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南亚研究 | 消费领跑增长,FDI明显流入——东南亚宏观形势跟踪(2024年第3期)

东南亚研究 | 消费领跑增长,FDI明显流入——东南亚宏观形势跟踪(2024年第3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兴业研究宏观】/ 发布时间:2024-06-1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兴业研究《东南亚研究 | 消费领跑增长,FDI明显流入——东南亚宏观形势跟踪(2024年第3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东南亚 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方面,菲律宾领跑区域增长,泰国居末;消费依然是拉动区域经济的主要动力,净出口拖累作用依旧。2024年4月,东南亚六国制造业PMI分化明显,泰国和马来西亚制造业持续承压。通胀方面,六国总体CPI环比持平或上升,核心CPI显现粘性。劳动力市场方面,就业形势整体向好,越南老龄化问题引关注。 政策方面,印尼重启加息以稳定本币汇率,其余货币当局暂维持当前利率水平;泰国加速编制新财年预算案,并计划扩大赤字规模,但第二季度尚无法拉动经济;泰国、越南和菲律宾加快推进与主要贸易伙伴的FTA谈判,加大对外引资力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半导体等产业成重点;越南多家银行计划向外国投资者出售股份,但仍限制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 金融市场方面,东南亚六国延续债券市场净流入、股票市场净流出状态,外汇市场美元走强致相关汇率承压,多国央行加大干预。越南盾贬值压力还来自国内对西贡银行的救助,以及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资本流出。 地区政治方面,东盟加强与欧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印尼总统大选结果终确认,普拉博沃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泰国内阁改组引争议,内阁会议决定批准泰国加入金砖国家的意向书草案;黄循财接棒李显龙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新加坡南海问题上持务实态度;越南国家主席与国会主席再调整,政局变动不改平衡外交主线;菲律宾加强与美日关系,马科斯政府面临来自杜特尔特家族的持续挑战。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方面,第30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举行,东盟各方重申继续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东盟维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越贸易增势强劲,中菲贸易持续下滑;中印尼、中泰、中越双向多领域务实合作稳健开展。中印尼跨境人民币论坛暨双边本币结算推介会在雅加达举办,活动旨在强化本币在国际贸易和跨国结算中的使用,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同中资企业对话会在越举行,这是越南政府总理同中国企业首次举行对话会。 本文概览2024年4月和5月东南亚地区[1](主要为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六国,以下简称“东南亚六国”)宏观经济与政治形势,并对近期中国?东盟关系进行回顾。 一、地区经济形势 1.1 经济增长 菲律宾领跑区域经济增长,泰国垫底。2024年第一季度,菲律宾GDP同比增长5.7%,领跑东南亚六国。越南经济同期增速仅次于菲律宾,同比增长5.6%,但环比有所下降,原因是出口和制造业活动复苏不平衡,投资有所放缓。印尼经济增速居第三位,继续维持5.1%的GDP同比增速,创该国2015年以来第一季度最强劲增长,且高于4.9%的市场预期。马来西亚第一季度经济表现也优于市场预期,实际GDP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4%。新加坡202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2.7%,为近一年来最高水平,宏观经济持续复苏。泰国经济虽延续了上季度的增长势头,GDP同比增长1.5%,增幅也高于市场预期,但仍处于相对低位,且经济增速在东南亚六国中垫底。 消费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净出口拖累作用依旧。横向来看,东南亚六国宏观经济增长均主要由消费驱动,且消费的贡献进一步加大。除泰国和新加坡外,投资对其余四国GDP增长均呈正向拉动作用,其中在印尼和越南尤为突出。除菲律宾以外的东南亚五国,净出口均拖累宏观经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净出口对印尼和马来西亚GDP增长持续起负向作用。 消费方面,旅游业恢复拉动消费增长。印尼2024年2月总统大选临时性支出和第一季度对低收入消费者的补贴发放,导致政府消费同比大幅增长19.9%。与此同时,外国游客人数创近四年来最高水平表明旅游业已恢复正常,再加上斋月带动国内消费,导致私人消费同比增长4.9%。在泰国,2024年前四个月外国游客人数同比增长39%,旅游业复苏带动住宿和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服务业快速增长,私人消费延续了上季度7.4%的强劲增长势头,同比增长6.9%,但政府消费支出因2024年财政预算案审批延迟而同比下降2.1%。越南今年前4个月接待外国游客同比增长68.3%,较2019年同期也实现了3.9%的增长,带动住宿和餐饮同比增长15.3%,旅游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9.3%,消费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 从消费者信心来看,除菲律宾外,各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处于信心值上方。