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热榜必看】新一轮朱格拉周期最快将在2024Q4开启;美国经济的“温度”与“温差”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TOP5热榜必看】新一轮朱格拉周期最快将在2024Q4开启;美国经济的“温度”与“温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研报)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策略研究 张弛 | 国金策略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3070003 1 策略专题:新一轮朱格拉周期 最快将在2024Q4开启 何为朱格拉周期?构建其研究框架与特征指标 回看1998年以来的设备投资上行周期,持续时间上来看,倘若存在技术变革等,可能会加快甚至延长设备投资上行持续期,典型的如1998年至2007年。观察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可得五大特征:(1)在朱格拉加持下,设备投资扩张的启动点往往“更早”,即出现在经济复苏初期;(2)在朱格拉加持下,设备投资扩张周期往往“超越”经济上行周期;(3)在朱格拉加持下,设备投资扩张周期较信用周期,虽启动略晚,但持续性更长;(4)朱格拉周期加持下,设备扩张周期,往往始于CRB价格启动之后,终于CRB价格“见顶”;(5)在朱格拉加持下,设备投资扩张周期与产能利用率恢复周期基本一致。 全球视角下,朱格拉周期受益行业均留有“时代烙印” 美国经验:(1)宏观产业结构:去工业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美国产业结构逐步转向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导。(2)设备投资结构变化:以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通讯、医疗设备和仪器为代表的信息处理产业设备需求快速扩张;相反,美国的工业和以家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设备投资中的占比则趋势回落。(3)股价表现来看,以纳指为代表的新兴力量超额收益明显。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纳指和标普500走势分化加大,信息技术行业超额收益明显。 日本经验:70s-80s日本经济转型期间其产业结构实现了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同时,其设备投资结构由重工业为主向机械设备类、电子机械类进行转移。受益于宏观产业结构变迁,以电子机械类为代表的行业利润份额提升明显;对应至股价层面,以信息与通信、精密仪器等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行业,表现为持续获得超额收益。 国内经验:从改革开放到经济结构转型,“朱格拉”周期下的产业趋势与机遇。从内涵上来看,设备投资周期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成长中的周期,通过设备投资实现增长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事实上,历史规律来看,设备投资结构的变化确实能够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可得四点经验启示:(1)设备扩张周期所带来的产业投资机会主要集中于:“卖铲人”机械设备和适应经济结构变化的相关产业;(2)设备受益行业景气拐点领先于设备投资周期拐点0-8个月,即设备投资周期将会带动相关受益板块率先出现景气回升;(3)伴随设备投资扩张,后期将逐步增加对于上游周期品的需求。历史上来看,设备投资扩张传导至上游周期品需求上升大概4-6个季度;(4)设备受益板块的股价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属性,即市场下跌期间具备防御属性。 重视“新时代”的朱格拉受益行业:Capex扩张最快或在2024Q4开启 预计本轮设备更新或主要体现为政策所驱动,其启动时点仍有待观察。结合宏观特征来看:①目前经济仍存在放缓压力,企业盈利有待改善;②价格尚未明显回暖且PPI仍处于负值区间;③产能利用率降至历史低位;④信用仍处于紧缩通道。考虑到:与以往设备更新相比,本轮政策支持力度或更大且具备一定的逆周期属性,预计本轮设备投资周期大概率有望启动,不过其启动时间仍有待确认,具体可观察固定资产投资、5000户工业企业指数相关数据。结构层面来看,相比以往,本轮设备更新侧重于供给侧。伴随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企业对于设备“质量”的要求将会更高,这也将催生相关产业对于先进设备的更新需求;本轮设备更新将是适应未来经济结构转型方向,与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的新质生产力相适应,有助于从供给侧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应至投资机会来看,预计主要集中于:TMT(电子和计算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自动化设备等)、电力设备(充电桩、光伏设备等)、汽车等,以及其他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将受益于宏观产业结构占比的提升。