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广州期货华南化工产业链专项调研报告

广州期货华南化工产业链专项调研报告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州期货】/ 发布时间:2020-12-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州期货《广州期货华南化工产业链专项调研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记得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1497号 李威铭 从业资格证号:F3029957 投资咨询证号:Z0014369 薛晴 从业资格证号:F3035906 广州期货华南化工产业链专项调研报告 2020年11月下旬,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广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期货”)与邀请的部分华东、华南投资机构和贸易商研究员等对华南地区聚烯烃上中下游企业,展开了产业专项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先后拜访了华南地区4家上游石化生产企业,4家塑料贸易企业,3家下游制品企业,1家仓储企业。我们将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汇总如下: 调研总结 通过调研知悉前期行情大幅拉涨部分原因,由于海外疫情,部分海外订单需求转移至国内,造成PP下游BOPP终端制品、高融共聚终端制品汽车、家电需求大幅爆发,因此可以跟得上PP、PE如此大的供应增速。但是后续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前期价格大幅拉涨,有资金和情绪双重带动,盘面上行过程中,部分矛盾累积,例如下游利润压缩亏损,停机,以及前期偏好的下游BOPP加工费以及订单减少,压制多头信心,因此后续行情高位回落。另外在调研中也发现由于海运费以及汇率的大幅上涨,或可能会影响后续PP、PE终端制品的出口,贸易端反馈库存并不低。整体而言,短期行情仍存继续高位回调可能性。 同时,通过对产业的走访,我们发现产业对市场的一些共识,可能会不同程度的被一些投资者所忽略。 第一,关注华南地区代理商库存及下游制品企业库存情况 两油及社会库存是相对显性的指标,在进行价格判断的时候会提供较强的参考意义。但华南地区存在众多二、三级代理商,大部分资金规模较小。其直接从两油采购并直接按照传统贸易方式,前期期价上涨时囤货意愿强烈,追涨杀跌投机性较强,导致华南地区原料库存相对分散。下游制品市场原料库存也普遍存在,调研的几家制品企业普遍会有原料库存。因此供需平衡表中通过研究区域库存水平倒推下游需求情况时,仅靠两油石化库存及华南几个大港的库存情况判断下游需求好坏可能出现对下游市场的认识偏差。 第二,关注供应端检修及进出口情况 (1)茂名石化2号裂解初步定于检修40-42天,3号聚丙烯装置问题顺便停车检修33天的计划原定于12月份检修,但该检修计划因化工品利润较高检修推迟,市场传言明年3月份检修,但目前企业表示检修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具体是否检修及检修时间公司尚未确定。LD目前供应偏紧,茂名检修推迟导致供应相对减少的缺口后移。 (2)中海壳牌明年10月一期检修45天,1期含LD产能25吨,华南地区LD供应主要依赖茂名石化及中海壳牌,检修将影响明年华南地区LD供应情况。 (3)最近中储收到驳船船公司的预警通知,因疫情爆发,从1月20日-2月20日开始香港中转及国际中转的航线会停掉大部分的驳船,停掉率大概为80%-90%,将导致80%货物堆积在中转港,约20%的货物可通过转至深圳或者南沙港,因此会导致1月20日开始,到港船货逐渐减少,影响进口量约9-10万吨左右,但元宵节后,随着复工复产,这部分货物将逐渐消化。 第三,拉丝持续缺货及共聚、粉料对PP标品拉丝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纤维料排产猛增挤占拉丝排产比例,下半年BOPP需求复苏,导致华东地区原料拉丝持续缺货。四季度共聚下游存旺季采购需求,石化厂化销公司统一安排排产计划,为满足下游需求保证供给企业会提高产量,因此5-8月共聚排产比例很高,导致共聚-拉丝价差缩窄及共聚注塑排产阶段性脱离利润导向。目前本周拉丝排产回升,周平均34.41%,随着拉丝排产增加,叠加四季度为非标共聚的传统旺季需求,华东地区共聚-拉丝价差已恢复至750。