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招商智库研究】聚焦战新产业,多家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5.13-2024.05.26)

【招商智库研究】聚焦战新产业,多家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5.13-2024.05.26)

作者:微信公众号【轩言全球宏观】/ 发布时间:2024-05-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智库研究】聚焦战新产业,多家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5.13-2024.05.2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感谢各位对招商研究的关注! 林喜鹏 S1090522050001 罗嘉成 研究助理 核心观点: 5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拟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后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国有资本。在央国企加大力度布局战新产业的背景下,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相关的上市平台,可能仍将是未来资本运作的重点。 截至2024年5月26日,2024年A股共有33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新变更或拟变更为国有资本实际控制,其中18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后首次公告,对比2023年全年42家上市公司的(拟)变更数量,国有资本对上市公司的布局有所提速。 2024年以来,央企新控股7家上市公司,主要对象是地方国企或无实控人的上市公司。整体来看,央企主要通过三种手段控股上市公司:一是开展央地合作,以专业化整合的方式控股上市公司;二是开展投资并购,通过协议转让或定增的方式控股上市公司;三是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企业重整,并通过组合式交易方案控股上市公司。 组合式交易成为今年以来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主流方式。2024年以来,共有20家上市公司由地方国资取得控股权,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此前均为民营企业。地方国资控股A股上市公司往往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在最广泛采用的协议转让和定增的基础上,常结合原控股股东放弃或委托表决权的方式,对上市公司实现低成本的实际控制。司法拍卖也是今年地方国资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权的常见路径。除了对民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外,地方国资也在积极推动地方国企间的专业化整合。 湖北省国资今年并购上市公司的动向最为活跃,在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中的数量占比达20%。2024年以来,围绕产业协同和资源整合,湖北省国资委旗下的湖北国贸集团、湖北交投集团、湖北联投集团、长江产业集团对4家上市公司开展并购并分别成为其实控人。今年3月,长江产业集团还通过协议转让与签订一致行动协议的方式,成为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除湖北省国资外,唐山市国资今年先后完成了2家上市公司的并购,完成了1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优化。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战新产业发展目标,央企到2025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要力争达35%,到2030年战新产业实现资产倍增。同时,新“国九条”提出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近期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也强调要推动重组整合实现要素畅通流动。在央国企加大力度布局战新产业的背景下,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相关的上市平台,可能仍将是央国企资本运作的重点。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或后续政策方向发生变化;报告中列示上市公司不涉及投资建议。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央国企重要动态 1.1 聚焦战新产业,多家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 进入5月以来,盐湖股份、华铁应急、九量股份、瑞联新材、吉林碳谷、吉林碳纤等上市公司先后公告拟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后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国有资本。截至2024年5月26日,2024年A股共有33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新变更或拟变更为国有资本实际控制,其中18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后首次公告,对比2023年全年42家上市公司的(拟)变更数量(参见《国有资本加速产业整合,地方国企七方面工作部署》),国有资本对上市公司的布局有所加速。 央企通过控股上市公司,加速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主要目标是地方国企或无实控人的上市公司。2024年以来,共有7家上市公司由央企取得控股权,此前均属于地方国企或无实际控制人,目前丰乐种业、广晟有色的控股权已完成变更。除供销大集外,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均在战新产业或未来产业有所布局,成为央企控股的主要动机。例如,国投集团将丰乐种业作为新成立的国投种业发展运营、资本运作和资源聚集的主要平台,延伸生物育种产业链;中国电信控股的中电信量子集团将以国盾量子技术为支撑,抢抓开辟量子技术未来产业新赛道的机遇。整体来看,2024年央企主要通过三种手段控股上市公司。 一是开展央地合作,以专业化整合的方式控股上市公司。例如,中国五矿拟与青海国资合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并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实现对盐湖股份的控股;中国稀土集团对广东稀土资源开展专业化整合,通过无偿划转获得广晟有色控股股东广东稀土集团的100%股权;通用技术集团拟与重庆化医控股开展重庆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战略整合,进而可能导致由重庆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控股的重药控股实控人变更。 二是开展投资并购,通过协议转让或定增的方式控股上市公司。例如,国投集团、华润集团均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拟)取得丰乐种业、长电科技的控股权。中国电信拟通过定增的方式取得国盾量子23.08%股权,并与科大控股等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实现41.36%的股权控制。 三是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企业重整,并通过组合式交易方案控股上市公司。供销大集在2021年被海南高院裁定重整,并在2024年1月引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控股的中合农信等产业投资人与财务投资人。中合农信通过认购重整转增股票并取得其他股东委托的表决权,取得对供销大集21.28%的股权控制。 组合式交易成为今年以来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主流方式。