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604】【行业】国防军工【个股】康农种业、香农芯创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604】【行业】国防军工【个股】康农种业、香农芯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国防军工: 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卫星商业应用布局时空信息领域 事件:5月30日消息,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于4月20日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业务范围含卫星导航服务、卫星通信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等。 投资要点 时空信息领域为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现代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于4月20日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时空信息领域是当前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涉及卫星导航、通信和大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是现代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施,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时空信息产业,以期在这一领域取得竞争优势。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在时空信息领域布局的重要一步。集团通过整合中国星网、中国兵器和中国移动等优势企业的资源,这一整合将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中国卫星通信资源,加速星地融合通信的发展,推动中国卫星互联网业务的破局与拓展。 中国移动、中国卫星、中国兵工三大央企持股: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的股东包括三大央企,其中,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中国星网、中国兵器、中国移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中国星网作为最大股东,专注于卫星互联网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中国兵器则以其在军事装备和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为集团提供国防和安全领域的时空信息服务及技术创新;而中国移动则利用其在通信网络、数据、算力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为集团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同时借助其市场运营经验和用户基础,助力集团服务和产品的推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三者的合作将推动中国在时空信息服务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增强国家安全保障: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卫星通信和时空信息服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整合中国星网、中国兵器和中国移动三家行业巨头的资源和优势,集团不仅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而且通过跨界合作,推动了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的构建,有效提升了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集团的成立对于增强国家安全保障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卫星导航、通信等关键技术领域,显著提升了自主可控能力,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复杂局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的成立不仅是对国家战略资源的一次有效整合,也是对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其战略价值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投资建议:多重利好驱动卫星产业链发展,建议关注中国卫通、中国卫星、华力创通、航天宏图、合众思壮、超图软件、北斗星通、海格通信、铖昌科技、上海瀚讯等。 风险提示:1)时空信息领域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时空信息领域需求低于预期;3)时空信息商业化进展低于预期;4)空间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被大量占用。 (分析师 苏立赞、许牧) 国防军工: “鸿鹄-3”星座计划披露 我国第三个超万颗卫星星座 事件: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预发信息(API)。该文件概述了一个名为Hoghu-3(鸿鹄-3)的星座的计划,它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万颗卫星。 投资要点 我国第三个超万颗卫星星座出炉,国内星座计划持续扩容: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了一份预发信息。该文件详细介绍了一个名为鸿鹄-3的星座计划,计划在160个轨道平面上部署1万颗卫星。这是中国计划中的第三个1万颗以上的巨型卫星星座,继国家层面的“国网”计划和上海支持的“G60星链”提案之后,这些计划均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预计这两组卫星的首批将于未来几个月内发射。 鸿擎科技第一大股东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军企业蓝箭航天,直接对标马斯克Spacex星箭一体:蓝箭鸿擎科技成立于2017年,北京蓝箭航天持有其48%的股份。蓝箭航天作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已经成功发射了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该火箭搭载了包括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在内的三颗卫星并将它们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鸿擎科技的金乌-200(JW-200)氪气推进霍尔效应推进器曾在去年12月由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火箭发射的鸿鹄-2卫星上进行了测试。该卫星由鸿擎科技与小卫星制造商星际荣耀共同开发。鸿擎科技总部位于上海松江区,参与开发该地区的卫星互联网计划,G60星链也位于此地。这些发展与上海的商业航天生态系统建设行动计划密切相关,这也是中国建设世界领先的卫星互联网系统和综合航天强国战略的一部分。 低地球轨道上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商业航天产业迎来新的里程碑:SpaceX星链计划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在轨卫星星座,拥有超过5000颗运行中的卫星,并计划将这一数字扩大到42000颗。鸿鹄-3星座的出现将对星链卫星星座的主导地位进行挑战,开启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的新篇章。鸿擎科技的鸿鹄-3卫星星座计划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迅猛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中的重要地位。随着鸿鹄-3的推进,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几年,低地球轨道上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各国的卫星互联网计划也将层出不穷。 