其中,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已连续一年位于信心区间。 净出口方面,外需放缓导致对外贸易对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为负。2024年第一季度,由于主要出口对象(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进口需求放缓,东南亚国家出口增速相对落后于进口增速,除菲律宾外,其余东南亚五国净出口均拖累宏观经济增长。菲律宾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主要与进口额大幅下降有关,尤其2024年3月,菲律宾进口同比下降20% 投资方面,各国经济受投资影响不一。2024年第一季度,印尼国内投资受投资者等待大选结果推迟投资影响,仅同比增长3.7%,但外国直接投资(FDI)受该国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实现一年来最高流入水平,达61.8亿美元。泰国私人投资虽然持续扩大,同比增长4.6%,但公共投资由于2024财年预算审批延迟到2024年4月而同比下降27.7%,最终总投资同比缩减4.2%。马来西亚第一季度FDI流入同比增长69.3%,为两年来最高水平,助力宏观经济加速复苏。越南反腐行动导致投资项目审批和政府投资预算支用出现延迟,公共投资有所放缓,拖累整体投资同比下滑,对宏观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但今年前4个月,该国FDI流入92.7亿美元,同比增长4.5%,实际外资到位资金62.8亿美元,同比增长7.4%,创五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加工制造业,尤其是新能源、电子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行业,吸引外资最多,占78.5%,房地产行业占9.7%。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越南纺织服装行业引进外资快速增长,出口也开始走向复苏。 东南亚六国制造业PMI走势分化明显,泰国和马来西亚制造业持续承压。印尼、新加坡和菲律宾制造业延续扩张态势,越南工业生产继续保持正增长步伐,2024年前4个月工业生产指数(IIP)比2023年同期增长6%,带动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之上。而泰国、马来西亚制造业PMI则持续位于荣枯线之下。其中,泰国政府财政预算审批延迟对建筑业和工业造成连锁影响,产能利用率低于60%,制造业仍处低迷状态,动能环比有所减弱;马来西亚制造业PMI已连续16个月低于50,制造业继续承压。 展望方面,印尼、越南和菲律宾2024年官方经济增长目标高于2023年水平。印尼政府设定2024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2%,高于2023年的5.0%,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诸多压力,包括通胀压力上升可能侵蚀国内消费增长动力,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增长放缓或继续施压出口,高利率水平使国内消费和企业部门投资面临更多限制,等等。泰国国家经社委预测,2024年该国经济增长率为2.0%-3.0%,中间值为2.5%,高于去年的1.9%,主要支持因素包括:政府支出和公共投资将加速,旅游业持续复苏,私人消费和投资保持增长,但家庭和企业债务高企、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较高、主要出口市场经济放缓等风险因素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新加坡政府对该国2024年增长前景保持谨慎乐观,认为全年可实现1.0%至3.0%的较高经济增长,积极因素包括国际电子产业复苏驱动制造业扩张和服务业持续复苏,制约因素则包括美国货币政策长期紧缩、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干扰国际能源市场和供应链运行。马来西亚央行预计该国今年GDP增长率将为4%到5%,外国游客人数增加对消费和商业投资的持续刺激、国家总规划支持下的投资扩张,以及全球科技上升周期背景下的出口复苏,将为今年增长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但外部需求弱于预期以及大宗商品产量走低则可能影响增长前景。越南政府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为6%至6.5%,高于IMF预测的5.8%,出口仍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挑战则来自于反腐败运动导致的公共投资放缓、房地产行业债务持久化和金融机构不良贷率上升、基础设施(尤其是电力)短缺,以及越南盾贬值与国际资本流动风险。菲律宾近期将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6.0%-7.0%,原因包括全球需求和贸易复苏或不及预期,食品价格上涨驱动的通胀二次上升或抑制消费者支出。即使如此,包括IMF、亚开行在内的多家国际机构仍预测,菲律宾将成为2024年东南亚六国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1.2 通胀 2024年4月,东南亚六国总体CPI环比持平或上升,核心CPI显现粘性。2024年4月,印尼总体CPI为3.0%,与上月持平,低于预期。尽管如此,食品、饮料和烟草价格因斋月期间的货物需求上升而同比上涨7.04%,核心CPI环比上升至1.82%。泰国4月份总体CPI为0.19%,7个月来首次恢复正值,核心CPI为0.37%,与上月持平。推升4月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燃油以及多种农产品价格上涨。新加坡4月总体和核心CPI均与上月持平,分别为2.7%、3.1%,住房与食品价格坚挺使得通胀持续下行面临阻力。