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520】【固收】【行业】保险Ⅱ、商贸零售、燃气Ⅱ、房地产、建筑材料【个股】中国平安

【东吴晨报0520】【固收】【行业】保险Ⅱ、商贸零售、燃气Ⅱ、房地产、建筑材料【个股】中国平安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4-05-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520】【固收】【行业】保险Ⅱ、商贸零售、燃气Ⅱ、房地产、建筑材料【个股】中国平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固收 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 (20240513-20240517) 观点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本周(20240513-20240517)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共新发行绿色债券2只,合计发行规模约8.40亿元,较上周减少32.24亿元。发行年限均为3年及以下中短期;发行人性质为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主体评级以AAA级为主;发行人地域为广东省和云南省;发行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和超短期融资债券。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本周(20240513-20240517)绿色债券周成交额合计489亿元,较上周减少41亿元。分债券种类来看,成交量前三为非金公司信用债、金融机构债和利率债,分别为263亿元、160亿元和52亿元;分发行期限来看,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占比约79.57%,市场热度持续;分发行主体行业来看,成交量前三的行业为金融、公用事业和建筑,分别为187亿元、104亿元和21亿元;分发行主体地域来看,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湖北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40亿元、51亿元和48亿元。 估值偏离%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本周(20240513-20240517)绿色债券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成交比例及幅度均大于溢价成交。 折价个券方面,折价率第一的个券为22万科GN001(-11.9132%),其余折价率均在-1.00%以内。主体行业以金融和建筑为主,中债隐含评级以AAA-评级为主,地域分布以北京市和陕西省居多。 溢价个券方面,溢价率第一的个券为23荆开G2(0.8150%),其余溢价率均在0.50%以内。主体行业以金融和公用事业为主,中债隐含评级以AAA-评级为主,地域分布以北京市和广东省居多。 风险提示:Choice信息更新延迟;数据披露不全。 (分析师 李勇、徐津晶) 生产强于需求格局延续 债市关注供需面 事件 数据公布:2024年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4月经济数据: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6.7%,比3月上行2.2个百分点;4月社零当月同比2.3%,较3月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达4.2%,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9.7%、6.0%和-9.8%。 观点 需求增幅放缓,生产强于需求格局延续。生产和需求两端分别来看,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较3月上行2.2个百分点,4月社零当月同比较3月下降0.8个百分点。我国仍需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分行业来看,1-4月采矿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21.3%,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长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同比增长26.2%。4月PMI生产分项为50.4%,较3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去年的高基数使商品零售增幅有所放缓,同时餐饮增幅较上月相比有所下降,餐饮强于商品零售的格局延续。4月社零总额35699亿元,其中商品零售31784亿元,当月同比增长2.0%;餐饮收入3915亿元,当月同比增长4.4%。从结构上来看,4月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为-2.0%、13.3%、12.7%、-0.1%,消费拉动作用保持稳定,但金银珠宝类等可选消费有所回落。从消费能力上看,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支撑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从消费意愿上看,随着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稳步回升。 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趋势不变。2024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2%,相比1-3月下降0.3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0%,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7%,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9.8%。