作为新的生产力引擎,其底层技术和产业生态已经形成了新的格局,代表着AI技术从感知、理解世界到生成、创造世界的跃迁,正推动人工智能迎来下一个时代。 (作者:吴吉森) 科技金融探素:信贷理念和客户评价 商业银行要服务好科技型企业,首先必须选择能够与商业银行性质相匹配的科技型企业发展阶段介入。按照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这样的流行划分逻辑,商业银行最早适合介入B轮及以后的科技型企业,即产品已经跑通、开始实现一定收入的科技型企业(可以没有利润)。 科技型企业评价方法包括技术创新、行业发展和公司治理和资金流动四个维度。技术创新维度,从创新属性、创新潮流、技术路线、产业化四个方面进行了展开分析。行业发展维度,虽然直接与具体企业的质地无关,但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行业发展的外部分析包括产业政策和融资环境,内部分析包括行业空间、发展阶段和行业趋势。公司治理维度,包括关键人员和融资结构两个方面,CEO、CFO、CTO等关键人员体现了科技型企业的技术潜力,而风险投资的持续注入,是反映企业发展如期发展的重要信号。资金流动维度,是商业银行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独特优势,相比投资机构通过介入企业运营来了解企业,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客户的资金流动来推断企业发展情况。 科技型企业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判断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从而助力科技金融业务深入开展。 (作者:王猛) 越障升级——2024年高端装备行业中期展望 行业概况及总体展望 我国高端装备行业总体处于结构和产品升级阶段,当前随着市场需求下滑,面临增长承压、竞争加剧等挑战;但与此同时,国产化、国际化、智能化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展望下半年,需求可能继续磨底或者弱复苏,需关注竞争和信用风险;但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仍能逆势增长,增量方向也有较多业务机会。 出海是持续性方向 我国装备企业开始纷纷发力海外市场,但不同细分方向进展有所差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处于出海初期阶段,以产品出口的形式为主,获取增长新动力;工程机械等产品进入深度出海阶段,海外投资、并购、本地化经营相关需求较高。长期来看,具备成本优势、技术优势、风险控制能力的企业将在全球市场占据较高份额。 低空经济重点关注核心技术和核心资源 政策出台密集、产品发布密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总体仍处于初期阶段;低空经济产业链内容多、范围广,结合不同环节发展进度和产业特征,建议业务上优先从基础设施环节切入、关注新型飞行器环节机会。 大飞机产业链进入扩产高峰期 C919迈过商业化关键节点,开启批量交付,产业链进入大规模扩产状态。国产大飞机产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关注上下游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融资租赁需求、营运资金需求等业务机会。 (作者:邹刚,田溪,潘俊宇)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本篇合集作者: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销 售 人 员 李 璐 琳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汤 灏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欧盟拟对华电动车加征反补贴关税点评 事件:6月12日,欧盟委员会预先披露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其中,对此前抽样企业上汽、吉利、比亚迪分别加征38.1%、20.0%、17.4%的关税,对配合调查但未被抽样的车企加征21%的平均关税,对未配合调查的车企加征38.1%的关税。 要点:(1)欧盟委员会据前期调查,认为中国纯电动汽车受益于不公平补贴,故拟加征反补贴关税;(2)上述拟定反补贴关税是在目前10%的进口关税基础上进行叠加征收;(3)征收关税的车型为纯电动9座及以下乘用车,燃油车型、插电混动车型不在加征关税范围内;(4)若欧盟与中国当局未达成有效解决方案,上述临时关税将从今年7月4日起通过担保形式征收。欧盟委员将在今年11月得出最终结论,届时上述临时关税将成为为期5年的最终关税;(5)自2024年4月5日起登记的进口电动车或会被追溯征收进口关税。 影响:考虑到目前出口欧盟的中国电动车规模不大,占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比例不高,且中国电动车在欧销售本具有一定利润空间可对冲增加的关税成本,预计此次加征反补贴关税对中国车企的影响较为可控。此外,比亚迪、奇瑞、零跑等中国车企已在欧盟或独资建厂、或合资建厂、或技术授权以规避关税,加深在欧布局。 