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全面盘点科创债与科创票据2024年新发主体——中国特色债券市场报告系列之九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专题】全面盘点科创债与科创票据2024年新发主体——中国特色债券市场报告系列之九》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申万宏源债券】金倩婧 王胜 王雪蓉 摘要 本期投资提示: 我们对科技创新公司债、科创票据研究已久,于去年8月起陆续发布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公司债、混合型科创票据市场、高技术行业产业债深度解析相关的6篇专题报告。本篇分析科创品种债2024年以来发行结构,以及首次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以下简称“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的主体的特征。 1-4月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分行业看: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发行规模占比提升较2023年提升值得关注。例如煤炭、有色金属行业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发行规模占比均有所提升。基础化工行业科创票据发行规模占比明显提升,同时民企发行规模相对较大。 从属性上看,科创公司债主要为央国企发行,且科创公司债的发行期限较长,1-4月不含提前赎回权的债券中,3年及以上的央国企发行规模占比基本在90%及以上,期限偏长说明主体的资质得到市场较好的认可。地方国企发行规模占比来看,山东省、山西省、广东省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公司债占比较2023年有所提升。1-4月科创票据发行情况看,地方国企发行较多,其中山东、广东、浙江、河南、广西等省份/自治区的国企发行规模占比较2023年有所提升。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票据期限较长,2月-4月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票据3年及以上的规模占比不断提高,发行端存在拉久期趋势。 新发主体跟踪之科创公司债:首先,科创公司债与其他主题品种的融合案例增多。4月特变电工发行的“24特电S1”为全国首单民营企业中小微债券,4月连云港工投发行的“24连工03”为全国首单非公开科技创新“一带一路”低碳转型公司债券。3月南山集团发行的“24南山K1”为全国首单民营企业高成长债券。3月厦门国资公司发行的“24厦国K1”为全国首单AA+级科技创新公司债(专精特新)。 2024年1-4月科创公司债有45家主体为科创公司债新发主体,即在2024年前没有发行过科技创新公司债。新发主体中,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的科创公司债与科创票据在债券存量中合计占比不低于50%,对于科创公司债的发行偏好较强。此外,有些主体为2024年首次发行信用债,且目前存量均为科创公司债,其中,安徽叉车集团、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的为公募公司债品种,分别对应科创公司债发行要求的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要求。 新发主体跟踪之科创票据:2024年1-4月,共有28家主体发行了科创票据,且在2024年前并未发行过科创票据,例如株洲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主体均在2024年首次发行科创票据。2024年以来首次发行科创票据、且在2024年前未发行过任何信用债的主体中,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符合科创票据的主体类要求。而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珠海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2024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均有不低于50%用于支持科创的领域,符合科创票据的用途类要求。 后续可关注以下科创品种债的配置价值:(1)关注财务数据健康、在细分产业链中有优势的“硬科技”企业债券,预计符合当前金融资源支持方向。(2)关注央企长久期科创品种机会,2022年证监会、国资委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明确表示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投资,有利于引入长期配置型资金。(3)从第二章、第三章新发主体梳理来看,多个地方产控类平台新增发行科创品种债,关注地方产控类平台的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参与机会。 风险提示:数据提取口径有误,个别科技主体研发投入回报周期长或筹资不足风险,信用利差低位回调风险。 正文 1. 2024年1-4月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整体发行特征 1-4月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公司债(以下简称“科创公司债”)分行业看: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发行规模占比提升较2023年提升值得关注。 (1)煤炭行业科创公司债在1-4月发行125亿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发行规模,1-4月在所有行业科创公司债中的发行规模占比为8.0%。1-4月煤炭行业科创公司债发行主体包括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40亿元)、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模30亿元)、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规模30亿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25亿元)。注:括号里标注为1-4月对应发行规模,本节下文同为该含义。 1-4月煤炭行业科创票据发行160亿元,超过去年发行规模的二分之一,发行主体包括冀中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规模100亿元)、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模30亿元)、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20亿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10亿元)。 (2)钢铁行业科创公司债在1-4月发行110亿元,在所有行业科创公司债中的发行规模占比提升至7.0%(去年为3.8%),均为中央国有的钢铁企业发行。 钢铁行业科创票据发行主体较多,1-4月钢铁行业科创票据发行规模占比小幅下降至3.9%,发行主体包括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规模25亿元)、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规模15亿元)、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10亿元)、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规模10亿元)、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规模7亿元)、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规模5亿元)。 (3)有色金属行业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发行规模占比均有所提升。1-4月有色行业科创公司债发行80亿元,发行主体包括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山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除云南锡业股份外,均为山东省企业。 