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给商业航天领域带来发展新机遇:根据2024年3月9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特别提到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报告的发出表示鼓励商业航天由政府单一主导转向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经过近十年发展,行业已从初创阶段过渡到以实力竞争为核心的成长阶段。 投资建议:多重利好驱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发展,预计2024年国内开始规模发射低轨通信卫星,全产业链机会值得关注。建议关注海格通信、铖昌科技、上海瀚讯、航天环宇、臻镭科技、盛路通信、信科移动、佳缘科技、震有科技、创意信息、天银机电、航天电子、西测测试、华力创通、盟升电子、信维通信、中国卫星等。 风险提示:1)低轨卫星星座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卫星需求低于预期;3)卫星制造成本与发射成本降低不及预期;4)低轨通信卫星商业化进展低于预期;5)空间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被大量占用。 (分析师 苏立赞、许牧) 个股 康农种业(837403) 玉米种领军企业 积极开拓黄淮海第二曲线 投资要点 国家玉米种子补短板阵型企业,深耕玉米种子十余年:康农种业是一家聚焦于高产、稳产、综合抗性良好的杂交玉米种子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科研创新为驱动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由于公司积极拓展黄淮海地区玉米种子销售业务,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45.9%;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28.7%。 种业市场前景广阔,国产集中度有望提升。1)全球市场:市场持续微增,行业集中度高。全球种业市场规模逐年提升,预计2026年达578亿美元,2021-2026年CAGR为2.2%,全球种业主要集中在中美地区,行业集中度高,2021年CR5超50%。2)国内市场:市场稳步增长,行业集中度有望上行:预计到2026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将达893亿元,2021-2026年CAGR为6.2%。同时我国行业集中度目前较低,2021年CR5为18%,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上行。其中玉米种子整体市场供过于求,优质品种供需较为紧张。 研发为基,开拓黄淮海区域第二增长曲线:1)专注自主研发,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巩固基本护城河。公司研发费用逐年攀升,2018-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从515.6万元增长到了1,074.5万元,CAGR为15.86%,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支出同时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加速推动杂交玉米种子创新进程;2) 西南优势区域高市占率,加速拓展黄淮海地区。公司深耕西南山地区和南方丘陵区多年,2021年/2022年公司优势区域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84%/5.97%。基本盘稳健增长情况下公司积极开拓新发展区域,逐步推广产品至北方春播区及黄淮海夏播区,黄淮海区域加速拓展,2024年有望实现增长,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3)募资助力公司降本增产。公司募资扩充 1.2 万吨玉米种子生产产能,生产基地靠近制种区域,可以有效节省运输、储存成本,生产基地2024 年 9 月预计投入使用,同时黄淮海等地区快速拓展将帮助消化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可被预计订单基本消化;同时公司投入 1500 万元对现有的长阳生产基地进行改造提升,进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可靠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72/0.89/1.09亿元,同比+35%/24%/22%,对应PE为10/8/6倍,考虑公司积极拓展黄淮海区域营收有望持续高增,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拓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朱洁羽、易申申) 香农芯创(300475) 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存算全产业链协同赋能 投资要点 引领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布局存算全产业链:1)香农芯创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代理销售SK海力士、联发科等一线品牌半导体相关产品,终端客户有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信创客户。在“AI+算力”兴起的背景下,存储芯片市场具有广阔空间,带动公司分销业务持续发展;2)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将原厂优势转化为自身优势,不断提升分销和整合服务的能力,在分销业务的基础上设立子公司海普存储,发展企业级存储产品作为第二成长曲线,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3)通过入股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优质公司,打造布局存算全产业链,最大化公司的产业协同效应。 电子元器件产业风头正盛,下游应用持续推动需求增长:1)公司作为产业链中游核心企业,主要从事存储器分销业务,其中DRAM占比70%。通过多年发展,公司与SK海力士、MTK等顶级原厂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成为国内最大的存储分销商;2)HBM具有稀缺性,与传统DRAM相比,HBM具备高带宽、高容量、低延时与低功耗等优势,可以加快AI数据处理速度,更适用于AI服务器等高性能计算场景。据TredForce预测,2026年全球HBM需求量有望达到386.2亿美元;3)公司在下游领域主要为客户提供云商服务器的存储以及手机主控:AI的兴起带动服务器出货量增加,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1792.7万台;物联网设备连接数持续增长,2027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增至5250亿美元;高性能芯片需求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分销业务成长空间。 公司开拓企业级存储新业务线,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据IDC数据,2023年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规模达到66亿美元,同比下降0.6%。尽管市场规模小幅下降,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份额在全球份额占比首次突破20%,达到20.8%,稳居全球第二,并且预计在2028年达到90.2亿美元,2024-2028年CAGR为4.7%。公司出资3500万元,与合作方共同设立海普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企业级固态硬盘及存储模组一体化业务,产品各环节采用顶级配置。下游主要客户为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及政府机构。目前已通过中国电信、昱格电子等客户产品测试。公司股权激励目标指引2024-2026年海普存储有望实现营收2/4/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在存储器分销领域的业务发展以及在企业级存储新业务的布局。公司合作方与客户皆为领域龙头,公司二次转型进展顺利,公司成长动力充足。