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历史经验具有局限性;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策略专题分析报告:新一轮朱格拉周期最快将在2024Q4开启》 宏观研究 赵伟 |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执业编号:S1130521120002 2 美国经济的“温度”与“温差” 年初以来,美国经济整体有所降温,但不同部门间仍然冷热不均。趋势上看,内需方面,消费向下,投资向上。在消费内部,服务向下,制造向上。即使失业率升至4%+,只要不发生金融风险,都不宜作为“硬着陆”的信号。 (一)美国近期内需表现:消费有所降温,利率敏感行业的需求边际走弱 居民及企业消费方面,需求有所降温,利率敏感型产品边际走弱。居民端,非耐用品及服务消费相对较好,拖累项主要为汽车、后地产消费;企业端,服务业需求热度仍然较高,服务业PMI新订单年初以来均保持在荣枯线上方。制造业需求边际放缓,非耐用品好于耐用品,主要拖累行业集中在飞机、船舶等;计算机、电子组件订单增速较高。 企业投资需求方面,补库仍在回升,资本开支意愿扩大。企业投资需求包括库存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库存投资滞后于销售表现,截至3月,美国企业销售及库存增速均回升,且从领先指标PMI自有库存分项来看,中期内补库仍有持续性。资本开支方面,受益于银行信贷条件改变,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已经开始回升,或提振企业设备投资增速。 (二)美国需求边际走弱原因:利率上升、财政收敛,但不构成趋势性下降 美国内需的边际走弱,主要因为利率上升,金融条件收紧,财政边际收敛。年初至4月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80bp至4.7%, 4月多重因素导致美国金融条件有所收紧。美国制造业、地产链条及汽车消费的需求对利率及金融条件较敏感,形成压制力量。年初美国财政支出放缓,个税增速上涨,也削弱了居民对汽车等耐用品的需求。 但美国需求的边际放缓不足以上升到“硬着陆”层面。经验上,消费增速放缓+住宅投资增速大幅负增长是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典型结构特征。2023年上半年以来住宅投资已企稳,展望未来,由于新增就业人数和平均时薪增速双双放缓,消费继续放缓的趋势较为确定,但也仅是回到2020年前的平均水平。 (三)美国需求修复的持续性:高利率或缓和,补库、资本开支仍有持续性 向后看,劳动力市场继续转松的概率更高,失业率上行至4%以上,将显著提升美联储降息的概率,有助于缓解高利率对需求的压制。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善或已接近尾声,需求边际走弱的趋势仍在继续。6月例会,美联储大概率会抬升降息曲线,2次是基准场景,更需关注点阵图的分布。9月之前首次降息仍是我们的基准场景,全年降息1-2次。 库存投资方面,补库需求仍有持续性。截至5月,美国销售库存比为1.1,仍然处于近20年来的偏低水平,且持续回升达一年以上,指向美国补库或持续到年底。库存作为需求的加强项,库存回补或能继续提振美国进口需求。资本开支方面,今年财政在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及环境领域的支出仍有扩张,或将带动相关领域资本开支需求。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联储再次转“鹰”;金融条件加速收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美国经济的“温度”与“温差”》 宏观研究 赵伟 |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执业编号:S1130521120002 3 2024年5月经济数据前瞻: 经济修复的斜率? 4月内需修复节奏放缓、外需改善延续,5月经济修复的斜率、及其驱动逻辑?本文梳理,敬请关注。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逻辑?内需修复速度偏慢更多是节奏问题,外需改善似乎还在延续 国内经济景气出现波折,或与经济修复早期企业家信心不足、稳增长政策发力效果滞缓等有关。企业需要经历从现金流量表到资产负债表修复的过程,在修复早期信心容易出现反复,稳增长发力节奏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今年1-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仅29.8%、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48.5%,对稳增长政策效果及企业信心修复或有直接影响。 