马来西亚4月份总体和核心CPI环比均有所上升,其中总体CPI已回升至1.85%,为七个月来最高水平。大米出口价格明显上涨导致越南国内大米收购价格持续上升,带动食品价格上升,在此背景下,越南总体CPI持续走高,4月份已达4.4%,为2023年2月以来的最高值,而核心CPI则保持在2.8%的相对较低水平。作为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国际大米价格保持高位导致菲律宾总体CPI已连续四个月呈环比上升态势,但核心CPI仍在持续回落。 展望未来,印尼央行认为该国物价压力会持续降温,2024年通胀率将继续控制在2.5%±1%的目标区间内,但印尼盾贬值以及中东紧张局势仍将带来风险。泰国商务部预测该国2024年通货膨胀率为0.0-1.0%(中间值为0.5%),其中电价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燃油补贴减少,以及泰铢贬值导致进口成本增加等因素将助力通货膨胀继续上升,但经济增速处于低水平,以及电子商务竞争加剧导致批发零售行业持续降价或抑制通货膨胀。新加坡金管局(MAS)预计该国2024年总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将在2.5%-3.5%之间,核心通胀到2025年初将下降至2%。马来西亚央行预计2024年通胀将保持温和,总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平均分别在2.0%-3.5%和2.0%-3.0%之间。越南央行设定2024年的通胀上限区间在4%至4.5%之间,当前该国总体通胀已接近该上限。 1.3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整体向好,越南老龄化问题引关注。2024年第一季度,除泰国外,东南亚其余五国失业率走低,劳动参与率稳步提升。其中,新加坡《劳动市场报告》显示,该国就业人口已连续十个季度增加。马来西亚2024年第一季度就业岗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5%,创下2018年以来最高记录。相反,泰国2024年第一季度失业率为1.01%,高于上季度的0.81%,主要原因为农业就业岗位减少。此外,越南卫生部近期表示,越南总体生育率近两年来急剧下降至1.96,人口结构开始由年轻化向老龄化转变[2]。 二、宏观政策 2.1 货币政策 美元走强施压东南亚六国货币,印尼率先加息以稳定汇率。4月10日,泰国央行宣布维持2.5%的政策利率水平不变,理由是该国通胀率趋向恢复正值并有望在今后三个季度回升至1-3%目标区间,当前的利率水平仍有助于支持经济增长。市场认为,泰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比预期更严格,2024年4月泰国通胀正式转正将进一步降低央行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在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和全球货币政策收紧时间长于预期的情况下,泰国央行可能会在2024年全年将政策利率维持在目前2.50%的水平。4月12日,新加坡金管局(MAS)宣布维持NEER政策区间斜率、宽度、中间轴不变,理由是2024年新加坡经济预期走强,通胀预期在下半年下降,保持当前政策有助于抑制输入性通胀和国内成本压力,并确保中期价格稳定。 4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2024年第一季度核心经济指标的陆续出炉,美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美联储年内降息概率下降,美元再次走强,再加上美国利率长期保持高位预期降低了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资产的需求,东南亚六国面临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压力。为加强印尼盾汇率的稳定性,4月24日,印尼央行宣布将七天期逆回购利率(reverse repurchase rate)上调25个基点至6.25%,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同样上调25个基点,分别至5.50%和7.00%,这是该国央行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加息。6.25%的基准利率也创下了自2016年印尼央行公布基准利率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印尼央行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印尼央行对外表示,加息是一个前瞻性举措,符合稳定货币的立场,也有助于减轻通胀压力,确保通胀率保持在目标区间。市场认为,印尼央行本次加息主要出于维持印尼盾汇率稳定的目的,因此大概率为一次性加息。虽然马来西亚林吉特同样出现大幅贬值,但5月9日,马来西亚央行仍决定将隔夜政策利率(OPR)维持在3.0%,并认为,目前的林吉特汇率并不能反映该国经济基本面和增长前景,在目前政策利率水平上,货币政策立场仍足以支持经济增长,并控制通胀至目标区间。5月16日,菲律宾央行同样决定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理由是通胀虽仍处目标区间,但有上升趋势,在通胀稳定在目标区间内之前应维持足够紧缩的货币政策,并将继续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 整体来看,当前印尼的货币政策不足以长期支持其货币稳定升值,东南亚六国相关货币汇率走势仍将取决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金融账户资金流动情况。如果美联储晚于市场预期的2024年9月降息,则将给包括东南亚在内的整个新兴市场区域的货币带来压力,各国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将面临稳定汇率、控制通胀和维持经济增长多元目标的考验。 2.2 财政政策 泰国政府通过加速新财年预算案审议、出台房地产优惠政策等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走出低迷状态。