有色行业科创票据1-4月发行247亿元,发行规模占比从去年的12.2%提高到13.3%,发行规模包括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模70亿元)、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规模70亿元)、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规模23亿元)、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规模20亿元)等9家主体。 (4)基础化工行业科创票据发行规模占比明显提升,而科创公司债发行规模占比则下降。基础化工行业科创票据1-4月发行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且民营企业浙江龙盛集团发债规模较大,发行主体包括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模135亿元)、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模39亿元)、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26亿元)、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规模20亿元)等7家主体。 从属性上看,科创公司债主要为央国企发行,且科创公司债的发行期限较长,1-4月发行的不含提前赎回权的科创公司债中,3年及以上的央国企发行规模在不同期限中的占比基本在90%及以上,说明主体的资质得到市场较好的认可。地方国企发行规模占比来看,山东省、山西省、广东省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公司债占比有所提升。 2024年1-4月除2月外,每月也有少量科创公司债为非国企发行。民企科创公司债在部分月份有短期的拉长久期趋势,主要取决于发债主体资质,如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在1月发行期限为3年的科创公司债(私募债品种),中兴新通讯集团在1月发行3+2年期的科创公司债(一般公司债品种)。 1-4月科创票据发行情况看,地方国企发行较多,其中山东、广东、浙江、河南、广西等省份/自治区的国企发行规模占比有所提升。从图4可以看到,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票据期限较长,2月-4月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票据3年及以上的规模占比不断提高,发行端存在拉久期趋势。 2. 新发主体跟踪之科创公司债 2.1 科创公司债与其他主题品种的融合案例增多 上交所科创公司债与高成长产业债、专精特新债券、“一带一路”低碳转型债券、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的首次融合案例逐步出现。 我们重点分析表2中列举的2024年代表案例,(1)4月特变电工发行的“24特电S1”为全国首单民营企业中小微债券,规模5亿元,期限169天,票面利率2.18%,募集资金用途为通过支付预付款或者清偿应付款项等形式,全部用于支持产业链上下游或与特变电工公司业务相关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是上交所在2023年10月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专项品种公司债券》新设的专项品种公司债券,相比于原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增加了募集资金使用的方式,除可以通过发放委贷的形式外,新增“通过支付预付款或者清偿应付款项等形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或与自身经营业务相关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募集资金使用途径。 (2)4月连云港工投发行的“24连工03”为全国首单非公开科技创新“一带一路”低碳转型公司债券,规模3亿元,期限2+1年,票面利率2.85%,募集资金除偿还有息债务外,将对科技创新"一带一路"低碳转型领域进行股权出资。2018年上交所开展“一带一路”债券试点,“一带一路”债券包括境内外企业在上交所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公司债券。 (3)3月南山集团发行的“24南山K1”为全国首单民营企业高成长债券,规模10亿元,期限1+1年,票面利率4.00%,募集资金用途用于偿还金融机构借款。预计高成长产业债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制造业企业。 (4)3月厦门国资公司发行的“24厦国K1”为全国首单AA+级科技创新公司债(专精特新),规模5亿元,期限3+2年,票面利率2.75%,债项评级AA+级,募集资金拟不低于70%通过基金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进行股权出资(包含置换前期已出资金额),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公司发展。 2.2 科创公司债新发主体 2024年1-4月科创公司债共发行137只合计1594亿元,涉及101家发债主体,其中有45家主体为科创公司债新发主体,即在2024年前没有发行过科创公司债。新发主体中,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的科创品种债(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在债券存量中占比均不低于50%,对于科创公司债的发行偏好较强。 此外,有些主体为2024年首次发行信用债,且目前存量均为科创公司债,包括: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芜湖远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吉县国风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临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无锡滨湖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城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经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其中: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由上海市国资委出资并直接监管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公司,上海市国资委直接持有其100%的股权。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实施国有资本战略性持股管理和资本运作,承担市场竞争类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开展市场化、专业化股权投资基金运营等。 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以及投资管理,企业咨询等内容。目前致力于提供全线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生命科学仪器和覆盖“基础研究-临床科研-医学转化”全链条的创新解决方案。 芜湖远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一家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国有企业。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其97.13%的股权,主营业务包括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等进行股权投资。 安吉县国风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安吉县招商投资集团100%持股的国有企业,主要从事产业基金的投资与管理。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大型工业车辆制造国企之一,安徽省国资委是公司的实控人且以间接持股为主。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叉车、工程机械及工程机械变速箱、驱动桥、工程油缸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旗下核心企业安徽合力股份是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761)。 杭州临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杭州市临安区财政局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其100%股权。