华南地区的塑编厂较少,对粉料的需求提振有限,华南地区的粉料对粒料的替代作用不明显,因此研究粒料区域价格可忽视粉料的替代作用。 第四,HDPE库存累积明显,后市弱势震荡 (1)HD供应明显增加,今年新投产能万华、中科炼化、中化泉州的HD装置居多。9-12月HDPE产量累计同比增加22.8%。 (2)冬季管材处于季节性淡季,政府市建减少缩减HD管材需求,可降解膜冲击HD膜,除注塑外需求表现平淡。 后市来看春节前季节性需求偏弱。80号文可能对一次性吸管和塑料袋影响比较大,影响HDPE膜的市场需求情况。进口料春节前后有美国货压力,价差弱势震荡。国内新装置对管材生产意向偏高,评估管材基本面逐渐供需紧平衡,价差再弱化空间有限,但不具备走强基础。 第五,塑料期货下游需求的实际情况支撑行情继续走强 调研的12家企业,普遍反馈下游电子、包装、小家电出口订单良好。 (1)调研中了解到作为华南地区龙头的某PE膜企反馈保护膜市场需求增长比较快,目前公司的订单接到3-4月份,下游电子、食品包装行业表现亮眼,终端产品今年出口表现良好,每月都有增长。 (2)BOPP膜料行业高端进口来自韩国和日本,大概在10万吨/年,国内出口大概25-30万吨/年。华南某BOPP龙头企业反馈受驳船未来2-3个月原材料供应(驳船、货运)相对紧张,国外疫情导致订单供应不足,全球BOPP需求增加。640万吨BOPP产能中未剔除停产的线,产能结构变化亦未统计在内,明年行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BOPP未来2-3月内订单维持良好的态势,价格维稳。 (3)改性下游销售订单方面,上半年家电需求相对汽车明显增长,日用品方面华南数据比较稳定,但出口相对表现良好。7-8月因为汽车惯常有高温假,是销售淡季。但四季度是汽车的传统消费旺季,表现明显好转,9-10月份需求延续,现在部分企业接到12月份订单,汽车行业明年订单还在洽谈,另外年前下游备货也有个小高峰。 (4)调研的仓储企业也反馈目前暂时不存在清库存的迹象,库存流传顺畅。目前下游需求恢复及时,订单需求良好,处于赶订单状态,下游市场普遍对一季度需求偏乐观。总结来说,调研的过程中,需求确实很好得到了证实,尤其是出口的汽车家电,小家电的销量需求强势将维持至明年一季度。 基本面及观点 聚烯烃期货主力合约 11月以来持续调整,高低点价差超过 1000 元/吨。结合此次调研的反馈,我们认为,前期聚烯烃价格大幅上涨,压制聚烯烃下游需求,整体库存环比累库表现较差,目前上游库存同比中性,社会库存同比高位预计短期将压制聚烯烃行情。目前市场持货意愿较强,市场目前并未较大抛货压力,故预计聚烯烃并不会出现较大跌幅。 (1)供给端整体可控 就全球PP市场而言,低库存和下游生产逐步修复有望形成共振,进而提振全球PP市场,明年仍是景气周期的末期。巨正源投产后竞价销售环节对市场定价影响较大,从PP基本面看随着近期延长MTO与东明开车后明年1-3月总体新增产能较少,古雷石化预估明年6月28日投产。聚烯烃经历2月春节累库后将进入去库周期,1-3月聚烯烃国内库存绝对值偏高但总体可控。预计国内聚烯烃市场明年一季度还将高位震荡偏强。4月后聚烯烃将再度面临较大的投产预期,补库周期结束或将导致聚烯烃需求走弱,聚丙烯现货或将见到顶点。 (2)需求端韧性将维持至一季度 经调研了解到,部分出口企业很多订单已经接到明年的3-4月份。随着国外疫情恢复,疫苗推出后或促使部分需求放大,对国内的需求出口影响很大。预计一季度全球聚烯烃市场还将高位运行或继续上涨,海外市场或将持续强于国内市场。 (3)后市观点 对于后市行情的发展,此次走访的企业普遍对后市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于明年一季度价格运行重心可能与今年基本一致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企业详情 生产企业A 公司简介:企业炼油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10万吨/年。 生产情况: PE:全密度装置日产300-350吨,LD两条线分别日产800吨和360吨,HD日产1000吨。 PP:一线主要产中低熔共聚和透明料,日产量500-600吨;二线主要产均聚和无规,日产量1000吨左右;三线主要产中高熔和管材,日产量500-600吨。生产无季节性,基本满负荷生产,只跟上游原料库存有关。 销售及运输:主要有化销公司负责产品销售,销售区域主要在华南地区,年销售量达140万吨。对库存严格管理,只有几天的成品库存。化销和生产之间的结算定价由总部定价。销售对终端工厂的直销率一直在提高,分长约和现货销售模式。裂解装置是用石脑油或C4主要看二者的经济性,一般C4价格低于石脑油100元/吨,可以用C4替代石脑油的轻烃装置:一大四小,一个大炉带四个小LPG产量(LPG外供量):600-2200吨/天,根据市场情况调节当前市场进入裂解、深加工、调油利润欠佳,外供量较多,民用:化工比例在2:1。 