由于2023年5月选举后政府组建受阻,泰国2024财年(起始于2023年10月1日)预算审议和支出远落后于计划,已严重影响该国宏观经济增长。2024年3月泰国议会最终审议通过2024财年3.48万亿泰铢预算案后,泰国赛塔内阁加速编制2025财年(起始于2024年10月1日)预算草案。4月18日,2025财年预算草案被内阁批准,预计将在6月提交下议院审议。该预算案总额由3.6万亿泰铢上升至3.75万亿泰铢,预算赤字为8657亿泰铢,较预期增加1530亿泰铢,以刺激经济增长。其中,财政部、交通部和国防部是预算分配最多的部门,反映出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管理和国防安全的高度重视。此外,为提振房市,拉动经济增长,泰国政府批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交易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抵押贷款及过户费优惠、建房个税抵免优惠、幸福家园低息房贷、幸福生活低息房贷,以及针对BOI项目的低收入者住房项目措施。泰政府希望通过房地产和商业刺激经济支持泰国升级为全球工业中心,并拉动经济增长1.7%-1.8%。 2.3 产业政策 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纷纷加快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近两年,为进一步优化出口环境,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同时改善本国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流入,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其中泰国、越南和菲律宾表现最为积极。 越南和菲律宾加大对外引资力度。近期,越南许多银行计划向外国投资者出售股份,以吸引资本并提高竞争力,但限制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仍是外国投资者加入越南银行的最大障碍。2024年4月23日,菲律宾央行货币委员会批准外汇法规修正案,旨在审查外汇监管框架,促进投资持续流入,以促进菲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知名企业相继布局东南亚。近期,人工智能(AI)晶片巨头英伟达宣布将与印尼主要电信公司印尼卫星公司合作,斥资2亿美元在中爪哇建立AI中心。科技巨头微软宣布未来四年将在印尼投资17亿美元、在马来西亚投资22亿美元,用于发展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将在泰国建立首个AI基础设施Azure数据中心,还承诺帮助逾10万泰国人接受AI技能培训。此外,微软还宣布与新加坡发展局和新加坡全国人工智能核心(AI Singapore)建立伙伴关系。亚马逊则宣布未来四年将在新加坡投资120亿美元用于云计算和AI项目。 东南亚多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泰国正在推动成立新的国家人工智能委员会,以加快落实泰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使泰国成为东盟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中心,并带动经济增长。马来西亚国家数字有限公司连同马来西亚爱立信与多家著名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推动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越南数字经济在2022年、2023年保持快速增长,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25年。2023年,越南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16.5%,超过1500家越南数字技术企业在海外市场创收,营收额同比增幅超过7%。菲律宾政府正在寻求亚洲开发银行的额外资金,用以支持政府的数字经济规划。 东南亚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东南亚中产阶级崛起,各国汽车制造商在该地区展开竞争激烈。2024年第一季度,马来西亚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同期泰国汽车销量下降25%,马来西亚已连续三个季度销量领先泰国,助力该国超越泰国成为东南亚第二大汽车市场,仅次于印尼。同期,菲律宾汽车销量也同比增长12.7%。4月30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指示加快实施电动汽车发展战略。5月,为刺激国内电动车市场,支持向新兴技术过渡,减少交通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菲国家经济与发展局宣布,至2028年,包括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在内的更多电动车将享受零关税优惠。 菲律宾、泰国和越南政府推动落实区域发展战略。4月8日,菲律宾政府宣布将在帕西格市建立信息技术园区,在甲美地省坦扎将建立工业区经济特区,以推动该国区域平衡发展。5月15日,泰国内阁批准,将为在东部经济走廊(EEC)工作的外国高管和专家发放为期10年的特殊签证,以促进该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提高其竞争力。5月19日,越南政府批准《2021~2020年中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规划和2050愿景》,计划加大中北部地区开发力度。 马来西亚继续推进半导体战略布局。马来西亚将拟定全面的半导体战略蓝图,确保马来西亚继续成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投资目的地。