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利率预测上调——美联储2024年6月议息会议点评(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美联储:利率预测上调——美联储2024年6月议息会议点评(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宏观 | 梁中华团队 本报告作者: 李俊 S0850521090002 梁中华 S0850520120001 ·概 要 · 利率不变,放缓QT落地。美联储6月宣布维持利率在5.25%-5.50%区间,为2023年9月以来,连续第7次维持利率水平不变。从6月开始,将每月美国国债的赎回规模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机构债和MBS的赎回上限维持在350亿美元不变。 “去通胀”预期改善。关于经济通胀,美联储声明强调,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已经趋向更好的平衡,其中,经济在稳步扩张,但通胀取得了适度的进一步进展。 利率预测上调。美联储经济预测表显示,2024年的利率中枢为5.1%,较3月公布时上调了50个BP,即降息预期从3月的3次左右下调至1次左右。2025年和长期利率中枢均有上提。 点阵图:仅有1次降息。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接近8成左右成员认为2024年至少降息1次,但有4名成员预期维持利率水平,这比3月公布时多了2位成员。仅有8位成员认为2024年至少降息2次,明显低于3月公布时的15位。没有成员认为2024年会有3次及以上降息,明显不及3月时的10人。 展望:降息仍需等待。一方面,不太可能加息。鲍威尔强调,没有一个成员将美联储再次加息作为自己的基本假设。另一方面,降息仍需等待。鲍威尔强调影响利率路径预测的重大因素是通胀。此外,鲍威尔强调,长期利率是个无法观测到的理论性结果,无法观测;但多数成员认为利率不会回到新冠疫情之前(2020年3月)的水平。 根据CME观察显示,截至6月1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降息,概率为61.5%,并预期年内共降息2次。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下行偏稳以及核心通胀压力仍大的背景下,美联储的降息仍需耐心等待。 风险提示:美国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1 利率不变,放缓QT落地 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6月FOMC会议决定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维持在5.25%-5.50%,全票通过。为2023年9月以来,连续第7次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放缓QT落地。从6月开始,通过将每月美国国债的赎回规模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来放慢所持债券的减少速度。不过,委员会将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每月赎回上限保持在350亿美元不变,并将超过这一上限的任何本金用于对美国国债的再投资。 截至6月5日,美联储总资产已经从之前的峰值8.96万亿美元(2022年3月)下降至7.3万亿美元,其中,6成以上仍是美债,32.5%的MBS。 2 声明:“去通胀”预期改善 声明与2024年5月相比略有变化。关于经济方面,依然强调经济在稳步扩张。重申“经济活动继续稳步扩张”,“就业增长依然强劲,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认为,经济活动已经按稳固的速度扩张;就业增速仍然偏强劲,失业率仍保持低位,劳动力市场将保持强劲状态。 关于通胀方面,表示“去通胀”取得进一步进展。例如,将5月新增的“最近几个月,在实现委员会2%的通胀目标方面缺乏进一步进展”修改为“最近几个月,在实现委员会2%的通胀目标方面取得了适度的进一步进展”。不过,依然重申“过去一年通货膨胀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经济前景不明朗,委员会仍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指出,通胀已经实质性地放缓,但仍然太高;依然需要更多良好的数据。 关于货币政策,强调降息仍需等待。一方面,继续重申“在考虑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进行任何调整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新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另一方面,继续重申“在对通胀持续向2%靠拢有更大信心之前,降低目标区间是不合适的”。这表明,美联储认为降息仍需等待。 3 点阵图:仅有1次降息 利率中枢整体上移。美联储经济预测表显示,2024年的利率中枢为5.1%,较3月公布时上调了50个BP,即降息预期从3月的3次左右下调至1次左右。进一步来看,2025年利率中枢继续上调20个BP至4.1%,2026年利率中枢则维持在3.1%。此外,美联储将长期的利率中枢也再度上调了20个BP至2.8%。整体来看,美联储在明显下调未来降息幅度,并预期未来利率将位于相对较高水平。 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接近8成左右成员认为2024年至少降息1次,有4名成员预期维持利率水平,这比3月公布时多了2位成员。仅有8位成员认为2024年至少降息2次,明显低于3月公布时的15位,仅占总人数的4成左右。此外,没有成员认为2024年会有3次及以上降息,明显不及3月时的10人(比例为52.6%)。 在2024年降息1次的基础上,预计2025年和2026年预计均有4次左右降息。 美联储的经济预期概要显示,经济预期没有变化。美联储将今年的GDP增速预期维持在2.1%,2025年和2026年经济预期也维持在2.0%,长期经济预期维持在1.8%。这很大程度上或与今年以来美国消费和就业依然偏稳有关。 失业率预期几乎未变。今年失业率预期维持在4.0%,2025年、2026年以及长期失业率预期均小幅上调0.1个百分点至4.2%、4.1%以及4.2%。这表明,美联储对未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仍有一定信心。 上调通胀预期。将今年通胀预期维持上调0.2个百分点至2.6%,2025年通胀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2.3%,2026年和长期通胀预期维持在2.0%。将今年核心通胀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2.8%,2025年核心通胀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2.3%,2026年通胀预期则维持2.0%不变。这表明,美联储认为“去通胀”有波折,但仍在朝向2.0%的方向持续移动。 4 展望:降息仍需等待 关于利率,不太可能加息。鲍威尔强调,没有一个成员将美联储再次加息作为自己的基本假设。 不过,降息需要等待。鲍威尔强调影响利率路径预测的重大因素是通胀。由于通胀进展缓慢,降息已经推迟;第一季度通胀进程出现停滞,这意味着降息或需要等更长时间。并指出,尚未承诺进行特定的降息路径。美联储现在没有信心放松政策,需要更多的信心以及更多的良好通胀数据,并且不会明确说明需要多少才开始降息。 此外,鲍威尔强调,长期利率是个理论性的结果,无法观测到;但多数成员认为利率不会回到新冠疫情之前(2020年3月)的水平。 根据CME观察显示,截至6月1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降息,概率为61.5%,并预期年内共降息2次。