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点评丨房地产政策再优化,利好银行风险预期改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点评丨房地产政策再优化,利好银行风险预期改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1. 监管层面多措并举,优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提振住房消费。 2. 依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解决化解存量房产资金来源问题,银行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3. 重视从供给端角度解决房企资金面压力,重视风险防范化解,有利于银行风险预期改善。 核心观点 事件: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从银行业视角主要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监管层面多措并举,优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提振住房消费:(1)降低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将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和25%。(2)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实现房贷利率市场化。(3)下调各期限品种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首付比例下调、利率下限取消、公积金贷款利率调降有助于提振购房需求,加速销量企稳,改善流动性。从银行角度有助于降低房地产敞口信用风险,同时促进按揭贷款回暖,并且优化资产定价,短期或面临息差下行压力,中长期有望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和质效提升,减少规模导向,更多关注风险与实际需求。 依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解决化解存量房产资金来源问题,银行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央行拟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激励21家全国性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支持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规模大致在3000亿元,利率1.75%,按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相当于2023年全国商品销售额的4.29%。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是央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出台的重要举措,体现为:(1)地方国企为主导、银行支持下的市场化去库存;(2)改善保障房供给,满足刚性需求;(3)从保交楼和“白名单”机制帮助房企回笼资金。 重视从供给端角度解决房企资金面压力,重视风险防范化解,有利于银行风险预期改善:银行对房地产领域的融资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2024Q1,包含开发贷、按揭、经营性物业贷款、并购贷款和住房租赁贷款在内的贷款余额达54.4万亿元;银行持有房地产企业债券余额4282亿元。未来将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房企的融资支持:一是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截至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二是妥善处置盘活存量土地。目前尚未开发或已开工未竣工的存量土地,通过政府收回收购、市场流通转让、企业继续开发等方式妥善处置盘活,推动房企缓解困难和压降债务。三是继续落实好“金融16条”,建立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投资建议 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给银行基本面改善带来有利支撑,有助优化信贷投放和改善资产质量,同时也兼顾了对合理住房需求的支持。结合房地产政策向好、风险化解预期以及银行的基本面、估值和分红水平,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个股层面,关注三条主线:(1)受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且分红比例稳定的国有大行,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2)区位优势显著、融资需求旺盛、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江浙成渝地区中小行,推荐常熟银行(601128)、江苏银行(600919)和成都银行(601838);(3)房地产业务(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布局相对较多,受益政策优化的招商银行(600036)和平安银行(000001)。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点评丨社融信贷走弱,规模导向弱化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5月1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银行】行业点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房地产政策再优化,利好银行风险预期改善》 分析师:张一纬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报告导读】 1. 监管层面多措并举,优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提振住房消费。 2. 依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解决化解存量房产资金来源问题,银行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3. 重视从供给端角度解决房企资金面压力,重视风险防范化解,有利于银行风险预期改善。 核心观点 事件: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从银行业视角主要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监管层面多措并举,优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提振住房消费:(1)降低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将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和25%。(2)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实现房贷利率市场化。(3)下调各期限品种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首付比例下调、利率下限取消、公积金贷款利率调降有助于提振购房需求,加速销量企稳,改善流动性。从银行角度有助于降低房地产敞口信用风险,同时促进按揭贷款回暖,并且优化资产定价,短期或面临息差下行压力,中长期有望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和质效提升,减少规模导向,更多关注风险与实际需求。 依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解决化解存量房产资金来源问题,银行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央行拟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激励21家全国性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支持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规模大致在3000亿元,利率1.75%,按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相当于2023年全国商品销售额的4.29%。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是央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出台的重要举措,体现为:(1)地方国企为主导、银行支持下的市场化去库存;(2)改善保障房供给,满足刚性需求;(3)从保交楼和“白名单”机制帮助房企回笼资金。 重视从供给端角度解决房企资金面压力,重视风险防范化解,有利于银行风险预期改善:银行对房地产领域的融资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2024Q1,包含开发贷、按揭、经营性物业贷款、并购贷款和住房租赁贷款在内的贷款余额达54.4万亿元;银行持有房地产企业债券余额4282亿元。未来将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房企的融资支持:一是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截至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二是妥善处置盘活存量土地。目前尚未开发或已开工未竣工的存量土地,通过政府收回收购、市场流通转让、企业继续开发等方式妥善处置盘活,推动房企缓解困难和压降债务。三是继续落实好“金融16条”,建立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投资建议 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给银行基本面改善带来有利支撑,有助优化信贷投放和改善资产质量,同时也兼顾了对合理住房需求的支持。结合房地产政策向好、风险化解预期以及银行的基本面、估值和分红水平,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个股层面,关注三条主线:(1)受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且分红比例稳定的国有大行,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2)区位优势显著、融资需求旺盛、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江浙成渝地区中小行,推荐常熟银行(601128)、江苏银行(600919)和成都银行(601838);(3)房地产业务(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布局相对较多,受益政策优化的招商银行(600036)和平安银行(000001)。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点评丨社融信贷走弱,规模导向弱化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5月1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银行】行业点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房地产政策再优化,利好银行风险预期改善》 分析师:张一纬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