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科技】通信周报:商业航天迈向新征程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科技】通信周报:商业航天迈向新征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观点 市场方面,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下跌0.73%,同期上证综指下跌0.07%,深证成指下跌0.64%。上周,商业航天领域迎来多方面催化事件:1)卫星互联网方面,蓝箭申报“鸿鹄三号”星座,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0000颗卫星;Starlink在24年营收有望达66亿美金,银河航天在泰国实现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应用,卫星互联网大国角逐持续演进;2)卫星导航方面,中国星网、中国移动等三大央企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我们认为意义有二:a)集聚央企力量,整合多产业资源,提升我国时空产业竞争力;b)承担时空信息产业链链长职责,有望成为北斗导航领域的“运营商”,推动北斗民用场景逐步落地。 周专题:商业航天迈向新征程 卫星互联网:蓝箭申报合计10000颗卫星的“鸿鹄三号”星座,星舰有望6月四飞 蓝箭申报合计10000颗卫星的“鸿鹄三号”卫星互联网星座。上周(2024年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报了Honghu-3(鸿鹄三号)星座计划,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0000颗卫星,该星座是国内继星网GW计划和上海G60星座提案后实体计划的第三个超万颗卫星巨型星座。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从蓝箭航天体系拆分、独立资本化的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星箭协同能力的卫星平台。核心产品包括平板卫星(机电热一体化平台)、多星堆叠机构、霍尔电推进、高算力计算机、高效能源系统等。母公司蓝箭航天正在研制LEO运力达21.3T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三号,预计将在25年首飞。 海外方面:Starlink有望在24年实现盈利,低轨卫星互联网在海外首次应用。2024年5月21日,马斯克宣布Starlink全球用户数突破300万,同比实现翻倍增长,24年将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根据Quilty Space预测,24年Starlink营收将达66亿美金,有望实现盈利,充分证明商业航天模式走通。5月21日,银河航天在泰国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海外应用。我们认为,在技术进步、产能提升的推动下,我国民营卫星、火箭企业有望走向全球市场,与海外企业等同台竞技,在手机直连卫星等领域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我们认为,近期国内低轨卫星组网、火箭研发、出海进展催化不断,海外星舰或将于6月进行第四次试飞,商业航天产业链(包括卫星、终端、火箭等)有望迎来持续利好。 卫星导航:中国星网、中国移动等联袂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 三大央企联手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根据爱企查数据,2024年4月20日,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业务范围含卫星导航服务、卫星通信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等。该公司的股东包括三大央企: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 我们认为,我国成立时空信息集团原因有二:1)集聚央企力量,整合多产业资源,加强我国时空信息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三大股东分别来自卫星互联网、北斗导航和电信运营商,覆盖时空信息数据、技术和服务的各个关键环节,能够各自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跨界合作,推动中国时空产业升级,为星地产业商用化迈出坚实一步;2)承担时空信息产业链链长职责,推动北斗民用场景逐步落地。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或将成为北斗导航领域的“运营商”,与各实体产业合作,带头推动北斗导航在民用领域的持续落地。自2020年北斗三号组网以来,我国已在交通、通信等行业推动北斗应用,目标形成天地协同、通导融合的综合时空服务体系,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已达5362亿元。 5G产业链 紫光展锐支撑全球首个5G MBS广播验证 据C114通信网5月27日报道,中国移动联合中国广电、中兴通讯和紫光展锐,在北京完成全球首个基于3GPP标准协议的5G MBS广播技术外场试点验证。