此外,该国计划通过建设东南亚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园区(雪兰莪中心),让马来西亚进一步发展成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中心。2024年4月23日,全球最大半导体封测公司日月新集团(ATX Group)宣布斥资55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建设新的制造厂房。 三、金融市场 2024年3月以来,东南亚六国延续债券市场净流入、股票市场大幅净流出状态,多个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走弱,引货币当局干预。 债券市场方面,资金维持净流入状态,十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有所上行。从资金流动来看,2024年3月以来,东南亚六国债券市场呈净流入状态,其中泰国波动较大,马来西亚债券市场流入有所增加。收益率方面,2024年4月,六国十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均有所上升;泰国和越南的十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因近通胀抬升而维持下降趋势,其余四国十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环比均有上升。2024年4月以来,除越南外,东南亚其余五国经汇率对冲后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呈先升后降的态势,其中菲律宾最高,维持在6.3%以上,其次为马来西亚(6.0%)和印尼(5.8%),再次为泰国(5.4%)和新加坡(5.0%),越南最低,为(2.9%)。 股票市场方面,资金净流出敞口进一步扩大,六国股指继续震荡分化。资金流动方面,因美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降低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元指数走强,而且美国利率有望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导致新兴市场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下降,2024年3月至4月中上旬,东南亚六国股市资金维持净流出状态,且敞口进一步扩大。其中,马来西亚因支持巴勒斯坦而兴起美资抵制潮及国内政治经济纷扰,导致外资从股市大幅撤出。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六国股指也应势出现明显下跌,基本吐回2024年以来的涨幅。进入4月下旬,市场情绪有所改善,各国股指开始回调,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反弹尤为明显,至5月中旬,印尼、泰国和越南股指已回升至3月初水平。但菲律宾股市受国内政治斗争影响,回调幅度不及其他东南亚经济体。至5月末,受美元指数走强外溢效应影响,东南亚六国股市再度承压,整体有所回落。 外汇市场方面,东南亚六国货币兑美元汇率承压,各国货币当局加大干预。如前文所述,美国2024年第一季度核心经济指标出炉大幅降低美联储年内降息概率,美元再次走强,多个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明显走弱,甚至创下“历史新低”。4月16日,印尼盾兑美元跌破16200印尼盾兑1美元,为四年来最低水平,而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则跌至4.792马来西亚林吉特兑1美元,逼近自2024年2月创下的4.7988的历史最低水平。2024年5月24日,越南盾兑美元跌破25471越南盾兑1美元,再创纪录低点。 面对汇率波动压力,东南亚经济体纷纷“出手”以求稳定汇率。马来西亚央行对外表示,政府和央行将在政府相关公司、企业和出口商的支持下确保“外汇市场的有序运作”,以吸引资金和补充市场流动性,缓解林吉特贬值压力。印尼央行除在4月24日宣布加息外,还通过在外汇即期和印尼国内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进行多重干预,以稳定印尼盾汇率。越南央行则在4月23日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发行短期国库券、利用公开市场操作(OMO)工具、调节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和利率等措施,以应对汇率上升,确保市场稳定。 在此背景下,5月中上旬,除越南外,东南亚其余五国货币兑美元开始走强。越南盾仍维持贬值趋势,市场认为原因可能来自两方面:一是西贡银行;二是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资本流出。一方面,目前,越南央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该国第五大银行、陷入最大金融欺诈案的西贡商业银行(SCB)进行救助,截至4月2日,越南央行已向SCB注入237.2亿美元“特别贷款”,相当于越南全年GDP的5.6%、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即便接受了如此大规模的救助,西贡商业银行的经营仍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经营仍无明显改善迹象。如果越南央行不提供贷款,西贡商业银行将倒闭,越南金融体系将遭到严重损害,但如果继续放贷,越南的国库将面临逐渐枯竭风险[3],越南国内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加剧。另一方面,随着近期全球黄金价格大幅上涨,越南国内出现明显的“抢金热”。但由于越南对黄金进口有严格规定,金价持续上涨便导致越南黄金走私活动增加,购买美元进口黄金的市场需求增加,从而给越南盾带来额外压力。 5月中下旬以来,随着美国基本面好转带动美元指数反弹,东南亚六国货币重回贬值态势,其中印尼盾、菲律宾比索贬值尤为明显。 展望前市,东南亚六国金融市场将继续受到欧美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影响,短期缺乏走强支撑因素。