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基础化工】维信诺拟建8.6代产线,OLED需求快速扩增利好材料龙头——OLED材料行业动态跟踪(赵乃迪/周家诺)

【基础化工】维信诺拟建8.6代产线,OLED需求快速扩增利好材料龙头——OLED材料行业动态跟踪(赵乃迪/周家诺)

作者:微信公众号【光大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3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基础化工】维信诺拟建8.6代产线,OLED需求快速扩增利好材料龙头——OLED材料行业动态跟踪(赵乃迪/周家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基础化工】维信诺拟建8.6代产线,OLED需求快速扩增利好材料龙头——OLED材料行业动态跟踪 报告摘要 事件: 5月28日,维信诺发布公告表示拟在安徽省合肥市投资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 mm×2,620 mm,设计产能32K/月,项目投资总额550亿元人民币。维信诺与合肥市人民政府于当日就该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点评: OLED逐步向中尺寸领域渗透,国内外陆续投建8代AMOLED产线 根据Wit Display数据,2023年AMOLED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首次超过50%。而根据IDC数据,2023年前十个月,OLED在中尺寸应用领域的渗透率仅约为3.8%。随着OLED屏幕在小尺寸领域渗透率的明显高增,中尺寸领域的渗透将成为OLED行业下一阶段的重要增长来源。2023年,华为发布全球首款柔性OLED平板。2024年5月7日晚,苹果发布新款iPad Pro,新款全系标配具有双层串联结构的OLED显示屏。随着OLED产品在中大尺寸领域的渗透,8.X代的AMOLED生产线将能明显降低单位面积的制造费用。2023年以来,三星和京东方陆续宣布了在8.6代AMOLED产线方面的布局。23年4月,三星显示在韩国牙山园区举行的新投资协议仪式上宣布,将投资4.1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215亿元)建设第8.6代OLED面板生产线。23年11月,京东方发布公告表示将投资630亿元人民币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对应设计产能为3.2万片/月玻璃基板投入。自京东方之后,维信诺宣布投建8.6代AMOLED生产线将进一步为OLED在中尺寸领域渗透率的提升提供更为充足的动能,同时也将同步打开国内OLED行业及相关产业链的市场空间。 国产OLED企业市占率显著提升,24Q1行业淡季不淡 随着国产AMOLED面板厂商良率及稼动率的显著提升,中韩两国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占比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根据Wit Display数据,2023年中国厂商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14.4pct至48.2%,韩国厂商出货量占比则下降至51.8%。其中,2023年三星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占比为42.5%,为历史首次跌破50%。进入2024年以后,Q1作为OLED的常规淡季则展现出淡季不淡的状态。面板制造商方面,京东方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98%,维信诺24Q1营收同比增长134%。OLED材料供应商方面,奥来德24Q1材料业务营收1.29亿元,同比增长95.6%;莱特光电24Q1营收同比增长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在OLED行业出货量快速增长,同时国产OLED生产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国产OLED有机材料、PSPI材料等将有望保持快速放量节奏。 风险分析:产能建设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研发风险,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发布日期:2024-05-28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