此次验证中,中国移动采用现网700MHz基站与5G MBS广播专用核心网联合组网,搭载支持5G MBS广播业务芯片的终端,从端到端全产业链验证了5G MBS广播能力,包含广播基本业务、无卡接收广播、广播业务移动性、广播业务覆盖能力等,终端能够接收网络广播的电视频道列表,可在频道间快速切换,画面流畅、音质清晰。 浙江移动携手华为完成5G-A高通量UPF全球现网首呼 据C114通信网5月28日报道,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携手华为完成5G-A高通量UPF全球现网首呼,使用小米手机终端在部署高通量UPF的现网环境进行实测,单用户单业务流下行4Gbps以上,相对于传统UPF提升4倍。华为高通量UPF采用vCPU聚合技术,在流时序、业务感知等复杂逻辑算法上均实现质的创新,为5G-A网络单用户10Gbps的目标打下基础。这是5G-A商用网络新的里程碑,意味着浙江移动5G-A商用网络已具备海量大带宽用户的接入条件。 中国信通院:4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2,023.2万部,同比增长52.2% 据C114通信网5月28日报道,中国信通院发布2024年4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 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407.1万部,同比增长28.8%,其中,5G手机2,023.2万部,同比增长52.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4.1%。国内外品牌构成方面,4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057.6万部,同比增长25.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5.5%;上市新机型32款,同比下降41.8%,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7.0%。 福州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完成5G-A 3CC网络部署 据C114通信网5月29日报道,福州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完成5G-A 3CC网络部署,并结合中兴通讯独家SuperMIMO方案,利用分布式天线优势,灵活融合干扰消除、容量提升、用户感知提升为一体的高效室分方案,根据UE分布位置自适应进行多UE的空分配对,解决干扰问题的同时,提升小区容量3~4倍,实现一个超级小区下多个覆盖区域同时达到小区峰值容量的效果。现场实测峰值速率超过4.7Gbps,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大幅提升,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对高品质无线网络的需求。 运营商集采 中国联通数据中台O域数仓移动网DPI采集系统扩容集采:华为、中兴、绿色网络入围 据C114通信网5月27日报道,从中国联通官网获悉,中国联通日前公示了2023年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数据中台O域数仓移动网DPI采集系统扩容工程集采项目的中标候选人,华为、中兴和绿色网络三家入围。3家中标候选人的投标报价较接近,平均投标报价为738.42万元(不含税),其中华为投标报价相对较低,获得第一名;中兴投标报价次之,获得第二名;绿色网络投标报价最高,获得第三名。据此前中国联通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采购的内容主要为5G SA采集软件(含4/5G融合网元),总采集流量规模为19,850Gbps,含部署软件涉及系统集成、调测等。 联通华盛第三次物联网卡集采:握奇、楚天龙、华弘等5家入围 据C114通信网5月27日报道,从中国联通官网获悉,联通华盛日前公示了2024年第三次物联网卡采购的中标候选人,握奇、楚天龙、华弘、天喻、恒宝5家入围。据此前联通华盛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2024年第三次物联网卡采购项目主要采购消费级插拔卡,共计1,500万张。按照最高单价限价的金额1.26元/张(不含税)计算,总采购预算为1,890万元(不含税)。该项目不划分标包,使用周期为12个月。 中国移动48万站5G基站集采:包含华为、中兴、爱立信等五大设备商 据C114通信网5月29日报道,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2024年至2025年5G无线主设备(2.6GHz/4.9GHz、700MHz)单一来源采购公告,两个项目共集采约48万站5G基站,其中包含2.6GHz/4.9GHz自建5G基站374,829站,700MHz共建共享5G基站105,171站。五大设备商悉数在列: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5G基站定位平台升级改造集采:诺基亚东软中标 据C114通信网5月31日报道,从中国联通官网获悉,中国联通昨日晚间发布采购公告称,拟对2024年5G基站定位平台升级改造项目进行单一来源采购。公告显示,本项目将采购2套5G基站定位平台升级改造应用软件,主要功能包括完善白名单同步接口、纳管日志及账户等。拟定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为:诺基亚东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云计算&IDC 2023年全球光模块TOP 10:中国厂商7家上榜,旭创科技首次第一 据C114通信网6月1日报道,光通信行业市场机构LightCounting公布了2023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2023年旭创科技首次排名第一,Coherent(Finisar)排名第二。