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蓝小康-专注系统均衡,践行价值投资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中欧基金蓝小康-专注系统均衡,践行价值投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价值投资这一策略在投资领域广为人知,其核心原则包括坚守个人能力圈、准确评估企业内在价值、巧妙利用市场波动以及追求足够的安全边际。每位基金经理对此理念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实践方式。 中欧基金的蓝小康便是一位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他认为投资的核心在于发现并认识到价值。对他而言,投资是赚取对企业价值认知的钱,而非通过市场博弈来获利。 持有一种宏观的行业视角,蓝小康认为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在他看来,任何一个行业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从而对整个经济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蓝小康的投资策略不局限于特定行业,而是通过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全面分析,深入拆解金融生态系统,从而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标的。 蓝小康的投资理念可以用四个字总结:系统均衡。 中欧基金基金经理 蓝小康 投资框架 蓝小康的投资框架由两个维度构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通过使用这两个维度进行标的筛选,构建出一个最具风险收益比的组合。 1 自上而下观系统 在蓝小康的投资哲学中,他强调宏观经济中各部门和产业的共生性,以及它们在资产定价中的周期性回归。这种自上而下的投资方法使他能够识别和利用不同产业间的估值差异,从而在宏观经济的波动中寻找投资机会。蓝小康在投资领域展现出系统思维能力,他将消费、医药、周期性行业和金融等行业视为宏观经济指标的直接反映,认为这些行业的定价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他通过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筛选出自己的能力圈,并专注于这些典型受宏观经济影响的行业。对于新兴行业,比如TMT和高端制造,蓝小康采取的是生态链分析方法,评估这些行业在未来是否具有可持续的被需要价值。这种全面的思考模式有助于避免陷入局部视角,确保对投资决策有更准确的把握。 2 自下而上观内核 在选股策略上,蓝小康注重企业的长期潜力和风险管理,他将企业的成长空间和风险控制能力作为核心筛选标准。投资企业,实际上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看好,而这个潜力则体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实力和人才储备的持续表现上。同时,风险管理对于一家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蓝小康在他的组合配置里会警惕高质押率、投资方向混乱、管理层缺乏诚信等具有潜在风险信号的企业。既具备强大竞争力又能良好控制风险的企业是蓝小康的目标投资标的。 在估值方面,蓝小康采取灵活多变的估值体系,根据企业的不同特征和行业属性,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对于传统行业,他可能使用PB-ROE模型或PE模型,这些模型适用于相对短久期的资产估值。而对于长期资产,他则倾向于使用DCF(折现自由现金流)模型,尤其对于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有色和煤炭,他会结合行业景气周期进行三到五年的预测和折现分析。 蓝小康管理产品投资表现 蓝小康现任四只产品,中欧价值回报、中欧融恒、中欧红利优享以及中欧价值发现的基金经理,总管理规模截至2024年5月14日为79.39亿元。以蓝小康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中欧价值回报和中欧价值发现为例,下面将对蓝小康的投资能力进行分析。 从长期角度来看,蓝小康管理的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超越了沪深300指数的平均水平。近五年来,产品为投资者带来了47.68%的收益,而沪深300指数近五年的收益表现为-0.11%。蓝小康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始终使用较为稳健的投资方法并创造出了较为优异的超额收益。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较为良好。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市场下跌期间,蓝小康管理的混合型基金的收益下降幅度通常小于沪深300指数。 图1 蓝小康(偏股型)产品对比沪深300收益表现 截至2024年5月14日,蓝小康管理的偏股型基金近五年最大回撤为-29.57%,对比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为-45.25%。近五年回撤均值为-8.25%,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18.81%的回撤幅度。 表1 蓝小康(偏股型)回撤对比沪深300回撤 数据来源:iFinD,数据区间2019/5/14-2024/5/14 蓝小康的投资理念是运用“全生态金融系统“的宏观视角对市场进行分析。从他的持仓可以看出,他将基金资产配置于不同行业,通过分析不同行业的共生性并选择性持有,达到了系统均衡的投资目的。 图2 蓝小康(偏股型)行业配置 蓝小康最新观点 2024年一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波动增大,先抑后扬。大盘股整体表现更佳,中小市值风格下跌,尤其是微盘股调整幅度较大。 从宏观经济看,如上次季报中所讲,本轮经济周期中国经济呈现弱复苏状态,过往贡献较大的地产基建仍对经济有所拖累,但制造业投资、出口以及旅游等服务类消费恢复较好。全球来看,发达国家房地产等部分领域开始补库存,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整体呈现外需超预期,内需企稳的态势。映射到商品市场上,表现最好的资产是黄金、铜、原油等商品,而内需相关的黑色系商品则呈现下跌的走势,回吐去年三四季度的反弹。 在全球大变局的时代,守住安全底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促进国家和社会安全以及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企业和投资者需要充分理解这个时代。我认为我们正走在正确的路上,我们的领导层正带领相关部门努力化解地方债和房地产的风险,守住金融安全底线,完成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在这个转型的、全球秩序变革的时代,确定性是稀缺的,守住底线要付出巨大努力。