生产企业B 公司简介:企业2019年9月全厂工艺打通,10月正式投产。其一期工程年产60万吨聚丙烯、2.5万吨氢气。二期工程60万吨PP将在2022年初投产。 原料情况:生产原料主要为丙烷,纯度要求比较高,丙烷价格参考国际CP价。目前有一个12万立的罐,二期再建12万立的罐,从码头直接管输入罐。工厂目前常备4~5万吨丙烷库存。 生产情况:装置仅生产均聚,主要生产拉丝、纤维、注塑,注塑占20%~25%。今年抗疫生产纤维料,得到市场了认知和认可,纤维料华南大部分卫材客户在用。目前主要生产6~7个牌号,未来开发可替代PS/ABS类型的改性料。排产方面按市场需求调整,二期装置牌号基本跟一期一样。在装置运行上,暂时没有检修计划,今年装置基本负荷比较高运行。没有固定的检修时间,检修相对较为灵活。 库存情况:公司维持低库存运营,产品主要销售到珠三角地区。 销售及运输:公司全部采用电商线上销售,降低客户交易门槛,真实反馈市场买气。上午有一场竞价交易,作为后续产品上架的定价的参考依据。公司目前下游以终端工厂客户为主,工厂占比高,客户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近期销售上,均聚各产品价格基本持平,未显示出需求偏强产品。公司有高纯氢提供,年供应量在2000吨左右,主要供应周边加氢站。 生产企业C 公司简介:现有两期项目。一期项目于2006年初投产, 2012年以来一期乙烯产量突破100万吨/年,可年产270万吨化工产品供应市场。二期项目(扩建项目)于2018年4月投产,主要设施产能为120万吨/年的乙烯裂解装置及其衍生品生产装置,二期项目投产后,总产能增加至220万吨/年,成为目前中国在运行的最大单体乙烯生产工厂,每年向市场提供600多万吨高品质、多元化的石化产品。三期装置主要生产高端产品,计划四年后投产。 生产情况:基本满负荷生产,一般5年一次大修,明年10月一期检修45天。 库存情况:PP库存1万吨/月,HD库存1万吨/月;LL库存8000吨/月;LD库存5000吨/月左右。 销售及运输:主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订单进行调整,销售模式以直销&分销商为主,定价主要根据市场价格、对手价格来定。下游情况:华南占50%,华东占25%-30%,华北 20%-25%。 生产企业D 公司简介:华南管辖市场涵盖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藏、云南、贵州。 经销概况:定价模式以现货价为主,长约价+现货,现货一单一谈,合约价分为周结、月结、以某日的价格作为参考进行点价,华南地区的分销商有3000多家,上规模的有几百家,因PP及HD直销比例超过50%,LL及LD直销比例较少。今年改变销售方式,全产全销,不做库存。共聚-拉丝排产的传导取决于下游客户需求的传导,特殊牌号优先安排,通用料统一生产,总部协调华东及华南货源。下游需求方面,今年下半年小家电、空调、冰箱国外需求旺盛,受疫情影响较小,管材需求相对较差,塑料行业热点较多。 贸易企业E 公司简介:该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聚焦高性能新材料的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科技公司,业务覆盖了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轻烃及氢能源、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等六大类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该公司在中国的南部、东部、西南部、北部等地区均设立了子公司和生产基地,截至20年8月,公司已具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6万吨/年合成产能,同时,公司新增年产6万吨PBAT合成生产线和年产3万吨PLA合成线在建产能,预计于21年下半年投产。 原料采购:今年改性材料年采购规模在100万吨左右,包括PP、PE、ABS、PS、PVC以及各品类回料等。主要得益于纤维料需求的大规模增长,PP模块采购占比在60~70万吨,是今年增长最多的品种,公司之前PP原料中共聚均聚采购比值接近3:2,今年采购比值差不多1:1。公司原料采购80%来自石化厂开单,长约,余出20%作为市场调配。公司原料库存常备1个月以上,库存较多时会做卖出套保。 经销概况:公司有贸易部,今年采销数量在60多万吨,并且是陶氏茂金属最大经销商,茂金属采购量10万吨/年。