若美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通胀水平持续回升,美联储年内降息概率将进一步下降,从而给东南亚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压力。 四、地区政治形势 4.1 地区政治 东盟加强与欧盟的战略伙伴关系。2024年5月8日,第31次东盟-欧盟联合合作委员会(JCC)会议在雅加达举行。会议审查了《实施东盟-欧盟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3-2027年)》执行情况,双方重申了对加强双边合作和维护东盟在区域架构中中心地位的承诺,并强调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供应链等领域加强合作,并将签署东盟-欧盟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共同长期目标。 4.2 国别政治 印尼总统大选结果正式确认,普拉博沃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内政方面,4月22日,印尼宪法法院驳回了针对2024年大选结果的诉讼,同日印尼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普拉博沃和吉布兰分别当选印尼下任总统和副总统。随后,在总统选举中支持阿尼斯的国家民主党(NasDem)和民族复兴党(PKB)表态支持新政府,这意味着普拉博沃已获六党支持,有望组成控制近75%国会议席的大联盟[4]。外交方面,印尼当选总统普拉博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印尼新一届政府将对中美两国保持开放外交方针,不会选边站队。 泰国赛塔内阁首次改组引争议,政府努力开拓外交版图。内政方面,4月28日,泰国政府发布内阁改组公报,包括副总理、总理府部长等多个职位出现调整,这也是赛塔自去年9月宣誓就职以来首次改组内阁。5月3日新内阁宣誓就职。但5月23日,泰国宪法法院受理了40名上议员提交的关于审查赛塔任命皮彻(Pichit Chuenban)担任总理府办公室部长是否违宪的请愿书,后者曾在2008年担任前总理他信律师期间试图贿赂最高法院官员,并被判处六个月监禁。皮彻的提名争议,反映出与前总理巴育关系密切的旧势力对现任内阁的警告。外交方面,5月15日至22日,赛塔先后访问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以积极推动泰国与各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此外,5月28日,泰国内阁会议当天决定批准泰国加入金砖国家的意向书草案。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担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新加坡南海问题上持务实态度。内政方面,5月15日,李显龙辞职新加坡总理一职,同日,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宣誓就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并宣布内阁部长名单,其中李显龙和张志贤担任国务资政,颜金勇和王瑞杰担任副总理。这是二十年来新加坡首次进行总理任职调整[5]。随后,新加坡正式启动四年一届的国会选举程序。外交方面,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持务实态度,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为南海局势降温。4月16日,新加坡外长在与菲律宾外长双边会晤时表示,南海紧张局势升级或军事行动将扰乱贸易,并严重影响东盟地区的经济增长。 越南国家主席与国会主席再调整,政局变动不改平衡外交主线。内政方面,5月16至18日,越共召开十三届九中全会,同意张氏梅辞去越共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组部部长等职务,同时提出关于越南国家主席与国会主席的建议人选。5月20日至22日,越南第十五届国会投票选举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长苏林担任越南国家主席(2021-2026年任期),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会常务副主席陈青敏担任越南国会主席(2021-2026年任期)。2021年以来,范平明、阮春福、陈俊英、武文赏、王庭惠、张氏梅等人先后辞职,导致本届越共中央政治局(2021-2026年任期)已有三分之一成员因政治问题辞职。外交方面,越南政府借举办“奠边府大捷70周年”纪念活动进一步巩固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同时维护与法国关系发展呈现的良好势头。与此同时,越南也加强与菲律宾在海岸警卫领域的合作。 菲律宾马科斯政府对内面临挑战,对外努力加强与美日关系。内政方面,马科斯政府面临来自杜特尔特家族的持续挑战。菲律宾最新民调显示,31%的菲律宾人支持马科斯及其政府,20%的人支持杜特尔特家族及其支持者,但民调结果也显示菲律宾副总统兼教育部长莎拉·杜特尔特在2028年总统大选民调中以42%的支持率处于领先地位[6]。外交方面,菲律宾努力加强与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并计划积极参与“印太”事务。4月11日,马科斯与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席美日菲领导人峰会,拜登在峰会上宣布三方将通过开展“吕宋经济走廊”(Luzon Economic Corridor,LEC),以帮助菲律宾加快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现代化,升级清洁能源和半导体产业链,加大农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投资落地,使菲律宾成为亚洲制造业枢纽、农贸产品和物流业集散地。次日,马科斯与拜登举行双边会晤,并会见美国防长奥斯汀。