2024年以来,共有20家上市公司由地方国资取得控股权,除安纳达与瑞联新材此前无实控人、江海股份此前为外资企业外,其余上市公司此前均为民营企业。地方国资控股A股上市公司往往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在最广泛采用的协议转让和定增的基础上,常结合原控股股东放弃或委托表决权的方式,对上市公司实现低成本的实际控制。此外,司法拍卖也是地方国资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权的常见路径,ST步森、ST实华、ST易联众分别被宝鸡市、茂名市、周口市的国资通过司法拍卖获得控股权。 湖北省国资今年并购上市公司的动向最为活跃,在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中的数量占比达20%。2024年以来,围绕产业协同和资源整合,湖北省国资委旗下的湖北国贸集团、湖北交投集团、湖北联投集团、长江产业集团分别对上海雅仕、微创光电、三湘印象、奥特佳开展并购,并分别成为其实际控制人。此外,为了实现“产业+金融”服务功能的跃升、助推湖北省加大金融与业务协同及创新、进一步提升湖北省国资市场运作功能,2024年3月29日,长江产业集团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分别受让湖北能源、三峡资本持有的长江证券9.58%、6.02%股份,并与武汉城建、宏泰集团、旅投创业、湖北省中小金服、湖北日报分别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取得对长江证券28.22%的表决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除湖北省国资外,唐山市国资今年先后完成了大晟文化、风范股份2家上市公司的并购。 除了对民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外,地方国资也在积极推动地方国企间的专业化整合。例如,为加快构建新疆加快构建兵团能源矿业、新型建材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疆兵团一师国资委与新疆兵团国资委共同组建中新建能矿,兵团一师国资委以青松建化股份及现金参与组建。为打造以吉林市为核心的“中国碳纤维产业高地”,全力支持吉林化纤的控股股东吉林化纤集团、吉林碳谷的控股股东国兴新材料做大做强,吉林市国资委向吉林省国资委旗下的吉林国有资本运营集团转让吉林化纤集团、国兴新材料的控股权。唐山国控集团为了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成为三友化工的间接控股股东。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战新产业发展目标,央企到2025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要力争达35%,到2030年战新产业实现资产倍增。同时,新“国九条”提出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近期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也强调要推动重组整合实现要素畅通流动。在央国企加大力度布局战新产业的背景下,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相关的上市平台,可能仍将是未来央国企资本运作的重点。此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能提出1项到2项拟培育主业,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空间,今年并购上市公司的央企或地方国企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我们认为,可能仍将有更多国有资本投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出现。 1.2央国企宏观数据分析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多项效益指标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明显,国有经济运行向好态势逐步巩固。近两周,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同比增长5.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推动产业升级、投资企稳。近两周,国家统计局公布1-4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数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4%,高于中国整体的4.2%。 1.3其他重要动态 1.3.1国资监管及运作 (1)国资委将总结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经验做法,发挥好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 5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到国投集团调研,提出国务院国资委将认真总结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经验做法,进一步指导支持国投深化改革,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发展模式,更好担当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使命责任。张玉卓还强调,要立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持续深化改革,优化集团管控,强化动态监管,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规范投资闭环管理,不断提高投资风险防控能力。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为导向,选准选好重点投资领域,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做产业投资的引领者、持续回报的投资者。 (2)国资委将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新型技术设施建设的布局力度 5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表示,将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新型技术设施建设的布局力度,深化北斗、区块链与生产经营融合,夯实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的比重。 1.3.2央国企市值管理 (3)多家央国企响应“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 近两周,3家国资央企和2家地方国企响应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相关公告,从价值提升、质量管理、投资者关系三方面提出举措,其中小商品城提出要提高现金分红比例。至今,累计有72家国资央企和107家地方国企发布相关公告。 1.3.3专业化整合 (4)中国诚通与中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4日,中国诚通与中信集团在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信集团表示,希望以签署协议为契机,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深化在综合金融服务、基金业务、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国企改革等方面的合作,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双方合作再上新台阶。中国诚通表示,双方多年来已形成坚实的合作基础,希望以本次签约为新起点,强化定期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提升各领域合作,落地更多实质性合作成果,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共同服务国家战略部署。