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宏观于博团队】迎接货币宽松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长江宏观于博团队】迎接货币宽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 事件描述 2024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核心观点 流动性合理充裕,住房贷款利率再创新低。专栏强调要科学认识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近期的M2增速、长期国债收益率走势进行回应。对于国内经济形势,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央行认为财政力度继续加大、居民消费意愿加快恢复、民营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等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物价将保持温和回升。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态度更加鲜明,更加关注汇率和通胀,降准降息概率提升。 事件评论 流动性合理充裕,住房贷款利率再创新低。一季度超储率季节性回落至2.1%,其中2月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流动性整体合理充裕。贷款利率有所回升,3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升16BP至3.99%,主因票据利率环比回升79BP至2.26%,而企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分别环比回落2BP、28BP至3.73%、3.69%,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个人住房贷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二者之差为-30BP,历史上最低为-91BP,本轮房贷利率或仍有下行空间。 高质量信贷、M2缓慢下行,长端利率回归合理区间。本次报告4个专栏,专栏1继上次报告强调“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之后,再度强调科学认识“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专栏2对市场近期关注较高的M2进行回应,提出规模庞大的存贷款是过去多年来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专栏1和专栏2同时表达了未来高质量信贷和高质量M2增长中枢有所放缓,但这并不代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下降,反而随着直接融资的增加,能够更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央行还强调,直接融资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不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专栏4表达央行对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看法,与此前4月23日《金融时报》的发文表态一致,主要表达三点:第一,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态势没有变;第二,安全资产缺乏、机构配置等微观因素对长端利率造成扰动;第三,30年国债已回升至2.5%,随着政府债发行节奏加快,长期国债收益率与未来经济向好的态势将更加匹配。 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物价保持温和回升。对于国内经济形势,央行重点强调三点:1)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的有利条件较多,包括财政力度继续加大、居民消费意愿加快恢复、民营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等。2)但也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挑战,海外面临地缘冲突升温、大国博弈加剧,以及高通胀粘性较强、降息时点后移的影响,国内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问题。对此央行强调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增强信心和底气,在发展中解决问题。3)对于物价问题,央行认为物价偏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需求不足、供求失衡,而不是货币供给不够,预计年内还将继续温和回升,PPI降幅也将收敛。 更加关注汇率和通胀,降准降息概率提升。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态度更加鲜明:1)最终目标上,汇率层面新增“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在“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前加上“坚决”二字,短期汇率约束并未放松;通胀层面,新增“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但结合前文央行认为通胀偏低不是因为货币供给不足,维稳通胀的手段或不在“量”、而在“价”;支持实体层面,新增“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强化对三大工程的资金保障,关注后续相关结构性工具的使用和创设;2)中介目标上,虽然删掉了“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但以两个专栏的形式强调高质量社融和M2未来增速放缓,并提及直接融资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或指向未来社融、M2增速中枢下行成为新常态。3)落实到操作目标上,删去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但仍有“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且明确提及“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这句话上次在货政报告中出现是2023年二季度货政报告(2023年8月发布,2023年8月有降息,2023年9月有降准),这或指向降准、降息概率加大,但考虑汇率的约束,降息形式或仍以降存款利率、结构性工具利率、LPR为主。 风险提示 1、海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大:一方面,目前美欧通胀压力总体缓解但仍有粘性,政策利率可能较长时间维持高位;另一方面,高利率状态下,全球金融潜在风险逐步累积;海外国家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 2、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国内宏观经济延续好转态势,经济恢复速度好于预期,对应所需的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迎接货币宽松——一季度货政报告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4-05-12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于博 SAC编号:S0490520090001 邮箱:yubo1@cjsc.com.cn 宋筱筱 SAC编号:S0490520080011 邮箱:songxx3@cjsc.com.cn 韩轶超 SAC编号:S0490512020001 SFC编号:BQK468 邮箱:hanyc@cjsc.com.cn 蒋佳榛 邮箱:jiangjz@cjsc.com.cn 相关链接 2024-02-20 | 久违的25BP LPR下调——央行动态跟踪系列5(长江宏观 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2024-02-09 | 高质量信用看什么?——四季度货政报告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2024-01-24 | 为何降准步频回归50BP?——央行动态跟踪系列4(长江宏观 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评级说明及声明