近年来,经济运行的节奏与财政支出节奏关联密切;随着财政发力节奏的加快,经济修复过程仍将延续。专项债发行节奏慢于过去几年同期,剩余超2.7万亿元额度可支撑后续财政支出,对经济修复的影响只是节奏问题;5月后,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也开始加快,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实物工作量的加快,有利于经济运行与企业信心的恢复。 事实上,“稳增长”政策效果,在微观层面已有体现,只是“力度”上还不突出而已。去年四季度的一万亿国债增发,支持的相关项目,在4月基建分项中已有体现,以水利管理、环保投资的扩张为表征;前期地产融资“白名单”等政策支持下,4月地产新开工面积单月同比增速提升13.3个百分点至-12.3%,进一步政策加码下带来的效果仍待观察。 公共卫生事件后随着结构分化的拉大,出口形势与新出口订单之间的关系明显弱化;高频指标显示,5月以来出口形势仍较为靓丽。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引起普遍关注。事实上,2021年底以来,出口形势与新出口订单的关系显著弱化。高频指标显示,5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较上月提升4.4个百分点至6.9%,航运价格指数等也有明显上涨。 二、5月经济数据或如何演绎?外需或阶段性好于内需,稳增长等相关链条修复斜率仍趋回升 外需或阶段性好于内需,国内稳增长、设备更新等政策落地下,相关链条修复趋势或仍将延续。5月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或持续驱动我国出口改善。国内稳增长、设备更新等政策效果或进一步显现,支撑产、需表现整体平稳,结构上制造业、电力投资或好于传统基建和地产;餐饮或强于商品消费;设备制造生产可能进一步走强。 生产:出口改善及“设备更新”带动下,设备制造生产或延续“高景气”;5月化工链开工有所回落,叠加去年基数走高,工增同比或小幅回落。5月制造业生产呈现分化,中厚板产量所映射的设备制造生产仍强,化工链开工率有所回落。考虑到去年5月工增基数较高,季调环比0.8%、好于往年均值的0.6%,预计今年5月工增同比或小幅回落。 需求:政策加力下带动融资端明显“提速”,投资端阶段性承压,消费端受假期提振、持续性还待观察;外需景气回升或支撑出口延续改善。稳增长下,政府债券融资上量或带动部分配套融资回升;前期发债偏慢或影响传统行业投资增速,但“设备更新”、电力投资等或可部分对冲下行压力;五一人流出行升温或提振餐饮消费、商品消费或受乘用车销量拖累;5月外需景气进一步回升,东盟等新兴市场或持续支撑我国出口。 物价:CPI或相对温和,PPI向上斜率或回升、受原材料涨价等支撑明显。部分食品端供给端压力已有边际缓解迹象,服务价格受假期出行提振或有季节性回升,但总体来看涨价弹性还待进一步跟踪。中性情景下,5月CPI同比或持平于0.3%。有色链、黑色链价格上涨,叠加基数影响等,5月PPI同比或收窄至-1.5%左右。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2024年5月经济数据前瞻:经济前瞻:经济修复的斜率?》 农林牧渔研究 刘宸倩 | 国金农林牧渔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9110005 4 温氏股份公司深度研究: 猪周期景气上行, 养殖龙头稳健成长 “公司+农户”模式下的畜禽养殖龙头,双轮驱动稳健增长。公司以齐创共享为核心文化,深耕养殖业40余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公司生猪与肉鸡养殖业务营收合计占比超过90%,2024Q1实现收入218.42亿元,同比增长9.37%;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减亏。 生猪养殖:生产效率行业一流,长期成长可期。截至2024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86万头,行业产能去化幅度已经超过2022年4月,2022H2生猪月均价超过27元/公斤,行业在猪价头均盈利为1228元/头。今年在行业成本中枢下行的背景下猪价高点可能不及2022年,但是生猪价格大概率超过20元/公斤,头均盈利有望阶段性超过700元/头;行业高负债背景下补充产能速度较慢,周期景气度与盈利水平有望超预期。 公司作为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存在以下优势:1.养殖成绩优异:截至24M4养殖综合成本下降至14.4元/公斤,重回行业第一梯队,养殖成本有望长期领先行业。2.养殖布局优秀:公司在华东与华南高售价区合计收入超过65%,公司生猪销售均价行业领先。3.轻资产稳健扩张:截至24M4公司能繁母猪存栏157万头,2024年生猪计划出栏3000-3300万头,预计同比增长14%-26%之间;公司已建成种猪场产能可支撑仔猪出栏4600万头,育肥阶段有效饲养能力约3500万头,中长期有望稳步增长。 肉禽养殖:龙头地位稳固,深耕全产业链。2023年出栏肉鸡11.83亿羽,同比增长9.4%,出栏量行业遥遥领先,且常年稳步增长。肉鸡养殖成本常年位于领先地位,截至24M4毛鸡完全养殖成本为12.2元/公斤。黄羽鸡父母代产能位于2018年以来的低位,下半年随着猪周期景气度回升,公司有望迎来猪鸡共振。 