(1)制造业方面,投资增速加快,高科技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好。分行业来看,1-4月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同比分别为10.1%、19.5%和20.0%,为主要拉动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较高,引领作用日渐显现。(2)基建方面,4月新增专项债为883.24亿元,支撑基建投资增速小幅上行,但上行幅度较3月有所减缓。截至4月24日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为23.4%,相较3月有所下降,反映当前基建施工减缓。(3)房地产投资方面,4月房地产投资降幅仍在扩大,各项需求端政策的刺激效果待发力。开发投资方面,1-4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87544万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10.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0647万平方米,累计下降11.4%。住宅新开工面积17006万平方米,累计下降25.6%。需求端来看,1-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92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8067亿元,下降28.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1%。 债市观点:2024年4月债市收益率曲线走陡,受政策和供给预期影响,利率呈现先下后上、波动加大的态势。债市目前对于基本面反应钝化,转而关注供需方面的关系。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能够平衡供需失衡,令长债收益率趋于稳定。但由于发行节奏的平稳,不需要担心供给冲击,且在企业债融资收缩没有解决之前,“资产荒”是长期问题,利率将在短期震荡后继续往下。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情况不及预期;国内外货币/财政政策超预期调整。 (分析师 李勇、徐沐阳) 行业 保险Ⅱ: 投资收益率逆市改善,保单盈利能力仍待改善 从1Q24偿二代二期工程季报 看头部寿险公司经营质效 头部险企完成披露1Q24偿二代二期工程报告摘要,我们根据【东吴证券-偿二代二期工程指标评价体系(寿险篇)】,通过标准化打分加总的形式给样本寿险公司的季度经营、盈利能力、资本效率进行综合评分,标准化得分由高至低为友邦人寿(4.8)、太平人寿(3.5)、泰康人寿(3.0)、平安寿险(2.7)、太保人寿(2.0)、新华人寿(1.9)、中国人寿(1.6)、人民人寿(0.7)。 1Q24期末核心偿付能力由4Q23的137.76%提升至140.45%,期末综合偿付能力由4Q23的225.42%下降至223.62%。归因来看,1Q24样本寿险公司期末实际资本较上季度末环比增加2.5%,其中核心资本较上季末环比增加6.0%。但样本寿险公司受资本市场波动及保险合同负债变动影响显现差异。1Q24人民人寿公告1Q24偿付能力改善得益于实际资本上升幅度远高于最低资本,得益于持有至到期投资(HTM)核算的债券重分类影响。 寿险公司经营指标分析:投资收益率逆市改善,平安寿险综合盈利能力较强,人民人寿受益于重分类投资表现领跑,太保人寿本期投资表现相对较弱。1Q24样本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834亿元,期末净资产为1.27万亿元。1Q24样本寿险公司净利润607亿元,可比样本公司口径下同比下滑20.1%(未实施新准则的泰康、人民人寿和友邦人寿旧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下降主要系准备金增提拖累);平均ROE为4.8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1%,平均投资收益率为0.46%(1Q23:0.30%),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96% (1Q23:1.37%,人民人寿公告1Q24将HTM核算的债券重分类影响,综合投资收益率达6.0%) 。1Q24样本寿险公司ROE由高至低为平安(7.9%)、太保(7.3%)、新华(4.7%)、国寿(4.2%)、太平(2.3%)、泰康(1.7%)、友邦(1.3%)、人民(-2.9%)。1Q24综合投资收益率由高至低为人民(6.0%)、友邦(3.6%)、太平(3.1%)、泰康(2.7%)、平安(1.8%)、太保(1.7%)、国寿(1.4%)、新华(1.2%)。 经营效率分析:长期保单盈利能力仍待改善。从存量保单来看,“保单未来盈余/保险合同负债”表征存量保单盈利能力,1Q24末排名前三甲为友邦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2023年9月《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明确,剩余期限10年期以上保单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的比例,从不超过35%提高至不超过40%,3Q23末该指标从2Q23的5.5%回升至6.9%,但受保单盈利能力趋弱拖累,1Q24样本寿险公司长期保单盈利能力下降至5.7%。 最低资本分析:样本寿险公司1Q24末寿险业务保险风险、非寿险业务保险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最低资本占比分别为26%、1%、57%和16%(4Q23末为27%、1%、57%和15%)。1Q24末样本寿险公司中,友邦人寿期末寿险业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占比最高(达36%,平均为26%),表征更加“保险姓保”,友邦人寿信用风险最低资本提升最大(达18.9%);人民人寿信用风险最低资本降幅最大(达-2.0%),主要受部分信托计划、债权计划到期等影响。 投资建议:投资收益率逆市改善,保单盈利能力仍待改善。1Q24权益市场先跌后涨,板块表现分化,但市场风格展现出对长期资金偏好品种的青睐。