在2021年和2022年,这两家公司在榜单上并列第一,但在2023年,Coherent比旭创科技更多地涉足市场表现不佳的电信领域。中国厂商的整体表现来看,共有7家厂商入围。2023年,旭创科技(排名第1)、华为(排名第3)、光迅科技(排名第5)、海信宽带(排名第6)、新易盛(排名第7)、华工正源(排名第8)、索尔思光电(排名第9)。 中国电信举办云计算创新联合体研讨会,聚力产业发展新变革 据C114通信网5月27日报道,中国电信于5月25日在福州举办云计算创新联合体研讨会,发布五项创新成果:一是发布通智融合的RISC-V云计算平台,打造业界首个通智融合的RISC-V云原生计算平台,为RISC-V生态发展贡献中国电信力量;二是发布一云多芯的全栈信创云操作系统,基于信创云底座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架构信创云服务供给能力;三是发布百公里分布式无损智算网,在业界首例完成现网140公里、异地三机房分布式训练验证;四是发布“三地五中心”异构混合云,与招商局集团携手共建交通物流行业云;五是发布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中试平台,构建新一代算力、新一代网络、安全、AI、新技术试验床及产业数字化等6大试验子装置,多项验证试验结果均已达业界领先水平。 Gartner预测2024年全球公有云终端用户支出将超过6,750亿美元 据C114通信网5月28日报道,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终端用户在公有云服务上的支出预计将达到6754亿美元,较2023年的5610亿美元增长20.4%。推动这一增长的两大因素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和应用现代化改造。云市场的所有领域预计都将在2024年实现增长。其中,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终端用户支出预计将增长25.6%,增幅最高;平台即服务(PaaS)预计将增长20.6%,排在第二位;云应用服务(SaaS)仍然是云市场中最大的终端用户支出领域,预计2024年总支出将达到2,472亿美元,涨幅为20%。 LightCounting:2029年硅光芯片市场将达到30亿美元 据C114通信网5月30日报道,LightCounting在最新的一份市场报告中指出,预计基于GaAs和InP的光模块的市场份额将逐步下降,而硅光子(SiP)和铌酸锂薄膜(TFLN)PIC的份额将有所上升,LPO和CPO的采用也将促进SiP甚至TFLN器件的市场份额增长。具体而言,硅光芯片的销售额将从2023年的8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略高于30亿美元,采用TFLN调制器的PIC销售额将从现在的几乎零增长到2029年的7.5亿美元。传统DWDM光模块中使用的块状LiNbo3调制器的销售额将继续下降,到2029年将变得微不足道。 中国电信分步推进800G/400G多速率混合传输建设 据C114通信网5月31日报道,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织研究院,联合华为、中兴、烽火与上海诺基亚贝尔等合作伙伴在南京—上海现网成功完成单波800G/400G现网混合速率传输系统试验,实现了最大传输容量64Tbit/s、最长传输距离1200余公里的无电中继传输,证实了800G/400G混合传输的技术可行性。本次多速率混合传输是业内首次最大64Tbit/s容量长距离ROADM网络多速率混合现网传输验证,800G/400G多速率混合传输技术可以在保证传输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单比特的成本。 物联网&车联网&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 广州:目标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达1500亿元 据低空经济观察6月1日报道,5月31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其中,航空器制造业实现产值规模超1100亿元;城市先进空中交通商业运营方面,推动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低空经济关键运营服务领域的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低空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超100亿元。 中国移动:已开通7000座5G增强基站,实现沿海用户船只无感知接入 据C114通信网5月28日报道,中国移动设计院空天地人才示范区技术总监曹天洋发表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中国移动依托“5G网络+卫星通信”搭建全海域覆盖的智慧海洋网络。在沿海和近海海域,优先采用5G岸基站进行覆盖,采用卫星作为补充。其中,在沿海海域,中国移动已经建设7000座700MHz+2.6GHz的5G增强基站,实现沿海覆盖,实现用户船只利用现有手机套餐无感知接入。在近海海域,中国移动发挥700MHz低频超远覆盖优势,通过“一海通”解决方案,船载高增益天线加上定制增强5G CPE,保障海洋的基本业务需求。而在超过5G岸基站覆盖的远海、超远海海域,中国移动更多采用卫星解决方案,实现从远海到超远海的连续覆盖。 