在无风险收益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红利类资产值得重点关注。就如四、五年前大家买入永续性资产一样,股价的回报不是当年20%-30%的业绩增长,红利股的股价回报也不一定仅仅是当年的股息分红。从全社会的资产图谱中看,红利股资产具有吸引力,分红的价值观在股市价值观中将更加重要。高质量的增长需要健康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生态作为基础,过度依赖于债务和融资的时代在慢慢远去。 一季度以来资源股股价表现强势,这验证了我们过去两年的判断。逆全球化下,宏观经济总量面临挑战,但经济结构更多地转向制造业使得实物消费具有韧性。而上游矿产的供给面临欠投资、环保、劳动力等诸多约束,因此资源的高价格、高盈利状态有望长期维系。因此我们会继续坚持对资源股的投资。对于黄金类资产,以长期视角看既可以贡献收益,又有望防范美元高债务的潜在风险。 我们还想和投资者沟通的是国企未来潜在的变化。在过去以房地产和基建为主的发展周期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在未来发展科技和制造业的新时代中,国企的地位将得到提升,优秀的国企将引领行业发展,参与全球竞争。我们需要对此保持关注,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国企。 2024年我们对市场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然较低,经济的复苏有望提升全社会的消费意愿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全球视角去看,A股和港股市场也是较为低估的。我们看好红利类、资源类股票,提升对国企的关注度。具体到行业,我们看好有色、机械、煤炭、石油石化、交运、建筑、银行、非银、钢铁、旅游餐饮、传媒等行业优秀公司的投资机会。 摘自《中欧价值回报2024年一季度报》 从蓝小康的观点中可以总结出他对于上游资源、高股息、以及国企主题的重点偏好。这三个主题都具有强逻辑的投资价值。 上游资源 市场对于全球经济改善的预期,国际市场对于上游资源品的需求增加,以及近几年新能源、高科技所驱动的相关产业链投资都是对上游资源板块的重要利好。 高股息 当前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选择高股息企业为投资者带来了较高的安全边际和较为安全的投资收益。同时,高股息也是一家企业长期盈利和经营能力的体现。所以,高股息板块依旧受到市场的青睐并且具备成长空间。 国企 国家对国企改革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政策层面为国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部分央国企披露了回购或增持计划,显示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这种真金白银的行动也传递给了市场投资者,增强了市场对国企股票的信心。 蓝小康-专注系统均衡,践行价值投资 蓝小康作为中欧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一位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其投资理念和实践方式体现了系统均衡的价值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理念 坚持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认为投资的本质是发现和认识到企业价值,而非通过市场博弈获利。 全面的投资框架 结合自上而下的宏观经济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微观企业分析,通过两个维度的筛选构建风险收益比最优的组合。同时,制定不局限于特定行业的投资策略,通过全面分析金融市场,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标的,实现资产在不同行业的均衡配置。 稳健的产品表现 蓝小康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在过去五年中相较于沪深300指数展现了稳健的收益表现,平均回报率超越了沪深300指数的平均水平。在市场下跌期间,蓝小康管理的基金通常展现出比沪深300指数更小的收益下降幅度。其管理的偏股型基金近五年回撤均值为-8.25%,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18.81%的回撤幅度,显示出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蓝小康的投资理念和实践展现了其作为系统均衡的价值投资践行者的功底,以及对市场波动的适应能力和对宏观经济的专业理解。 END 【风险提示】 本报告(或刊物、资讯,以下统称: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总部编撰、制作及发布本营业部的客户。 本报告是基于本部门认为可靠的或目前已公开的资讯、信息进行摘录、汇编或撰写,本部门对报告所载内容始终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东方研究”摘自东方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东方证券研究所的研究观点应以正式发布的东方证券研究报告为准。 其他信息来源主要有Wind资讯、东方财富网、中财网、证券之星等各大财经网站,本报告不能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请投资者阅读时注意风险。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推测或观点仅反映本部门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且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发出邀请。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产品服务,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来判断是否借鉴、参照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或观点,独立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应风险。 在任何情况下,本部门及其员工不对任何人因援引、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及后果负有任何责任。 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部门事先许可不得就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擅自引用、刊发或转载,亦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盈利或其他未经允许的用途。 本文仅供投资者学习交流,文中提及的金融产品均为信息真实展示或示例,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其他投资工具或任何交易策略的依据或建议,也不构成取得收益或避免损失的承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请您仔细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