中国诚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祥玉,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奚国华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 (5)中国国新与中国航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月15日,中国国新与中国航材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链共同投资及研判,不断深化在项目投资、金融服务、证券业务等多领域合作,携手共进,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共同落实好国家战略,实现协同共赢。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中国航材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任宇等出席签约仪式。 (6)华润集团与中国宝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5日,华润集团与中国宝武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润集团表示,双方合作历史久、合作基础深厚,此次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深化双方更多业务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国宝武表示,希望双方以签署此次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持续深化交流,携手为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低碳建材产业链、包装材料供应链、清洁能源、智慧服务、产城融合、产业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华润集团王传栋副总经理与中国宝武副总经理高建兵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3.4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7)中国电信举办下一代光网络及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 5月14日,据中国电信官网,由国资委指导、中国电信主办的下一代光网络创新联合体和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暨“未来启航”任务推进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旨在贯彻落实国资委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工作的决策部署,与参与央企及合作伙伴对下一代光网络、量子通信领域推进思路、实施方案等进行研讨,共同打造紧密协同、合作共赢的创新平台。会议期间,中国电信展示了下一代光网络、量子通信领域自主研发的成果以及与产业伙伴联合创新的进展。大会上,中国电信牵头相关央企及产学研合作伙伴成立了“下一代光网络创新联合体”和“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创新联合体将致力于推动未来产业关键技术协同攻关,联合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培育顶尖人才、孵化领军企业,高效推进下一代光网络和量子通信任务实施。 (8)中国石化高端VAE新品填补国内空白 5月14日,据中国石化官网,川维化工成功生产的首批高性能VAE(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新品出厂,填补高端防水涂料领域该产品国内空白。川维化工针对行业市场高端需求,充分发挥产销研用一体化优势,不断进行工艺优化和专项攻关,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在今年初取得实质性突破,自主研发生产出能同时满足稳定性、高强度、耐水性三项综合性苛刻要求的新品,应用于建筑物屋顶、房屋厨卫等防水涂料,实现国产化替代。截至目前,该新品连续通过工厂多次试用,各项指标满足高端防水VAE产品的性能需求。 (9)国内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机成功交验 5月18日,国内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机 ——6G50ME-C9.6-LGIM+EGRBP 交机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中船发动机(CSE)成功举行,中国甲醇双燃料低速机制造实现从“无”到“有”这一里程碑时刻。国内首台甲醇双燃料主机额定功率 10320 千瓦,最大转速 80rpm,将安装在广船国际为 HAFNIA 船东建造的 49500 载重吨化学品 / 成品油船上,相较 LNG(液化天然气),甲醇燃料在船舶储存、运输、使用等方面更具优势,装备甲醇双燃料低速机对提升船舶综合能效指数和 CII 评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使航运公司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国际“碳税”法规,是目前全球航运业的最佳选择。这是中国船舶动力产业发展史上的一次突破,为加快我国绿色船舶动力制造布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0)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氢机器人完成系统调试 5 月 21 日,据中国中车集团,中车四方所联合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公司共同研制的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氢机器人已完成全系统调试,实现终端用氢的自动化加注。该加氢机器人主要由安全房、机器人、配套安全传感器等组成,可通过多模块协同配合,实现氢能源机车一键自动化注氢,成为了氢能源加注和铁路货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也为蒙西重载铁路加氢站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该机器人系统获得国内首个加氢机器人防爆合格证书,满足 IIC 级别氢气防爆要求,具有故障自诊断和故障报警功能,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及自身运行环境,执行安保操作更加可靠、稳定、安全。 (11)央企集团自主研发成果 5月10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宁东电厂自主研发的“发电机碳刷恒压弹簧检测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该项专利能够为发电机运行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填补了行业空白领域。发电机碳刷恒压弹簧检测装置由该厂“晓强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经过多次测试、模拟试验该装置数据准确,操作简便,代替传统的人工经验检测,能有效提高测量效率,减少人员劳动强度及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该装置具有自动判别检测质量功能,最终形成测试报告生产劣化趋势分析,对于尽早发现发电机碳刷弹簧劣化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判断依据。目前该项发明成功应用在生产现场,提高发电机运行可靠性。 5月15日,我国首台自主可控国产化110千伏合成酯绝缘油变压器顺利通过全部型式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环保电工材料及装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合成酯绝缘油量产及变压器制造核心技术。该项目由南方电网旗下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制,该变压器具有高温稳定性好、火灾风险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低、过载能力强等特点,和传统110千伏矿物油变压器相比更加安全环保,运行稳定性强,能够有效避免易燃易爆风险,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趋势。 