风险提示:猪价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动物疫病风险;可转债风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温氏股份公司深度研究:猪周期景气上行 养殖龙头稳健成长》 食品饮料研究 刘宸倩 | 国金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9110005 5 珍酒李渡公司深度研究: 攻守兼具,酒中珍品趁势而上 公司于23年4月上市,旗下品牌矩阵以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为主,上述品牌23年营收分别为45.8/11.1/8.3/3.8亿元,同比分别+20%/+25%/+17%/+14%,从香型分布上涵盖了酱香、浓香、兼香型。公司看点在于:1)深谙白酒商业范式的管理层+民营体系。2)珍酒享受酱香型白酒持续消费渗透的行业β,是公司进攻的强茅。3)李渡依托“沉浸式体验”为载体的圈层营销,湘窖&开口笑扎根湖南精细耕耘,是公司稳健的底盘。 看点1:体制保障公司灵活性内核,乘势而上的能力是优势。制度保障下,公司灵活性在组织、渠道、营销等维度展现:1)组织体系灵活性,例如珍酒构建双渠道战略、优化经销商结构,较此前更聚焦、定位更明确。2)公司具备敏锐的渠道感知力、完善的自下而上沟通机制,灵活调整渠道返利模式、消费端促销活动设计。3)公司善用各类宣发以实现大众认知中公司形象的快速渗透,例如对珍酒品牌提炼“1234歌”营销话术,产生不俗的破圈效应。 看点2:酱香持续渗透叠加渠道力杠杆,珍酒是进攻的茅。我们认为消费端酱香渗透始终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酱酒行业在从良莠不齐的乱状中逐渐修复。珍酒的进攻性源于珍15、珍30等产品对渠道杠杆的借力,趁酱酒之势扶摇直上,公司管理层深谙渠道运作、在构建良性厂商关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看点3:李渡扎实做圈层,湘窖&开口笑扎根湖南精耕,稳健是主基调。1)李渡依托以沉浸式体验为载体的圈层营销范式进行省内渗透&省外拓展,李渡复兴在于找到了差异化营销思路、并始终坚持践行,其中抓手为元代古窖池,营销思路为最贵光瓶酒,营销手段为沉浸式体验。2)湘窖&开口笑的定位即扎根湖南、渠道深耕、稳定公司底盘,稳健增长的来源包括湖南的区位β+精细化耕耘提升省内市占(省内从邵阳、长沙向岳阳、株洲等地辐射)。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次高端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珍酒李渡公司深度研究:攻守兼具,酒中珍品趁势而上》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研报)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策略研究 张弛 | 国金策略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3070003 1 策略专题:新一轮朱格拉周期 最快将在2024Q4开启 何为朱格拉周期?构建其研究框架与特征指标 回看1998年以来的设备投资上行周期,持续时间上来看,倘若存在技术变革等,可能会加快甚至延长设备投资上行持续期,典型的如1998年至2007年。观察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可得五大特征:(1)在朱格拉加持下,设备投资扩张的启动点往往“更早”,即出现在经济复苏初期;(2)在朱格拉加持下,设备投资扩张周期往往“超越”经济上行周期;(3)在朱格拉加持下,设备投资扩张周期较信用周期,虽启动略晚,但持续性更长;(4)朱格拉周期加持下,设备扩张周期,往往始于CRB价格启动之后,终于CRB价格“见顶”;(5)在朱格拉加持下,设备投资扩张周期与产能利用率恢复周期基本一致。 全球视角下,朱格拉周期受益行业均留有“时代烙印” 美国经验:(1)宏观产业结构:去工业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美国产业结构逐步转向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导。(2)设备投资结构变化:以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通讯、医疗设备和仪器为代表的信息处理产业设备需求快速扩张;相反,美国的工业和以家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设备投资中的占比则趋势回落。(3)股价表现来看,以纳指为代表的新兴力量超额收益明显。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纳指和标普500走势分化加大,信息技术行业超额收益明显。 日本经验:70s-80s日本经济转型期间其产业结构实现了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同时,其设备投资结构由重工业为主向机械设备类、电子机械类进行转移。