价值投资这一策略在投资领域广为人知,其核心原则包括坚守个人能力圈、准确评估企业内在价值、巧妙利用市场波动以及追求足够的安全边际。每位基金经理对此理念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实践方式。 中欧基金的蓝小康便是一位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他认为投资的核心在于发现并认识到价值。对他而言,投资是赚取对企业价值认知的钱,而非通过市场博弈来获利。 持有一种宏观的行业视角,蓝小康认为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在他看来,任何一个行业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从而对整个经济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蓝小康的投资策略不局限于特定行业,而是通过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全面分析,深入拆解金融生态系统,从而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标的。 蓝小康的投资理念可以用四个字总结:系统均衡。 中欧基金基金经理 蓝小康 投资框架 蓝小康的投资框架由两个维度构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通过使用这两个维度进行标的筛选,构建出一个最具风险收益比的组合。 1 自上而下观系统 在蓝小康的投资哲学中,他强调宏观经济中各部门和产业的共生性,以及它们在资产定价中的周期性回归。这种自上而下的投资方法使他能够识别和利用不同产业间的估值差异,从而在宏观经济的波动中寻找投资机会。蓝小康在投资领域展现出系统思维能力,他将消费、医药、周期性行业和金融等行业视为宏观经济指标的直接反映,认为这些行业的定价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他通过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筛选出自己的能力圈,并专注于这些典型受宏观经济影响的行业。对于新兴行业,比如TMT和高端制造,蓝小康采取的是生态链分析方法,评估这些行业在未来是否具有可持续的被需要价值。这种全面的思考模式有助于避免陷入局部视角,确保对投资决策有更准确的把握。 2 自下而上观内核 在选股策略上,蓝小康注重企业的长期潜力和风险管理,他将企业的成长空间和风险控制能力作为核心筛选标准。投资企业,实际上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看好,而这个潜力则体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实力和人才储备的持续表现上。同时,风险管理对于一家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蓝小康在他的组合配置里会警惕高质押率、投资方向混乱、管理层缺乏诚信等具有潜在风险信号的企业。既具备强大竞争力又能良好控制风险的企业是蓝小康的目标投资标的。 在估值方面,蓝小康采取灵活多变的估值体系,根据企业的不同特征和行业属性,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对于传统行业,他可能使用PB-ROE模型或PE模型,这些模型适用于相对短久期的资产估值。而对于长期资产,他则倾向于使用DCF(折现自由现金流)模型,尤其对于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有色和煤炭,他会结合行业景气周期进行三到五年的预测和折现分析。 蓝小康管理产品投资表现 蓝小康现任四只产品,中欧价值回报、中欧融恒、中欧红利优享以及中欧价值发现的基金经理,总管理规模截至2024年5月14日为79.39亿元。以蓝小康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中欧价值回报和中欧价值发现为例,下面将对蓝小康的投资能力进行分析。 从长期角度来看,蓝小康管理的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超越了沪深300指数的平均水平。近五年来,产品为投资者带来了47.68%的收益,而沪深300指数近五年的收益表现为-0.11%。蓝小康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始终使用较为稳健的投资方法并创造出了较为优异的超额收益。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较为良好。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市场下跌期间,蓝小康管理的混合型基金的收益下降幅度通常小于沪深300指数。 图1 蓝小康(偏股型)产品对比沪深300收益表现 截至2024年5月14日,蓝小康管理的偏股型基金近五年最大回撤为-29.57%,对比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为-45.25%。近五年回撤均值为-8.25%,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18.81%的回撤幅度。 表1 蓝小康(偏股型)回撤对比沪深300回撤 数据来源:iFinD,数据区间2019/5/14-2024/5/14 蓝小康的投资理念是运用“全生态金融系统“的宏观视角对市场进行分析。从他的持仓可以看出,他将基金资产配置于不同行业,通过分析不同行业的共生性并选择性持有,达到了系统均衡的投资目的。 图2 蓝小康(偏股型)行业配置 蓝小康最新观点 2024年一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波动增大,先抑后扬。大盘股整体表现更佳,中小市值风格下跌,尤其是微盘股调整幅度较大。 从宏观经济看,如上次季报中所讲,本轮经济周期中国经济呈现弱复苏状态,过往贡献较大的地产基建仍对经济有所拖累,但制造业投资、出口以及旅游等服务类消费恢复较好。全球来看,发达国家房地产等部分领域开始补库存,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整体呈现外需超预期,内需企稳的态势。映射到商品市场上,表现最好的资产是黄金、铜、原油等商品,而内需相关的黑色系商品则呈现下跌的走势,回吐去年三四季度的反弹。 在全球大变局的时代,守住安全底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促进国家和社会安全以及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企业和投资者需要充分理解这个时代。我认为我们正走在正确的路上,我们的领导层正带领相关部门努力化解地方债和房地产的风险,守住金融安全底线,完成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在这个转型的、全球秩序变革的时代,确定性是稀缺的,守住底线要付出巨大努力。在无风险收益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红利类资产值得重点关注。就如四、五年前大家买入永续性资产一样,股价的回报不是当年20%-30%的业绩增长,红利股的股价回报也不一定仅仅是当年的股息分红。