虽然受益于当前存款利率维持低位,竞品理财表现低迷,保险产品仍有一定吸引力,但保单盈利能力仍有待改善。利率底部上行,季报超预期,首推中国太保。短期估值大于业绩影响,长端利率是胜负手核心。继续推荐充分受益于资产端预期底部反转的纯寿险标的。保险板块首推中国太保,其次推荐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 风险提示:1)二期工程下偿付能力报告为摘要,相关指标解读与实际经营结果和风险水平可能存在偏差;2)股市波动导致投资收益下滑;3)偿付能力承压对险企资负两端带来负向螺旋影响。 (分析师 胡翔、葛玉翔) 商贸零售: 再论金价上涨对黄金珠宝业绩的影响 2022年底至今金价已经累计涨幅超40%,黄金类产品兼具消费和投资类属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好的消费支撑:2022年四季度以来,受地缘政治,央行加大黄金购买,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人民币贬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金价持续上涨。黄金珠宝兼具消费和投资属性,近年来随着工艺的进步,黄金类产品在外观上逐步缩小了与镶嵌,K金类饰品的差距,1)节假日,纪念日自购,送礼等场景;2)日常悦己类场景的消费比例在逐步提升。此外,其他投资品类的平庸的收益表现,以及避险保值需求等,也给黄金类产品的消费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金价上涨对于黄金珠宝公司的业绩弹性也有正向的拉动:金价持续上涨虽然对消费量会有一定的扰动,但对于黄金珠宝公司的利润率会有正面的拉动。同时部分留有一定多头敞口的黄金珠宝品牌更能够享受金价上涨带来的业绩弹性。 从行业属性来看,黄金珠宝品牌格局非常稳定,品牌力的势能和壁垒非常高,开店节奏和天花板与品牌能效高度相关,我们认为,开店本身是释放品牌力的过程,而非品牌力形成的过程。水贝模式兴起多年下,并未有太多强认知的黄金珠宝品牌出现,也反映出黄金珠宝品牌的壁垒之高。而“品牌使用费”的弹性,一定程度上也是取决和反映了该黄金珠宝品牌的品牌力情况。 投资建议:金价上涨对于黄金珠宝业绩的渠道整体来看利大于弊,推荐老凤祥,菜百股份,潮宏基,周大生,周大福,中国黄金等。 风险提示:金价过高抑制消费量,国际金价大幅波动的风险,消费市场复苏速度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吴劲草、谭志千) 燃气Ⅱ: 南昌市发布 《管道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 顺价持续推进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5月15日,南昌市发布《管道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自2024年8月31日起执行。南昌市主要燃气运营主体为洪城环境,截至2022年底,其在燃气供应市场占有率达到 90%以上。 销售价格与燃气企业综合采购价格实行联动,具备纠偏机制,居民、非居民调价不再履行价格听证等程序。(1)联动范围: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与燃气企业综合采购价格(含运输费用)实行联动,综合采购价格原则上按照同一市县内燃气企业采购的全部气源含税加权平均价格确定。(2)联动周期:居民/非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联动调整周期不超过12个月/3个月。(3)联动公式:首次建立联动机制时,终端销售价格=综合采购价格+配气价格。机制建立后,调整终端销售价格=上期终端销售价格+价格联动调整额度。价格联动调整额度=(本期预测综合采购价格-上期综合采购价格)/(1-供销差率)±上期累计应调未调金额及偏差金额/本期供气量。供销差率最高不超过4%,低于4%的据实计算。(4)联动方式:不设置联动启动条件,按预测综合采购价格联动;建立偏差校核机制,即预测综合采购价格与实际综合采购价格的差额,纳入后期联动统筹考虑。(5)联动幅度:设置居民用气价格单次上调幅度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每立方米0.5元;应调未调金额纳入后期统筹考虑。(6)联动程序:天然气价格联动由城镇燃气企业提出启动申请,也可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主动实施。居民、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联动调整,依据已经生效实施的联动机制,不再履行价格听证等程序。 全国燃气价改逐步推进,参考ROA7%的标准,合理价差为0.6元/方+,价差存20%提升空间。城市燃气终端销售价格与上游天然气采购价格联动调整逐步推进,即上游天然气价格发生调整,城市燃气价格也同步调整。2023年居民顺价推动加速,2022年1月~2024年4月,全国共有138个(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比例48%)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居民用气的顺价,提价幅度为0.21元/方。1)参考ROA7%标准,价差存在提升空间。配气费受到全投资税后收益率7%的限制,2022年气源成本高涨、行业价差走弱,龙头公司ROA均回落至7%以下。2)我们估算城燃配气费合理值在0.6元/方以上,具备气源/运营优势的公司有望获得超额收益;2023年龙头公司价差预期在0.50~0.52元/方,价差仍存20%修复空间。我们参考某上市公司城燃项目收购方案进行估算,城燃项目的合理配气费超过0.6元/方。考虑到政策规定核定采购价格时不区分气源价格形式,按照同一区域内燃气企业采购的全部气源加权平均价格确定(包括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等)。因此,具备低价气源、漏损率更低的公司将获得超额收益。2023年龙头公司价差预期在0.50~0.52元/方,价差仍存20%修复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国内的顺价政策合理,即通过将收益率指标控制在一定范围调节终端定价,从而稳定城燃公司价差,且这一方法在美国ONE Gas公司进行了良好实践。