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投行】军工行业动态汇总(1207-1213)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军工投行】军工行业动态汇总(1207-1213)》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 市场动态 1.军工板块本周行情 截至本周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347.19点,下跌0.77%,中证军工(399967)指数报收于11034.55点,下跌2.22%。我们关注的102只军工股本周平均跌幅为4.78%,?其中有13支股票涨幅为正。 表1:军工股本周行情 来源:Wind 2.军工板块本周重点公告 振芯科技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成都新橙北斗智联有限公司、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成都国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自2020年1月至本公告披露之日,累计收到各项政府补助资金共计人民币4,316.11万元。 泰豪科技发布关于拟发行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债权融资计划的公告。为丰富公司融资渠道,增强公司资金管理的灵活性,,公司,拟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申请发行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债权融资计划。,1、注册额度:发行债权融资计划的规模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2、发行期限:发行债权融资计划的期限不超过1年。3、发行利率:不超过4.7%,具体发行价格以最终市场发行价格为准。4、募集资金用途:募集资金按照相关法规及监管部门要求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等)。5、发行时间:根据实际资金需求情况,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备案有效期内择机发行。6、发行方式:本次债权融资计划发行方式为簿记建档发行。7、发行对象: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认定并认可的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投资者除外) 。8、决议有效期: 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在本次发行的备案有效期内持续有效。 海兰信发布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公告。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0) 3065号文核准。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为“海兰转债” ,债券代码为"123086"。本次发行73,000万元可转债,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共计7,300,000张。本次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向发行人在股权登记日(2020年12月10日, T-1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原股东优先配售,原股东优先配售后余额部分(含原股东放弃优先配售部分)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 西部材料发布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的公告。公司于2020年12月1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核准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 (证监许可(2020) 3339号)。具体内容如下:一、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7,624,282股新股,发生转增股本等情形导致总股本发生变化的,可相应调整本次发行数量。二、本次发行股票应严格按照公司报送中国证监会的申请文件实施。三、本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四、自核准发行之日起至本次股票发行结束前,公司如发生重大事项,应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 行业动态 1、我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 图1:我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 图片来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我国大数据领域首个获批筹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完成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筹建任务,通过国家发改委授权、贵州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建设验收的大数据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中国电科与贵州省、贵阳市合作组建的国家级新型协同创新实体,由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国信优易数据有限公司、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建设。 经过三年的筹建,实验室已建成大数据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仿真实验、运维管理、安全防护体系四大研发平台,设置了政务数据采集融合与分析、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政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向政府综合决策的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廉洁高效的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社会管理的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公共服务的大数据应用等七个技术方向,组建起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科研环境,在众多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后续,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势,汇聚各方资源,聚焦政府治理过程的痛点和难点,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政府治理的深度融合,突破政务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工程,不断优化完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产学研开放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国家级“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为贵州大数据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成功发射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 12月10日4时14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中科院空间中心“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简称GECAM)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任务有三大亮点: 亮点1:海阳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总装测试的第一枚火箭顺利升空。