公司主要从事区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实业投资、国有资产经营以及相关部门委托的物业管理,财务咨询和企业事务代理等业务。 无锡滨湖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为主的地方国有企业。无锡市滨海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其100%股权。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广泛,除技术开发、咨询、转让,建筑材料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外,还涉及企业管理咨询、经济贸易咨询、公共事业管理、酒店餐饮管理和自有资金投资等业务。 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两类公司”改革要求设立,于2020年8月挂牌运营,2022年3月改组,是一家以股权运作、价值管理、盘活资源等为核心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国有资本运作、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平台运营,和对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提供投资、咨询等服务。厦门火炬集团、厦门象屿集团、厦门安居控股集团、厦门路桥建设集团分别持有厦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55%、24%、15%和5%的股权。 青岛城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一级子公司,2019年在“基金管理中心”及“城投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公司主要通过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等方式对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为代表的产业进行投资。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参与基金共39支,基金总认缴规模达581.28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过500个,其中包括中芯国际、豪威科技等资本市场明星项目,所投项目中已有39个企业完成IPO上市。 杭州萧山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20年4月的国有企业,杭州市萧山区财政局直接持有100%股权。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控股服务、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等。 西安经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经开区管委会下属的国有金融控股平台,旗下拥有全资和控股企业8家,参股企业23家。西安市经发控股和经发集团各持50%股权,实控人为西安经开区管理委员会且持股形式为间接持股。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项目融资、供应链金融、引导基金产业投资、融资担保与租赁等。 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民营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股票代码834960),早期从事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业务,2009年正式进入创业投资领域,通过旗下业务平台,公司形成了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直投及增值服务为主体的业务板块。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是公司最为核心的业务。 前述主体中,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今年发行的科创债为公募公司债品种,通过募集说明书得知,其分别对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4号——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要求(见表4)。 3. 新发主体跟踪之科创票据 2024年1-4月,共有28家主体发行了科创票据,且在2024年前并未发行过科创票据(见表5),例如株洲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主体均在2024年首次发行科创票据。 2024年以来首次发行科创票据、且在2024年前未发行过任何信用债(2024年首次发债)的主体包括: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3881)、河南中豫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243)、珠海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上海市静安区国资委直接投资并实施实际控制的国有数据中心企业。2017年2月8日,数据港登陆A股主板市场。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和5G通信技术服务等。其中,核心主营业务主要为IDC服务业,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并以批发型为主。 河南中豫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是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旗下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地方国有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园区管理服务、住房租赁、机械设备租赁、物业管理和机械设备销售等。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高科技企业和A股上市国企,也是深投控的重要成员单位。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研发生产、创新基地平台服务、科技创新运营服务、投资孵化服务等业务,并形成了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双主业业务模式。旗下重要子公司包括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力合科创累计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培育上市企业30家。 珠海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珠海华发集团持股公司93.06%的股权。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建筑装饰、土建施工及电子器件销售及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和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作为华发集团“三大产业集群”中“科技产业集群”的运营平台,公司主要围绕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重点领域,设立专业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 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从事投资与资产管理为主的央企子公司。国务院国资委通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资本运营投资平台,中电金投主要根据集团的战略实施股权投资和管理,负责市值管理、基金管理和对外投资管理等业务。 前述主体中,通过募集说明书得知,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符合科创票据的主体类要求。 而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珠海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2024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均有不低于50%用于支持科创的领域,符合科创票据的用途类要求(见表6)。 