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跟踪 | 5月以来,理财规模累计增6000+亿元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债市跟踪 | 5月以来,理财规模累计增6000+亿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 要 理财规模延续增长,5月累计增6238亿元 本周理财规模延续增长,不过增幅收窄,较前一周增1373亿元至29.86万亿元(前一周增幅为3108亿)。5月1-24日,理财规模累计增6238亿元,增幅高于2020-2023各年5月全月增幅(分别为0.07、-0.21、0.03、0.34万亿元)。 结构上,5月以来现管类产品规模增幅逐步收窄直至缩减,本周较前一周降762亿元至8.4万亿元(5月前两周规模环比变动依次为+405、+72亿元),而固收+及纯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则维持正增。日开型产品受现管类产品影响,规模同样转降,较前一周缩减215亿元至11.4万亿元,其余产品类型均维持增长,其中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增幅最大,环比增1104亿元至 6.0万亿元。 全部理财产品破净率维持稳定 全部理财产品破净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为1.7%。分机构来看,仅股份行理财子有所下降,环比降0.5pct至1.1%,不过其规模体量较大,对冲了其余理财产品破净率的上升,使得整体破净率基本持平。除股份行外,其余机构破净率均有所提升。 业绩端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上涨,风险端破净率与业绩不达标率处于相对低位,理财产品负收益率占比同样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滚动近1周产品区间负收益率为2.1%,较前一周降0.6pct;拉长期限来看,近3月负收益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为0.5%。 银行间、交易所杠杆率略微抬升 银行间杠杆率小幅抬升。周内来看,杠杆率“一波三折”,由周一的107.09%升至周五的107.26%,高于上周五的107.19%。交易所杠杆率同样在小幅抬升,周内来看,杠杆水平于周四增至119.90%的周内高点,周五小幅回落至119.80%,仍高于前一周的119.74%。 中长债久期转为拉伸 本周中长债基中利率和信用风格类久期均转为拉伸,其中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2.88年拉伸至2.98年;信用债基久期中位数同样从前一周的2.01年增至2.12年。整体上,中长债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2.35年延长至2.47年。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01 理财规模持续大幅增长 (一)业绩表现:理财代表产品净值增幅收窄 本周债市整体平稳,中短期限收益率略有上行,理财产品净值增幅收窄。纯债类代表产品方面,中长债代表产品区间收益率为0.05%(周环比-0.01pct);短债代表产品净值区间增速为0.04%(周环比-0.02pct);混合类产品方面,本周A股市场震荡下跌,偏债混合类近7日区间收益率为0.06%(周环比-0.02pct)。 (二)理财规模延续增长,不过增幅略有收窄 本周理财规模延续增长,不过增幅收窄,较前一周增1373亿元至29.86万亿元(前一周增幅为3108亿)。其中,理财子机构环比增1447亿元至26.06万亿元,存量规模占全部理财的87.25%。5月初至24日,理财规模累计增6238亿元,增幅高于2020-2023各年5月全月增幅(分别为0.07、-0.21、0.03、0.34万亿元)。下周进入月末,参考规模变动规律,月末时点理财往往回表,下周理财存续规模继续大幅扩容的可能性或不大。 分投资方向看,本周现管类产品存续规模出现回落。具体而言,5月以来现管类产品规模增幅逐步收窄直至缩减,本周较前一周降762亿元至8.4万亿元(5月前两周规模环比变动依次为+405、+72亿元);规模同样下降的是权益及偏股混合型产品,环比降27亿元至846亿元。固收+及纯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则维持正增,其中不可投股票固收+、可投股票固收+环比增幅依次为975、907亿元,存续规模分别增至7.6万亿元、8.1万亿元;纯固收类产品小幅增186亿元至4.2万亿元。 分运作模式看,受现管类产品影响,日开型产品规模同样转降,较前一周缩减215亿元至11.4万亿元。其余产品类型均维持增长,其中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增幅最大,环比增1104亿元至 6.0万亿元;然后是封闭型产品,较前一周增308亿元至5.7万亿元,定开型产品同样小幅增111亿元至5.2万亿元。 (三)风险端,理财破净率维持稳定 本周全部理财产品破净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为1.7%。分机构来看,仅股份行理财子有所下降,环比降0.5pct至1.1%,不过其规模体量较大,对冲了其余理财产品破净率的上升,使得整体破净率基本持平。除股份行外,其余机构破净率均有所提升,其中城商行、合资行、国有行理财子环比增幅依次为0.9pct、0.2pct、0.1pct,破净率分别增至2.2%、1.6%、2.5%。 产品业绩不达标率较前一周小幅增0.2pct至18.6%。具体而言,各机构变动分化,国有行理财子环比降0.2pct至25.6%,而股份行、合资行以及城农商行理财子分别较前一周增0.5pct、0.4pct、0.1pct,分别升至13.9%、43.9%、15.8%。 观察理财的区间风险情况,业绩端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上涨,风险端破净率与业绩不达标率处于相对低位,理财产品负收益率占比同样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滚动近1周产品区间负收益率为2.1%,较前一周降0.6pct;拉长期限来看,近3月负收益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为0.5%。 02 杠杆率:银行间、交易所略微抬升 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额先增后减,截至5月24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额在周三增至6.15万亿元的周内高点后,逐步降至周五的5.97万亿元,周均值为6.04万亿元(前一周为5.95万亿元)。隔夜占比周一、二在86%水平波动,周三至周五快速升至88%以上,周均值为87.90%(前一周87.76%)。 整体上,回购余额波动上升,由周一的9.29万亿元增至周五的9.51万亿元,高于上周五的9.41万亿元。 资金供需结构仍在转变过程中,银行体系资金供给量处于低位,而非银资金则相对充裕,且其资金需求也在持续下滑。 从供给端来看,5月20-24日,银行体系净融出维持低位震荡,周内基本在2.8-3.0万亿之间波动,日均融出2.83万亿元,低于前一周的2.96万亿元。拆分结构来看,大行日均净融出2.84万亿元,略高于前一周的2.67万亿元;非大行转为净融入,日均净融入59亿元,前一周日均净融出2942亿元。弹性供给方面,本周货基净融出持续增长,由周一的1.65万亿元逐日增至周五的1.85万亿元,高于上周五的1.59万亿元,日均净融出1.73万亿元(前一周为1.61万亿元)。 从需求端来看,截至5月24日,重要非银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日均净融入4.53万亿元,与前一周基本持平。不过拉长期限来看,当前非银杠杆仍处于低位,4月初重要非银机构合计净融入量在6万亿左右。从总融入的角度来看,基金类机构融入总余额较前一周增0.04万亿至2.09万亿元。 银行间杠杆率小幅抬升。周内来看,本周杠杆率“一波三折”,由周一的107.09%升至周五的107.26%,高于上周五的107.19%。不过20日平滑后的中枢水平降至107.42%(前一周为107.71%)。 交易所杠杆率同样在小幅抬升,周内来看,杠杆水平于周四增至119.90%的周内高点,周五小幅回落至119.80%,仍高于前一周的119.74%。20日平滑后杠杆率小幅降至119.95%(前一周为120.02%)。 03 中长债基久期转为拉伸 本周中长债基中利率和信用风格类久期均转为拉伸,其中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2.88年拉伸至2.98年;信用债基久期中位数同样从前一周的2.01年增至2.12年。需要说明的是,久期模型本质上是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基金产品的收益序列特点,以此来捕捉不同期限仓位变化的信息,若基金在短期内频繁调整策略,久期模型所反映的结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中长债基方面,整体基金久期转为拉伸,截至5月24日,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2.35年延长至2.47年。 此外,我们也沿用《一季度纯债基金规模“百态”》中短债与中短债基金的划分名单(Wind口径下的短债基金包含了中短债基),采用类似的方法对短债、中短债基金进行了久期跟踪,短债及中短债基金久期也呈拉伸态势,截至5月24日,短债基金久期中位数为0.75年,高于前一周的0.72年;中短债基金与之相似,久期中位数1.24年,前一周1.13年。 说明:我们在《久期测算2.0版,兼具高频与精准》中,结合基金实际运作特点,改进了久期测算的方法论,并对各个季度内存续的中长债基(剔除了摊余型及定开型)进行了风格分类,根据基金季报中各券种持仓数据,将国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及其他(多为地方债)视为利率型持仓,将企业债、中票、短融、非政金金融债及ABS视为信用持仓。