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下行偏稳以及核心通胀压力仍大的背景下,美联储的降息仍需耐心等待。 风险提示:美国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黄金定价的转变:两大变量——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六(海通宏观 梁中华) 出口如何重构?产品哪些机会?——离不开的“中国制造”系列二(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居民部门:配置什么大类资产?——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五(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海通总量】提振需求靠财政:借鉴中国98年及美日经验(荀玉根、侯欢) 美国低利率时期:配置哪些资产?——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四(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日本90年代:权益资产,哪些机会?(上篇)——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三(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海通总量】地产新政对经济和盈利的影响测算(荀玉根、王正鹤、李林芷) 离不开的“中国制造”——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分析(海通宏观李俊、梁中华) 沙特:哪些投资机会?——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九(海通宏观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阿联酋:多元化转型有何成果?——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八(海通宏观 李俊、贺媛、梁中华) 央行的快速“扩表”:如何理解?(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设备更新、耐用品换新:如何开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低利率环境:配置什么资产?——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等) 中东:“油库”中的机遇——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七(海通宏观) “出海”竞争:哪些新机遇?(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印度制造”:前景如何?——印度经济结构篇(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六) 低利率环境:哪些企业盈利更稳定?(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引擎能持续多久?——2024年海外经济展望(日本篇)(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房地产研究合集》:经济消费、债务化解、资产配置、汇率表现(海通宏观 梁中华团队) 印度:制造“落后”,服务“超前”——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五(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迎难而上——2024年海通宏观经济和政策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海通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海通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宏观 | 梁中华团队 本报告作者: 李俊 S0850521090002 梁中华 S0850520120001 ·概 要 · 利率不变,放缓QT落地。美联储6月宣布维持利率在5.25%-5.50%区间,为2023年9月以来,连续第7次维持利率水平不变。从6月开始,将每月美国国债的赎回规模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机构债和MBS的赎回上限维持在350亿美元不变。 “去通胀”预期改善。关于经济通胀,美联储声明强调,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已经趋向更好的平衡,其中,经济在稳步扩张,但通胀取得了适度的进一步进展。 利率预测上调。美联储经济预测表显示,2024年的利率中枢为5.1%,较3月公布时上调了50个BP,即降息预期从3月的3次左右下调至1次左右。2025年和长期利率中枢均有上提。 点阵图:仅有1次降息。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接近8成左右成员认为2024年至少降息1次,但有4名成员预期维持利率水平,这比3月公布时多了2位成员。仅有8位成员认为2024年至少降息2次,明显低于3月公布时的15位。没有成员认为2024年会有3次及以上降息,明显不及3月时的10人。 展望:降息仍需等待。一方面,不太可能加息。鲍威尔强调,没有一个成员将美联储再次加息作为自己的基本假设。另一方面,降息仍需等待。鲍威尔强调影响利率路径预测的重大因素是通胀。此外,鲍威尔强调,长期利率是个无法观测到的理论性结果,无法观测;但多数成员认为利率不会回到新冠疫情之前(2020年3月)的水平。 根据CME观察显示,截至6月1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降息,概率为61.5%,并预期年内共降息2次。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下行偏稳以及核心通胀压力仍大的背景下,美联储的降息仍需耐心等待。 风险提示:美国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1 利率不变,放缓QT落地 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6月FOMC会议决定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维持在5.25%-5.50%,全票通过。为2023年9月以来,连续第7次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放缓QT落地。从6月开始,通过将每月美国国债的赎回规模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来放慢所持债券的减少速度。不过,委员会将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每月赎回上限保持在350亿美元不变,并将超过这一上限的任何本金用于对美国国债的再投资。 截至6月5日,美联储总资产已经从之前的峰值8.96万亿美元(2022年3月)下降至7.3万亿美元,其中,6成以上仍是美债,32.5%的MBS。 2 声明:“去通胀”预期改善 声明与2024年5月相比略有变化。关于经济方面,依然强调经济在稳步扩张。重申“经济活动继续稳步扩张”,“就业增长依然强劲,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认为,经济活动已经按稳固的速度扩张;就业增速仍然偏强劲,失业率仍保持低位,劳动力市场将保持强劲状态。 关于通胀方面,表示“去通胀”取得进一步进展。例如,将5月新增的“最近几个月,在实现委员会2%的通胀目标方面缺乏进一步进展”修改为“最近几个月,在实现委员会2%的通胀目标方面取得了适度的进一步进展”。