本发任务的火箭发动机、结构壳体、电气产品等直接运抵海阳市,历时35天左右,完成全箭总装、测试等工作。长十一火箭首次在新生产基地完成总装测试,标志着东方航天港产业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一院固体运载火箭全面转产海阳打下坚实基础。 亮点2:长十一火箭首次打通固体运载火箭在海阳生产、在陆地发射场发射的流程。本发火箭总装测试完毕后,从海阳市由公路运往莱阳,再由铁路运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打通在海阳生产、在陆地发射场发射的流程,意味着今后东方航天港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不仅服务于海上发射任务,还可服务于陆地发射任务。 亮点3:长十一火箭首次承担国家空间科学探测发射任务。本次发射的GECAM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二期)的首发科学卫星,是相关专项立项以来首个机遇性空间科学项目。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2颗小卫星采用共轭轨道星座布局,将对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特殊伽马暴和磁星爆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进行全天监测,研究中子星、黑洞等致密天体及其并合过程。此外,卫星还将探测太阳耀斑、地球伽马闪和地球电子束等空间高能辐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其物理机制提供科学观测数据。 本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5次飞行。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实施第二次月地转移入射 图2:嫦娥五号月地转移入射概念图 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与地面起飞不同,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不具备成熟的发射塔架系统,着陆器相当于上升器的“临时塔架”,上升器起飞存在起飞初始基准与起飞平台姿态不确定、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地月环境差异等问题;另外由于月球上没有导航星座,上升器起飞后,需在地面测控辅助下,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实现自主定位、定姿。 点火起飞前,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以及上升器、着陆器的解锁分离。此次国旗展开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三 国内军情 1、中国和巴基斯坦举行 “雄鹰-Ⅸ”空军联合训练 参加中国和巴基斯坦“雄鹰-IX” 空军联合训练的中方兵力于12月7日启程前往巴基斯坦伯拉利空军基地。此次联训是2020年中巴两军合作计划内项目,对于推动两军关系发展、深化两国空军务实合作、提高双方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联训预计将于12月下旬结束。 (来源:中国国防部) 2、我第11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对损毁道路展开修缮和维护 图3:道路维护和抢修 近日,我第11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对超级营地附近损毁道路展开修缮和维护,这是分队抵达任务区后首次执行联南苏团施工任务。图为当地时间12月9日我维和工兵分队工程车进行取土作业。 (来源:中国国防部) 3、“碧海2020”专项执法行动战果丰硕 12月8日,“碧海2020”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近日顺利结束,取得了丰硕战果。 自4月1日起,中国海警局着眼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海洋生态环境监督检查,整治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出问题,联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围绕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监督管理、海洋废弃物倾倒污染防治、海砂开采运输综合整治和陆源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等8个方面,全面强化重点项目、热点区域、关键环节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破坏珊瑚礁、盗采海砂、非法倾废、岸线破坏、湿地侵占等违法违规行为。 行动期间,各级海警机构与地方海上执法部门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动态监控、陆岸巡查和海上巡航等手段,累计检查海洋工程、倾废项目、自然保护区、石油平台设施、有(无)居民海岛等3397个(次),查处非法倾废、破坏海洋自然保护区等案件59起,查处涉砂行政案件235起,侦办非法采矿等刑事案件386起,查扣涉案船舶676艘、海砂442万吨。 据了解,中国海警局将深入分析研判海上执法形势,紧盯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助力建设美丽海洋。 (来源:新华社) 四 国际军情 1、法国宣布将建造下一代核动力航母 12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法国下一代航空母舰将采用核动力,2025年开始建造,2038年投入使用,以替代目前服役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马克龙当天前往法国中东部城市勒克勒佐,视察法国核电巨头法马通公司位于当地的一家工厂。他说,法国的战略威慑力量既包括核潜艇,也包括核动力航母,因此法国下一代航母将继续采用核动力。 据法国造船企业海军集团公布的消息,下一代航母满载排水量为7.5万吨,舰长约300米,可搭载30架舰载机,各项指标均优于“戴高乐”号航母。 “戴高乐”号于2001年开始服役,是法国目前唯一的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 (来源:中国军网) 2、俄罗斯举行战略核力量演习 12月9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说,俄武装力量当天举行战略核力量演习。 消息说,本次演习是根据俄罗斯武装力量训练计划进行的,由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普京领导,陆海空战略核力量参与。俄军当天分别从俄西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巴伦支海水域以及使用图-160、图-95MS轰炸机等,向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和位于俄中部科米共和国境内的片博伊靶场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高精度远程空射巡航导弹等。 