4. 投资分析意见 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预计仍是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市场规模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1)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此外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被置于首位,预计债券市场同样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资金投入。(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预计债券融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方向将延续,而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是实现债市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 后续可关注以下科创品种债的配置价值:(1)关注财务数据健康、在细分产业链中有优势的“硬科技”企业债券,预计符合当前金融资源支持方向。(2)关注央企长久期科创品种机会,2022年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明确表示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投资,有利于引入长期配置型资金。(3)从第二章、第三章新发主体梳理来看,多个地方产控类平台新增发行科创品种债,关注地方产控类平台的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参与机会。 5. 风险提示 数据提取口径有误,个别科技主体研发投入回报周期长或筹资不足风险,信用利差低位回调风险。 往期精彩回顾 #专题报告 【专题】23年ABS复盘:供给收缩,关注需求端增量——ABS 2023年回顾及2024年展望 【专题】初识国债期货——债券衍生品系列报告之一 【专题】城投篇:境内外利差走势分化,城投美元债配置价值凸显——中资离岸债专题系列报告之二 【专题】产业债供给篇:致广大而尽精微——产业债研究框架系列报告之一 【专题】入门篇:中资美元债发展历程与23年复盘——中资离岸债专题系列报告之一 #点评 超长期特别国债或常态化发行,30Y国债是否还能“遥遥领先”? 银行间债券通过柜台对居民放开,会影响什么? PSL:宽信用与宽货币孰占上风?——23年12月央行新增3500亿元PSL点评 除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外,重点关注科创债——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点评 消费强劲+存单上破MLF,债市怎么看?——2023年9月经济数据点评及债市观点 #季度报告 业绩整体好转,增持可转债与企业债——2023年一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业绩整体下滑,增持可转债与金融债——2022年四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收益回落,杠杆降低,久期平稳——2022 年三季度货币基金季报点评 业绩差于Q2,增持国债,集中度下降——2022年三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月报 城投行情持续演绎,高估值资产供给收缩——信用与产品月报(20240301) 两会+跨季,3月债市还能上涨吗?———国内债市观察月报(202403) 美国银行流动性是否再度面临风险?——海外债市与流动性每月聚焦(202402) 大涨过后,2月债市还有多少空间?——国内债市观察月报(202402) 城投债1月融资整体跟踪:净融资同比大幅下滑,提前兑付规模增加——信用与产品月报(202402) #周报 产业债净融资回暖,水务交运等行业认购情绪较好——信用与产品周报(20240224) 经营性物业贷资金可用于偿还地产债,关注地产信用改善机会——信用与产品周报(20240127) 是否还会出现降准后资金面收紧现象?——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40126) 城投持股上市公司情况如何?——信用与产品周报(20240120) 降息落空短端下限未打开,后续上行风险或可控——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40119)
【申万宏源债券】金倩婧 王胜 王雪蓉 摘要 本期投资提示: 我们对科技创新公司债、科创票据研究已久,于去年8月起陆续发布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公司债、混合型科创票据市场、高技术行业产业债深度解析相关的6篇专题报告。本篇分析科创品种债2024年以来发行结构,以及首次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以下简称“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的主体的特征。 1-4月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分行业看: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发行规模占比提升较2023年提升值得关注。例如煤炭、有色金属行业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发行规模占比均有所提升。基础化工行业科创票据发行规模占比明显提升,同时民企发行规模相对较大。 从属性上看,科创公司债主要为央国企发行,且科创公司债的发行期限较长,1-4月不含提前赎回权的债券中,3年及以上的央国企发行规模占比基本在90%及以上,期限偏长说明主体的资质得到市场较好的认可。地方国企发行规模占比来看,山东省、山西省、广东省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公司债占比较2023年有所提升。1-4月科创票据发行情况看,地方国企发行较多,其中山东、广东、浙江、河南、广西等省份/自治区的国企发行规模占比较2023年有所提升。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票据期限较长,2月-4月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票据3年及以上的规模占比不断提高,发行端存在拉久期趋势。 新发主体跟踪之科创公司债:首先,科创公司债与其他主题品种的融合案例增多。4月特变电工发行的“24特电S1”为全国首单民营企业中小微债券,4月连云港工投发行的“24连工03”为全国首单非公开科技创新“一带一路”低碳转型公司债券。3月南山集团发行的“24南山K1”为全国首单民营企业高成长债券。3月厦门国资公司发行的“24厦国K1”为全国首单AA+级科技创新公司债(专精特新)。 2024年1-4月科创公司债有45家主体为科创公司债新发主体,即在2024年前没有发行过科技创新公司债。新发主体中,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的科创公司债与科创票据在债券存量中合计占比不低于50%,对于科创公司债的发行偏好较强。此外,有些主体为2024年首次发行信用债,且目前存量均为科创公司债,其中,安徽叉车集团、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的为公募公司债品种,分别对应科创公司债发行要求的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要求。 新发主体跟踪之科创票据:2024年1-4月,共有28家主体发行了科创票据,且在2024年前并未发行过科创票据,例如株洲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主体均在2024年首次发行科创票据。2024年以来首次发行科创票据、且在2024年前未发行过任何信用债的主体中,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符合科创票据的主体类要求。而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珠海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2024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均有不低于50%用于支持科创的领域,符合科创票据的用途类要求。 后续可关注以下科创品种债的配置价值:(1)关注财务数据健康、在细分产业链中有优势的“硬科技”企业债券,预计符合当前金融资源支持方向。