工信部规划1亿个11位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专用于车联网业务 据C114通信网5月29日报道,据工信部网站,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等部署要求,积极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规划1亿个11位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专用于车联网业务。与普通手机用户使用手机SIM卡联网类似,智能网联汽车依托配置车联网专用号码的物联网卡连接4G/5G网络,可支持车辆与车企后台进行数据通信、车内人员日常上网娱乐以及紧急情况下车内人员救援、道路救援的语音通信等各种功能,保障用户安全的同时,带来丰富的用车体验。 衢州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完成5G-A通感一体部署,助力城市低空经济迈上新台阶 据C114通信网5月31日报道,浙江移动衢州分公司联合中兴通讯在水亭门景区完成衢州首个低空通感试点,使用业界领先的4.9GHz频段128TR自发自收通感一体化基站,完成对低空无人机轨迹的精准探测和记录,实时获取无人机定位、航速上报、航迹跟踪等信息。站点开通后预期的功能包括目标检测感知、极限距离感知、电子围栏等,用于获取黑飞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数据并进行预警,从而保障感知范围内的低空安全性。本次试点部署是通感一体化技术在当地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创新实践,将推动低空通感成为衢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行情回顾 风险提示: 1.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贸易关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激化或将在短期内影响上游核心芯片供应。 2. 云厂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数据中心需求同云厂商资本开支相关,若云厂商放缓资本开支投入,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将产生影响。 3. 5G发展进程不及预期。运营商及5G产业链公司与5G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若5G整体发展不及预期,则将对产业链需求造成影响。 点击查看报告原文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2024年6月3日发布的《商业航天迈向新征程》,分析师:王兴 SAC No. S0570523070003;高名垚 SAC No. S0570523080006;,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本周观点 市场方面,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下跌0.73%,同期上证综指下跌0.07%,深证成指下跌0.64%。上周,商业航天领域迎来多方面催化事件:1)卫星互联网方面,蓝箭申报“鸿鹄三号”星座,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0000颗卫星;Starlink在24年营收有望达66亿美金,银河航天在泰国实现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应用,卫星互联网大国角逐持续演进;2)卫星导航方面,中国星网、中国移动等三大央企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我们认为意义有二:a)集聚央企力量,整合多产业资源,提升我国时空产业竞争力;b)承担时空信息产业链链长职责,有望成为北斗导航领域的“运营商”,推动北斗民用场景逐步落地。 周专题:商业航天迈向新征程 卫星互联网:蓝箭申报合计10000颗卫星的“鸿鹄三号”星座,星舰有望6月四飞 蓝箭申报合计10000颗卫星的“鸿鹄三号”卫星互联网星座。上周(2024年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报了Honghu-3(鸿鹄三号)星座计划,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0000颗卫星,该星座是国内继星网GW计划和上海G60星座提案后实体计划的第三个超万颗卫星巨型星座。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从蓝箭航天体系拆分、独立资本化的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星箭协同能力的卫星平台。核心产品包括平板卫星(机电热一体化平台)、多星堆叠机构、霍尔电推进、高算力计算机、高效能源系统等。母公司蓝箭航天正在研制LEO运力达21.3T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三号,预计将在25年首飞。 海外方面:Starlink有望在24年实现盈利,低轨卫星互联网在海外首次应用。2024年5月21日,马斯克宣布Starlink全球用户数突破300万,同比实现翻倍增长,24年将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根据Quilty Space预测,24年Starlink营收将达66亿美金,有望实现盈利,充分证明商业航天模式走通。