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资配工具箱01:指数增强,“强”在哪儿?

资配工具箱01:指数增强,“强”在哪儿?

作者:微信公众号【上海证券指e通】/ 发布时间:2024-05-3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资配工具箱01:指数增强,“强”在哪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资本市场刀光剑影,除了修炼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功,掌握不同的投资工具去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就好比外功的一招一式。资产配置需要我们能够兼收并蓄,我们的全新系列“资配工具箱”将助您轻松掌握各类资产配置工具以及投资策略,助您应对市场风浪,举重若轻,谈笑间,让投资水到渠成。 今天第一期,我们就从指数增强策略开始,来聊一聊指数增强策略的基本概念。 近几年,随着被动投资的理念逐渐普及,指数增强产品因为其规则化、透明化、分散化的投资特征和相对稳健的长期收益,受到投资者和市场的认可。截至2023年12月,全市场共有482只指数增强基金,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产品类型涵盖了宽基指数增强,行业指数增强等等。 - 01 - 指数增强策略等于跟踪指数策略的升级版本? 指数增强的目标,的确是希望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操作,追求获取更好的超额回报。例如下图某基金公司的中证500指数增强A,从基金名字我们就能看出,这只基金是针对中证500指数做增强,实际效果如图所示 : 图1 某500指数增强产品产品与中证500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 我们可以看到,从2015年成立以来至今,这只基金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也就是中证500指数的超额收益(图中黄线)是比较稳定和持续的,收益曲线紧密跟随业绩基准,基本同涨同跌,但是每年总是比业绩基准多那么一点收益,要多涨一点,要么就少跌一点。 表1(每年某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与指数收益比较) 这张表也列示了每年基金的收益以及指数的收益,可以发现每一年基金都有一部分超额收益,而每次多了这么一点的积累,长期下来超额收益就比较显著。 总结来说,一个合格的指数增强产品,既要做到对指数有较好的跟踪,不能偏离太多,拿到我们所常说的beta收益(可归因于市场整体收益的基金收益,即市场收益); 在此基础上又要通过主动管理的方式去力争实现超越指数的投资回报,即alpha收益(不可归因于市场收益的收益部分,即独立于市场的超额收益)。 - 02 - 指数增强基金与普通指数基金有什么区别? 我们依旧用alpha,beta的收益特征去帮助大家理解。一般被动的指数基金,以跟踪指数走势为目的,力求复制其基准指数成分及权重,追求的是纯beta收益。 指数增强基金,在对基准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希望实现超越指数的投资回报,追求的是alpha+beta的投资收益。 - 03 - 那指数增强基金有什么风险呢? 指数增强策略既有alpha收益,也有beta收益,似乎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不过在投资指数增强策略之前,有一个概念需要理清,指数增强基金本质上不是追求绝对收益,它的目标是超越指数,拿到超额收益,并且一般公募的指数增强基金都有要求,指数增强基金不低于80%的资产需要投资于基准指数的成分股,并且对基金的跟踪偏离度也有限制,因此指数增强基金能否带来收益的基础,是需要先判断跟踪指数的长期走势。 - 03 - 指数增强基金适合哪些投资者呢? 指数增强策略产品可能并不适合短线择时以及波段交易,更适合计划长期投资某一指数的投资者。例如投资者非常看好红利资产的价值,想要长期持有,但同时也想获得一部分超越指数的alpha收益,这时候投资者可以去挑选跟踪红利指数的增强产品进行投资。长期持有之后,即使跟踪的指数没有出现明显的涨幅,甚至是下跌,指数增强基金都有可能最终获得相对更好一点的收益。 在实际过程中,作为投资者,要判断一只基金是否为指数增强基金也很简单,可以直接从名字去判断。往往带有“某某指数增强”,像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主流宽基指数,是指数增强基金布局的重点,也是最主流的一类指数增强基金。而这两年热门的光伏、芯片等行业,也有针对具体行业的指数增强基金。 在我们了解指数增强基金的基本概念后,那么指数基金究竟有什么优势,另外指数增强策略在追求超额的道路上方法论也有很多,具体都有哪些方法,不同方法又有什么风险。指数增强策略和前段时间频繁讨论的量化基金又有什么联系,在以后会跟大家一一分享 市场有风险 · 投资须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