参考23Q2结果,我们将利率持仓高于70%的品种归类为利率债基(共261只),将信用持仓高于70%的品种归类为信用债基(共424只),其余则归类为均衡债基(共213只)。 04 供给端:月末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 地方债方面: 周度来看,5月20-24日,地方债累计发行1154亿元,净发行-115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123亿元、新增专项债817亿元、普通再融资债214亿元。 5月27-31日,地方债累计发行4443亿元,净发行4181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170亿元、新增专项债1927亿元、普通再融资债2346亿元。 月度来看,5月1-31日,发行地方债8380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436亿元,新增专项债(扣除中小银行)4078亿元,普通再融资债3286亿元,特殊再融资债580亿元,整体净发行5693亿元。 国债方面: 周度来看,5月20-24日,国债累计发行4489亿元,净发行3688亿元。 月度来看,5月1-31日,发行国债10014亿元,净发行7212亿元。 政金债方面: 周度来看,5月20-24日,政金债累计发行1420亿元,净发行1420亿元。5月27日,发行政金债190亿元,净发行190亿元。 月度来看,5月1-27日,发行政金债4899亿元,净发行1762亿元。 利率债发行进度: 截至5月31日,新增地方债累计发行1416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1250亿元下降7088亿元; 截至5月31日,国债累计净发行1075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5575亿元上升5178亿元; 截至5月27日,政金债累计净发行364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541亿元下降4899亿元。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分析师:肖金川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30004 联系人:谢瑞鸿 证券研究报告:《5月以来,理财规模累计增6000+亿元》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5月26日 请向下滑动参见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重要提示及法律声明: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摘 要 理财规模延续增长,5月累计增6238亿元 本周理财规模延续增长,不过增幅收窄,较前一周增1373亿元至29.86万亿元(前一周增幅为3108亿)。5月1-24日,理财规模累计增6238亿元,增幅高于2020-2023各年5月全月增幅(分别为0.07、-0.21、0.03、0.34万亿元)。 结构上,5月以来现管类产品规模增幅逐步收窄直至缩减,本周较前一周降762亿元至8.4万亿元(5月前两周规模环比变动依次为+405、+72亿元),而固收+及纯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则维持正增。日开型产品受现管类产品影响,规模同样转降,较前一周缩减215亿元至11.4万亿元,其余产品类型均维持增长,其中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增幅最大,环比增1104亿元至 6.0万亿元。 全部理财产品破净率维持稳定 全部理财产品破净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为1.7%。分机构来看,仅股份行理财子有所下降,环比降0.5pct至1.1%,不过其规模体量较大,对冲了其余理财产品破净率的上升,使得整体破净率基本持平。除股份行外,其余机构破净率均有所提升。 业绩端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上涨,风险端破净率与业绩不达标率处于相对低位,理财产品负收益率占比同样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滚动近1周产品区间负收益率为2.1%,较前一周降0.6pct;拉长期限来看,近3月负收益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为0.5%。 银行间、交易所杠杆率略微抬升 银行间杠杆率小幅抬升。周内来看,杠杆率“一波三折”,由周一的107.09%升至周五的107.26%,高于上周五的107.19%。交易所杠杆率同样在小幅抬升,周内来看,杠杆水平于周四增至119.90%的周内高点,周五小幅回落至119.80%,仍高于前一周的119.74%。 中长债久期转为拉伸 本周中长债基中利率和信用风格类久期均转为拉伸,其中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2.88年拉伸至2.98年;信用债基久期中位数同样从前一周的2.01年增至2.12年。