5月21日,银河航天在泰国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海外应用。我们认为,在技术进步、产能提升的推动下,我国民营卫星、火箭企业有望走向全球市场,与海外企业等同台竞技,在手机直连卫星等领域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我们认为,近期国内低轨卫星组网、火箭研发、出海进展催化不断,海外星舰或将于6月进行第四次试飞,商业航天产业链(包括卫星、终端、火箭等)有望迎来持续利好。 卫星导航:中国星网、中国移动等联袂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 三大央企联手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根据爱企查数据,2024年4月20日,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业务范围含卫星导航服务、卫星通信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等。该公司的股东包括三大央企: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 我们认为,我国成立时空信息集团原因有二:1)集聚央企力量,整合多产业资源,加强我国时空信息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三大股东分别来自卫星互联网、北斗导航和电信运营商,覆盖时空信息数据、技术和服务的各个关键环节,能够各自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跨界合作,推动中国时空产业升级,为星地产业商用化迈出坚实一步;2)承担时空信息产业链链长职责,推动北斗民用场景逐步落地。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或将成为北斗导航领域的“运营商”,与各实体产业合作,带头推动北斗导航在民用领域的持续落地。自2020年北斗三号组网以来,我国已在交通、通信等行业推动北斗应用,目标形成天地协同、通导融合的综合时空服务体系,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已达5362亿元。 5G产业链 紫光展锐支撑全球首个5G MBS广播验证 据C114通信网5月27日报道,中国移动联合中国广电、中兴通讯和紫光展锐,在北京完成全球首个基于3GPP标准协议的5G MBS广播技术外场试点验证。此次验证中,中国移动采用现网700MHz基站与5G MBS广播专用核心网联合组网,搭载支持5G MBS广播业务芯片的终端,从端到端全产业链验证了5G MBS广播能力,包含广播基本业务、无卡接收广播、广播业务移动性、广播业务覆盖能力等,终端能够接收网络广播的电视频道列表,可在频道间快速切换,画面流畅、音质清晰。 浙江移动携手华为完成5G-A高通量UPF全球现网首呼 据C114通信网5月28日报道,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携手华为完成5G-A高通量UPF全球现网首呼,使用小米手机终端在部署高通量UPF的现网环境进行实测,单用户单业务流下行4Gbps以上,相对于传统UPF提升4倍。华为高通量UPF采用vCPU聚合技术,在流时序、业务感知等复杂逻辑算法上均实现质的创新,为5G-A网络单用户10Gbps的目标打下基础。这是5G-A商用网络新的里程碑,意味着浙江移动5G-A商用网络已具备海量大带宽用户的接入条件。 中国信通院:4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2,023.2万部,同比增长52.2% 据C114通信网5月28日报道,中国信通院发布2024年4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 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407.1万部,同比增长28.8%,其中,5G手机2,023.2万部,同比增长52.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4.1%。国内外品牌构成方面,4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057.6万部,同比增长25.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5.5%;上市新机型32款,同比下降41.8%,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7.0%。 福州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完成5G-A 3CC网络部署 据C114通信网5月29日报道,福州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完成5G-A 3CC网络部署,并结合中兴通讯独家SuperMIMO方案,利用分布式天线优势,灵活融合干扰消除、容量提升、用户感知提升为一体的高效室分方案,根据UE分布位置自适应进行多UE的空分配对,解决干扰问题的同时,提升小区容量3~4倍,实现一个超级小区下多个覆盖区域同时达到小区峰值容量的效果。现场实测峰值速率超过4.7Gbps,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大幅提升,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对高品质无线网络的需求。 