公司销售订单大多半年一年一谈,多为长约。主要下游为家电、汽车、工程工具。汽车领域PP改性料用量较多,之前数据平均每辆车PP用量60Kg,近年来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下,PP改性料用量上升,大概在80-100Kg。用料主要以高熔注塑为主,内饰小部件材料大多是均聚。白色家电如空调、冰箱塑料主要用到abs跟ps。黑色家电外壳则专门用到10%-20%的回料。小家电用料上,均聚用的比较多,主要是对温度要求比较高。 贸易企业F 公司简介:公司年贸易量20-30万吨左右,PE和PP各占50%,代理品牌以两油为主。 经销概况:分公司全国布局比较均匀,华北在北京有库房。广东公司PP、PE一个月1万吨左右,主做广东、广西市场,合作方有四邦,主要卖货给集团工厂,不带票的业务不做,PP低熔共聚料相对表现良好,业务主要集中在国产料,华南中石油贸易商排名前三。 下游需求情况:华南下游需求较为均衡,相对来说包装、家电、汽车改性料需求较为集中,BOPP出口订单表现良好。HD中空表现良好,HD管材主要用于市政建设,政府财政紧张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发酵,管材表现平淡。线性端包装及缠绕膜等日用消耗库存,表现良好。未来1-2月华南区域价差存在走平或者走弱的一个趋势。华南地区茂名及壳牌影响LD供应,茂名石化推迟检修把LD供应缺口推迟,西北的货源主要汽运和海运过来,运费300+左右,前期炒作茂名石化检修而采购的货源有可能12月低或1月到港。 后市观点:年前订单表现良好,贸易商环节库存相对较高,目前市场降库压力较为明显,关注放假消息导致的需求前置利多。 贸易企业G 公司简介:主要贸易产品为PP拉丝、PP纤维、PP注塑、LD膜、HD管材等产品,当前的年贸易量在30万吨/年左右,PP:PE为6:4。公司利用期货服务产业客户,尤其是下游终端小型客户为主,在华南地区的基差点价业务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拥有一批年轻的活力高效团队。 原料采购:进口货源主要沙特,加拿大,东南亚,大概10多万吨。今年中东有检修,马油量少,韩国主要是进口PP。美国方面库存没有压力,有报盘,但是放量不多,贸易出货量减弱。 经销概况:15年开始推广基差点价交易模式,主要做标品如拉丝级线性。纤维料每月大概销售2000吨。标品销售比例会大一些,增速比较高。最近市场价格较高,制品价格提价慢。 下游需求情况:BOPP及塑编,汽车家电改性料、纤维的增速较大,BOPP订单好,华南地区到1月没问题。PE下游的包装类需求表现良好,PE膜、周装箱、托盘的需求3-4月份维持稳定。快递包装订单周期比较常,加工费不好,利润低。下游主动备货,再库存的动力不足。下游产能有过剩,无纺布价格下调,加工费有压缩。巨正源纤维级别受到市场认可,华南煤化工过来的货不多。LD与LLD价差推涨到4000,风险较大,后面随行就市。禁塑令可能影响薄壁注塑和一次性购物袋的需求。最近集装箱一柜难求,海运费上涨,部分外商提前完成销售KPI,后两个月推涨价格。 贸易企业H 公司简介:公司主要经营分销PE、PP 、PVC等通用塑料,以及PA66、PA6、PC、PMMA、TPV、TPO等工程塑料。PE、PP年贸易量合计32万吨左右,PP年贸易18万吨,PE年贸易14万吨。主要面对终端客户,期现业务占比80-90%以上,客户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不开票业务不做。 下游需求情况:华南地区片材相对集中,塑编工厂较少,包装、日用品表现良好。下游需求除注塑外表现平淡,由于政府市建减少影响HD管材方面需求,可降解膜的推广冲击到HD膜的需求。PE上游供应格局也比较分散,品种之相关性弱,华南PE下游分布较为广泛,产业分散度高。 下游企业I 公司简介:公司主要产品为保护膜、复合膜,占比约9成,其中保护膜占70%,复合膜占30%。一年采购量10万吨,其中LD占40%,高压占50%,HD占比10%。 原料采购:中海壳长约客户,每月稳定采购LD2000到3000吨,也有从福炼拿货。进口货方面主要从贸易商处采购伊朗货,埃克森美孚的货。从石化厂采购占比70%,其他30%。保护膜原料纯高压,复合膜高压占比30%、线性占比70%,配方固定。现有40台机,300-500吨/台月产能。 经销概况:公司是行业龙头,利润在12~13%左右,年产量增长率超过20%。今年三季度市场回暖,四季度有所下降,长单占比40-50%,下游订单1月、季度/谈,订单比较固定,基本满产。暂无经销商,直接对接终端。下游客户分布行业比较广,淡旺季不明显,电子行业及食品包装行业表现亮眼。保护膜主要用于电子行业,华为直接供应商;复合膜主要用食品行业。国内限塑令对公司业务暂时没影响,成品价格调得慢,制品估计5成出口。