5月16日,据中国石化官网,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汉油建公司成功在川气东送二线项目建设中运用钨氩弧自动外根焊技术,完成热煨弯管与直管焊接,填补了国内长输管道建设焊接技术相关空白。该技术解决了当前国内大口径、高钢级长输管道只能采用组合自动焊工艺焊接热煨弯管与直管,且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比组合自动焊接工效提升2至3倍,质量更稳定。目前,已运用该技术完成热煨弯管与直管焊接256道口,焊接纵向角度从15度提升到45度,有效满足山区施工需求,实现了大口径、高钢级长输管道在全自动焊中不留断点的施工新突破。 5月23日,据国家电投集团官网,国核设备使用自主研发的全场景可移动式焊接机器人自动焊配套工艺正式在三门核电4号机组环吊梁产品制造中投产应用,实现了该产品90%以上整体焊缝的自动化焊接,一次性焊接合格率达到100%,标志着公司自动焊技术首次在核电站核级产品中成功应用,同时也填补了环吊梁自动焊设备及工艺的空白。此次通过开发适用于离散型核电装备产品的移动机器人,实现了一键启动,焊缝平、横、立等位置多层多道全场景焊接。 1.3.5产业链融通发展 (12)许继电气与山东铁路发展基金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5月14日,许继电气与山东铁路发展基金开展技术交流,就新能源领域资源开发建设以及相关产品应用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山东铁路发展基金将充分利用资本运作及头部企业合作优势,加强与许继在新能源领域建设、能源管理、零碳站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双方共赢发展。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许继电气与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双方将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许继电气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许涛,山东铁路发展基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春雷出席会议并发言。 (13)国内首个面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10亿元专项基金发布 5月18日,国内首个面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脑机海河实验室基金正式发布。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由脑机海河实验室、滨海高新区管委会、河西区政府、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天津合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设立,旨在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政府+投资人”的投资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支持脑机全产业链发展。事件相关电位仪是用于采集人脑在认知过程中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基础设备,是发展无创脑机接口技术的关键基座系统。为实现我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燧世(天津)智能科技,与中电云脑(天津)科技联合发布了首款全国产高性能事件相关电位仪“神工—神关”。 (14)华润置地与华为终端签署全屋智能战略合作协议 5月20日,华润置地与华为终端签署全屋智能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行业内的资源、技术优势,在全屋智能业务及商业购物中心、写字楼、长租公寓、物业管理及综合体建筑等其他相关领域探索更多合作。未来,华润置地将与华为共研共创、强强联合,共同制定全屋智能新标准,不断提升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力,创造共赢局面。 (15)中国一汽与科大讯飞、蔚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 月 21 日,中国一汽与科大讯飞、蔚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一汽与科大讯飞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技术产品优势、产业和市场经验,围绕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算法与工具、智能平台(含大模型、大数据、知识库),以及面向企业端和汽车端多场景的智能解决方案等开展务实合作。中国一汽与蔚来将进一步发挥双方优势,围绕电池技术标准、可充可换电池车型研发、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充换电补能生态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电池产业采购与配套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 1.3.6地方国资动向 (16)浙江省50亿精密制造装备产业基金 (台州)签约落地 5月13日,浙江省精密制造装备产业基金(台州)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浙江省精密制造装备产业基金拟注册于台州市,总规模50亿元,由金石投资担任管理人,形成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三级联动,并引入产业、金融等资源,重点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智能电气、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等行业领域,助力浙江打造万亿级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17)浙江省50亿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签约落地 5月15日,浙江省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签约仪式在宁波举行。浙江省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拟注册于宁波市,总规模50亿元,由财通资本担任管理人,省级、宁波市、鄞州区三级联动,并引入产业、金融等资源,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气、高端船舶和海工设备等领域,助力浙江打造万亿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18)国家电投集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5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南宁市拜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并共同见证协议签署。