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8/6.7/8.5亿元,公司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33X/24X/19X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存储器价格恢复不及预期风险;2)合作方依赖风险;3)企业级SSD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 (分析师 马天翼、金晶)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国防军工: 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卫星商业应用布局时空信息领域 事件:5月30日消息,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于4月20日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业务范围含卫星导航服务、卫星通信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等。 投资要点 时空信息领域为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现代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于4月20日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时空信息领域是当前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涉及卫星导航、通信和大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是现代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施,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时空信息产业,以期在这一领域取得竞争优势。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在时空信息领域布局的重要一步。集团通过整合中国星网、中国兵器和中国移动等优势企业的资源,这一整合将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中国卫星通信资源,加速星地融合通信的发展,推动中国卫星互联网业务的破局与拓展。 中国移动、中国卫星、中国兵工三大央企持股: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的股东包括三大央企,其中,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中国星网、中国兵器、中国移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中国星网作为最大股东,专注于卫星互联网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中国兵器则以其在军事装备和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为集团提供国防和安全领域的时空信息服务及技术创新;而中国移动则利用其在通信网络、数据、算力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为集团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同时借助其市场运营经验和用户基础,助力集团服务和产品的推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三者的合作将推动中国在时空信息服务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增强国家安全保障: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卫星通信和时空信息服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整合中国星网、中国兵器和中国移动三家行业巨头的资源和优势,集团不仅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而且通过跨界合作,推动了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的构建,有效提升了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集团的成立对于增强国家安全保障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卫星导航、通信等关键技术领域,显著提升了自主可控能力,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复杂局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的成立不仅是对国家战略资源的一次有效整合,也是对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其战略价值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投资建议:多重利好驱动卫星产业链发展,建议关注中国卫通、中国卫星、华力创通、航天宏图、合众思壮、超图软件、北斗星通、海格通信、铖昌科技、上海瀚讯等。 风险提示:1)时空信息领域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时空信息领域需求低于预期;3)时空信息商业化进展低于预期;4)空间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被大量占用。 (分析师 苏立赞、许牧) 国防军工: “鸿鹄-3”星座计划披露 我国第三个超万颗卫星星座 事件: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预发信息(API)。该文件概述了一个名为Hoghu-3(鸿鹄-3)的星座的计划,它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万颗卫星。 投资要点 我国第三个超万颗卫星星座出炉,国内星座计划持续扩容: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了一份预发信息。该文件详细介绍了一个名为鸿鹄-3的星座计划,计划在160个轨道平面上部署1万颗卫星。这是中国计划中的第三个1万颗以上的巨型卫星星座,继国家层面的“国网”计划和上海支持的“G60星链”提案之后,这些计划均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预计这两组卫星的首批将于未来几个月内发射。 鸿擎科技第一大股东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军企业蓝箭航天,直接对标马斯克Spacex星箭一体:蓝箭鸿擎科技成立于2017年,北京蓝箭航天持有其48%的股份。蓝箭航天作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已经成功发射了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该火箭搭载了包括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在内的三颗卫星并将它们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鸿擎科技的金乌-200(JW-200)氪气推进霍尔效应推进器曾在去年12月由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火箭发射的鸿鹄-2卫星上进行了测试。该卫星由鸿擎科技与小卫星制造商星际荣耀共同开发。鸿擎科技总部位于上海松江区,参与开发该地区的卫星互联网计划,G60星链也位于此地。这些发展与上海的商业航天生态系统建设行动计划密切相关,这也是中国建设世界领先的卫星互联网系统和综合航天强国战略的一部分。 低地球轨道上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商业航天产业迎来新的里程碑:SpaceX星链计划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在轨卫星星座,拥有超过5000颗运行中的卫星,并计划将这一数字扩大到42000颗。鸿鹄-3星座的出现将对星链卫星星座的主导地位进行挑战,开启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的新篇章。鸿擎科技的鸿鹄-3卫星星座计划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迅猛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中的重要地位。随着鸿鹄-3的推进,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几年,低地球轨道上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各国的卫星互联网计划也将层出不穷。 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给商业航天领域带来发展新机遇:根据2024年3月9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特别提到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报告的发出表示鼓励商业航天由政府单一主导转向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经过近十年发展,行业已从初创阶段过渡到以实力竞争为核心的成长阶段。 