(2)关注央企长久期科创品种机会,2022年证监会、国资委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明确表示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投资,有利于引入长期配置型资金。(3)从第二章、第三章新发主体梳理来看,多个地方产控类平台新增发行科创品种债,关注地方产控类平台的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参与机会。 风险提示:数据提取口径有误,个别科技主体研发投入回报周期长或筹资不足风险,信用利差低位回调风险。 正文 1. 2024年1-4月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整体发行特征 1-4月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公司债(以下简称“科创公司债”)分行业看: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发行规模占比提升较2023年提升值得关注。 (1)煤炭行业科创公司债在1-4月发行125亿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发行规模,1-4月在所有行业科创公司债中的发行规模占比为8.0%。1-4月煤炭行业科创公司债发行主体包括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40亿元)、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模30亿元)、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规模30亿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25亿元)。注:括号里标注为1-4月对应发行规模,本节下文同为该含义。 1-4月煤炭行业科创票据发行160亿元,超过去年发行规模的二分之一,发行主体包括冀中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规模100亿元)、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模30亿元)、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20亿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10亿元)。 (2)钢铁行业科创公司债在1-4月发行110亿元,在所有行业科创公司债中的发行规模占比提升至7.0%(去年为3.8%),均为中央国有的钢铁企业发行。 钢铁行业科创票据发行主体较多,1-4月钢铁行业科创票据发行规模占比小幅下降至3.9%,发行主体包括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规模25亿元)、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规模15亿元)、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10亿元)、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规模10亿元)、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规模7亿元)、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规模5亿元)。 (3)有色金属行业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发行规模占比均有所提升。1-4月有色行业科创公司债发行80亿元,发行主体包括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山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除云南锡业股份外,均为山东省企业。 有色行业科创票据1-4月发行247亿元,发行规模占比从去年的12.2%提高到13.3%,发行规模包括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模70亿元)、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规模70亿元)、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规模23亿元)、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规模20亿元)等9家主体。 (4)基础化工行业科创票据发行规模占比明显提升,而科创公司债发行规模占比则下降。基础化工行业科创票据1-4月发行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且民营企业浙江龙盛集团发债规模较大,发行主体包括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模135亿元)、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模39亿元)、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模26亿元)、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规模20亿元)等7家主体。 从属性上看,科创公司债主要为央国企发行,且科创公司债的发行期限较长,1-4月发行的不含提前赎回权的科创公司债中,3年及以上的央国企发行规模在不同期限中的占比基本在90%及以上,说明主体的资质得到市场较好的认可。地方国企发行规模占比来看,山东省、山西省、广东省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公司债占比有所提升。 2024年1-4月除2月外,每月也有少量科创公司债为非国企发行。民企科创公司债在部分月份有短期的拉长久期趋势,主要取决于发债主体资质,如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在1月发行期限为3年的科创公司债(私募债品种),中兴新通讯集团在1月发行3+2年期的科创公司债(一般公司债品种)。 1-4月科创票据发行情况看,地方国企发行较多,其中山东、广东、浙江、河南、广西等省份/自治区的国企发行规模占比有所提升。从图4可以看到,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票据期限较长,2月-4月地方国企发行的科创票据3年及以上的规模占比不断提高,发行端存在拉久期趋势。 2. 新发主体跟踪之科创公司债 2.1 科创公司债与其他主题品种的融合案例增多 上交所科创公司债与高成长产业债、专精特新债券、“一带一路”低碳转型债券、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的首次融合案例逐步出现。 我们重点分析表2中列举的2024年代表案例,(1)4月特变电工发行的“24特电S1”为全国首单民营企业中小微债券,规模5亿元,期限169天,票面利率2.18%,募集资金用途为通过支付预付款或者清偿应付款项等形式,全部用于支持产业链上下游或与特变电工公司业务相关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是上交所在2023年10月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专项品种公司债券》新设的专项品种公司债券,相比于原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增加了募集资金使用的方式,除可以通过发放委贷的形式外,新增“通过支付预付款或者清偿应付款项等形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或与自身经营业务相关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募集资金使用途径。 (2)4月连云港工投发行的“24连工03”为全国首单非公开科技创新“一带一路”低碳转型公司债券,规模3亿元,期限2+1年,票面利率2.85%,募集资金除偿还有息债务外,将对科技创新"一带一路"低碳转型领域进行股权出资。2018年上交所开展“一带一路”债券试点,“一带一路”债券包括境内外企业在上交所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公司债券。 (3)3月南山集团发行的“24南山K1”为全国首单民营企业高成长债券,规模10亿元,期限1+1年,票面利率4.00%,募集资金用途用于偿还金融机构借款。预计高成长产业债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制造业企业。 (4)3月厦门国资公司发行的“24厦国K1”为全国首单AA+级科技创新公司债(专精特新),规模5亿元,期限3+2年,票面利率2.75%,债项评级AA+级,募集资金拟不低于70%通过基金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进行股权出资(包含置换前期已出资金额),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公司发展。 2.2 科创公司债新发主体 2024年1-4月科创公司债共发行137只合计1594亿元,涉及101家发债主体,其中有45家主体为科创公司债新发主体,即在2024年前没有发行过科创公司债。新发主体中,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的科创品种债(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在债券存量中占比均不低于50%,对于科创公司债的发行偏好较强。 此外,有些主体为2024年首次发行信用债,且目前存量均为科创公司债,包括: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芜湖远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吉县国风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临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无锡滨湖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城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经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其中: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由上海市国资委出资并直接监管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公司,上海市国资委直接持有其100%的股权。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实施国有资本战略性持股管理和资本运作,承担市场竞争类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开展市场化、专业化股权投资基金运营等。 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以及投资管理,企业咨询等内容。目前致力于提供全线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生命科学仪器和覆盖“基础研究-临床科研-医学转化”全链条的创新解决方案。 芜湖远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一家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国有企业。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其97.13%的股权,主营业务包括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等进行股权投资。 安吉县国风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安吉县招商投资集团100%持股的国有企业,主要从事产业基金的投资与管理。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大型工业车辆制造国企之一,安徽省国资委是公司的实控人且以间接持股为主。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叉车、工程机械及工程机械变速箱、驱动桥、工程油缸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旗下核心企业安徽合力股份是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761)。 杭州临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杭州市临安区财政局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其100%股权。公司主要从事区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实业投资、国有资产经营以及相关部门委托的物业管理,财务咨询和企业事务代理等业务。 无锡滨湖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为主的地方国有企业。无锡市滨海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其100%股权。公司主营业务较为广泛,除技术开发、咨询、转让,建筑材料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外,还涉及企业管理咨询、经济贸易咨询、公共事业管理、酒店餐饮管理和自有资金投资等业务。 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两类公司”改革要求设立,于2020年8月挂牌运营,2022年3月改组,是一家以股权运作、价值管理、盘活资源等为核心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国有资本运作、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平台运营,和对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提供投资、咨询等服务。厦门火炬集团、厦门象屿集团、厦门安居控股集团、厦门路桥建设集团分别持有厦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55%、24%、15%和5%的股权。 青岛城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一级子公司,2019年在“基金管理中心”及“城投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公司主要通过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等方式对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为代表的产业进行投资。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参与基金共39支,基金总认缴规模达581.28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过500个,其中包括中芯国际、豪威科技等资本市场明星项目,所投项目中已有39个企业完成IPO上市。 杭州萧山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20年4月的国有企业,杭州市萧山区财政局直接持有100%股权。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控股服务、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等。 西安经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经开区管委会下属的国有金融控股平台,旗下拥有全资和控股企业8家,参股企业23家。西安市经发控股和经发集团各持50%股权,实控人为西安经开区管理委员会且持股形式为间接持股。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项目融资、供应链金融、引导基金产业投资、融资担保与租赁等。 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民营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股票代码834960),早期从事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业务,2009年正式进入创业投资领域,通过旗下业务平台,公司形成了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直投及增值服务为主体的业务板块。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是公司最为核心的业务。 前述主体中,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今年发行的科创债为公募公司债品种,通过募集说明书得知,其分别对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4号——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要求(见表4)。 3. 