运营商集采 中国联通数据中台O域数仓移动网DPI采集系统扩容集采:华为、中兴、绿色网络入围 据C114通信网5月27日报道,从中国联通官网获悉,中国联通日前公示了2023年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数据中台O域数仓移动网DPI采集系统扩容工程集采项目的中标候选人,华为、中兴和绿色网络三家入围。3家中标候选人的投标报价较接近,平均投标报价为738.42万元(不含税),其中华为投标报价相对较低,获得第一名;中兴投标报价次之,获得第二名;绿色网络投标报价最高,获得第三名。据此前中国联通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采购的内容主要为5G SA采集软件(含4/5G融合网元),总采集流量规模为19,850Gbps,含部署软件涉及系统集成、调测等。 联通华盛第三次物联网卡集采:握奇、楚天龙、华弘等5家入围 据C114通信网5月27日报道,从中国联通官网获悉,联通华盛日前公示了2024年第三次物联网卡采购的中标候选人,握奇、楚天龙、华弘、天喻、恒宝5家入围。据此前联通华盛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2024年第三次物联网卡采购项目主要采购消费级插拔卡,共计1,500万张。按照最高单价限价的金额1.26元/张(不含税)计算,总采购预算为1,890万元(不含税)。该项目不划分标包,使用周期为12个月。 中国移动48万站5G基站集采:包含华为、中兴、爱立信等五大设备商 据C114通信网5月29日报道,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2024年至2025年5G无线主设备(2.6GHz/4.9GHz、700MHz)单一来源采购公告,两个项目共集采约48万站5G基站,其中包含2.6GHz/4.9GHz自建5G基站374,829站,700MHz共建共享5G基站105,171站。五大设备商悉数在列: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5G基站定位平台升级改造集采:诺基亚东软中标 据C114通信网5月31日报道,从中国联通官网获悉,中国联通昨日晚间发布采购公告称,拟对2024年5G基站定位平台升级改造项目进行单一来源采购。公告显示,本项目将采购2套5G基站定位平台升级改造应用软件,主要功能包括完善白名单同步接口、纳管日志及账户等。拟定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为:诺基亚东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云计算&IDC 2023年全球光模块TOP 10:中国厂商7家上榜,旭创科技首次第一 据C114通信网6月1日报道,光通信行业市场机构LightCounting公布了2023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2023年旭创科技首次排名第一,Coherent(Finisar)排名第二。在2021年和2022年,这两家公司在榜单上并列第一,但在2023年,Coherent比旭创科技更多地涉足市场表现不佳的电信领域。中国厂商的整体表现来看,共有7家厂商入围。2023年,旭创科技(排名第1)、华为(排名第3)、光迅科技(排名第5)、海信宽带(排名第6)、新易盛(排名第7)、华工正源(排名第8)、索尔思光电(排名第9)。 中国电信举办云计算创新联合体研讨会,聚力产业发展新变革 据C114通信网5月27日报道,中国电信于5月25日在福州举办云计算创新联合体研讨会,发布五项创新成果:一是发布通智融合的RISC-V云计算平台,打造业界首个通智融合的RISC-V云原生计算平台,为RISC-V生态发展贡献中国电信力量;二是发布一云多芯的全栈信创云操作系统,基于信创云底座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架构信创云服务供给能力;三是发布百公里分布式无损智算网,在业界首例完成现网140公里、异地三机房分布式训练验证;四是发布“三地五中心”异构混合云,与招商局集团携手共建交通物流行业云;五是发布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中试平台,构建新一代算力、新一代网络、安全、AI、新技术试验床及产业数字化等6大试验子装置,多项验证试验结果均已达业界领先水平。 Gartner预测2024年全球公有云终端用户支出将超过6,750亿美元 据C114通信网5月28日报道,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终端用户在公有云服务上的支出预计将达到6754亿美元,较2023年的5610亿美元增长20.4%。推动这一增长的两大因素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和应用现代化改造。云市场的所有领域预计都将在2024年实现增长。其中,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终端用户支出预计将增长25.6%,增幅最高;平台即服务(PaaS)预计将增长20.6%,排在第二位;云应用服务(SaaS)仍然是云市场中最大的终端用户支出领域,预计2024年总支出将达到2,472亿美元,涨幅为20%。 LightCounting:2029年硅光芯片市场将达到30亿美元 据C114通信网5月30日报道,LightCounting在最新的一份市场报告中指出,预计基于GaAs和InP的光模块的市场份额将逐步下降,而硅光子(SiP)和铌酸锂薄膜(TFLN)PIC的份额将有所上升,LPO和CPO的采用也将促进SiP甚至TFLN器件的市场份额增长。具体而言,硅光芯片的销售额将从2023年的8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略高于30亿美元,采用TFLN调制器的PIC销售额将从现在的几乎零增长到2029年的7.5亿美元。