消息说,本次演习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来源:中国军网) 3、暴露穷兵黩武思想 美公布《国防授权法案》最终版本 美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日前就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草案达成共识。该法案将为美军建设提供所需资源与相关支持,让美军在执行军事任务的同时,保卫美国及其盟友、乃至所谓世界的安全,为其实现国际范围内的霸权主义奠定基础。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众议院军事委员会12月2日分别公布23页和3页的法案草案摘要。草案规定美2021财年国防支出为7405亿美元,并授权划拨91亿美元用于采购95架F-35战斗机,划拨213亿美元为美海军建造7艘新型战斗舰艇。草案同时计划为美国军人加薪3%。除武器采购与军人待遇调整外,草案还提及以下内容。 一是严控削减驻军。针对特朗普政府此前宣布的驻德和驻阿美军裁军计划,草案提出严格限制。驻德美军方面,草案要求五角大楼在削减驻军前120天向国会提交一份相关影响报告,同时削减的驻军一部分部署至欧洲,另一部分部署至美国本土。驻阿美军方面,草案提出在五角大楼评估确认撤军不会对反恐行动产生负面影响前,国会不会为削减驻阿美军提供经费。 二是规范太空军发展。草案要求五角大楼向国会提出太空军预备力量整合建议,并否决了众议院此前提出的太空军官兵使用海军军衔体系建议,要求美空军完成太空军军衔体系制定。 三是加强疫情应对。为有效应对重大突发疫情,草案要求美军必须保证现役及预备役人员拥有至少30天的个人防护装备应急给养。草案同时要求五角大楼制定重大疫情防范处置预案,并在疫情发生后,具备快速研发疫苗的能力。 四是强化战略威慑。草案确定建立“太平洋威慑倡议”,将提供22亿美元资金,用于提升美军事现代化、美在印太地区的地位与能力,并协助美国盟友与伙伴国对抗地区潜在对手。 报道称,按照规程,美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达成共识的这份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草案,还需经参、众两院重新各自表决通过后才能送交总统签字。不过,特朗普近期表态称,除非草案纳入一项措施,以废除保护“脸书”“推特”等科技企业的联邦法律,否则他将明确予以否决。 对此,美国会表示强烈反对。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份草案是美国会两院和特朗普政府官员协商数月的结果,如被总统否决将产生灾难性影响。美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亚当·史密斯表示,如果特朗普愚蠢到否决这一草案,那就是纯粹的党派政治。此外,包括参议院共和党党鞭约翰·图恩在内的多名共和党人,也对特朗普的否决言论表示反对。 通过此前公布的内容和最新发布的细节可以看出,美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草案是美军近期刷“存在感”的又一体现。例如,其中关于“太平洋威慑倡议”的内容,向美地区盟友和潜在对手传递了“美国要留下来”的信息。从美军近期动向看,无论是前推兵力部署,还是强化盟友合作,均暴露其穷兵黩武的思想。 至于特朗普扬言否决草案,则被认为是要给下届政府留下“烂摊子”。在任期进入倒计时的情况下,特朗普先是于11月9日通过“推特”宣布解雇美国防部长埃斯珀,导致美国防部出现“辞职潮”,40%的高级职位空缺;后又于11月22日宣布正式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和各方强烈不满,被批对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鉴于特朗普的否决言论遭到美两党议员强烈反对,其“威胁”预计难以奏效。而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草案一旦通过,将进一步推动美军强化与盟友合作并维持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活动,从而对地区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来源:中国军网) 军工投行,立足军工,辐射高端制造 欢迎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欢迎扫码关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一 市场动态 1.军工板块本周行情 截至本周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347.19点,下跌0.77%,中证军工(399967)指数报收于11034.55点,下跌2.22%。我们关注的102只军工股本周平均跌幅为4.78%,?其中有13支股票涨幅为正。 表1:军工股本周行情 来源:Wind 2.军工板块本周重点公告 振芯科技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成都新橙北斗智联有限公司、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成都国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自2020年1月至本公告披露之日,累计收到各项政府补助资金共计人民币4,316.11万元。 泰豪科技发布关于拟发行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债权融资计划的公告。为丰富公司融资渠道,增强公司资金管理的灵活性,,公司,拟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申请发行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债权融资计划。,1、注册额度:发行债权融资计划的规模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2、发行期限:发行债权融资计划的期限不超过1年。3、发行利率:不超过4.7%,具体发行价格以最终市场发行价格为准。4、募集资金用途:募集资金按照相关法规及监管部门要求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等)。5、发行时间:根据实际资金需求情况,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备案有效期内择机发行。6、发行方式:本次债权融资计划发行方式为簿记建档发行。7、发行对象: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认定并认可的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投资者除外) 。8、决议有效期: 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在本次发行的备案有效期内持续有效。 海兰信发布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公告。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0) 3065号文核准。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为“海兰转债” ,债券代码为"123086"。本次发行73,000万元可转债,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共计7,300,000张。本次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向发行人在股权登记日(2020年12月10日, T-1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原股东优先配售,原股东优先配售后余额部分(含原股东放弃优先配售部分)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 西部材料发布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的公告。公司于2020年12月1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核准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 (证监许可(2020) 3339号)。