新发主体跟踪之科创票据 2024年1-4月,共有28家主体发行了科创票据,且在2024年前并未发行过科创票据(见表5),例如株洲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主体均在2024年首次发行科创票据。 2024年以来首次发行科创票据、且在2024年前未发行过任何信用债(2024年首次发债)的主体包括: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3881)、河南中豫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243)、珠海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上海市静安区国资委直接投资并实施实际控制的国有数据中心企业。2017年2月8日,数据港登陆A股主板市场。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和5G通信技术服务等。其中,核心主营业务主要为IDC服务业,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并以批发型为主。 河南中豫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是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旗下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地方国有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园区管理服务、住房租赁、机械设备租赁、物业管理和机械设备销售等。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高科技企业和A股上市国企,也是深投控的重要成员单位。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研发生产、创新基地平台服务、科技创新运营服务、投资孵化服务等业务,并形成了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双主业业务模式。旗下重要子公司包括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力合科创累计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培育上市企业30家。 珠海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珠海华发集团持股公司93.06%的股权。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建筑装饰、土建施工及电子器件销售及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和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作为华发集团“三大产业集群”中“科技产业集群”的运营平台,公司主要围绕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重点领域,设立专业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 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从事投资与资产管理为主的央企子公司。国务院国资委通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资本运营投资平台,中电金投主要根据集团的战略实施股权投资和管理,负责市值管理、基金管理和对外投资管理等业务。 前述主体中,通过募集说明书得知,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符合科创票据的主体类要求。 而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珠海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2024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均有不低于50%用于支持科创的领域,符合科创票据的用途类要求(见表6)。 4. 投资分析意见 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预计仍是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市场规模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1)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此外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被置于首位,预计债券市场同样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资金投入。(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预计债券融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方向将延续,而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是实现债市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 后续可关注以下科创品种债的配置价值:(1)关注财务数据健康、在细分产业链中有优势的“硬科技”企业债券,预计符合当前金融资源支持方向。(2)关注央企长久期科创品种机会,2022年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明确表示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投资,有利于引入长期配置型资金。(3)从第二章、第三章新发主体梳理来看,多个地方产控类平台新增发行科创品种债,关注地方产控类平台的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参与机会。 5. 风险提示 数据提取口径有误,个别科技主体研发投入回报周期长或筹资不足风险,信用利差低位回调风险。 往期精彩回顾 #专题报告 【专题】23年ABS复盘:供给收缩,关注需求端增量——ABS 2023年回顾及2024年展望 【专题】初识国债期货——债券衍生品系列报告之一 【专题】城投篇:境内外利差走势分化,城投美元债配置价值凸显——中资离岸债专题系列报告之二 【专题】产业债供给篇:致广大而尽精微——产业债研究框架系列报告之一 【专题】入门篇:中资美元债发展历程与23年复盘——中资离岸债专题系列报告之一 #点评 超长期特别国债或常态化发行,30Y国债是否还能“遥遥领先”? 银行间债券通过柜台对居民放开,会影响什么? PSL:宽信用与宽货币孰占上风?——23年12月央行新增3500亿元PSL点评 除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外,重点关注科创债——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点评 消费强劲+存单上破MLF,债市怎么看?——2023年9月经济数据点评及债市观点 #季度报告 业绩整体好转,增持可转债与企业债——2023年一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业绩整体下滑,增持可转债与金融债——2022年四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收益回落,杠杆降低,久期平稳——2022 年三季度货币基金季报点评 业绩差于Q2,增持国债,集中度下降——2022年三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月报 城投行情持续演绎,高估值资产供给收缩——信用与产品月报(20240301) 两会+跨季,3月债市还能上涨吗?———国内债市观察月报(202403) 美国银行流动性是否再度面临风险?——海外债市与流动性每月聚焦(202402) 大涨过后,2月债市还有多少空间?——国内债市观察月报(202402) 城投债1月融资整体跟踪:净融资同比大幅下滑,提前兑付规模增加——信用与产品月报(202402) #周报 产业债净融资回暖,水务交运等行业认购情绪较好——信用与产品周报(20240224) 经营性物业贷资金可用于偿还地产债,关注地产信用改善机会——信用与产品周报(20240127) 是否还会出现降准后资金面收紧现象?——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40126) 城投持股上市公司情况如何?——信用与产品周报(20240120) 降息落空短端下限未打开,后续上行风险或可控——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40119)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