投资建议:多重利好驱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发展,预计2024年国内开始规模发射低轨通信卫星,全产业链机会值得关注。建议关注海格通信、铖昌科技、上海瀚讯、航天环宇、臻镭科技、盛路通信、信科移动、佳缘科技、震有科技、创意信息、天银机电、航天电子、西测测试、华力创通、盟升电子、信维通信、中国卫星等。 风险提示:1)低轨卫星星座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卫星需求低于预期;3)卫星制造成本与发射成本降低不及预期;4)低轨通信卫星商业化进展低于预期;5)空间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被大量占用。 (分析师 苏立赞、许牧) 个股 康农种业(837403) 玉米种领军企业 积极开拓黄淮海第二曲线 投资要点 国家玉米种子补短板阵型企业,深耕玉米种子十余年:康农种业是一家聚焦于高产、稳产、综合抗性良好的杂交玉米种子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科研创新为驱动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由于公司积极拓展黄淮海地区玉米种子销售业务,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45.9%;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28.7%。 种业市场前景广阔,国产集中度有望提升。1)全球市场:市场持续微增,行业集中度高。全球种业市场规模逐年提升,预计2026年达578亿美元,2021-2026年CAGR为2.2%,全球种业主要集中在中美地区,行业集中度高,2021年CR5超50%。2)国内市场:市场稳步增长,行业集中度有望上行:预计到2026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将达893亿元,2021-2026年CAGR为6.2%。同时我国行业集中度目前较低,2021年CR5为18%,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上行。其中玉米种子整体市场供过于求,优质品种供需较为紧张。 研发为基,开拓黄淮海区域第二增长曲线:1)专注自主研发,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巩固基本护城河。公司研发费用逐年攀升,2018-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从515.6万元增长到了1,074.5万元,CAGR为15.86%,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支出同时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加速推动杂交玉米种子创新进程;2) 西南优势区域高市占率,加速拓展黄淮海地区。公司深耕西南山地区和南方丘陵区多年,2021年/2022年公司优势区域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84%/5.97%。基本盘稳健增长情况下公司积极开拓新发展区域,逐步推广产品至北方春播区及黄淮海夏播区,黄淮海区域加速拓展,2024年有望实现增长,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3)募资助力公司降本增产。公司募资扩充 1.2 万吨玉米种子生产产能,生产基地靠近制种区域,可以有效节省运输、储存成本,生产基地2024 年 9 月预计投入使用,同时黄淮海等地区快速拓展将帮助消化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可被预计订单基本消化;同时公司投入 1500 万元对现有的长阳生产基地进行改造提升,进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可靠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72/0.89/1.09亿元,同比+35%/24%/22%,对应PE为10/8/6倍,考虑公司积极拓展黄淮海区域营收有望持续高增,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拓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朱洁羽、易申申) 香农芯创(300475) 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存算全产业链协同赋能 投资要点 引领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布局存算全产业链:1)香农芯创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代理销售SK海力士、联发科等一线品牌半导体相关产品,终端客户有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信创客户。在“AI+算力”兴起的背景下,存储芯片市场具有广阔空间,带动公司分销业务持续发展;2)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将原厂优势转化为自身优势,不断提升分销和整合服务的能力,在分销业务的基础上设立子公司海普存储,发展企业级存储产品作为第二成长曲线,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3)通过入股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优质公司,打造布局存算全产业链,最大化公司的产业协同效应。 电子元器件产业风头正盛,下游应用持续推动需求增长:1)公司作为产业链中游核心企业,主要从事存储器分销业务,其中DRAM占比70%。通过多年发展,公司与SK海力士、MTK等顶级原厂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成为国内最大的存储分销商;2)HBM具有稀缺性,与传统DRAM相比,HBM具备高带宽、高容量、低延时与低功耗等优势,可以加快AI数据处理速度,更适用于AI服务器等高性能计算场景。据TredForce预测,2026年全球HBM需求量有望达到386.2亿美元;3)公司在下游领域主要为客户提供云商服务器的存储以及手机主控:AI的兴起带动服务器出货量增加,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1792.7万台;物联网设备连接数持续增长,2027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增至5250亿美元;高性能芯片需求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分销业务成长空间。 公司开拓企业级存储新业务线,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据IDC数据,2023年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规模达到66亿美元,同比下降0.6%。尽管市场规模小幅下降,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份额在全球份额占比首次突破20%,达到20.8%,稳居全球第二,并且预计在2028年达到90.2亿美元,2024-2028年CAGR为4.7%。公司出资3500万元,与合作方共同设立海普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企业级固态硬盘及存储模组一体化业务,产品各环节采用顶级配置。下游主要客户为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及政府机构。目前已通过中国电信、昱格电子等客户产品测试。公司股权激励目标指引2024-2026年海普存储有望实现营收2/4/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在存储器分销领域的业务发展以及在企业级存储新业务的布局。公司合作方与客户皆为领域龙头,公司二次转型进展顺利,公司成长动力充足。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8/6.7/8.5亿元,公司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33X/24X/19X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存储器价格恢复不及预期风险;2)合作方依赖风险;3)企业级SSD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 (分析师 马天翼、金晶)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