一年检修一次,春节期间检修3-4天,其余时间满负荷生产。 库存方面:原料库存5-10天左右,产品库存维持1000吨,不投机。原料会适当采购远期货,三个月左右船期。 后市观点:保护膜市场需求增长比较快,有给下游放账期。目前公司的订单接到3-4月份,后面有扩产能计划,计划明年扩产能4到8台机,对市场偏乐观。 下游企业:J 公司简介: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保护膜。 原料采购:PE大概100多吨/月;PP需要耐高温的材料,大概15-20吨/月。国内主要是用中海壳牌的货;国外有用伊朗、泰国等货。壳牌是通过石化厂拿货,提前一周订货,进口是通过贸易商拿货。 库存方面:原料库存600吨左右,产品库存50-60吨。 经销概况:从3月份开始需求表现良好,订单天数为20-30天,订单比去年好。淡旺季与下游行业有关系。下游行业主要为片材、电子等行业。毛利率20-30%,目前利润率有所下降。 下游企业K 公司简介:BOPP龙头企业。现有8台生产设备,其中5台开机,年产BOPP膜8.9万吨,外购消光膜2万吨,功能母料2.5万吨。全年生产满负荷,平时有做设备维护和检修。 原料采购:采购原料主要是膜料,PP均聚6万吨左右,主要跟石化厂采购,少部分跟贸易商采购。成品80%在国内销售,20%出口,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出口减少到15%。 经销概况:成品库存比较低。订单方面,因为市场变化快,少部分是2个月订单,一般一个月或者一周的订单。加工费今年在3000元/吨以上。成品直接销售给下游厂家。BOPP行业产能近几年增长比较快,开工率有所下降,部分BOPP生产企业5月采购不到原料,有停机,6月以后订单回流。胶连带应用,一季度是负增长,到三季度需求回暖,到今年10月累计产量已近超过去年。小家电生产过程需要用到胶连带。出口欧美的服装增加,包装需求有支撑。国外疫苗落地,疫情好转,预计成品出口需求继续增长。华南地区BOPP加工成本为1000-1200元/吨(含折旧),华东地区加工成本700元/吨(不含折旧)。 核心观点:未来2-3个月原材料供应(驳船、货运)相对紧张,国外疫情导致订单供应不足,全球BOPP需求增加,但国内企业因为汇率风险,不愿意出口,南沙、盐田货轮增加,进口及出口都不乐观。 仓储企业L 企业概况:公司拥有7万吨的仓储库容,维持常态库存5.5-6万吨,比往年增加2.5万吨。2月份疫情过后,库容最高达到10.8万吨,5-8月份稍微提升达到7万吨库容。今年全年PE交割品注册仓单2800吨,PP交割品注册仓单965吨。日吞吐量达到2700吨,码头直送3500吨左右,9-10月份码头直送量达到最大5000吨,跟下游需求爆发匹配。 核心观点:暂时不存在清库存的迹象,库存流传顺畅,维持5.5万吨。2021年初库存预估达到7万吨,目前下游需求恢复及时,订单需求良好,处于赶订单状态。最近海运费大幅上涨,导致用柜期缩短至7天,船期稳定性受影响,进出口受影响。 研究所 公司研究所具有一批资深优秀的产业服务、策略实战经验的优秀分析师,具有齐全的期货投询、金属能化农林产业研究、宏观研究、衍生品及专一品种等一体化研究职能。 研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中国资本市场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投资方案及各类型市场的研究报告,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度挖掘,提示投资机会和市场风险,完成对资本市场现象、规律的研究探索,为辖区乃至全国的实体经营和机构运作保驾护航。 研究范围涉及目前所有商品期货以及金融衍生品;我们推崇产业链的研究;我们看重数量分析法;我们提倡独立性,鼓励分析师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保持清醒,保持市场观点的一致顺延。 我们将积极依托股东单位—越秀金控在宏观经济、产业领域的高端研究资源优势,以“宏观、产业和行情策略分析”为核心,大力推进研究市场化和标准化运作,逐步完善研究产品体系,打造具有特色品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与金融行业的资深研究所。 核心理念:研究创造价值,深入带来远见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广州期货 I 您身边的期货专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可信 亲切 专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