4月22日,美菲开启2024年“肩并肩”联合军演,并举行第11次双边战略对话,双方重申了维护海洋领域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性。5月21日,马科斯在第六届“印太”商业论坛上表示,菲律宾将成为“印太”地区的关键参与者。次日,菲律宾外长表示菲律宾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分别与日本和美国举行外长和防长“2+2”对话会。 五、中国-东盟关系 5.1 政治关系 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第四次会议举行。4月18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外交部部长王毅赴印尼访问,并同印尼外长蕾特诺会见,双方表示,工业下游化、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能源转型和粮食安全等是两国经济领域的合作重点。次日,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第四次会议在印尼举行,双方围绕推进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主线,就下阶段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 东盟各方重申继续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东盟成员国与中国代表5月13日至15日在泰国出席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43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各方重申在南海继续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承诺。 5.2 经贸关系 5.2.1 双边贸易 货物贸易方面,东盟维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下同),2024年4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823.1亿美元,同比上升7.0%。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499.6亿美元,同比上升8.15%;自东盟进口323.5亿美元,同比上升5.3%。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额和出口同比增幅大于中国进出口(4.4%)及出口总额(1.5%)同期降幅,进口增幅低于中国进口总额同期增幅(8.4%)。同时,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额、出口及进口同比增幅均大于同期中国与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1.49%、-3.57%、2.6%)、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0.07%、-2.8%、9.3%)双边贸易相应项目同比变动幅度。 2024年前4个月,东盟继续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按美元计价,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069.4亿美元,同比增长4.8%,高于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2.2%)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55.6亿美元,增长6.3%,高于中国出口贸易1.5%的平均增速;进口1213.8亿美元,增长2.6%,低于中国进口贸易3.2%的平均增速。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176.0亿美元,同比扩大13.7%。中国与东盟贸易占中国外贸总值15.8%,占比超过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贸易3.1个百分点,超过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美国贸易5.2个百分点。 分国别来看,中越贸易增势强劲,中菲贸易持续下滑。2024年4月,东盟成员中,与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居于第四、五位,维持不变。其中,以美元计价(下同),中越双边贸易总额、出口及进口额同比增速均超过两位数,而中国与菲律宾双边贸易总额及出口额已连续第13个月同比下降。具体来看,出口方面,中国对印尼、新加坡和越南三国出口同比录得两位数增长,对泰国和马来西亚出口实现小幅增长,对菲律宾出口下降6.9%;进口方面,中国自越南进口同比大幅增长32.3%,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口同比增速也超过两位数(10.5%、13.3%),自印尼、泰国、菲律宾进口同比录得负增长,其中自印尼和泰国进口同比降幅超过两位数(-10.4%、-13.9%),自菲律宾进口小幅下降2.7%。 5.2.2 双向投资 中印尼双向投资稳健开展。4月17日,“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满半年,客流持续增长,累计发送旅客256万人次,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超126万公里,运输安全平稳有序。雅万高铁的顺利运营为中印尼基础设施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印尼海事与投资协调部近期对外表示,将与中国有关部门合作组建特别团队,负责推进2024至2029年的雅加达-泗水高铁项目建设。此外,4月30日,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宣布,将投资16万亿印尼盾在印尼西爪哇省建设工厂。5月10日,印尼华人富商、金鹰集团主席陈江和计划在中国山东投资15亿美元(约110亿人民币),用于生产纸张和纺织品的原材料——莱赛尔纤维。 