受益于宏观产业结构变迁,以电子机械类为代表的行业利润份额提升明显;对应至股价层面,以信息与通信、精密仪器等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行业,表现为持续获得超额收益。 国内经验:从改革开放到经济结构转型,“朱格拉”周期下的产业趋势与机遇。从内涵上来看,设备投资周期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成长中的周期,通过设备投资实现增长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事实上,历史规律来看,设备投资结构的变化确实能够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可得四点经验启示:(1)设备扩张周期所带来的产业投资机会主要集中于:“卖铲人”机械设备和适应经济结构变化的相关产业;(2)设备受益行业景气拐点领先于设备投资周期拐点0-8个月,即设备投资周期将会带动相关受益板块率先出现景气回升;(3)伴随设备投资扩张,后期将逐步增加对于上游周期品的需求。历史上来看,设备投资扩张传导至上游周期品需求上升大概4-6个季度;(4)设备受益板块的股价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属性,即市场下跌期间具备防御属性。 重视“新时代”的朱格拉受益行业:Capex扩张最快或在2024Q4开启 预计本轮设备更新或主要体现为政策所驱动,其启动时点仍有待观察。结合宏观特征来看:①目前经济仍存在放缓压力,企业盈利有待改善;②价格尚未明显回暖且PPI仍处于负值区间;③产能利用率降至历史低位;④信用仍处于紧缩通道。考虑到:与以往设备更新相比,本轮政策支持力度或更大且具备一定的逆周期属性,预计本轮设备投资周期大概率有望启动,不过其启动时间仍有待确认,具体可观察固定资产投资、5000户工业企业指数相关数据。结构层面来看,相比以往,本轮设备更新侧重于供给侧。伴随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企业对于设备“质量”的要求将会更高,这也将催生相关产业对于先进设备的更新需求;本轮设备更新将是适应未来经济结构转型方向,与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的新质生产力相适应,有助于从供给侧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应至投资机会来看,预计主要集中于:TMT(电子和计算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自动化设备等)、电力设备(充电桩、光伏设备等)、汽车等,以及其他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将受益于宏观产业结构占比的提升。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历史经验具有局限性;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策略专题分析报告:新一轮朱格拉周期最快将在2024Q4开启》 宏观研究 赵伟 |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执业编号:S1130521120002 2 美国经济的“温度”与“温差” 年初以来,美国经济整体有所降温,但不同部门间仍然冷热不均。趋势上看,内需方面,消费向下,投资向上。在消费内部,服务向下,制造向上。即使失业率升至4%+,只要不发生金融风险,都不宜作为“硬着陆”的信号。 (一)美国近期内需表现:消费有所降温,利率敏感行业的需求边际走弱 居民及企业消费方面,需求有所降温,利率敏感型产品边际走弱。居民端,非耐用品及服务消费相对较好,拖累项主要为汽车、后地产消费;企业端,服务业需求热度仍然较高,服务业PMI新订单年初以来均保持在荣枯线上方。制造业需求边际放缓,非耐用品好于耐用品,主要拖累行业集中在飞机、船舶等;计算机、电子组件订单增速较高。 企业投资需求方面,补库仍在回升,资本开支意愿扩大。企业投资需求包括库存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库存投资滞后于销售表现,截至3月,美国企业销售及库存增速均回升,且从领先指标PMI自有库存分项来看,中期内补库仍有持续性。资本开支方面,受益于银行信贷条件改变,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已经开始回升,或提振企业设备投资增速。 (二)美国需求边际走弱原因:利率上升、财政收敛,但不构成趋势性下降 美国内需的边际走弱,主要因为利率上升,金融条件收紧,财政边际收敛。年初至4月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80bp至4.7%, 4月多重因素导致美国金融条件有所收紧。美国制造业、地产链条及汽车消费的需求对利率及金融条件较敏感,形成压制力量。年初美国财政支出放缓,个税增速上涨,也削弱了居民对汽车等耐用品的需求。 但美国需求的边际放缓不足以上升到“硬着陆”层面。经验上,消费增速放缓+住宅投资增速大幅负增长是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典型结构特征。2023年上半年以来住宅投资已企稳,展望未来,由于新增就业人数和平均时薪增速双双放缓,消费继续放缓的趋势较为确定,但也仅是回到2020年前的平均水平。 (三)美国需求修复的持续性:高利率或缓和,补库、资本开支仍有持续性 向后看,劳动力市场继续转松的概率更高,失业率上行至4%以上,将显著提升美联储降息的概率,有助于缓解高利率对需求的压制。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善或已接近尾声,需求边际走弱的趋势仍在继续。6月例会,美联储大概率会抬升降息曲线,2次是基准场景,更需关注点阵图的分布。9月之前首次降息仍是我们的基准场景,全年降息1-2次。 库存投资方面,补库需求仍有持续性。截至5月,美国销售库存比为1.1,仍然处于近20年来的偏低水平,且持续回升达一年以上,指向美国补库或持续到年底。库存作为需求的加强项,库存回补或能继续提振美国进口需求。资本开支方面,今年财政在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及环境领域的支出仍有扩张,或将带动相关领域资本开支需求。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联储再次转“鹰”;金融条件加速收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美国经济的“温度”与“温差”》 宏观研究 赵伟 |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执业编号:S1130521120002 3 2024年5月经济数据前瞻: 经济修复的斜率? 4月内需修复节奏放缓、外需改善延续,5月经济修复的斜率、及其驱动逻辑?本文梳理,敬请关注。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逻辑?内需修复速度偏慢更多是节奏问题,外需改善似乎还在延续 国内经济景气出现波折,或与经济修复早期企业家信心不足、稳增长政策发力效果滞缓等有关。企业需要经历从现金流量表到资产负债表修复的过程,在修复早期信心容易出现反复,稳增长发力节奏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今年1-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仅29.8%、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48.5%,对稳增长政策效果及企业信心修复或有直接影响。 近年来,经济运行的节奏与财政支出节奏关联密切;随着财政发力节奏的加快,经济修复过程仍将延续。专项债发行节奏慢于过去几年同期,剩余超2.7万亿元额度可支撑后续财政支出,对经济修复的影响只是节奏问题;5月后,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也开始加快,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实物工作量的加快,有利于经济运行与企业信心的恢复。 事实上,“稳增长”政策效果,在微观层面已有体现,只是“力度”上还不突出而已。去年四季度的一万亿国债增发,支持的相关项目,在4月基建分项中已有体现,以水利管理、环保投资的扩张为表征;前期地产融资“白名单”等政策支持下,4月地产新开工面积单月同比增速提升13.3个百分点至-12.3%,进一步政策加码下带来的效果仍待观察。 公共卫生事件后随着结构分化的拉大,出口形势与新出口订单之间的关系明显弱化;高频指标显示,5月以来出口形势仍较为靓丽。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引起普遍关注。事实上,2021年底以来,出口形势与新出口订单的关系显著弱化。高频指标显示,5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较上月提升4.4个百分点至6.9%,航运价格指数等也有明显上涨。 二、5月经济数据或如何演绎?外需或阶段性好于内需,稳增长等相关链条修复斜率仍趋回升 外需或阶段性好于内需,国内稳增长、设备更新等政策落地下,相关链条修复趋势或仍将延续。5月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或持续驱动我国出口改善。国内稳增长、设备更新等政策效果或进一步显现,支撑产、需表现整体平稳,结构上制造业、电力投资或好于传统基建和地产;餐饮或强于商品消费;设备制造生产可能进一步走强。 生产:出口改善及“设备更新”带动下,设备制造生产或延续“高景气”;5月化工链开工有所回落,叠加去年基数走高,工增同比或小幅回落。5月制造业生产呈现分化,中厚板产量所映射的设备制造生产仍强,化工链开工率有所回落。考虑到去年5月工增基数较高,季调环比0.8%、好于往年均值的0.6%,预计今年5月工增同比或小幅回落。 需求:政策加力下带动融资端明显“提速”,投资端阶段性承压,消费端受假期提振、持续性还待观察;外需景气回升或支撑出口延续改善。稳增长下,政府债券融资上量或带动部分配套融资回升;前期发债偏慢或影响传统行业投资增速,但“设备更新”、电力投资等或可部分对冲下行压力;五一人流出行升温或提振餐饮消费、商品消费或受乘用车销量拖累;5月外需景气进一步回升,东盟等新兴市场或持续支撑我国出口。 物价:CPI或相对温和,PPI向上斜率或回升、受原材料涨价等支撑明显。部分食品端供给端压力已有边际缓解迹象,服务价格受假期出行提振或有季节性回升,但总体来看涨价弹性还待进一步跟踪。中性情景下,5月CPI同比或持平于0.3%。