国外气价回落,国内成本压力缓解促进需求提升;城燃板块价差将继续修复,顺价推进提估值。1)受益顺价政策,价差提升。建议关注:【昆仑能源】【新奥能源】【中国燃气】【华润燃气】【港华智慧能源】【深圳燃气】。2)高股息现金流资产。重点推荐:股息率ttm6.3%【蓝天燃气】,2024年股息率5.6%【新奥股份】(估值日期2024/5/17)。3)拥有海气资源,具备成本优势。重点推荐:【九丰能源】【新奥股份】。 风险提示:极端天气、国际局势变化、经济增速不及预期。 (分析师 袁理) 房地产: 517地产新政点评 四部委联合发布多项重磅政策 力度空前确认政策拐点 投资要点 事件:5月17日,国务院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领导介绍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本次一揽子新政涉及多个方面,是对4月30日政治局会议中房地产的最新定调:“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 3000亿再贷款支持政府收储商品房,消化库存改善供需关系。央行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收购主体不得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此收储模式自2022年以来,在济南、苏州、郑州、青岛等多个城市就已开展过。根据统计局数据,2024年1-4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单价为9978元/平,假设收购价格为市场价7-8折为6985-7982元/平,5000亿元至多能够收购的面积对应为6264-7159万方;占2023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9.48亿方的6.6%-8.3%。截至2024年4月,我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为3.91亿方,静态测算下,本次收储将使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下降16.0%-18.3%。 我们认为该政策将带来三方面利好:1)有效减少市场新房库存,改善供需关系,促进市场对房价预期的稳定;2)缓解被收储房企现金流压力,从而助力保交楼进程推进;3)为保障性住房供给提供增量,央行要求严格把握所收购商品房的户型和面积标准。 支持地方回收存量闲置土地,进一步控制未来潜在供给。自然资源部表示支持地方按照“以需定购”原则,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合理价格收回闲置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回收土地享受保障性住房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权权利性质可以根据批准文件变更登记为划拨土地。我们认为回收闲置土地可以与政府收储政策形成合力,通过控制未来潜在供给进一步消化存量房产。 首付比例下降,利率下限取消,地产信贷政策放松力度空前。地产信贷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1)全国首套、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分别下调5pct至15%、25%;2)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3)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回顾历史两大地产放松周期,2008年周期商品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至20%;2015年周期不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限购城市为25%),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0%;两轮周期的房贷利率虽有下调但仍需不低于基准利率的0.7倍。本轮政策放松力度已超越前两轮周期。后续各城市预计将逐步落实信贷放松政策,居民购房资金门槛和利息成本都将有明显下降,有利于提振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稳步复苏。 融资“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地产风险有望得到有效控制。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城市政府推动符合“白名单”条件的项目“应进尽进”,商业银行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满足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截至到5月16日,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商业银行已按内部审批流程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 投资建议:四部委联合推出一揽子房地产政策,需求端:减少居民购房成本,推进保交楼工作提振居民信心;供给端:消化存量住宅控制未来潜在供应。两端政策有望形成合力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逐步恢复健康状态,稳定市场价格预期。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推进,地产销售基本面有望触底企稳。推荐1)财务稳健、土储集中在核心城市的优质标的。推荐:保利发展、招商蛇口、滨江集团、越秀地产、华润置地,建议关注:中国海外发展;2)拥有充沛优质持有型物业资产、现金流有望边际改善的房企。推荐:新城控股,建议关注:龙湖集团;3)物业公司: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绿城服务、越秀服务;4)代建及中介公司:绿城管理控股、贝壳。 风险提示:房地产调控政策放宽不及预期;行业下行持续,销售不及预期;行业信用风险持续蔓延,流动性恶化超预期。 (分析师 房诚琦、肖畅、白学松) 建筑材料: 地产新政密集发布,积极布局建材板块 投资要点 事件:继近期多地取消限购后,5月17日房地产政策密集发布:1)降低首付比例,取消商贷利率下限,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2)央行设立3000亿元再贷款支持政府收购已建未售商品房;3)融资“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4)支持地方回收存量闲置士地。 政策频出地产景气回暖,建材板块估值有望随之修复。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今天央行的新一轮支持政策是对前期政策落实响应,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支持力度。政策力度的持续和扩大,有望进一步释放刚需、促进扩大改善性需求。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有望带动地产后周期的消费建材需求的企稳和回升,建材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景气回暖角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消费建材、工程建材、大宗建材。 本轮政策也有望带动存量改造的建材需求。政策推动商品房市场去库存、加大保障房供给以及“以旧换新”,在释放增量住宅需求的同时,也有望带来存量住宅改造需求的增长,装修相关的建材品类有望明显受益。 投资建议:1)对于地产后周期的消费建材板块,在经历了估值和业绩双杀后,板块整体处于筑底修复的阶段,行业供给侧出清和龙头份额提升仍在进行中,而多数细分龙头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在强力的地产政策作用下,需求螺旋下滑态势必将得到遏止,随着地产销售端、投资端和主体信用端的企稳,板块有望迎来基本面和估值的双重修复弹性,经营杠杆相对较高的工程类建材公司具备较大的估值修复弹性,零售渠道为主的品类公司有望更多受益存量房改造需求,推荐坚朗五金、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兔宝宝、东鹏控股、箭牌家居等,建议关注三棵树、中国联塑、惠达卫浴、奥普家居、凯伦股份等。2)当前大宗建材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需求和盈利回升预期有望推动估值修复,推荐旗滨集团、中国巨石、华新水泥、海螺水泥等。 风险提示:地产信用风险失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波动的风险。 (分析师 黄诗涛、房大磊、石峰源、任婕) 个股 中国平安(601318) 地产估值掣肘打开 买入金融股的看涨期权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5月17日央行于中午先后发布4项地产松绑政策,下午陶玲副行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答记者问。主要政策包括:下调首套及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取消全国层面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并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中国平安地产敞口全扫描。截止2023年末,根据公司和各子公司年报,我们梳理了公司地产敞口表现。根据分部报告划分,中国平安各分布涉房集中在保险业务分部(2023年末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规模占总投资资产4.3%,期末余额为2,040亿元,主要以物权投资为主,采用成本法计量,在不动产投资中占比78.4%)、银行业务分部(2023年末,平安银行房地产相关的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2,841.9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94.39亿元)、平安信托分布(自营资产和信托资产房地产业务占比近年来大幅下降,2023年平安信托房地产业分布金额降至18.36亿元,自营资产占比5.78%;截至2024年3月,平安信托房地产信托资产占比仅约1%)和其他资产管理业务分部(主要系2023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信用风险上扬、资本市场波动,使得部分资产承压。公司积极管理风险,主动、审慎地计提拨备,并对部分项目进行重估值,使得资产管理业务盈利下降。根据我们估算,其他资管业务2022年和2023年的亏损金额至少为-48亿元和-256.44亿元)。中国平安不直接经营地产业务,但本次地产松绑将有助于地产销售和投资降幅的收窄,虽然地产链业绩基本面的改善不会一蹴而就,但是保险公司资产质量有望得到改善预期。 中国平安不仅仅只是保险股龙头,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综合金融集团,有望重分受益于本轮地产松绑对估值和业绩的双击。本轮保险股反弹先由港股超跌反弹搭台,此后1Q24保险季报超预期和长端利率底部上行加速确认反弹演绎,本次地产反弹有望带动板块和公司估值进一步修复向上。近年来地产行业基本面持续下行对金融股整体估值拖累较大,中国平安作为综合金融集团,作为金融股的看涨期权,有望充分受益于本次地产估值掣肘打开。2024年4月以来,H股保险板块反弹强劲,其中中国太保H(60.9%)领涨,中国平安H股(37.5%)反弹幅度明显好于中国平安A(9.6%),主要系市场对地产基本面反弹难以形成一致性预期,本次地产松绑有望强化市场预期共识的达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地产估值掣肘打开,买入金融股的看涨期权。维持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04、1541和1622亿元,同比增速为40.5%、28.0%和5.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持续下行,资管业务板块扭亏不及预期。 (分析师 胡翔、葛玉翔)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