整体上,中长债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2.35年延长至2.47年。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01 理财规模持续大幅增长 (一)业绩表现:理财代表产品净值增幅收窄 本周债市整体平稳,中短期限收益率略有上行,理财产品净值增幅收窄。纯债类代表产品方面,中长债代表产品区间收益率为0.05%(周环比-0.01pct);短债代表产品净值区间增速为0.04%(周环比-0.02pct);混合类产品方面,本周A股市场震荡下跌,偏债混合类近7日区间收益率为0.06%(周环比-0.02pct)。 (二)理财规模延续增长,不过增幅略有收窄 本周理财规模延续增长,不过增幅收窄,较前一周增1373亿元至29.86万亿元(前一周增幅为3108亿)。其中,理财子机构环比增1447亿元至26.06万亿元,存量规模占全部理财的87.25%。5月初至24日,理财规模累计增6238亿元,增幅高于2020-2023各年5月全月增幅(分别为0.07、-0.21、0.03、0.34万亿元)。下周进入月末,参考规模变动规律,月末时点理财往往回表,下周理财存续规模继续大幅扩容的可能性或不大。 分投资方向看,本周现管类产品存续规模出现回落。具体而言,5月以来现管类产品规模增幅逐步收窄直至缩减,本周较前一周降762亿元至8.4万亿元(5月前两周规模环比变动依次为+405、+72亿元);规模同样下降的是权益及偏股混合型产品,环比降27亿元至846亿元。固收+及纯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则维持正增,其中不可投股票固收+、可投股票固收+环比增幅依次为975、907亿元,存续规模分别增至7.6万亿元、8.1万亿元;纯固收类产品小幅增186亿元至4.2万亿元。 分运作模式看,受现管类产品影响,日开型产品规模同样转降,较前一周缩减215亿元至11.4万亿元。其余产品类型均维持增长,其中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增幅最大,环比增1104亿元至 6.0万亿元;然后是封闭型产品,较前一周增308亿元至5.7万亿元,定开型产品同样小幅增111亿元至5.2万亿元。 (三)风险端,理财破净率维持稳定 本周全部理财产品破净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为1.7%。分机构来看,仅股份行理财子有所下降,环比降0.5pct至1.1%,不过其规模体量较大,对冲了其余理财产品破净率的上升,使得整体破净率基本持平。除股份行外,其余机构破净率均有所提升,其中城商行、合资行、国有行理财子环比增幅依次为0.9pct、0.2pct、0.1pct,破净率分别增至2.2%、1.6%、2.5%。 产品业绩不达标率较前一周小幅增0.2pct至18.6%。具体而言,各机构变动分化,国有行理财子环比降0.2pct至25.6%,而股份行、合资行以及城农商行理财子分别较前一周增0.5pct、0.4pct、0.1pct,分别升至13.9%、43.9%、15.8%。 观察理财的区间风险情况,业绩端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上涨,风险端破净率与业绩不达标率处于相对低位,理财产品负收益率占比同样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滚动近1周产品区间负收益率为2.1%,较前一周降0.6pct;拉长期限来看,近3月负收益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为0.5%。 02 杠杆率:银行间、交易所略微抬升 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额先增后减,截至5月24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额在周三增至6.15万亿元的周内高点后,逐步降至周五的5.97万亿元,周均值为6.04万亿元(前一周为5.95万亿元)。隔夜占比周一、二在86%水平波动,周三至周五快速升至88%以上,周均值为87.90%(前一周87.76%)。 整体上,回购余额波动上升,由周一的9.29万亿元增至周五的9.51万亿元,高于上周五的9.41万亿元。 资金供需结构仍在转变过程中,银行体系资金供给量处于低位,而非银资金则相对充裕,且其资金需求也在持续下滑。 从供给端来看,5月20-24日,银行体系净融出维持低位震荡,周内基本在2.8-3.0万亿之间波动,日均融出2.83万亿元,低于前一周的2.96万亿元。拆分结构来看,大行日均净融出2.84万亿元,略高于前一周的2.67万亿元;非大行转为净融入,日均净融入59亿元,前一周日均净融出2942亿元。弹性供给方面,本周货基净融出持续增长,由周一的1.65万亿元逐日增至周五的1.85万亿元,高于上周五的1.59万亿元,日均净融出1.73万亿元(前一周为1.61万亿元)。 从需求端来看,截至5月24日,重要非银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日均净融入4.53万亿元,与前一周基本持平。