有色链、黑色链价格上涨,叠加基数影响等,5月PPI同比或收窄至-1.5%左右。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2024年5月经济数据前瞻:经济前瞻:经济修复的斜率?》 农林牧渔研究 刘宸倩 | 国金农林牧渔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9110005 4 温氏股份公司深度研究: 猪周期景气上行, 养殖龙头稳健成长 “公司+农户”模式下的畜禽养殖龙头,双轮驱动稳健增长。公司以齐创共享为核心文化,深耕养殖业40余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公司生猪与肉鸡养殖业务营收合计占比超过90%,2024Q1实现收入218.42亿元,同比增长9.37%;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减亏。 生猪养殖:生产效率行业一流,长期成长可期。截至2024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86万头,行业产能去化幅度已经超过2022年4月,2022H2生猪月均价超过27元/公斤,行业在猪价头均盈利为1228元/头。今年在行业成本中枢下行的背景下猪价高点可能不及2022年,但是生猪价格大概率超过20元/公斤,头均盈利有望阶段性超过700元/头;行业高负债背景下补充产能速度较慢,周期景气度与盈利水平有望超预期。 公司作为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存在以下优势:1.养殖成绩优异:截至24M4养殖综合成本下降至14.4元/公斤,重回行业第一梯队,养殖成本有望长期领先行业。2.养殖布局优秀:公司在华东与华南高售价区合计收入超过65%,公司生猪销售均价行业领先。3.轻资产稳健扩张:截至24M4公司能繁母猪存栏157万头,2024年生猪计划出栏3000-3300万头,预计同比增长14%-26%之间;公司已建成种猪场产能可支撑仔猪出栏4600万头,育肥阶段有效饲养能力约3500万头,中长期有望稳步增长。 肉禽养殖:龙头地位稳固,深耕全产业链。2023年出栏肉鸡11.83亿羽,同比增长9.4%,出栏量行业遥遥领先,且常年稳步增长。肉鸡养殖成本常年位于领先地位,截至24M4毛鸡完全养殖成本为12.2元/公斤。黄羽鸡父母代产能位于2018年以来的低位,下半年随着猪周期景气度回升,公司有望迎来猪鸡共振。 风险提示:猪价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动物疫病风险;可转债风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温氏股份公司深度研究:猪周期景气上行 养殖龙头稳健成长》 食品饮料研究 刘宸倩 | 国金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9110005 5 珍酒李渡公司深度研究: 攻守兼具,酒中珍品趁势而上 公司于23年4月上市,旗下品牌矩阵以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为主,上述品牌23年营收分别为45.8/11.1/8.3/3.8亿元,同比分别+20%/+25%/+17%/+14%,从香型分布上涵盖了酱香、浓香、兼香型。公司看点在于:1)深谙白酒商业范式的管理层+民营体系。2)珍酒享受酱香型白酒持续消费渗透的行业β,是公司进攻的强茅。3)李渡依托“沉浸式体验”为载体的圈层营销,湘窖&开口笑扎根湖南精细耕耘,是公司稳健的底盘。 看点1:体制保障公司灵活性内核,乘势而上的能力是优势。制度保障下,公司灵活性在组织、渠道、营销等维度展现:1)组织体系灵活性,例如珍酒构建双渠道战略、优化经销商结构,较此前更聚焦、定位更明确。2)公司具备敏锐的渠道感知力、完善的自下而上沟通机制,灵活调整渠道返利模式、消费端促销活动设计。3)公司善用各类宣发以实现大众认知中公司形象的快速渗透,例如对珍酒品牌提炼“1234歌”营销话术,产生不俗的破圈效应。 看点2:酱香持续渗透叠加渠道力杠杆,珍酒是进攻的茅。我们认为消费端酱香渗透始终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酱酒行业在从良莠不齐的乱状中逐渐修复。珍酒的进攻性源于珍15、珍30等产品对渠道杠杆的借力,趁酱酒之势扶摇直上,公司管理层深谙渠道运作、在构建良性厂商关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看点3:李渡扎实做圈层,湘窖&开口笑扎根湖南精耕,稳健是主基调。1)李渡依托以沉浸式体验为载体的圈层营销范式进行省内渗透&省外拓展,李渡复兴在于找到了差异化营销思路、并始终坚持践行,其中抓手为元代古窖池,营销思路为最贵光瓶酒,营销手段为沉浸式体验。2)湘窖&开口笑的定位即扎根湖南、渠道深耕、稳定公司底盘,稳健增长的来源包括湖南的区位β+精细化耕耘提升省内市占(省内从邵阳、长沙向岳阳、株洲等地辐射)。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次高端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珍酒李渡公司深度研究:攻守兼具,酒中珍品趁势而上》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