刘宁表示希望国家电投集团扎根广西、支持广西、建设广西,共同落实好双方签署的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协力抓好“核电+沿海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海上风电项目开发、“青电入桂”配套电源建设、广西光伏发电项目新应用场景、广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发、农村能源革命助力乡村振兴等合作事项落地落实,积极拓展面向东盟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刘明胜表示,国家电投集团将继续深耕广西,围绕广西“一区两地一园”建设,充分发挥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在桂投资力度,深化拓展在核电、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光伏储能、农村能源革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助推广西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9)国投集团与合肥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6日,国投集团与合肥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加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合作,强化对优质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打造更多标杆性合作项目,更好助力安徽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国投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付刚峰,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韩俊共同见证。 (20)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主题母基金首只20亿肥西子基金设立 5月17日,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主题母基金首只肥西子基金——合康基金在肥西完成工商注册,总规模20.21亿元。该基金聚焦生命健康、医药医疗(特别是创新药物和生物技术)及与之相关的人工智能、信息化、工程技术(特别是医疗器械)等领域,重点关注创新药、高端器械、消费健康等细分赛道。合康基金是肥西县2024年首只新设生命健康基金,也是目前肥西县域内设立规模最大的子基金。本基金由洪泰基金作为基金管理机构,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主题母基金、建信股权、无锡梁溪科创基金等6家国资背景及上市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共同设立。 (21)100亿元湖北省绿色低碳发展产业基金落户黄陂 5月19日,黄陂区与湖北宏泰集团签约,携手共建湖北省绿色低碳发展产业基金,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向黄陂绿色低碳产业集聚。总规模100亿元的绿色低碳发展产业基金,由央企、湖北宏泰集团、黄陂区人民政府以及湖北省投资引导基金共同设立。主要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交通和低碳技术等产业领域,采用“产业基金+子基金+直投”的方式运作,既可投资参与黄陂区设立的轨道交通产业基金等子基金,也可直接投资区内融资企业,支持重大战略性项目落地,聚力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22)山东10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完成设立 5月19日,据大众日报,山东10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完成设立。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设立的首只百亿元规模的新能源产业基金。该基金由省新动能基金公司联合山东能源集团、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主要投向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致力于培育发现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助力山东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金将采取“直投+母基金”“资产+股权”的方式进行联动运作,同时基金还将与社会金融资本共同发起设立若干资产类、股权类子基金,进一步放大母基金投资带动效应。 (23)中远海运集团与厦门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月22日,中远海运集团与厦门市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全面合作的新里程。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文辉会见中远海运集团总经理朱碧新一行,并共同见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黄文辉表示,中远海运集团是厦门市的重要合作伙伴,是参与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企业,更是“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朱碧新表示,厦门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服务两岸经贸往来和发展融合的桥头堡。厦门的比较优势与中远海运集团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互补意义。双方将站在更高的合作起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4)国机集团与江西省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5月22日,国机集团与江西省在南昌市签署合作共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江西农业装备研究院”框架协议。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与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共同见证签约。叶建春表示,希望双方深化合作共建,将中国农机院江西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南方农业特色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江西和更多有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需求的丘陵地区提供务实科技成果。也希望国机集团发挥人才、资金等优势,加强与江西在各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创央地合作的新局面。张晓仑表示,国机集团将与江西省政府、各有关部门一道,着力推动协议内容落地落实,整合央地各类科技资源,强化课题攻关,为江西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作出更大贡献。 (25)重庆设立2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子基金 5月23日,重庆保税港区集团宣布将为共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设立2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子基金。据悉,综保区将利用现有的铁公水空“四式”联运优势、国际化标准的生物医药冷链库、优质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和自贸区企业服务中心,为生物医药产业搭建起集采、储运、结算等全供应链服务平台。同时将设立20亿元的生物医药专项子基金,构建共投、共管、共发展、共收益的合作发展新模式,共建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圈。 二、上市央国企市场表现 2.1市值及涨跌幅 2.1.1 A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5月26日,A股上市央企总市值27.2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重32%;其中,国资委体系下的上市央国企总市值18.1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重21%。 在央国企主要指数中,近两周央企现代能源表现最优,跌幅-0.1%,相对同期沪深300高1.6%;近一年央企现代能源表现最优,涨幅10.7%,相对同期沪深300高17.4%。其余指数:国新央企综指(近两周-1.3%;近一年-3.1%)、央企现代能源(近两周-0.1%;近一年10.7%)、央企科技引领(近两周-5.4%;近一年-21.9%)、央企股东回报(近两周-0.4%;近一年4.9%)、结构调整(近两周-1.4%;近一年-1.7%)、央企创新(近两周-2.0%;近一年0.5%)。 