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机械鲁佩】行业点评丨动车组首次招标超预期,关注周期复苏+设备更新下轨交装备需求释放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机械鲁佩】行业点评丨动车组首次招标超预期,关注周期复苏+设备更新下轨交装备需求释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1. 2024年动车组首次招标落地,166.25组超预期。 2. 铁路客流量持续复苏,叠加存量维保需求,高铁动车组新造及维修有望共振向上。 3. 中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及公转铁,机车货车需求有望释放。 核心观点 事件:2024年5月10日,国铁集团发布今年首次动车组招标公告。 2024年动车组首次招标落地,166.25组超预期。5月10日,国铁集团发布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动车组采购项目招标公告,业主方为国铁集团及大秦铁路。采购内容包括: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动车组(8辆编组),132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高寒动车组(8辆编组),13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动车组(17辆编组),20组(10列);折合标准动车组数量共计166.25组,已超过2023年全年时速350公里动车组164组的招标量。 铁路客流量持续复苏,叠加存量维保需求,高铁动车组新造及维修有望共振向上。1)一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8亿元,同比增长9.9%;发送旅客10.14亿人次,同比增长28.5%。其中春运和清明小长假累计旅客发送量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8.8%和19.6%。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37亿人次,同比+3%,其中5月1日单日铁路旅客发送量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铁路客流超预期复苏下,高铁动车组新造需求有望向上。受疫情影响近三年出行低迷致新车采购量偏低,动车组数量存在较大缺口,未来有望逐步释放新增通车里程及车辆采招,23年新增高铁通车2772公里,累计通车4.5万公里,预计2024-2025年年均新增将保持在2500公里上下,若维持当前配车密度,未来年均动车组需求量将超200组。2)铁路车辆庞大存量存在更新维保需求,按修程修制和谐号部分车型6年进入大修期,前期受疫情影响而推迟的维修需求有望逐步释放。24年高级修首次招标323列超预期,其中三级修28列,四级修93列,五级修202列。从动车组高级修的招标规模来看,动车组高级修的维修市场已提前进入了高增长期。 中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及公转铁,机车货车需求有望释放。机车寿命为30年,但实际运营中还存在很多30年以上的老旧机车。2023年12月,国家铁路局出台老旧内燃机车淘汰更新管理办法,规定2035年开始老旧内燃机车全面退出运输市场。今年2月28日,铁路局局长表示将力争到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将时间表提前。4月12日,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出台。截至2023年,我国铁路机车保有量2.24万台,其中内燃机车7800台,其中老旧机车占比约一半。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提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再提公转铁,有望促进铁路货运量提升。一系列设备更新政策的陆续落地,将加速老旧内燃机车改造,拉动机车货车需求弹性释放。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设备更新+客流复苏+大修周期三重逻辑演绎下,轨交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向上。按往年招标节奏,下半年国铁集团还将进行1-2次动车组新车及高级修采购,铁路装备仍存在预期差,继续推荐标的中国中车、时代电气。 风险提示 制造业投资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机械鲁佩】公司点评丨中国中车 (601766):铁路装备高增,看好行业复苏+大修周期下业绩放量 【银河机械鲁佩】公司点评丨中国通号 (688009):Q1业绩承压,关注轨交更新改造需求释放 【银河机械鲁佩/范想想】行业深度丨城轨智能化绿色化新趋势,高铁从新增到维保切换增长动能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5月1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机械】行业点评_动车组首次招标超预期,关注周期复苏+设备更新下轨交装备需求释放》 分析师:鲁佩 研究助理:王霞举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报告导读】 1. 2024年动车组首次招标落地,166.25组超预期。 2. 铁路客流量持续复苏,叠加存量维保需求,高铁动车组新造及维修有望共振向上。 3. 中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及公转铁,机车货车需求有望释放。 核心观点 事件:2024年5月10日,国铁集团发布今年首次动车组招标公告。 2024年动车组首次招标落地,166.25组超预期。5月10日,国铁集团发布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动车组采购项目招标公告,业主方为国铁集团及大秦铁路。采购内容包括: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动车组(8辆编组),132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高寒动车组(8辆编组),13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动车组(17辆编组),20组(10列);折合标准动车组数量共计166.25组,已超过2023年全年时速350公里动车组164组的招标量。 铁路客流量持续复苏,叠加存量维保需求,高铁动车组新造及维修有望共振向上。1)一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8亿元,同比增长9.9%;发送旅客10.14亿人次,同比增长28.5%。其中春运和清明小长假累计旅客发送量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8.8%和19.6%。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37亿人次,同比+3%,其中5月1日单日铁路旅客发送量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铁路客流超预期复苏下,高铁动车组新造需求有望向上。受疫情影响近三年出行低迷致新车采购量偏低,动车组数量存在较大缺口,未来有望逐步释放新增通车里程及车辆采招,23年新增高铁通车2772公里,累计通车4.5万公里,预计2024-2025年年均新增将保持在2500公里上下,若维持当前配车密度,未来年均动车组需求量将超200组。2)铁路车辆庞大存量存在更新维保需求,按修程修制和谐号部分车型6年进入大修期,前期受疫情影响而推迟的维修需求有望逐步释放。24年高级修首次招标323列超预期,其中三级修28列,四级修93列,五级修202列。从动车组高级修的招标规模来看,动车组高级修的维修市场已提前进入了高增长期。 中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及公转铁,机车货车需求有望释放。机车寿命为30年,但实际运营中还存在很多30年以上的老旧机车。2023年12月,国家铁路局出台老旧内燃机车淘汰更新管理办法,规定2035年开始老旧内燃机车全面退出运输市场。今年2月28日,铁路局局长表示将力争到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将时间表提前。4月12日,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出台。截至2023年,我国铁路机车保有量2.24万台,其中内燃机车7800台,其中老旧机车占比约一半。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提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再提公转铁,有望促进铁路货运量提升。一系列设备更新政策的陆续落地,将加速老旧内燃机车改造,拉动机车货车需求弹性释放。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设备更新+客流复苏+大修周期三重逻辑演绎下,轨交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向上。按往年招标节奏,下半年国铁集团还将进行1-2次动车组新车及高级修采购,铁路装备仍存在预期差,继续推荐标的中国中车、时代电气。 风险提示 制造业投资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机械鲁佩】公司点评丨中国中车 (601766):铁路装备高增,看好行业复苏+大修周期下业绩放量 【银河机械鲁佩】公司点评丨中国通号 (688009):Q1业绩承压,关注轨交更新改造需求释放 【银河机械鲁佩/范想想】行业深度丨城轨智能化绿色化新趋势,高铁从新增到维保切换增长动能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5月1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机械】行业点评_动车组首次招标超预期,关注周期复苏+设备更新下轨交装备需求释放》 分析师:鲁佩 研究助理:王霞举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