从全社会的资产图谱中看,红利股资产具有吸引力,分红的价值观在股市价值观中将更加重要。高质量的增长需要健康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生态作为基础,过度依赖于债务和融资的时代在慢慢远去。 一季度以来资源股股价表现强势,这验证了我们过去两年的判断。逆全球化下,宏观经济总量面临挑战,但经济结构更多地转向制造业使得实物消费具有韧性。而上游矿产的供给面临欠投资、环保、劳动力等诸多约束,因此资源的高价格、高盈利状态有望长期维系。因此我们会继续坚持对资源股的投资。对于黄金类资产,以长期视角看既可以贡献收益,又有望防范美元高债务的潜在风险。 我们还想和投资者沟通的是国企未来潜在的变化。在过去以房地产和基建为主的发展周期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在未来发展科技和制造业的新时代中,国企的地位将得到提升,优秀的国企将引领行业发展,参与全球竞争。我们需要对此保持关注,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国企。 2024年我们对市场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然较低,经济的复苏有望提升全社会的消费意愿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全球视角去看,A股和港股市场也是较为低估的。我们看好红利类、资源类股票,提升对国企的关注度。具体到行业,我们看好有色、机械、煤炭、石油石化、交运、建筑、银行、非银、钢铁、旅游餐饮、传媒等行业优秀公司的投资机会。 摘自《中欧价值回报2024年一季度报》 从蓝小康的观点中可以总结出他对于上游资源、高股息、以及国企主题的重点偏好。这三个主题都具有强逻辑的投资价值。 上游资源 市场对于全球经济改善的预期,国际市场对于上游资源品的需求增加,以及近几年新能源、高科技所驱动的相关产业链投资都是对上游资源板块的重要利好。 高股息 当前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选择高股息企业为投资者带来了较高的安全边际和较为安全的投资收益。同时,高股息也是一家企业长期盈利和经营能力的体现。所以,高股息板块依旧受到市场的青睐并且具备成长空间。 国企 国家对国企改革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政策层面为国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部分央国企披露了回购或增持计划,显示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这种真金白银的行动也传递给了市场投资者,增强了市场对国企股票的信心。 蓝小康-专注系统均衡,践行价值投资 蓝小康作为中欧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一位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其投资理念和实践方式体现了系统均衡的价值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理念 坚持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认为投资的本质是发现和认识到企业价值,而非通过市场博弈获利。 全面的投资框架 结合自上而下的宏观经济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微观企业分析,通过两个维度的筛选构建风险收益比最优的组合。同时,制定不局限于特定行业的投资策略,通过全面分析金融市场,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标的,实现资产在不同行业的均衡配置。 稳健的产品表现 蓝小康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在过去五年中相较于沪深300指数展现了稳健的收益表现,平均回报率超越了沪深300指数的平均水平。在市场下跌期间,蓝小康管理的基金通常展现出比沪深300指数更小的收益下降幅度。其管理的偏股型基金近五年回撤均值为-8.25%,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18.81%的回撤幅度,显示出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蓝小康的投资理念和实践展现了其作为系统均衡的价值投资践行者的功底,以及对市场波动的适应能力和对宏观经济的专业理解。 END 【风险提示】 本报告(或刊物、资讯,以下统称: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总部编撰、制作及发布本营业部的客户。 本报告是基于本部门认为可靠的或目前已公开的资讯、信息进行摘录、汇编或撰写,本部门对报告所载内容始终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东方研究”摘自东方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东方证券研究所的研究观点应以正式发布的东方证券研究报告为准。 其他信息来源主要有Wind资讯、东方财富网、中财网、证券之星等各大财经网站,本报告不能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请投资者阅读时注意风险。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推测或观点仅反映本部门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且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发出邀请。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产品服务,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来判断是否借鉴、参照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或观点,独立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应风险。 在任何情况下,本部门及其员工不对任何人因援引、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及后果负有任何责任。 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部门事先许可不得就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擅自引用、刊发或转载,亦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盈利或其他未经允许的用途。 本文仅供投资者学习交流,文中提及的金融产品均为信息真实展示或示例,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其他投资工具或任何交易策略的依据或建议,也不构成取得收益或避免损失的承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请您仔细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