在总市值高于100亿元的央国企中,保利发展(涨15.3%)等10家企业近两周涨幅居前,新集能源(涨137.3%)等10家企业近一年涨幅居前;当升科技(跌15.5%)等10家企业近两周跌幅居前,振华科技(跌50.9%)等10家企业近一年跌幅居前。 2.1.2港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5月26日,港股上市央国企总市值13.2万亿元,占港股整体比重24%;其中,A+H上市央国企总市值8.3万亿元,占港股整体比重15%。 在总市值高于100亿港元的央国企中,中船防务(涨21.5%)等10家企业近两周涨幅居前,中广核矿业(涨216.7%)等10家企业近一年涨幅居前;耐世特服务(跌12.7%)等10家企业近两周跌幅居前,华润水泥控股(跌50.6%)等10家企业近一年跌幅居前。 2.2估值表现 A股央国企的估值处于相对偏低位置。截至2024年5月26日,央国企PE(TTM)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13.8、 18.4、22.8倍;与A股整体相比,央国企市盈率的算术均值和市值加权均值仍相对偏低。央国企PB(LF)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2.5、 1.9、 2.1倍;与A股整体相比,央国企三个口径计算也相对偏低。在主要指数的估值上,央企科技引领的PE(TTM)和PB(LF)都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分位数55.7%;分位数4.9%)。 A股央国企分行业估值,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低:农林牧渔、国防军工、商贸零售,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高:煤炭、钢铁、基础化工。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低:环保、非银金融、电子,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高: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业。 港股央国企分行业估值,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低:必需性消费、金融业、地产建筑业,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高:原材料业、电讯业、非必需性消费。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低:地产建筑业、金融业、必需性消费,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高:能源业、电讯业、公用事业。 2.3成交活跃度 近两周,长江电力等10家A股央国企净主动买入额居前,长安汽车等10家A股央国企净主动卖出额居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等10家港股央国企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居前,中国海洋石油等10家港股央国企净主动卖出额居前。 2.4股东回报 2.4.1 A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5月26日,A股央国企股息率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1.2%、3.0%、0.6%,均高于A股整体、民营企业和公众企业。其中,中远海控、中国神华、鲁西化工等市值高于100亿元的央国企,近三年均有现金分红且近12月的股息率高于4%。 2.4.2港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5月26日,港股央国企股息率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3.5%、5.5%、3.1%,均高于港股整体上市公司。其中,中远海控、中石化炼化工程、中远海发等市值高于100亿港元的央国企,近三年均有现金分红且近12月的股息率高于4%。 2.5 AH股价格对比 截至2024年5月26日,相较于所有采用A+H方式上市的企业,A+H上市的央国企 AH溢价率较为相近。其中,南京熊猫等十家央国企AH溢价率最高,中国中免等十家央国企AH溢价率最低。 三、A股上市央国企资本运作 3.1股权融资 近两周,逆周期调节下A股的IPO节奏明显放缓,但央国企再融资回暖。其中,中绿电定向增发的2.04亿新增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其总股本已由18.63亿股变更为20.67亿股。此外,国药集团旗下益诺思于5月21日注册生效。 3.2并购重组 近两周,中直股份等4家央国企的重大重组发生新进展。其中,本钢板材(000761.SZ)已经完成董事会预案手续。 3.3重要股东增减持 近两周,央国企重要股东合计增减持规模均较小。 3.4股份回购 近两周,东方中科等多家央企完成股份回购,合计完成回购0.41亿元,占全市场比重为0.36%。另外,太钢不锈等多家央国企公告回购进度并拟继续实施回购。 风险提示 国企改革与市值管理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或后续政策方向发生变化;报告中列示上市公司不涉及投资建议。 系列报告: 1、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央企专业化整合新趋势——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0.23-2023.11.05) 2、三季报反映央国企价值创造能力正在提升——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1.06-2023.11.19) 3、华录与电科重组落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增持ETF—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1.20-2023.12.03) 4、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国企改革深化行动部署——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2.04-12.17) 5、2024延续“一利五率”考核,创新联合体增多——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2.18-2023.12.31) 6、国有资本加速产业整合,地方国企七方面工作部署——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1.01-2024.01.14) 7、市值管理纳入央国企考核,夯实“中特估”基础——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1.15-2024.01.28) 8、多地规划国企重组整合,市值管理重视程度提升——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01.29-2023.02.18) 9、央企加速算力建设,AI赋能重点行业——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2.19-2024.03.03) 10、战新产业营收目标明确,多家央国企部署市值管理——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3.04-2024.03.17) 11、首批启航企业确定,央国企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3.18-2024.03.31) 12、新“国九条”定调市值管理,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4.01-2024.04.14) 13、战新产业投资加大,多家央企集团成立创新联合体——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4.15-2024.04.28) 14、上市央企一季度盈利改善,第二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央国企动态双周报(04.29-05.12)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