传统DWDM光模块中使用的块状LiNbo3调制器的销售额将继续下降,到2029年将变得微不足道。 中国电信分步推进800G/400G多速率混合传输建设 据C114通信网5月31日报道,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织研究院,联合华为、中兴、烽火与上海诺基亚贝尔等合作伙伴在南京—上海现网成功完成单波800G/400G现网混合速率传输系统试验,实现了最大传输容量64Tbit/s、最长传输距离1200余公里的无电中继传输,证实了800G/400G混合传输的技术可行性。本次多速率混合传输是业内首次最大64Tbit/s容量长距离ROADM网络多速率混合现网传输验证,800G/400G多速率混合传输技术可以在保证传输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单比特的成本。 物联网&车联网&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 广州:目标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达1500亿元 据低空经济观察6月1日报道,5月31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其中,航空器制造业实现产值规模超1100亿元;城市先进空中交通商业运营方面,推动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低空经济关键运营服务领域的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低空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超100亿元。 中国移动:已开通7000座5G增强基站,实现沿海用户船只无感知接入 据C114通信网5月28日报道,中国移动设计院空天地人才示范区技术总监曹天洋发表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中国移动依托“5G网络+卫星通信”搭建全海域覆盖的智慧海洋网络。在沿海和近海海域,优先采用5G岸基站进行覆盖,采用卫星作为补充。其中,在沿海海域,中国移动已经建设7000座700MHz+2.6GHz的5G增强基站,实现沿海覆盖,实现用户船只利用现有手机套餐无感知接入。在近海海域,中国移动发挥700MHz低频超远覆盖优势,通过“一海通”解决方案,船载高增益天线加上定制增强5G CPE,保障海洋的基本业务需求。而在超过5G岸基站覆盖的远海、超远海海域,中国移动更多采用卫星解决方案,实现从远海到超远海的连续覆盖。 工信部规划1亿个11位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专用于车联网业务 据C114通信网5月29日报道,据工信部网站,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等部署要求,积极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规划1亿个11位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专用于车联网业务。与普通手机用户使用手机SIM卡联网类似,智能网联汽车依托配置车联网专用号码的物联网卡连接4G/5G网络,可支持车辆与车企后台进行数据通信、车内人员日常上网娱乐以及紧急情况下车内人员救援、道路救援的语音通信等各种功能,保障用户安全的同时,带来丰富的用车体验。 衢州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完成5G-A通感一体部署,助力城市低空经济迈上新台阶 据C114通信网5月31日报道,浙江移动衢州分公司联合中兴通讯在水亭门景区完成衢州首个低空通感试点,使用业界领先的4.9GHz频段128TR自发自收通感一体化基站,完成对低空无人机轨迹的精准探测和记录,实时获取无人机定位、航速上报、航迹跟踪等信息。站点开通后预期的功能包括目标检测感知、极限距离感知、电子围栏等,用于获取黑飞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数据并进行预警,从而保障感知范围内的低空安全性。本次试点部署是通感一体化技术在当地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创新实践,将推动低空通感成为衢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行情回顾 风险提示: 1.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贸易关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激化或将在短期内影响上游核心芯片供应。 2. 云厂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数据中心需求同云厂商资本开支相关,若云厂商放缓资本开支投入,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将产生影响。 3. 5G发展进程不及预期。运营商及5G产业链公司与5G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若5G整体发展不及预期,则将对产业链需求造成影响。 点击查看报告原文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2024年6月3日发布的《商业航天迈向新征程》,分析师:王兴 SAC No. S0570523070003;高名垚 SAC No. S0570523080006;,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