中泰铁路二期加速推进,多家中国汽车企业在泰设厂。4月22日,中泰铁路二期工程获批,该项目将从呵叻建设至廊开,全长357.12公里,总投资额为3413.51亿泰铢。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近期透露,多家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负责人在第18届国际工业零部件展览会中表示,未来可能有90%的零部件将在泰国生产,推动泰国成为东盟主要零部件生产基地。目前,长城、哪吒和比亚迪已在泰国生产电动汽车,广汽埃安和长安汽车计划分别于今年和2025年初投产。 新加坡被评为中国海外投融资首选目的地。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国海外投资2023》,新加坡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脱颖而出,在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排名中位列榜首。据统计,目前在新加坡注册登记的中资企业超过8500家,行业涵盖贸易、金融、航运、基础设施、物流、房地产等多个行业[7]。 5.2.3 双多边协定 中印尼续签网络安全合作备忘录。5月26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印尼国家网络与密码局续签网络安全领域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印尼网络安全领域合作。 5.3 多领域务实交流合作 第30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举行。5月9日至10日,第30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印尼雅加达举行。高官磋商是中国东盟重要战略沟通与合作机制,各国高官新形势下深化全方位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今年中国和东盟将重点加强扫雷、打击电信诈骗和非法网络赌博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合作,营造更加稳定安全的地区环境。力争年内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并努力拓展数字转型、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中印尼推进校企合作及双边本币结算。4月24日,2024中国-印尼校企合作峰会在印尼教育部成功召开,峰会旨在为中资企业与印尼本土高校搭建直接对接沟通的桥梁,架起印尼学术界与中印尼产业界的桥梁。5月21日,中印尼跨境人民币论坛暨双边本币结算推介会在雅加达举办,活动旨在强化本币在国际贸易和跨国结算中的使用,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中印尼务实合作孕育更广阔空间。当前中印尼贸易投资结算货币仍以美元为主,促进结算货币多元化,提升人民币与印尼盾在双边贸易投资中的占比,有助于降低企业汇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 中越落实高层共识,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为落实两党最高领导人重要共识、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中越两国加强党、政、军、媒等各领域交流合作。4月21日至26日,应中国人民日报社邀请,越共中央委员、越南人民报总编辑、中央宣教部副部长黎国明率团访问中国。4月25日,越南海警参加2024年第一次越中海警联合巡逻活动。5月12日至13日,应越南共产党邀请,中共中联部部长助理赵世通率中共代表团访问越南。5月14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同中资企业对话会在越举行,这是越南政府总理同中国企业首次举行对话会。 注: [1]鉴于东盟为地区性政治经济组织,除特殊注明及双多边关系论述部分外,本报告以“东南亚地区”直接指代该地区,以方便阅读和理解。虽然截至目前,东盟共有11个成员国,但由于东帝汶于2022年11月才被东盟同意接纳为第11个成员,本报告后续涉及“东盟”的统计分析均指原东盟10国,不包括东帝汶。 [2]东盟参考:《东南亚媒体本周新闻头条》,[EB/OL],2024/05/10[2024/05/28],https://mp.weixin.qq.com/s/A1T0sJEXqfVFwyQO9DLfLQ [3]每日经济新闻:《惊天大案!第五大银行被女富豪“拖下水”!这国央行紧急救助1700亿元,金额相当于外汇储备四分之一》,[EB/OL],2024/04/18[2024/05/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635445757776995&wfr=spider&for=pc. [4]有关印度尼西亚2024年总统大选及中印尼双边关系的详细分析,请见兴业研究2024年1月4日发布的专题报告《印尼2024年总统大选展望及投资风险提示》,以及4月2日发布的专题报告《2024年印尼总统及国会大选结果分析》。 [5]有关新加坡总理职务调整详细分析请见兴业研究2024年4月29日发布的专题报告《新加坡政治体系与最高权力交接影响分析》。 [6]东盟学院:《民调显示:31%的菲律宾人支持马科斯,20%的人支持杜特尔特》,[EB/OL],2024/04/09[2024/05/29],https://dongmengxueyuan.gxmzu.edu.cn/info/1502/57976.htm. 福菲网:《2028大选前瞻,莎拉以42%支持率居首》,[EB/OL],2024/04/28[2024/05/29],https://mp.weixin.qq.com/s/BdgJP6-qz0fmh2kSe29dBQ. [7]陈庆:《新加坡——中国企业海外投融资的桥头堡》,北大汇丰PFR,[EB/OL],2024/04/17[2024/05/30],https://mp.weixin.qq.com/s/bMC_bDahCgXIjICUVnp3NQ.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