具体分析: 欧盟是我国最大的纯电动乘用车出口目的地,但其仅占中国汽车出口量的8.9%。2023年中国出口至欧盟的纯电动乘用车为43.8万辆(含在华生产的非中国品牌产品,比如特斯拉),占中国汽车出口规模的8.9%,占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规模的41.0%。欧盟虽是中国最大的纯电动汽车海外市场,但其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的比例不高。车企方面,上汽、吉利和比亚迪出口欧盟电动车规模最大,但也仅分别占企业自身出口量的11.7%、11.7%和5.4%。 即使加征关税,中国车企或仍有利可图。中国电动车在欧销售并非“低价倾销”。以德国市场为例,比亚迪SEAL U起售价约合人民币32.9万元,上汽MG4起售价约合人民币27.4万元,两者与竞品大众ID4和ID3价格相近。比亚迪SEAL U和上汽MG4中德市场价差分别为17.9万元和16.5万元。粗略估算两款车加征关税后将分别增加成本2.2万元(比亚迪17.4%关税)和7.0万元(上汽38.1%关税)。考虑经销商利润和海运费后,两款车利润或仍比国内高。成本优势和本就较高的定价使中国车企加征关税后仍有利可图。因此中国车企未必减少对欧出口,甚至关税明朗反而打消车企顾虑,可针对性的应对,继续出口欧盟。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成本已形成领先优势,出海乃顺势之举。除整车出口形式外,中国车企也在通过当地建厂、技术授权等形式布局欧盟市场。遭遇加征关税已在中国车企的意料之中,除出口形式外,中国车企也正在采取海外建厂等形式规避关税,深度布局。目前比亚迪正在匈牙利建设工厂,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合资建厂,零跑授权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在海外制造零跑汽车产品。长远看,随着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可以预见中国汽车出口还将遇到更多贸易壁垒。考虑当地经济利益、与当地企业互利互惠、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向技术输出和产业输出,或将是中国车企突破贸易壁垒、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实现全球化所必须选择的路线。 (作者:杨耀先,李腾辉) 设备更新提速,节能降碳前景可期——2024年化工行业中期展望 现状:2024年上半年,化工行业逐渐走出低谷,景气度小幅回升。主要表现为去库存进展顺利,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回升,随着供需格局改善,化工品价格指数小幅上涨。分行业看,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今年1-4月利润总额同比上涨8.4%,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石油加工行业仍处于小幅亏损状态。 展望:2024年下半年,随着“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和“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推出和落地,化工行业供给端“量稳质升”。当前的政策下,对炼油、焦化等重点细分行业设置了产能红线,避免了产能无序增长。同时,投资回暖带来“优质产能”占比提升,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绿色。供给侧的优化,伴随着需求侧的回暖,预计化工行业有望进入景气上行周期。 业务建议:(1)设备更新方面,重点关注炼油、焦化等领域业务机会。炼油可关注上大压小、产品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艺(原油一步法)带来的业务机会。焦化可关注设备大型化、副产物综合利用带来的业务机会。(2)绿色发展方面,重点关注低碳甲醇、再生纤维、低碳园区建设的业务机会。 风险提示:(1)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风险;(2)部分企业由于能耗、碳排放不达标存在被关停的风险。 (作者:梁博) 电子材料景气复苏,新能源材料继续寻底——2024年新材料行业中期展望 2023及2024Q1回顾:新材料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营收、净利润连续多个季度负增长,毛利率持续下滑。 (1)先进化工材料:2023年景气下行,2024Q1弱复苏。(2)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2023年高景气,2024Q1景气度大幅下降。(3)先进钢铁材料:2023年及2024Q1,景气度在低位徘徊。(4)先进有色金属材料:2023年及2024Q1,景气度在低位徘徊。(5)新能源材料:锂电、光伏材料景气度相继大降,2024Q1继续探底。(6)绿色低碳材料:2023年景气度略降,2024Q1复苏。(7)电子信息材料:2023年景气度延续降势,2024Q1复苏。(8)军民两用材料:受高性能纤维拖累,2023年至2024Q1,景气度持续下行。 2024中期展望:大规模产能投放仍在持续,供给压力仍存,关注结构性机会和风险。 (1)积极关注景气度回升且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的电子信息材料(半导体及显示材料、电子化学品)的业务机会。(2)关注景气复苏的先进化工材料、绿色低碳材料(生物基材料),以及景气有望复苏的先进钢铁、有色金属材料的业务机会。(3)关注竞争加剧的新能源材料(锂电、光伏材料)、高性能纤维领域相关企业的风险,以及并购重组的机会。 重点关注国产替代加速与需求复苏共振上行的半导体材料。 (作者:王一杰,王刚) 多模态是迈向AGI的必经之路——2024年AI行业中期展望 AI 大模型是人工智能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里程碑技术。大模型具有强大的泛化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以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性性能提升。 多模态是大模型通往 AGI的必经之路。多模态的信息提取源与人类与世界交互的方式更加契合,多模态大模型是AI的未来核心发展方向。 AIGC是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的核心应用方向。AIGC作为新的生产力引擎,其底层技术和产业生态已经形成了新的格局,代表着AI技术从感知、理解世界到生成、创造世界的跃迁,正推动人工智能迎来下一个时代。 (作者:吴吉森) 科技金融探素:信贷理念和客户评价 商业银行要服务好科技型企业,首先必须选择能够与商业银行性质相匹配的科技型企业发展阶段介入。按照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这样的流行划分逻辑,商业银行最早适合介入B轮及以后的科技型企业,即产品已经跑通、开始实现一定收入的科技型企业(可以没有利润)。 科技型企业评价方法包括技术创新、行业发展和公司治理和资金流动四个维度。技术创新维度,从创新属性、创新潮流、技术路线、产业化四个方面进行了展开分析。行业发展维度,虽然直接与具体企业的质地无关,但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行业发展的外部分析包括产业政策和融资环境,内部分析包括行业空间、发展阶段和行业趋势。公司治理维度,包括关键人员和融资结构两个方面,CEO、CFO、CTO等关键人员体现了科技型企业的技术潜力,而风险投资的持续注入,是反映企业发展如期发展的重要信号。资金流动维度,是商业银行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独特优势,相比投资机构通过介入企业运营来了解企业,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客户的资金流动来推断企业发展情况。 科技型企业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判断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从而助力科技金融业务深入开展。 (作者:王猛) 越障升级——2024年高端装备行业中期展望 行业概况及总体展望 我国高端装备行业总体处于结构和产品升级阶段,当前随着市场需求下滑,面临增长承压、竞争加剧等挑战;但与此同时,国产化、国际化、智能化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展望下半年,需求可能继续磨底或者弱复苏,需关注竞争和信用风险;但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仍能逆势增长,增量方向也有较多业务机会。 出海是持续性方向 我国装备企业开始纷纷发力海外市场,但不同细分方向进展有所差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处于出海初期阶段,以产品出口的形式为主,获取增长新动力;工程机械等产品进入深度出海阶段,海外投资、并购、本地化经营相关需求较高。长期来看,具备成本优势、技术优势、风险控制能力的企业将在全球市场占据较高份额。 低空经济重点关注核心技术和核心资源 政策出台密集、产品发布密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总体仍处于初期阶段;低空经济产业链内容多、范围广,结合不同环节发展进度和产业特征,建议业务上优先从基础设施环节切入、关注新型飞行器环节机会。 大飞机产业链进入扩产高峰期 C919迈过商业化关键节点,开启批量交付,产业链进入大规模扩产状态。国产大飞机产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关注上下游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融资租赁需求、营运资金需求等业务机会。 (作者:邹刚,田溪,潘俊宇)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本篇合集作者: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销 售 人 员 李 璐 琳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汤 灏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