具体内容如下:一、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7,624,282股新股,发生转增股本等情形导致总股本发生变化的,可相应调整本次发行数量。二、本次发行股票应严格按照公司报送中国证监会的申请文件实施。三、本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四、自核准发行之日起至本次股票发行结束前,公司如发生重大事项,应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 行业动态 1、我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 图1:我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 图片来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我国大数据领域首个获批筹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完成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筹建任务,通过国家发改委授权、贵州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建设验收的大数据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中国电科与贵州省、贵阳市合作组建的国家级新型协同创新实体,由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国信优易数据有限公司、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建设。 经过三年的筹建,实验室已建成大数据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仿真实验、运维管理、安全防护体系四大研发平台,设置了政务数据采集融合与分析、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政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向政府综合决策的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廉洁高效的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社会管理的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公共服务的大数据应用等七个技术方向,组建起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科研环境,在众多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后续,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势,汇聚各方资源,聚焦政府治理过程的痛点和难点,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政府治理的深度融合,突破政务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工程,不断优化完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产学研开放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国家级“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为贵州大数据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成功发射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 12月10日4时14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中科院空间中心“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简称GECAM)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任务有三大亮点: 亮点1:海阳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总装测试的第一枚火箭顺利升空。本发任务的火箭发动机、结构壳体、电气产品等直接运抵海阳市,历时35天左右,完成全箭总装、测试等工作。长十一火箭首次在新生产基地完成总装测试,标志着东方航天港产业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一院固体运载火箭全面转产海阳打下坚实基础。 亮点2:长十一火箭首次打通固体运载火箭在海阳生产、在陆地发射场发射的流程。本发火箭总装测试完毕后,从海阳市由公路运往莱阳,再由铁路运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打通在海阳生产、在陆地发射场发射的流程,意味着今后东方航天港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不仅服务于海上发射任务,还可服务于陆地发射任务。 亮点3:长十一火箭首次承担国家空间科学探测发射任务。本次发射的GECAM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二期)的首发科学卫星,是相关专项立项以来首个机遇性空间科学项目。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2颗小卫星采用共轭轨道星座布局,将对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特殊伽马暴和磁星爆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进行全天监测,研究中子星、黑洞等致密天体及其并合过程。此外,卫星还将探测太阳耀斑、地球伽马闪和地球电子束等空间高能辐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其物理机制提供科学观测数据。 本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5次飞行。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实施第二次月地转移入射 图2:嫦娥五号月地转移入射概念图 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与地面起飞不同,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不具备成熟的发射塔架系统,着陆器相当于上升器的“临时塔架”,上升器起飞存在起飞初始基准与起飞平台姿态不确定、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地月环境差异等问题;另外由于月球上没有导航星座,上升器起飞后,需在地面测控辅助下,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实现自主定位、定姿。 点火起飞前,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以及上升器、着陆器的解锁分离。此次国旗展开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三 国内军情 1、中国和巴基斯坦举行 “雄鹰-Ⅸ”空军联合训练 参加中国和巴基斯坦“雄鹰-IX” 空军联合训练的中方兵力于12月7日启程前往巴基斯坦伯拉利空军基地。此次联训是2020年中巴两军合作计划内项目,对于推动两军关系发展、深化两国空军务实合作、提高双方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联训预计将于12月下旬结束。 (来源:中国国防部) 2、我第11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对损毁道路展开修缮和维护 图3:道路维护和抢修 近日,我第11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对超级营地附近损毁道路展开修缮和维护,这是分队抵达任务区后首次执行联南苏团施工任务。