不过,依然重申“过去一年通货膨胀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经济前景不明朗,委员会仍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指出,通胀已经实质性地放缓,但仍然太高;依然需要更多良好的数据。 关于货币政策,强调降息仍需等待。一方面,继续重申“在考虑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进行任何调整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新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另一方面,继续重申“在对通胀持续向2%靠拢有更大信心之前,降低目标区间是不合适的”。这表明,美联储认为降息仍需等待。 3 点阵图:仅有1次降息 利率中枢整体上移。美联储经济预测表显示,2024年的利率中枢为5.1%,较3月公布时上调了50个BP,即降息预期从3月的3次左右下调至1次左右。进一步来看,2025年利率中枢继续上调20个BP至4.1%,2026年利率中枢则维持在3.1%。此外,美联储将长期的利率中枢也再度上调了20个BP至2.8%。整体来看,美联储在明显下调未来降息幅度,并预期未来利率将位于相对较高水平。 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接近8成左右成员认为2024年至少降息1次,有4名成员预期维持利率水平,这比3月公布时多了2位成员。仅有8位成员认为2024年至少降息2次,明显低于3月公布时的15位,仅占总人数的4成左右。此外,没有成员认为2024年会有3次及以上降息,明显不及3月时的10人(比例为52.6%)。 在2024年降息1次的基础上,预计2025年和2026年预计均有4次左右降息。 美联储的经济预期概要显示,经济预期没有变化。美联储将今年的GDP增速预期维持在2.1%,2025年和2026年经济预期也维持在2.0%,长期经济预期维持在1.8%。这很大程度上或与今年以来美国消费和就业依然偏稳有关。 失业率预期几乎未变。今年失业率预期维持在4.0%,2025年、2026年以及长期失业率预期均小幅上调0.1个百分点至4.2%、4.1%以及4.2%。这表明,美联储对未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仍有一定信心。 上调通胀预期。将今年通胀预期维持上调0.2个百分点至2.6%,2025年通胀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2.3%,2026年和长期通胀预期维持在2.0%。将今年核心通胀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2.8%,2025年核心通胀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2.3%,2026年通胀预期则维持2.0%不变。这表明,美联储认为“去通胀”有波折,但仍在朝向2.0%的方向持续移动。 4 展望:降息仍需等待 关于利率,不太可能加息。鲍威尔强调,没有一个成员将美联储再次加息作为自己的基本假设。 不过,降息需要等待。鲍威尔强调影响利率路径预测的重大因素是通胀。由于通胀进展缓慢,降息已经推迟;第一季度通胀进程出现停滞,这意味着降息或需要等更长时间。并指出,尚未承诺进行特定的降息路径。美联储现在没有信心放松政策,需要更多的信心以及更多的良好通胀数据,并且不会明确说明需要多少才开始降息。 此外,鲍威尔强调,长期利率是个理论性的结果,无法观测到;但多数成员认为利率不会回到新冠疫情之前(2020年3月)的水平。 根据CME观察显示,截至6月1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降息,概率为61.5%,并预期年内共降息2次。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下行偏稳以及核心通胀压力仍大的背景下,美联储的降息仍需耐心等待。 风险提示:美国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黄金定价的转变:两大变量——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六(海通宏观 梁中华) 出口如何重构?产品哪些机会?——离不开的“中国制造”系列二(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居民部门:配置什么大类资产?——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五(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海通总量】提振需求靠财政:借鉴中国98年及美日经验(荀玉根、侯欢) 美国低利率时期:配置哪些资产?——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四(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日本90年代:权益资产,哪些机会?(上篇)——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三(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海通总量】地产新政对经济和盈利的影响测算(荀玉根、王正鹤、李林芷) 离不开的“中国制造”——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分析(海通宏观李俊、梁中华) 沙特:哪些投资机会?——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九(海通宏观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阿联酋:多元化转型有何成果?——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八(海通宏观 李俊、贺媛、梁中华) 央行的快速“扩表”:如何理解?(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设备更新、耐用品换新:如何开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低利率环境:配置什么资产?——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等) 中东:“油库”中的机遇——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七(海通宏观) “出海”竞争:哪些新机遇?(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印度制造”:前景如何?——印度经济结构篇(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六) 低利率环境:哪些企业盈利更稳定?(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引擎能持续多久?——2024年海外经济展望(日本篇)(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房地产研究合集》:经济消费、债务化解、资产配置、汇率表现(海通宏观 梁中华团队) 印度:制造“落后”,服务“超前”——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五(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迎难而上——2024年海通宏观经济和政策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海通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海通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