作者: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 事件描述 2024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核心观点 流动性合理充裕,住房贷款利率再创新低。专栏强调要科学认识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近期的M2增速、长期国债收益率走势进行回应。对于国内经济形势,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央行认为财政力度继续加大、居民消费意愿加快恢复、民营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等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物价将保持温和回升。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态度更加鲜明,更加关注汇率和通胀,降准降息概率提升。 事件评论 流动性合理充裕,住房贷款利率再创新低。一季度超储率季节性回落至2.1%,其中2月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流动性整体合理充裕。贷款利率有所回升,3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升16BP至3.99%,主因票据利率环比回升79BP至2.26%,而企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分别环比回落2BP、28BP至3.73%、3.69%,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个人住房贷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二者之差为-30BP,历史上最低为-91BP,本轮房贷利率或仍有下行空间。 高质量信贷、M2缓慢下行,长端利率回归合理区间。本次报告4个专栏,专栏1继上次报告强调“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之后,再度强调科学认识“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专栏2对市场近期关注较高的M2进行回应,提出规模庞大的存贷款是过去多年来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专栏1和专栏2同时表达了未来高质量信贷和高质量M2增长中枢有所放缓,但这并不代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下降,反而随着直接融资的增加,能够更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央行还强调,直接融资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不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专栏4表达央行对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看法,与此前4月23日《金融时报》的发文表态一致,主要表达三点:第一,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态势没有变;第二,安全资产缺乏、机构配置等微观因素对长端利率造成扰动;第三,30年国债已回升至2.5%,随着政府债发行节奏加快,长期国债收益率与未来经济向好的态势将更加匹配。 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物价保持温和回升。对于国内经济形势,央行重点强调三点:1)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的有利条件较多,包括财政力度继续加大、居民消费意愿加快恢复、民营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等。2)但也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挑战,海外面临地缘冲突升温、大国博弈加剧,以及高通胀粘性较强、降息时点后移的影响,国内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问题。对此央行强调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增强信心和底气,在发展中解决问题。3)对于物价问题,央行认为物价偏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需求不足、供求失衡,而不是货币供给不够,预计年内还将继续温和回升,PPI降幅也将收敛。 更加关注汇率和通胀,降准降息概率提升。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态度更加鲜明:1)最终目标上,汇率层面新增“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在“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前加上“坚决”二字,短期汇率约束并未放松;通胀层面,新增“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但结合前文央行认为通胀偏低不是因为货币供给不足,维稳通胀的手段或不在“量”、而在“价”;支持实体层面,新增“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强化对三大工程的资金保障,关注后续相关结构性工具的使用和创设;2)中介目标上,虽然删掉了“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但以两个专栏的形式强调高质量社融和M2未来增速放缓,并提及直接融资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或指向未来社融、M2增速中枢下行成为新常态。3)落实到操作目标上,删去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但仍有“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且明确提及“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这句话上次在货政报告中出现是2023年二季度货政报告(2023年8月发布,2023年8月有降息,2023年9月有降准),这或指向降准、降息概率加大,但考虑汇率的约束,降息形式或仍以降存款利率、结构性工具利率、LPR为主。 风险提示 1、海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大:一方面,目前美欧通胀压力总体缓解但仍有粘性,政策利率可能较长时间维持高位;另一方面,高利率状态下,全球金融潜在风险逐步累积;海外国家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 2、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国内宏观经济延续好转态势,经济恢复速度好于预期,对应所需的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迎接货币宽松——一季度货政报告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4-05-12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于博 SAC编号:S0490520090001 邮箱:yubo1@cjsc.com.cn 宋筱筱 SAC编号:S0490520080011 邮箱:songxx3@cjsc.com.cn 韩轶超 SAC编号:S0490512020001 SFC编号:BQK468 邮箱:hanyc@cjsc.com.cn 蒋佳榛 邮箱:jiangjz@cjsc.com.cn 相关链接 2024-02-20 | 久违的25BP LPR下调——央行动态跟踪系列5(长江宏观 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2024-02-09 | 高质量信用看什么?——四季度货政报告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2024-01-24 | 为何降准步频回归50BP?——央行动态跟踪系列4(长江宏观 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评级说明及声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