图为当地时间12月9日我维和工兵分队工程车进行取土作业。 (来源:中国国防部) 3、“碧海2020”专项执法行动战果丰硕 12月8日,“碧海2020”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近日顺利结束,取得了丰硕战果。 自4月1日起,中国海警局着眼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海洋生态环境监督检查,整治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出问题,联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围绕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监督管理、海洋废弃物倾倒污染防治、海砂开采运输综合整治和陆源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等8个方面,全面强化重点项目、热点区域、关键环节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破坏珊瑚礁、盗采海砂、非法倾废、岸线破坏、湿地侵占等违法违规行为。 行动期间,各级海警机构与地方海上执法部门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动态监控、陆岸巡查和海上巡航等手段,累计检查海洋工程、倾废项目、自然保护区、石油平台设施、有(无)居民海岛等3397个(次),查处非法倾废、破坏海洋自然保护区等案件59起,查处涉砂行政案件235起,侦办非法采矿等刑事案件386起,查扣涉案船舶676艘、海砂442万吨。 据了解,中国海警局将深入分析研判海上执法形势,紧盯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助力建设美丽海洋。 (来源:新华社) 四 国际军情 1、法国宣布将建造下一代核动力航母 12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法国下一代航空母舰将采用核动力,2025年开始建造,2038年投入使用,以替代目前服役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马克龙当天前往法国中东部城市勒克勒佐,视察法国核电巨头法马通公司位于当地的一家工厂。他说,法国的战略威慑力量既包括核潜艇,也包括核动力航母,因此法国下一代航母将继续采用核动力。 据法国造船企业海军集团公布的消息,下一代航母满载排水量为7.5万吨,舰长约300米,可搭载30架舰载机,各项指标均优于“戴高乐”号航母。 “戴高乐”号于2001年开始服役,是法国目前唯一的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 (来源:中国军网) 2、俄罗斯举行战略核力量演习 12月9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说,俄武装力量当天举行战略核力量演习。 消息说,本次演习是根据俄罗斯武装力量训练计划进行的,由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普京领导,陆海空战略核力量参与。俄军当天分别从俄西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巴伦支海水域以及使用图-160、图-95MS轰炸机等,向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和位于俄中部科米共和国境内的片博伊靶场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高精度远程空射巡航导弹等。 消息说,本次演习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来源:中国军网) 3、暴露穷兵黩武思想 美公布《国防授权法案》最终版本 美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日前就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草案达成共识。该法案将为美军建设提供所需资源与相关支持,让美军在执行军事任务的同时,保卫美国及其盟友、乃至所谓世界的安全,为其实现国际范围内的霸权主义奠定基础。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众议院军事委员会12月2日分别公布23页和3页的法案草案摘要。草案规定美2021财年国防支出为7405亿美元,并授权划拨91亿美元用于采购95架F-35战斗机,划拨213亿美元为美海军建造7艘新型战斗舰艇。草案同时计划为美国军人加薪3%。除武器采购与军人待遇调整外,草案还提及以下内容。 一是严控削减驻军。针对特朗普政府此前宣布的驻德和驻阿美军裁军计划,草案提出严格限制。驻德美军方面,草案要求五角大楼在削减驻军前120天向国会提交一份相关影响报告,同时削减的驻军一部分部署至欧洲,另一部分部署至美国本土。驻阿美军方面,草案提出在五角大楼评估确认撤军不会对反恐行动产生负面影响前,国会不会为削减驻阿美军提供经费。 二是规范太空军发展。草案要求五角大楼向国会提出太空军预备力量整合建议,并否决了众议院此前提出的太空军官兵使用海军军衔体系建议,要求美空军完成太空军军衔体系制定。 三是加强疫情应对。为有效应对重大突发疫情,草案要求美军必须保证现役及预备役人员拥有至少30天的个人防护装备应急给养。草案同时要求五角大楼制定重大疫情防范处置预案,并在疫情发生后,具备快速研发疫苗的能力。 四是强化战略威慑。草案确定建立“太平洋威慑倡议”,将提供22亿美元资金,用于提升美军事现代化、美在印太地区的地位与能力,并协助美国盟友与伙伴国对抗地区潜在对手。 报道称,按照规程,美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达成共识的这份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草案,还需经参、众两院重新各自表决通过后才能送交总统签字。不过,特朗普近期表态称,除非草案纳入一项措施,以废除保护“脸书”“推特”等科技企业的联邦法律,否则他将明确予以否决。 对此,美国会表示强烈反对。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份草案是美国会两院和特朗普政府官员协商数月的结果,如被总统否决将产生灾难性影响。美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亚当·史密斯表示,如果特朗普愚蠢到否决这一草案,那就是纯粹的党派政治。此外,包括参议院共和党党鞭约翰·图恩在内的多名共和党人,也对特朗普的否决言论表示反对。 通过此前公布的内容和最新发布的细节可以看出,美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草案是美军近期刷“存在感”的又一体现。例如,其中关于“太平洋威慑倡议”的内容,向美地区盟友和潜在对手传递了“美国要留下来”的信息。从美军近期动向看,无论是前推兵力部署,还是强化盟友合作,均暴露其穷兵黩武的思想。 至于特朗普扬言否决草案,则被认为是要给下届政府留下“烂摊子”。在任期进入倒计时的情况下,特朗普先是于11月9日通过“推特”宣布解雇美国防部长埃斯珀,导致美国防部出现“辞职潮”,40%的高级职位空缺;后又于11月22日宣布正式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和各方强烈不满,被批对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鉴于特朗普的否决言论遭到美两党议员强烈反对,其“威胁”预计难以奏效。而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草案一旦通过,将进一步推动美军强化与盟友合作并维持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活动,从而对地区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来源:中国军网) 军工投行,立足军工,辐射高端制造 欢迎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欢迎扫码关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