不过拉长期限来看,当前非银杠杆仍处于低位,4月初重要非银机构合计净融入量在6万亿左右。从总融入的角度来看,基金类机构融入总余额较前一周增0.04万亿至2.09万亿元。 银行间杠杆率小幅抬升。周内来看,本周杠杆率“一波三折”,由周一的107.09%升至周五的107.26%,高于上周五的107.19%。不过20日平滑后的中枢水平降至107.42%(前一周为107.71%)。 交易所杠杆率同样在小幅抬升,周内来看,杠杆水平于周四增至119.90%的周内高点,周五小幅回落至119.80%,仍高于前一周的119.74%。20日平滑后杠杆率小幅降至119.95%(前一周为120.02%)。 03 中长债基久期转为拉伸 本周中长债基中利率和信用风格类久期均转为拉伸,其中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2.88年拉伸至2.98年;信用债基久期中位数同样从前一周的2.01年增至2.12年。需要说明的是,久期模型本质上是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基金产品的收益序列特点,以此来捕捉不同期限仓位变化的信息,若基金在短期内频繁调整策略,久期模型所反映的结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中长债基方面,整体基金久期转为拉伸,截至5月24日,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2.35年延长至2.47年。 此外,我们也沿用《一季度纯债基金规模“百态”》中短债与中短债基金的划分名单(Wind口径下的短债基金包含了中短债基),采用类似的方法对短债、中短债基金进行了久期跟踪,短债及中短债基金久期也呈拉伸态势,截至5月24日,短债基金久期中位数为0.75年,高于前一周的0.72年;中短债基金与之相似,久期中位数1.24年,前一周1.13年。 说明:我们在《久期测算2.0版,兼具高频与精准》中,结合基金实际运作特点,改进了久期测算的方法论,并对各个季度内存续的中长债基(剔除了摊余型及定开型)进行了风格分类,根据基金季报中各券种持仓数据,将国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及其他(多为地方债)视为利率型持仓,将企业债、中票、短融、非政金金融债及ABS视为信用持仓。参考23Q2结果,我们将利率持仓高于70%的品种归类为利率债基(共261只),将信用持仓高于70%的品种归类为信用债基(共424只),其余则归类为均衡债基(共213只)。 04 供给端:月末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 地方债方面: 周度来看,5月20-24日,地方债累计发行1154亿元,净发行-115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123亿元、新增专项债817亿元、普通再融资债214亿元。 5月27-31日,地方债累计发行4443亿元,净发行4181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170亿元、新增专项债1927亿元、普通再融资债2346亿元。 月度来看,5月1-31日,发行地方债8380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436亿元,新增专项债(扣除中小银行)4078亿元,普通再融资债3286亿元,特殊再融资债580亿元,整体净发行5693亿元。 国债方面: 周度来看,5月20-24日,国债累计发行4489亿元,净发行3688亿元。 月度来看,5月1-31日,发行国债10014亿元,净发行7212亿元。 政金债方面: 周度来看,5月20-24日,政金债累计发行1420亿元,净发行1420亿元。5月27日,发行政金债190亿元,净发行190亿元。 月度来看,5月1-27日,发行政金债4899亿元,净发行1762亿元。 利率债发行进度: 截至5月31日,新增地方债累计发行1416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1250亿元下降7088亿元; 截至5月31日,国债累计净发行1075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5575亿元上升5178亿元; 截至5月27日,政金债累计净发行364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541亿元下降4899亿元。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分析师:肖金川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30004 联系人:谢瑞鸿 证券研究报告:《5月以来,理财规模累计增6000+亿元》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5月26日 请向下滑动参见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重要提示及法律声明: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